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考核方法初探

改进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考核方法初探

王巍(贵阳中医学院550002)

【摘要】本文围绕提高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而进行积极的尝试。根据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改进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实验考核教学质量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尤其是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技术的场所,是理论知识的补充、完善和验证,是使学生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牢固树立无菌观念的重要环节。

多少年来,实验考核只侧重于学生是否完成实验报告而对学生实验报告打分,或者在期末考试中添加一两道简单的实验填空题,学生很容易过关。实验考核内容单一,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不重视。一些学生上实验课不认真,不愿意动手动脑,高分低能的现象尤为突出。而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复合型”医学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考试形式尤其是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实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的探索。

1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能够督促学生提前预习,对所要进行的实际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够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同时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预习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实验内容和步骤等,老师可以通过在实验讲解中提问的形式抽查并记分加以督促。每次讲完实验内容后也要向学生提问,以此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辨认标本片

对学生进行标本片辨认考核,其中包括微生物的基本性形态、特殊构造以及寄生虫部分虫卵和疟原虫标本片。考试前先将标本片名称盖上并进行编号,每个学生20张标本片,要求20分钟内完成,然后分别写出每张编号的标本片的名称及形态特征。

3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考核

学生实验操作考试“革兰氏染色”,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全部过程,考核内容包括是否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涂片质量、染色的准确性、油镜使用的熟练程度等,并写出镜下观察结果。

4实验报告考核

实验报告时实验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反映。由于目前的实验考核内容单一,多数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在实验中不认真操作,草率了事,相互抄袭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完全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缺乏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差。老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不能只看到学生是否对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的阐述,更要侧重于能否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正确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所在。对相互抄袭的实验报告一律不给分,以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的学习态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有效建立是一个有效督促学生学好专业课的手段,它既能改变学生只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现象,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实验考核方法的完善既能真实地考察学生对实验课中所强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

标签:;  ;  ;  

改进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考核方法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