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蒋璐璐,钱燕珍,段晶晶,杜坤[1](2018)在《宁波市紫外辐射分布特征及强度预报服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2010—2015年宁波市紫外辐射强度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大气环境资料,分析宁波市紫外辐射强度的日、月、季节、年际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和环境条件的相关性,并对到达地表的紫外辐射与大气上界的太阳总辐射的比值η’进行逐步回归,建立η’的预报方程,最后利用辐射传输公式计算出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强度。预报方程充分考虑了太阳高度角,以及温度、降水、水汽、能见度等气象要素对紫外辐射的影响。并将统计方法与本地气候特征相结合,增加了气候特征判据。经检验,预报紫外线等级正确率为53. 2%,相差1级的占34. 5%,优于主观预报,能够提高现有的紫外线等级预报准确率。最后,提出一种适合本地的紫外线等级划分标准,并根据冬半年和夏半年分别制定相应的防御建议。
王若静,史激光[2](2017)在《锡林浩特地区太阳紫外辐射分析》文中指出为进一步揭示紫外辐射的变化规律,更好地为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服务,基于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2012年太阳紫外辐射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与SPSS 11.5软件,分析了锡林浩特地区不同云况条件下太阳紫外辐射规律及与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太阳紫外辐射存在明显的日、季、年变化规律。一日内早晚小,中午大。一年内最高值出现在6—8月,最低值出现在11—12月。且与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地温05 cm存在较显着的相关性。目前锡林浩特地区紫外辐射强度(UV-B)1—3、10—12月最大值范围分别为0.201.91、0.131.43 W/m2,低于人和动物的安全标准2 W/m2,4—9月可出现最大值范围为2.023.39 W/m2,容易对人和动物造成威胁和伤害。
饶俊峰,张显峰,潘一凡[3](2016)在《气溶胶光学厚度及?ngstr?m指数遥感反演的不确定性对紫外线指数计算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地面站观测为参照,分析香港地区2005—2013年间MISR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和?ngstr?m指数的不确定性,通过辐射传输方程模拟该不确定性对香港地区夏季和冬季地方时06:00—18:00之间紫外线指数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不确定性在夏季和冬季对紫外线指数造成的偏差最大分别为0.55和0.36,?ngstr?m指数不确定性在夏季和冬季对紫外线指数造成的偏差最大分别为0.13和0.11。对比世界卫生组织划分的紫外线危害等级,不论是气溶胶光学厚度还是?ngstr?m指数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紫外线风险等级的最大偏差为一级,夏、冬季基本上都不会影响对民众发布的紫外线风险分级。因此,可认为使用MISR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以及?ngstr?m指数计算紫外线指数是可靠的。
刘慧,胡波,王式功,尚可政[4](2015)在《北京市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统计预报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利用2005-2011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分部的辐射观测资料和北京3所三级甲等医院2008-2011年皮肤病及眼部疾病急诊人数资料,对紫外辐射和相关疾病进行分析.选取与紫外辐射相关系数通过α=0.05显着性检验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月建立紫外辐射强度预报方程.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与皮肤病的相关系数为0.367,与眼部疾病的相关系数为0.265,均通过α=0.001的显着性检验.不同月份紫外辐射的日变化规律不同,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时间段有所差异;紫外辐射强度与总云量、低云量、能见度、风向、风速、气压、相对湿度、气温等有关,其中与总云量、低云量、能见度的相关性最显着;1-11月预报方程历史回代检验的平均评分为82.8,试预报的平均评分为82.7;预报模型的拟合能力和推广能力较好,为实际业务提供了指导意义.
