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上世纪到现在,土地利用的程度和土地覆被变化的速度都相当惊人,导致地球上局部地区植被发生很大改变,这对土壤生物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反过来土壤生物的改变又会影响土壤的功能以及植物的生长。然而,目前对植物群落改变如何影响土壤生物的认识还很不充分。线虫是土壤中的优势动物类群,与植物、微生物和其它土壤动物关系密切,在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研究植物群落影响土壤生物的理想指示生物。云南哀牢山分布着大面积的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砍伐、烧垦等一系列人为干扰,部分常绿阔叶林被次生林和灌草丛等替代。本论文研究了云南哀牢山人为干扰条件下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并通过去凋、环割和切根三种方法分别控制植物的地上地下资源输入,从植物生理机制的角度分析植物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机制。此外,本论文报道了哀牢山地区4个土壤自由生活线虫新种。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人为干扰退化后在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生物的响应,本研究比较了哀牢山植物群落次生演替系列中灌草丛、次生林和原生林三个不同阶段的土壤线虫多样性。土壤线虫密度在这三种植物群落类型间没有显著差异。线虫多样性指数、植物寄生线虫成熟指数、植食性线虫以及食细菌线虫相对多度在三种植物群落类型间差异显著,灌草丛中线虫多样性和食细菌线虫相对多度最低,而植物寄生线虫成熟指数值最大,植食性线虫相对多度最高。灌草丛中的土壤线虫属数、线虫总成熟指数、营养多样性指数和食真菌线虫相对多度均显著低于次生林和原生林,但在次生林和原生林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在灌草丛和原生林之间差异最大,在次生林和原生林之间差异最小。土壤颗粒度、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灌草丛和原生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所有土壤理化指标在次生林和原生林之间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灌草丛演替至次生林阶段时,土壤理化性质已基本得到恢复,土壤线虫群落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和原生林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为了解在土地利用改变植物群落的过程中,不同的初始植物群落类型是否对土壤生物具有后续影响,本研究比较了由草地到茶园(GT)和由灌丛到茶园(ST)这两个植物群落更替系列上初始植物群落、3年茶园和7年茶园中的线虫群落,分析草地和灌丛两种初始植物群落类型对茶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研究发现,GT系列各植物群落类型中的土壤线虫密度、属数、多样性、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相对多度都高于ST系列中的相应植物群落类型,而土壤线虫总成熟指数和线虫通路比值均低于ST系列中的相应植物群落类型。比较两个系列中的同期植物群落类型,发现草地和灌丛之间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最大,但是线虫的群落结构在两个3年茶园间差异最大。这些结果表明,如果初始植物群落不同,在改种相同植物后尽管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会逐渐缩小,但土壤线虫群落的差异仍然存在,甚至在一定时间内还可能加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线虫群落的差异最终也会逐渐缩小。(3)为了解植物光合产物通过根系实现的地下资源输入对土壤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大规模的环割实验切断植物向地下运输光合作用产物的通道,研究了环割前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线虫密度和多样性的变化。环割处理显著降低了腐殖质层的土壤线虫总密度和食真菌线虫密度,表明环割通过阻止植物光合产物输入地下会对土壤线虫产生一定影响。环割对各土层中的食细菌线虫、植食性线虫和杂食与捕食性线虫密度无显著影响,这说明不同营养类群对环割的响应存在差异。(4)为了解植物根系对土壤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切根处理阻断植物根系和土壤之间的联系以阻止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以及向土壤中释放碳水化合物,研究切根处理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线虫密度和多样性的变化。切根处理对腐殖质层和矿质土层的细菌和真菌生物量、线虫总密度和多样性、植食性线虫、食细菌线虫和捕食与杂食性线虫的密度均没有显著影响。切根处理降低了各土层中食真菌线虫的密度和多样性,导致土壤线虫通路比值上升。这些结果表明,通过切根处理阻断植物根系与土壤间的联系主要对食真菌线虫产生一定影响,并降低土壤中真菌分解途径的重要性。(5)为了解植物地上部分凋落物对土壤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凋落物去除实验,研究植物地上部分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线虫密度和多样性的影响。去除凋落物处理显著增加了哀牢山常绿阔叶林土壤中捕食与杂食性线虫多样性,但对土壤线虫总密度及其它线虫营养类群的密度和多样性都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哀牢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地上部分资源输入可能对土壤线虫影响较小。(6)发现哀牢山土壤自由生活线虫新种4个,分别是东方垫咽线虫Tylencholaimus orientalis sp.n.,中华垫咽线虫Tylencholaimus sinensis sp.n.,中华原细齿线虫Proleptonchus sinensis sp.n.,高山拟矛线虫Dorylaimoides alpinus sp.n.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营口鲅鱼圈广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及优化建议[J].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04)
- [2].华北地区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及构建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09)
- [3].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进展[J]. 宁夏农林科技 2020(01)
- [4].试论植物群落的假说[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03)
- [5].生态修复区植物群落土壤粒径的分维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7(02)
- [6].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群落设计的多样性[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7)
- [7].青海大学两种植物群落秋季降温增湿作用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 2020(05)
- [8].商登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恢复过程中动态变化研究[J]. 河南科学 2020(07)
- [9].城市园林规划中的植物群落设计[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08)
- [10].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区生态恢复区植物群落规律探究[J]. 南方农机 2017(12)
- [11].中山长江库区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与绿量——基于摄影测量法的评价[J]. 科技资讯 2016(20)
- [12].干旱区植物群落“岛屿化”成因浅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03)
- [13].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植物群落土壤粒度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9(12)
- [14].宁波生态走廊深度观察:不断演替的植物群落[J]. 景观设计学 2016(01)
- [15].河北平山片麻岩山区微地形植物群落异质性[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02)
- [16].内蒙古巴音华矿区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 2017(05)
- [17].黄土高原撂荒地植物群落共存种光合特性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J]. 草业学报 2020(01)
- [18].下一次绿色革命:基于植物群落设计重塑城市生境丰度[J]. 风景园林 2020(04)
- [19].基于无人机的昆明海口林场宽地坝林区植物群落建群种格局研究[J]. 生态科学 2020(03)
- [20].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种类与植物群落调研[J]. 乡村科技 2020(17)
- [21].抚顺平山水库退役后植物群落及管理建议[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22].路侧绿地不同植物群落对空气温度与湿度的影响[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01)
- [23].不同利用方式对鄂尔多斯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与土壤碳储量的影响[J]. 草原与草业 2016(04)
- [24].丹江口水库库滨带典型植物群落氮矿化特征[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01)
- [25].黄石寨景区旅游活动对典型植物群落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07)
- [26].内蒙古高原不同植物群落对生态环境的响应[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2)
- [27].盐城滩涂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20(11)
- [28].兴隆县植物群落概况及其利用价值初探[J]. 现代农村科技 2010(04)
- [29].坡度对香根草护坡植物群落早期特征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 2010(02)
- [30].城市街道绿地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抑菌功能[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06)
标签:地上地下资源输入论文; 哀牢山论文; 环割论文; 凋落物去除论文; 植物群落改变论文; 土壤线虫论文;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论文; 切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