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大鲵,隶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我国特有珍稀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曾经在我国广泛分布,由于非法猎捕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资源量急剧下降,有些地方的种群已经、或者濒临灭绝。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大鲵被列入极危级。国际上,大鲵已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同时,由于大鲵保护生物学信息缺乏而被列入ICUN红皮书中的Data Deficient。因此,加强大鲵种群现状、栖息地生境状况研究,弄清楚其资源现状和致危原因,对于制定、落实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尤为必要。山西省作为大鲵的重要分布区,我们对其目前资源现状、栖息地生境特征不是很明了,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意见。2009~2010年,我们采用查阅资料、走访居民、设点取样检测、实验室水质化学分析和水生生物鉴定等方法,对山西省垣曲县近30年来大鲵种群分布、数量变化进行分析,首次对山西省野生大鲵生境特征进行了量化研究,分析了致危原因,结果表明:1.历史上,山西野生大鲵主要分布在垣曲县东北部的历山镇和西北角的上王公社地区。20世纪60~80年代,野生大鲵资源量十分丰富,70年代末期以后,野生大鲵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种群数量逐年下降。20世纪90年代初,野生大鲵种群数量仍具一定规模,种群自身恢复力还比较强。目前,只有历山镇有大鲵分布,资源量约为500尾,300 kg,种群数量极少,濒临绝迹。上王公社的铜矿峪地区野生大鲵栖息地受铜矿开发影响,植被盖度减小,河道断流,水体污染严重,野生大鲵已经绝迹。2.山西省野生大鲵栖息地环境特征为:海拔跨度较大,490~1330 m;河床类型以不规则型为主,底质为石质性结构,多为卵石和礁石;河岸多为石壁结构,部分土质结构;两岸植被类型为灌木或针阔混交,植被盖度较高,坡度较大;河宽较窄和河深较浅,分别为3.78~9.12 m和0.66~1.23 m;河水流速较缓,流量较小;人为干扰较弱。这些条件能够满足大鲵对生存环境条件的要求。水质分析表明,野生大鲵生存水体pH 7.48~8.80、溶解氧5.66~10.18 mg/L、硬度61.02~149.00 mg/L、总氮0.018~0.060 mg/L,总磷0.010~0.020 mg/L,各项指标均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Ⅰ类,水质为钙型Ⅱ,这样的条件适合大鲵生存。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其栖息地选择主要生态因子是:海拔、水宽、水深、河床类型;影响大鲵栖息水体选择的最主要的水质因子是DO、pH和TN。野生大鲵绝迹地区水质受到污染,已经不适合大鲵生存。3.野生大鲵栖息地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57属242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为绝对优势种。浮游动物共鉴定13目27科47属100种,其中原生动物28属57种,轮虫类11属23种,枝角类4属9种,桡足类4属11种。原生动物和轮虫类为优势种。底栖动物9种,以水生昆虫和寡毛类为主;鱼类6种,分属2科,其中鲤科4属5种,鲿科1属1种,鲤科为主要种类,其余各种数量都很少。水生植物9种。鱼类、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等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表明大鲵饵料来源不足。4.造成目前山西省野生大鲵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捕杀,资源被过度利用。铜矿开发造成环境质量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垣曲县铜矿峪地区野生大鲵栖息地丧失和野生大鲵绝迹。对大鲵的保护措施不到位、投入不足、加速了大鲵种群数量的下降。大鲵对环境改变比较敏感、适应力差,制约着其种群恢复。旅游开发、水利工程是威胁大鲵生存的潜在因素。鉴于目前大鲵资源分布和数量现状以及造成的原因,为了挽救残留的大鲵个体,防止大鲵在山西省完全灭绝,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建议申请建立国家级野生大鲵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工作。第二,选择环境状况良好、适宜大鲵生存、人为干扰少、便于管理的区域,将现有的零星分布、很难构成规模种群的剩余大鲵个体集中该区域,就地保护,集中管理,有利于建立和恢复种群,也便于开展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种群。第三,重视鱼、虾、蟹等大鲵主要饵料的保护和增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西伯利亚狍栖息地适宜性评价[J]. 野生动物学报 2020(03)
- [2].长江中游典型河段底栖动物的物理栖息地模型构建与应用[J]. 水利学报 2020(08)
- [3].河流栖息地健康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展望[J]. 人民珠江 2020(10)
- [4].会泽黑颈鹤保护区黑颈鹤越冬栖息地变化及可利用食物的探究[J]. 绿色科技 2017(02)
- [5].最后的栖息地[J]. 文艺研究 2017(07)
- [6].丁坝布置形式对中小河流栖息地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09)
- [7].西双版纳亚洲象的栖息地评价[J]. 兽类学报 2015(01)
- [8].爱鸟就要爱护鸟的栖息地[J]. 环境教育 2015(05)
- [9].重要的栖息地[J]. 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2016(07)
- [10].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J].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 2016(Z2)
- [11].书店[J]. 广东第二课堂(下半月中学生阅读) 2014(Z2)
- [12].根[J]. 六盘山 2009(01)
- [13].图片字典[J]. 小学科技 2009(04)
- [14].朱鹮栖息地生境营造及朱鹮生态园景观规划[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1)
- [15].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河道栖息地健康评价[J]. 水利水电技术 2020(S1)
- [16].四川鞍子河保护地水鹿和羚牛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与重叠性分析[J]. 生态学报 2020(14)
- [17].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类栖息地方案设计[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09)
- [18].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立法保护:以美国林蛙栖息地保护为例[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01)
- [19].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月球人类栖息地建设方案[J]. 载人航天 2019(02)
- [20].漓江枯水期流量变化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模拟[J]. 生态科学 2018(02)
- [21].大渡河丹巴河段鱼类栖息地可行性与适宜性研究[J]. 低碳世界 2017(30)
- [22].野生亚洲象栖息地管理的思考[J]. 四川环境 2016(04)
- [23].鄱阳湖越冬水鸟栖息地评价[J]. 湖泊科学 2015(04)
- [24].很多时候,我找不到栖息地(外二首)[J]. 辽河 2016(11)
- [25].基于黄河鲤栖息地水文-生态响应关系的黄河下游生态流量研究[J]. 水利学报 2020(09)
- [26].南极帝企鹅种群栖息地动态变化遥感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8)
- [27].基于人工替代栖息地的长江口湿地系统规划[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03)
- [28].普洱市亚洲象栖息地适宜度评价[J]. 生态学报 2016(13)
- [29].我国老虎及其栖息地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野生动物学报 2015(02)
- [30].犬蝠夜栖息地及夜栖息巢特征的初步研究[J]. 兽类学报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