刘慧,胡波,王式功,尚可政[5](2013)在《北京市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统计预报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2005-2011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分部的辐射观测资料和北京三所医院2008-2011年皮肤病及眼部疾病急诊人数资料,对紫外辐射和相关的疾病进行分析。选取与紫外辐射相关系数通过α=0.05显着性检验的气象要素,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月建立紫外辐射强度预报方程。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与皮肤病的相关系数为0.367,与眼部疾病的相关系数为0.265,与光敏性皮炎、角膜炎、结膜炎有关;不同月份紫外辐射的日变化规律不同,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时间段有所差异;紫外辐射与总云量、低云量、能见度、风向、风速、气压、相对湿度、气温等有关,其中与总云量、低云量、能见度的相关性最显着;预报方程历史回代检验的评分为82.8,试预报的评分为82.7。预报模型的拟合能力和推广能力较好,为实际业务提供了指导意义。
张艳丽[6](2013)在《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类型生态保健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杭州市为例,从环境质量方面研究了四种典型城市森林类型(郊野森林、城区森林、湿地森林和居住区附属林)的生态保健功能。环境质量指标主要选取了气候舒适度、空气成分、空气负离子水平、环境噪声和紫外线辐射强度,于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实时同步监测,并以商业区作对照监测,在分析各指标数据的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了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指数(UFHCI),研究结果如下:1.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在年度内具有明显的日、月、季节变化特征。(1)日变化主要呈现出单峰曲线、双峰曲线、多波动曲线和平缓线形等形式。夏季空气质量整天在较清晰和清新之间,春、秋、冬三个季节全天空气清新程度一般。(2)8月至翌年1月,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逐渐下降,至2月又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3)以季节而论,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夏季最高,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最低。2.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具有明显的日、月、季节变化特征。(1)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因季节变化的差异不大。郊野森林氧气浓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其他类型的森林氧气浓度波动很小,变化趋势基本呈直线状态;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6月至7月氧气浓度逐渐上升,8月份下降,之后又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3月至4月又开始下降;7月至次年1月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2月至4月逐渐下降。(3)以季节而论,冬季氧气和二氧化浓度最高,秋季次之,春季居中,夏季浓度最低。3.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环境中气候舒适度具有明显的日、月、季节变化特征。(1)日变化特征因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夏季舒适度指数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峰值集中在14:00,秋、冬、春三个季节季呈“U”形变化曲线,谷值集中在14:00-16:00。(2)6月份舒适度指数最低,1月份舒适度指数最高,监测期间有5个月舒适度处于较舒适标准内,初夏6月份和初秋9月份的气候最舒适,其次是8月份、10月份和4月份。(3)以季节而论,夏季人体感觉舒适的时间最长,其次为秋季和春季,冬季气温较低,人体感觉极不舒适。4.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环境噪声具有明显的日、月、季节变化特征。(1)日变化特征白天大于夜间,中午前后噪声较高。(2)9月至10月和1月至4月的噪声较大,6月至8月和11月至12月较小。3月份的噪声值最大,8月份的噪声值最低。(3)不同城市森林类型随季节而有所差异。5.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环境中紫外线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日、月、季节变化特征。(1)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从6:00到11:00紫外线辐射逐渐增强,11:00-13:00时为一天中最强的时段,13:00之后辐射逐渐减弱。(2)月变化规律呈单峰型分布,7月辐射强度最高,2月份最低。(3)以季节而论,夏季紫外线辐射最强,春季次之,秋季居中,冬季最低。6.不同城市森林类型保健功能与对照点代表的城市一般区域差异显着,不同类型之间的保健水平差异也显着。(1)夏秋季郊野森林空气质量明显好于湿地森林、城区森林和居住区附属林,冬季郊野森林和湿地森林的空气质量好于城区森林和居住区附属林,春季城区森林和湿地森林的空气质量好于郊野森林和居住区附属林。(2)郊野森林和湿地森林属于富氧环境的时间较长,是天然的大“氧吧”。二氧化碳浓度郊野森林最低,且春夏两季在健康范围;其次是城区森林、湿地森林和居住区附属林,均在正常水平。(3)气候舒适度指数秋季差异显着,夏、春、冬三个季节差异不显着。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舒适程度随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居住区附属林秋冬季温度高于其他森林类型,因此感觉较舒适的时间较长。(4)郊野森林的噪声最低,其次是湿地森林、居住区附属林和城区森林。林地内的环境噪音等级介于国家规定的噪音等级0类水平和1类水平之间。