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传统的药物设计和研发耗资大、周期长且效率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发展大大减少了药物研发中的资金投入,降低了寻找新药的盲目性和偶然性,缩短了药物研发的周期。本研究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进行了基于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烯酰-ACP还原酶(enoyl-ACP reductase, ENR)和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N-乙酰葡糖胺-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N-Acetylglucosamine-1-phosphate uridyltransferase, GlmU)结构的靶酶抑制剂筛选。S. enterica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爆发的的主要病原菌,严重影响公众的安全。脂肪酸生物合成(Fatty acid biosynthesis, FAS)为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提供必需的前体,在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ENRs作为催化FAS的关键酶,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药物筛选靶标。本研究进行了基于S. enterica ENR (SeFabI)结构的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和研究:中药小分子luteolin,对SeFabI抑制效果较好的,IC50为15.6±0.5μmol/L。抑制动力学显示luteolin是底物crotonyl-CoA的反竞争性的抑制剂,抑制常数为15.1±0.3μmol/L。克隆表达了SeFabI[G93V]、SeFabI[G93S]和SeFabI[Y156F]三个突变酶来研究luteolin对SeFabI的抑制机理。SeFabI[G93V]和SeFabI[G93S]催化活性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而SeFabI[Y156F]则完全失去了催化活性;与野生型相比,SeFabI[G93V]对triclosan和luteolin都显示了较高的抗性;SeFabI[G93S]对triclosan显示较高的抗性,而对luteolin的抑制更敏感。luteolin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中药成分,其具有高效、低毒性等特性,是一个很好的SeFabI靶酶抑制剂先导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由X. oryzae pv. oryzae引起的细菌白叶枯病是造成水稻大量减产的一种最主要的原因。关于glmU基因敲除的报道表明GlmU是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关键酶,是研发全新抗生素药物的一个很具有吸引力的新靶标。本研究中定点突变及酶活性测试显示Gly13、Arg17、Lys24和Asp105为XooGlmU活性位点的关键氨基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XooGlmU结构的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和研究;筛选到对XooGlmU抑制效果较好的4个化合物,IC50值在0.5-10μmol/L范围内。抑制动力学表明,这4个化合物都是底物GlcNAc-1-P的竞争性抑制剂,是底物UTP的反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最小可达0.2μmol/L。3号和4号化合物对X. oryzae pv. oryzae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值分别为75和5μg/mL。这是首次筛选到既能抑制GlmU,而且又具有抑菌效果的小分子化合物。本研究结果为GlmU抑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化合物结构骨架。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缩略语表第一章 肠炎沙门氏菌烯酰-ACP还原酶(SeFabI)抑制剂的筛选及抑制机理研究1.1 前言1.1.1 肠炎沙门氏菌及其危害1.1.2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药物筛选靶标的选择1.1.3 细菌脂肪酸合成途径(Fatty acid synthesis,FAS)1.1.4 烯酰-ACP还原酶(Enoyl-ACP reductase,ENRs)1.1.5 以FAS-Ⅱ途径为靶标的抗菌物质研究现状1.1.6 研究目的及意义1.2 材料和方法1.2.1 材料1.2.1.1 菌株、质粒和引物1.2.1.2 主要试剂与耗材1.2.1.3 主要溶液配制1.2.1.4 主要仪器1.2.2 方法1.2.2.1 肠炎沙门氏菌fabI基因的克隆1.2.2.2 SeFabI的表达及纯化1.2.2.3 SeFabI的定点突变1.2.2.4 同源模建及模型评价1.2.2.5 分子对接和基于SeFabI结构的虚拟筛选50值和Ki值测定'>1.2.2.6 抑制剂先导化合物对SeFabI的IC50值和Ki值测定1.3 结果与分析1.3.1 同源模建及结构评价1.3.1.1 模型的建立1.3.1.2 模型的评价1.3.2 分子对接分析1.3.3 虚拟筛选1.3.4 肠炎沙门氏菌fabI基因的克隆以及蛋白的表达和纯化1.3.5 候选化合物的体外抑制活性测试1.3.6 Luteolin作用机理研究1.3.6.1 Triclosan的抑制类型1.3.6.2 Luteolin的抑制类型1.3.6.3 定点突变及突变酶的酶促动力学1.3.6.4 Triclosan抑制机理研究1.3.6.5 Luteolin抑制剂作用机理研究1.4 讨论1.5 小结第二章 水稻黄单胞菌N-乙酰葡糖胺-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GlmU)抑制剂的设计和筛选2.1 前言2.1.1 水稻黄单胞菌及其危害2.1.2 GlmU是一个理想的药物筛选靶标2.1.3 以GlmU为靶标的抗菌物质研究现状2.1.4 研究目的及意义2.2 材料和方法2.2.1 材料2.2.1.1 菌株、质粒和引物2.2.1.2 主要试剂与耗材2.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2.2.1.4 主要仪器2.2.2 方法2.2.2.1 水稻黄单胞菌glmU基因克隆及蛋白的表达和纯化2.2.2.2 水稻黄单胞菌GlmU(XooGlmU)的酶活性的测定2.2.2.3 XooGlmU的酶促动力学分析2.2.2.4 XooGlmU的定点突变m值测定'>2.2.2.5 突变XooGlmU对底物Km值测定2.2.2.6 同源模建、分子对接和虚拟筛选50值、Ki值和MIC值测定'>2.2.2.7 抑制剂先导化合物的IC50值、Ki值和MIC值测定2.3 结果与分析2.3.1 同源模建、模型评价以及虚拟筛选2.3.2 水稻黄单胞菌glmU基因的克隆及蛋白的表达和纯化2.3.3 XooGlmU体外酶活性方法建立2.3.3.1 孔雀石绿-钼酸铵显色法测定XooGlmU酶的活性2.3.3.2 HPLC法测定XooGlmU酶的活性2.3.4 XooGlmU的酶促动力学分析2.3.4.1 UDP-GlcNAc标准曲线2.3.4.2 XooGlmU的最适反应温度2.3.4.3 XooGlmU的最适pH2+浓度'>2.3.4.4 XooGlmU的最适Mg2+浓度m'>2.3.4.5 XooGlmU对底物的Km2.3.5 XooGlmU定点突变2.3.6 XooGlmU突变酶的酶促动力学分析50值、Ki值和MIC值'>2.3.7 抑制剂先导化合物筛选及其IC50值、Ki值和MIC值2.4 讨论2.5 小结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3.1 总结3.2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硕士在读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 [1].计算机模拟三氯生对FabI活性口袋及Loop区的调控机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03)
- [2].基于反义RNA技术的FabI抑制剂筛选模型的构建[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2(03)
- [3].糖基取代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的合成,抗菌活性及与FabI的对接研究[J].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8(02)
标签:肠炎沙门氏菌论文; 水稻黄单胞菌论文; 烯酰还原酶论文; 酶抑制剂论文;
基于沙门氏菌FabI和黄单胞菌GlmU结构的靶酶抑制剂筛选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