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论信息公开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传播学
作者: 朱春霞
导师: 童兵
关键词: 信息公开,知情权,新闻改革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信息公开是信息时代民主与法治的重要内容。建立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我国的信息公开虽然取得不少进步,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缺漏,尚未建立起规范的信息公开制度,急需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完善。2003年“非典”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信息公开问题的关注,尽快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成为人们的共识。 本文认真梳理了国内外法学界、政治学界、新闻传播学界甚至是哲学界对于信息公开的一般表述;在法理学和新闻传播学的框架中,厘清了信息公开、信息平等、信息自由以及公众的知情权等概念;从制度、体制、政治文明的层面上对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进行了科学的诠释;通过实地调查、专家深度访谈和文献整理,对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于如何建构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进而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有着强烈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抽样调查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借助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权力利益分析和博弈分析理论等理论,通过对知情权在我国的认知和实践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新闻传媒失职与缺位背后管理理念和体制原因,对信息公开与传媒发展之间的联系、信息公开对于新闻改革的意义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并对信息公开潮流中我国传媒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知情权与信息公开
第一节 知情权的基本概念
一、知情权的内涵
二、知情权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保障知情权与信息公开
一、知情权的法理依据
二、信息公开的实质
第三节 信息公开的界限
一、信息公开与国家秘密
二、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
三、信息公开与商业秘密
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及意义
一、政府信息的内涵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与发展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沿革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构建完善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思考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要素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阻力因素
三、来自动力学的启示
第三章 信息公开与传媒
第一节 美国新闻界与信息公开
一、知情权运动与《情报自由法》
二、两大里程碑:五角大楼文件案与水门事件
三、第四媒体与《电子情报自由法》
第二节 转型期的中国传媒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内涵与意义
二、“疲软”的舆论监督
三、舆论监督的理论突破
第三节 采访权:保障信息公开的前提
一、采访权的界定
二、保障传媒采访权
第四节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
一、新闻发言人制度:内涵与意义
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现状
三、构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议
第四章 信息公开与新闻改革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新闻改革
一、挑战与契机:新闻传播环境分析
二、反思与前瞻:公众对新闻改革的期望
第二节 时政报道:现状与改革
一、时政新闻的“结构性紧缺”
二、反腐败报道与政务信息公开
三、报道模式与信息可信度
四、改进时政报道的思考
第三节 突发事件报道:现状与改革
一、突发事件报道现状
二、当代中国突发事件报道的政策规范
三、信息时代突发事件报道的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权力制约视角下的舆论监督[D]. 叶战备.南京师范大学2006
- [2].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结构变迁[D]. 程金福.复旦大学2007
- [3].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研究[D]. 王豪.苏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