(5)居住区附属林夏季和春季紫外辐射较弱,秋季和冬季紫外线辐射微弱,有利健康;湿地森林和城区森林秋、冬、春三个季节的紫外线辐射程度也很微弱或者弱,对健康有利。7.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类型保健功能综合指数具有明显的日、月、季节变化特征。(1)春、秋、冬3个季节,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指数昼夜变化趋势一致,呈单峰曲线分布,峰值集中在16:00-17:00。夏季,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指数日变化呈V型曲线分布,早晚时刻较高,中午前后达到最低值,不同的城市森林类型出现谷值的具体时间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在11:00-15:00之间。(2)在所有测定月份内,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类型综合保健指数8月份最高,之后逐渐下降,1月份最低,2月至4月逐渐增加。(3)在季节分布上,综合保健指数呈现出较为显着的季节性特点,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4)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保健功能差距较大,与植被分布和植被盛衰有密切的关系。郊野森林的综合保健指数最高,其次是湿地森林、城区森林和居住区附属林。(5)春季,上午10:00以后合适人们去城市森林休闲娱乐;夏季,郊野森林保健功能对人体有利的时间较长,且清晨9:00以前和傍晚17:00以后是人们的最佳活动时间,森林的保健功能也将得到最大的发挥。秋季,郊野森林和湿地森林在下午15:00-17:00具有较好保健功能,是最佳活动时间,对健康更有利。冬季均不具有保健效益,相对而言,郊野森林在10:00-18:00还处于人体可接受的正常范围内。夏末和初秋的保健效益最好,对健康有利。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类型综合保健功能等级关系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一年四季郊野森林对健康更有利,其次是西湿地森林、城区森林和居住区附属林。8.空气负离子浓度受到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浓度变化是多重作用下的综合表现,不同的城市森林类型影响空气负离子含量的主导因素有所差异。(1)郊野森林空气负离子含量的提高主要受温度的控制,二氧化碳限制作用明显。(2)城区森林空气负离子的含量的提高主要受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控制,相对湿度限制作用明显。(3)居住区附属林空气负离子的含量的提高主要受温度和氧气的控制,二氧化碳限制作用明显。(4)湿地森林空气负离子的含量的提高主要受温度的限制,风速可以起到增进作用。(5)无林地空气负离子的含量的提高主要受温度的控制,相对湿度限制作用明显。由于森林植被的影响,本研究所关注的城市森林区域生态保健因子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与此同时,城市森林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显着好于城市一般区域。不同的城市森林类型,由于植物群落结构和类型不同,对生态保健效益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本研究支持了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的理论,可为增强其保健功能提供依据。
张巍巍[7](2011)在《紫外线对水中污染物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外线(UV)是来自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一种波长范围在100nm—400nm的不可见光线。UV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的副产物,其应用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UV用于降解污染物的研究始于90年代后期,应用UV降解水相中的污染物的研究虽然可行,但是,到目前为止,也仅有数十篇报道。其中主要是应用UV辐射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如染料、化学农药以及芳香族化合物等。而UV对水中其它污染物的影响情况,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因此,给本实验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湟水河水为水样,针对UV对水中部分污染物的影响情况,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UV对水中NH3-N的影响分析研究:在紫外光源的照射下,用纳氏试剂比色法分别研究了照射时间、UV强度对NH3-N的影响。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变化规律。2.UV对水中NO2-N的影响分析研究:用盐酸α-萘胺分光光度法,在紫外光源的照射下,根据不同的照射时间、UV强度研究了UV对NO2-N的影响,探索变化规律。3.UV对水中硫化物的影响分析研究:用碘量法分别研究了在紫外光源的照射下,硫化物的浓度随照射时间、UV强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强度条件下,随着UV照射时间的延长,NH3-N的指标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循环锯齿形的变化规律,并且UV辐射的强度越大,这种变化规律的趋势就表现的越明显。在不同的照射时间下,NH3-N指标均呈现出先逐渐减小后略有增加的变化趋势,并且照射时间越长,这种变化规律的趋势就表现的越明显。2.在不同的强度条件下,随着UV照射时间的延长,N02-N指标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之后又趋于平缓的变化规律,并且UV辐射的强度越大,这种变化规律的趋势就表现的越明显。在不同的照射时间下,N02-N指标均呈现出不断减小的变化趋势,并且照射时间越长,这种变化规律的趋势就表现的越明显。3.在不同的强度条件下,随着UV照射时间的延长,水样中硫化物的指标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并且UV辐射的强度越大,这种变化规律的趋势就表现的越明显。在不同的照射时间下,随着UV强度的增大,水样中硫化物指标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且照射时间越长,这种变化规律的趋势就表现的越明显。本文还对产生以上变化规律的可能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为环境监测和污水处理提供相关的科学信息。
