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妇科自感症状、产褥期感染症状、围产期保健以及两周患病四种情况的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并探讨服务利用与个性、婚姻质量和行为模式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IPIP-NEO简约版修改形成的成人个性量表、OLSON婚姻质量问卷、自行设计的行为模式量表和结构化的卫生服务利用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三县1380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主要运用其中的描述性、线性相关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1)妇女的协作性和谨慎性维度平均得分较高(>70),神经质和开放性维度平均得分较低(<55)。婚姻质量各因子按年龄和文化分层后,提示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婚姻质量越好。行为模式各维度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层后,显示年龄越高,文化程度越低自然可爱性维度得分越高,而年龄越高,文化程度越高自己可爱性维度得分越高;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妇女间他人可爱性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2)生殖健康状况:1221名农村妇女中,70.4%近1年自感出现了1种以上的妇科病症状,34.2%已经被医生确诊患有至少1种妇科病;1170名妇女中,60.5%自报最近一次生产的产褥期出现了至少1种感染症状; 14.3%的调查对象自报近两周发病。(3)服务利用状况:①就医及时性。自报出现妇科症状的妇女就医率为36.7%,出现症状1天内、1周后就医的分别占14.9%和43.1%;出现产褥期感染症状的妇女就医率为32.3%,出现症状1天内、1周后就医的分别占48%和26.2%;两周内患病的妇女就医率为74.7%,73.4%在1-2内就医;上述三种情况不就医的主要原因均是认为没有必要。②就医场所的选择。三种情况就医均倾向于选择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私人诊所;妇科病自感、产褥期感染和两周患病就医地/市/县级医院分别有30.4%、17.0%和7.7%。③围产期保健服务利用。产前检查率为72.0%,平均检查次数为3.13次;产后访视率为24.2%,平均访视次数为0.49;在家分娩率为50.0%。④遵医方面,87.0%的育龄妇女按照要求服完处方药,51.3%按医生要求复查。(4)服务利用影响因素:①妇科自感症状就医。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越高、年龄越小、他人可爱程度越高及自感症状数越多的妇女越早就医;自感症状数越多、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越高、性生活越和谐的妇女越倾向于去较高层次的单位就医,而个性越是外向和年龄越大的妇女则越有可能选择较低层次的单位就医。②产褥期感染症状就医。分娩年份越晚、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妇女越倾向于尽早和去较高层次的医院就医,性格越是开放的妇女倾向于较高层次的单位就医,性生活越和谐的妇女越倾向于尽早就医。③围产期保健服务利用。分娩年份晚、受教育程度高、夫妻平等、生殖健康知晓率高、夫妻性格相容、年龄小、性格开放和性格协作是产前检查的促进因素,而自身可爱程度低则是消极因素。分娩年份越晚、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夫妻角色越平等的妇女越倾向于去较高层次的单位分娩。分娩年份晚、夫妻平等及受教育程度高是产后访视的促进因素。结论安徽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及服务利用行为有待进一步改善;个性、婚姻质量和行为模式等社会心理因素对服务利用行为有重要影响,这为今后的干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