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

环渤海经济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直接投资呈现明显的区域聚集态势,先后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这三个外资相对集中的地带。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进程的加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针对外资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大量集中在开放较早的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及其相关省市,与之相比,针对环渤海经济圈这一后发经济区域利用FDI问题的学术文献与相关研究都十分有限,对这一区域的FDI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的评价几乎仍是空白。因此,从理论上看,展开对环渤海经济圈利用FDI经济效应的研究能弥补该区域相应研究的不足;从实践上看,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制约了环渤海经济圈充分有效的利用外资,抑制了这一区域担当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要作用。有鉴于此,系统深入的研究FDI对环渤海经济圈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评估FDI在区域内发挥作用的大小,探究其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并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案,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环渤海经济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为题,主要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剖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FDI对环渤海经济圈产生了重要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为:第一,增加了区域内资本的供给,成为区域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缓解了资本短缺与投资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拉动GDP增长,继而进一步推动投资增加;第二,由于FDI中包含的技术含量比内资相对要高,这种优势往往通过外溢效应传递给内资企业,从而促进内资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竞争力。随着区域内经济增长,出口增加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外资企业、本地企业在技术进步上的良性互动,FDI为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条捷径。其次,在FDI为环渤海经济圈带来正面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消极影响。具体来说,FDI的资本形成效应仍然不强,来源也不尽合理,地区分布差异巨大,技术溢出效应在部分地区仍然很弱,FDI企业挤出了一部分内资企业,产业投向不平衡带来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压力。从环渤海经济圈自身的角度来说,能源供应相对紧张,技术转化能力相对较弱,区域内各地联系松散,内部凝聚力差等因素也制约了FDI积极效应的发挥。最后,提出了减少FDI负面影响的对策建议。为了更加积极有效的利用FDI在环渤海经济圈产生更大的正面经济效应,政府应该改善投资环境,应用适当的产业政策和激励政策对FDI进行有效的引导。区域内各个省市还要发掘自身的比较优势,真正因地制宜的发展各自适合的支柱产业,不再盲目争夺外商资本和盲目攀比数量,使区域真正成为一体化的经济有机体。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贡献:第一,搜集并整理了关于环渤海经济圈利用FDI情况翔实丰富的数据资料,弥补了该区域研究资料数据不足的缺陷,为以后进一步展开研究奠定了数据资料上的基础。第二,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环渤海经济圈利用FDI产生的经济效应。运用翔实的数据实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吸收FDI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弥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研究中成果不足、不系统的缺陷。第三,在翔实的数据支撑和经济效应评估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在今后环渤海经济圈进一步吸收FDI的实践中可资借鉴。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 (二)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三) 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一、外商直接投资(FDI)概述
  • (一) FDI 的涵义界定
  • (二) FDI 的形式划分
  • (三) FDI 的发展趋势
  • (四) FDI 的经济效应
  • 二、环渤海经济圈利用FDI 的现状分析
  • (一) 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地理界定
  • (二) 环渤海经济圈利用FDI 的区位优势
  • (三) 环渤海经济圈利用FDI 的发展现状
  • (四) 三大经济圈利用FDI 情况的比较
  • 三、环渤海经济圈利用FDI 的经济效应分析
  • (一) FDI 对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的影响
  • (二) FDI 对环渤海经济圈国际贸易的影响
  • (三) FDI 对环渤海经济圈技术进步的影响
  • (四) FDI 对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影响
  • 四、从经济效应看环渤海经济圈利用FDI 存在的问题及制约
  • (一) FDI 规模小,资本形成效应不强
  • (二) FDI 结构不合理,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不尽一致
  • (三) FDI 地区分布差异大,对不同省市影响不均衡
  • (四) 当地技术水平低,FDI 技术溢出效应弱
  • (五) 内资企业竞争力弱,未能利用FDI 资本效应反而受到排挤
  • (六) FDI 的产业投向不平衡助推了当地产业结构失衡
  • (七) FDI 的耗能与污染带来环境压力
  • 五、提高环渤海经济圈利用FDI 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 提升环渤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
  • (二) 放大优质 FDI 的资本效应,促进内外资企业在地区内双赢
  • (三) 放大区域内 FDI 的技术外溢效应,提升内资企业技术水平
  • (四) 充分利用各种历史机遇,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带一路的经济圈背景下的法律制度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1)
    • [2].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功能区的发展途径研究——基于圈层和势差视角[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3)
    • [3].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功能区的发展途径研究——基于信息和协同视角[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3)
    • [4].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下粤东北河源地区的产业机遇[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9)
    • [5].握指成拳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启动[J]. 走向世界 2020(23)
    • [6].追赶的火车头:全速奔跑的胶东经济圈[J]. 决策 2020(07)
    • [7].风景名胜与地方经济圈互动发展探析——以梵净山为例[J]. 产业科技创新 2020(03)
    • [8].胶东经济圈媒体联盟成立[J]. 城市党报研究 2020(09)
    • [9].历史上的东亚经济圈兴衰[J]. 世界知识 2019(11)
    • [10].新时代视域下泛南海经济圈建设研究[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05)
    • [11].广州北站空港铁路经济圈效益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5)
    • [12].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重点研究[J]. 中国市场 2016(51)
    • [13].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引领经济新常态[J]. 中国港口 2017(02)
    • [14].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三年——大首都经济圈呼之欲出[J]. 领导决策信息 2017(08)
    • [15].环首都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体系调整[J]. 宏观经济管理 2017(04)
    • [16].港口经济圈圈层结构研究——以宁波舟山港口经济圈为例[J]. 宏观经济管理 2017(04)
    • [17].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莞惠经济圈的创新发展[J]. 开放导报 2017(04)
    • [18].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政策效应评估——以合肥经济圈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7)
    • [19].合肥经济圈空间关联时空演进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05)
    • [20].库尔勒经济圈发展的路径探析[J]. 克拉玛依学刊 2017(04)
    • [21].基于财政政策支持下环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差异及效应的统计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9)
    • [22].东亚经济圈发展及中国应对策略[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04)
    • [23].新视角下的港口经济圈[J]. 宁波通讯 2016(03)
    • [24].合肥经济圈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25].肥东县在合肥经济圈下的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J]. 经贸实践 2015(13)
    • [26].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调查与思考[J]. 当代县域经济 2016(07)
    • [27].浅析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J]. 科技风 2016(15)
    • [28].合肥经济圈产业结构测度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选择——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J]. 绥化学院学报 2016(09)
    • [29].港口经济圈一体化的理论研究[J]. 港口经济 2016(09)
    • [30].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刘奇纵论“港口经济圈”[J]. 宁波通讯 2015(02)

    标签:;  ;  ;  

    环渤海经济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