齐斌,李培和,杨荣光[8](2010)在《泰安市紫外线辐射等级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利用泰安市2007—2009年逐日紫外线观测资料,分析了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等级的日、月、季、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泰安紫外线辐射较强,人们在生活中需注意预防紫外线辐射。
范伶俐,张羽,周怀博[9](2009)在《湛江市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观测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湛江市气象观测站2006年3月~2007年2月的紫外线辐射资料及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湛江市紫外线指数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紫外线指数与总云量、低云量、日照时数、地面水平能见度、相对湿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紫外线的影响因子,发现太阳高度角、总云量、地面水平能见度和日照时数,是影响湛江市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关键因素,通过信度为0.05的F检验,发现拟合方程对紫外线的趋势变化具有一定的能力。
张金平,孟祥翼,马卫华,王飞,张凤洲,田春娜[10](2009)在《新乡市紫外线辐射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新乡市2005~2007年紫外线数据的分析,得出新乡市紫外线辐射的日变化、季变化、逐时变化规律,即日变化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逐时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11~13时。影响紫外线辐射的气象因子有云量、云状、能见度、湿度等,其中云量和能见度对其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68。
二、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1)宁波市紫外辐射分布特征及强度预报服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与标准 |
2 紫外辐射强度特征分析 |
2.1 日变化规律 |
2.2 月变化规律 |
2.3 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 |
3 紫外线强度等级预报方法 |
3.1 与气象环境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3.2 预报模型建立 |
3.3 检验结果 |
4 紫外线等级季节性标准和防御建议 |
5 结语 |
(2)锡林浩特地区太阳紫外辐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3 试验仪器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外辐射日变化 |
2.2 四季变化 |
2.3 年变化 |
2.4 紫外辐射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
3 结论与讨论 |
(4)北京市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统计预报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数据的质量控制 |
1.3 紫外辐射分析时段的选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2.2 紫外辐射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 |
3 紫外辐射预报方程 |
3.1 紫外辐射预报方程的建立 |
3.2 预报方程检验 |
3.2.1 历史回代检验 |
3.2.2 试预报检验 |
4小结 |
(6)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类型生态保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的内涵 |
1.2.2 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城市概况 |
2.1.2 监测点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仪器 |
2.2.2 数据采集 |
2.3 分析方法 |
2.3.1 方差分析 |
2.3.2 相关分析 |
2.3.3 回归分析 |
2.3.4 通径分析 |
2.3.5 因子分析 |
2.3.6 聚类分析 |
第三章 杭州城市森林空气负离子水平 |
3.1 杭州城市森林空气负氧离子日变化 |
3.1.1 夏季日变化 |
3.1.2 秋季日变化 |
3.1.3 冬季日变化 |
3.1.4 春季日变化 |
3.2 杭州城市森林空气负离子月变化 |
3.3 杭州城市森林空气负离子季节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杭州城市森林空气富氧度 |
4.1 杭州城市森林空气富氧度日变化 |
4.1.1 夏季日变化 |
4.1.2 秋季日变化 |
4.1.3 冬季日变化 |
4.1.4 春季日变化 |
4.2 杭州城市森林空气富氧度月变化 |
4.3 杭州城市森林空气富氧度季节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杭州城市森林二氧化碳浓度 |
5.1 杭州城市森林二氧化碳浓度日变化 |
5.1.1 夏季日变化 |
5.1.2 秋季日变化 |
5.1.3 冬季日变化 |
5.1.4 春季日变化 |
5.2 杭州城市森林二氧化碳浓度月变化 |
5.3 杭州城市森林二氧化碳浓度季节变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杭州城市森林气候舒适度 |
6.1 杭州城市森林气候舒适度日变化 |
6.1.1 夏季日变化 |
6.1.2 秋季日变化 |
6.1.3 冬季日变化 |
6.1.4 春季日变化 |
6.2 杭州城市森林气候舒适度月变化 |
6.3 杭州城市森林气候舒适度季节变化 |
6.4 小结 |
第七章 杭州城市森林减噪效应 |
7.1 杭州城市森林噪声日变化 |
7.1.1 夏季日变化 |
7.1.2 秋季日变化 |
7.1.3 冬季日变化 |
7.1.4 春季日变化 |
7.2 杭州城市森林噪声月变化 |
7.3 杭州城市森林噪声季节变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杭州城市森林紫外辐射 |
8.1 杭州城市森林紫外辐射日变化 |
8.1.1 夏季日变化 |
8.1.2 秋季日变化 |
8.1.3 冬季日变化 |
8.1.4 春季日变化 |
8.2 杭州城市森林紫外辐射月变化 |
8.3 杭州城市森林紫外辐射季节变化 |
8.4 小结 |
第九章 空气负离子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
9.1 午潮山空气负离子与环境因子的通径分析 |
9.1.1 简单相关分析 |
9.1.2 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检验 |
9.1.3 通径分析 |
9.1.4 决策分析 |
9.2 植物园空气负离子与环境因子的通径分析 |
9.2.1 简单相关分析 |
9.2.2 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检验 |
9.2.3 通径分析 |
9.2.4 决策分析 |
9.3 采何社区空气负离子与环境因子的通径分析 |
9.3.1 简单相关分析 |
9.3.2 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检验 |
9.3.3 通径分析 |
9.3.4 决策分析 |
9.4 对照点空气负离子与环境因子的通径分析 |
9.4.1 简单相关分析 |
9.4.2 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检验 |
9.4.3 通径分析 |
9.4.4 决策分析 |
9.5 西溪湿地空气负离子与环境因子的通径分析 |
9.5.1 简单相关分析 |
9.5.2 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检验 |
9.5.3 通径分析 |
9.5.4 决策分析 |
9.6 小结 |
第十章 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指数 |
10.1 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评价指数构建 |
10.1.1 数据标准化 |
10.1.2 主成分和权重 |
10.1.3 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指数 |
10.2 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指数日变化 |
10.2.1 夏季日变化 |
10.2.2 秋季日变化 |
10.2.3 冬季日变化 |
10.2.4 春季日变化 |
10.3 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指数月变化 |
10.4 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指数季节变化 |
10.5 杭州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指数评价 |
10.5.1 日变化评价 |
10.5.2 月变化评价 |
10.5.3 季节变化评价 |
10.6 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
11.1 结论 |
11.1.1 城市森林生态保健效益 |
11.1.2 不同城市森林类型单项保健功能 |
11.1.3 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综合保健功能 |
11.1.4 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环境因子对空气负离子的影响 |
11.2 讨论 |
11.2.1 城市森林保健功能 |
11.2.2 环境因子与空气负离子 |
11.3 展望 |
11.4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紫外线对水中污染物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紫外线概述 |
1.1.1 紫外线的分类 |
1.1.2 紫外线指数 |
1.1.3 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 |
1.1.3.1 纬度与海拔的影响 |
1.1.3.2 太阳天顶角的影响 |
1.1.3.3 云量的影响 |
1.1.3.4 臭氧的影响 |
1.1.3.5 地面反照率的影响 |
1.1.4 紫外线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
1.1.5 紫外线对人类的影响 |
1.1.5.1 促进维生素D的代谢 |
1.1.5.2 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
1.1.5.3 对皮肤的损害作用 |
1.1.5.4 引起眼病 |
1.1.6 紫外线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 |
1.1.6.1 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
1.1.6.2 在增强污染物效应方面的作用 |
1.1.6.3 对细菌和病毒的影响 |
1.1.6.4 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1.1.6.5 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
1.2 紫外线的应用 |
1.2.1 在消毒灭菌方面的应用 |
1.2.2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1.2.3 在诱变育种方面的应用 |
1.2.4 在表面处理方面的应用 |
1.21.5 紫外线的光化学效应 |
1.2.5.1 在处理公害方面的应用 |
1.2.5.2 在同位素的分离方面的应用 |
1.2.6 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3 紫外光源的介绍 |
1.3.1 紫外灯的种类 |
1.3.1.1 汞蒸气灯 |
1.3.1.2 金属卤化物灯 |
1.3.1.3 无极灯 |
1.3.1.4 氙灯 |
1.3.2 影响紫外灯强度的因素 |
1.3.3 使用紫外灯时的注意事项 |
1.4 紫外辐射的作用 |
1.4.1 引起光致电离效应 |
1.4.2 引发自由基反应 |
1.4.2.1 自由基及其产生 |
1.4.2.2 自由基反应 |
1.4.3 对微生物的影响 |
1.5 研究的现状、内容及的意义 |
1.5.1 研究的现状 |
1.5.2 研究内容 |
1.5.3 选题的意义 |
第二章 紫外线对水中氨氮的影响分析研究 |
2.1 氨氮简介 |
2.2 氨氮的危害 |
2.2.1 威胁生物多样性 |
2.2.2 影响人类健康 |
2.2.3 引起富营养化 |
2.3 水体中氨氮的来源 |
2.3.1 工业污水 |
2.3.2 生活污水 |
2.3.3 来自污水处理场的出水污染 |
2.3.4 农业污染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原理 |
2.4.2 实验仪器 |
2.4.3 实验药品及药品的制备 |
2.4.4 实验步骤 |
2.4.4.1 水样的制备 |
2.4.4.2 时间对氨氮的影响分析实验 |
2.4.4.3 强度对氨氮的影响分析实验 |
2.5 实验结果 |
2.5.1 时间对氨氮的影响分析 |
2.5.2 强度对氨氮的影响分析 |
2.6 总结 |
2.6.1 结果讨论 |
2.6.2 变化原因的分析 |
第三章 紫外线照射下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变化分析实验 |
3.1 亚硝酸盐氮的简介 |
3.2 亚硝酸盐氮的危害 |
3.2.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3.2.2 对动物的危害 |
3.2.3 对农作物的危害 |
3.3 亚硝酸盐氮的来源 |
3.3.1 生活污水与排泄物 |
3.3.2 人工化学肥料 |
3.3.3 工业污染 |
3.3.4 污水灌溉 |
3.3.5 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沉降 |
3.4 实验部分 |
3.4.1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 |
3.4.1.1 亚硝酸盐氮的主要测定方法 |
3.4.1.2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 |
3.4.2 实验仪器 |
3.4.3 实验药品及药品的制备 |
3.4.4 实验步骤 |
3.4.4.1 水样的制备 |
3.4.4.2 时间对亚硝酸盐氮的影响分析实验 |
3.4.4.3 强度对亚硝酸盐氮的影响分析实验 |
3.5 实验结果 |
3.5.1 时间对亚硝酸盐氮的影响分析 |
3.5.2 强度对亚硝酸盐氮的影响分析 |
3.6 总结 |
3.6.1 结果讨论 |
3.6.2 变化原因的分析 |
第四章 紫外线照射下水中硫化物的分析变化实验 |
4.1 硫化物的简介 |
4.2 硫化物的危害 |
4.2.1 腐蚀作用 |
4.2.2 对人类的影响 |
4.2.3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
4.3 硫化物的来源 |
4.4 实验部分 |
4.4.1 实验原理 |
4.4.2 实验仪器 |
4.4.3 实验药品及药品的制备 |
4.4.4 实验步骤 |
4.4.4.1 水样预处理 |
4.4.4.2 时间对硫化物的影响分析实验 |
4.4.4.3 强度对硫化物的影响分析实验 |
4.5 实验结果 |
4.5.1 时间对硫化物的影响分析 |
4.5.2 强度对硫化物的影响分析 |
4.6 总结 |
4.6.1 结果讨论 |
4.6.2 变化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科研项目 |
(8)泰安市紫外线辐射等级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监测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日变化特征 |
3.2 月变化特征 |
3.3 季节变化特征 |
3.4 年变化特征 |
4 结论与讨论 |
(9)湛江市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观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紫外线及紫外线指数 |
1.1 紫外线的定义 |
1.2 紫外线指数定义 |
1.3 资料来源 |
2 湛江市紫外线指数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 |
2.1 紫外线指数的季节变化特征 |
2.2 紫外线指数日变化 |
2.3 紫外线辐射与云量的关系 |
3 紫外线指数相关因子分析和预报方程的建立 |
3.1 紫外线指数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
3.2 建立预报方程 |
3.2.1 多元线性回归 |
3.2.2 逐步回归 |
4 预报方程的检验 |
5 结论 |
(10)新乡市紫外线辐射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紫外线辐射 |
1.2 紫外线指数 |
1.3 国内外预测预报现状 |
2 紫外线辐射变化分析 |
2.1 紫外线辐射的逐日变化 |
2.2 紫外线辐射的逐时变化 |
3 影响紫外线辐射的气象因子 |
3.1 云参数 |
3.2 能见度 |
4 结论 |
四、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宁波市紫外辐射分布特征及强度预报服务技术研究[J]. 蒋璐璐,钱燕珍,段晶晶,杜坤. 浙江气象, 2018(03)
- [2]锡林浩特地区太阳紫外辐射分析[J]. 王若静,史激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17(22)
- [3]气溶胶光学厚度及?ngstr?m指数遥感反演的不确定性对紫外线指数计算的影响[J]. 饶俊峰,张显峰,潘一凡.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4]北京市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统计预报模型[J]. 刘慧,胡波,王式功,尚可政.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5]北京市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统计预报模型[A]. 刘慧,胡波,王式功,尚可政. 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5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 2013
- [6]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类型生态保健功能研究[D]. 张艳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7]紫外线对水中污染物的影响分析[D]. 张巍巍. 青海师范大学, 2011(06)
- [8]泰安市紫外线辐射等级特征分析[J]. 齐斌,李培和,杨荣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8)
- [9]湛江市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观测及分析[J]. 范伶俐,张羽,周怀博. 广东气象, 2009(03)
- [10]新乡市紫外线辐射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J]. 张金平,孟祥翼,马卫华,王飞,张凤洲,田春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