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于文本翻译的可译性,翻译界一直争论不休。文学文本的翻译,更是翻译界的一个棘手的领域。众所周知,中国以它的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闻名于世,中国的古典诗词更是中国文化的一枚奇葩,荡漾在中国文明历史的文化瑰宝之中,承载着中华名族深蕴的文化信息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形式之一,中国古典诗词被翻译成其他语种,已成为传播中国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手段。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元素的角度出发,向读者介绍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的特点及困难所在。首先,详细地介绍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分类以及中国古典诗词中文化元素的重要性。接下来介绍本文中所涉及的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与本文有关的概念等。最后论文的作者运用关联理论对中国古诗中文化元素的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中值得借鉴的方法和可以改进的翻译方式等,从而取得将关联理论成功运用到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元素的翻译中,指导古诗词的文化元素的翻译。本文共包括五部分:第一章为前言部分,向读者介绍中国古诗词的翻译的现状,研究的意义,与本文相关的本文的研究的背景等。在国际化不断加深的今天,国际合作和交流变得十分重要,并且中国的古诗词在国外读者中也是越来越受欢迎。然而中国古诗词的翻译却一直是翻译界的一个难题。对于中国古诗词的可译性,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国内外学者也是各执一词。关联理论是交际认知理论的一种,给翻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试图通过由关联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出发,研究关联理论对中国古诗词中文化元素的翻译翻译方法的作用。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及文体特征,研究的现状及翻译中的一些难题,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代表之一,所以对于传播中国文化,进行跨文化交流都是极具典型性的文学形式。作为中国的特殊的文学形式,中国的古诗词既有诗词本身的普遍的特征,传统的,形象的,音感的美又使得中国古诗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专业性和强烈的文化色彩。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古典文化的传播及与国际的交流,影响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的欣赏与中国文化的认知。因此,如何正确地把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为英文,并成功地将中国的文化传播介绍给国外的读者,已成为翻译界面临的重要任务。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古典诗词的英译的质量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第三章为本文的理论框架部分,对关联理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包括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重要原则以及本文所运用的翻译理论。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的理论之一,由于关联理论所涉及的关联和交际有着充分的解释力,然而翻译也是具有一定的交际功能,所以关联理论对于翻译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本章当中,所涉及的关联理论主要应用言语的交际是一个明示的推理过程,而言语的交际过程要从认知语境和关联性最大的原则出发,指导翻译的过程。本文引用德国学者Gutt的所得出的关于关联翻译原则及关联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评价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的反应在认知环境中,需要与原文相似。作为译者,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译者是建立原文与译文的之间的关联的,译者保证最佳关联的呈现,传达最佳关联和创造最大相关。当译者预见到了目的语中读者的反应以及认知,并适当地创造最佳关联,才能译出被译语读者理解的译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起到了双重的作用,他既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对原文作者的文本进行准确的理解,又要凭借自己的语言能力,对原作者的意图,在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认知范围之内,创造出最大的关联性翻译。第四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作者在此部分介绍了运用关联理论的视角,在古典诗词的翻译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两大原则,即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创造最佳关联和在翻译交际的过程中创造明示性。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翻译活动应该以最大关联为原则,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到译文读者与原语作者与读者的认知语境的差异性,应该对读者的认知及语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假设,尽量在译者的认知范围之内为读者创造最佳关联语境,以便读者能在认知语境范围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翻译交际过程的明示效果,是译者将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看做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关联理论主张的明示效果是指说话人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而推理则是听话人在说话人利用明示手段表达的信息和语境的基础上,寻找最佳关联,推理出说话人的意图。关联理论在中国古代诗词的应用则是指译者在原诗词作者通过明示做出的相关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语境,对原文诗词作者的意图加以推断与理解,找到与译文读者最佳关联,从而达到成功翻译中国古诗词的目的。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本文作者认为成功翻译中国古诗词,要满足两个先决条件:1)最佳认知环境的生成:关联性。2)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的明示。在本章中,作者对中国国内的比较著名的译者的翻译版本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进行分析与研究,侧重阐述了在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时,译者应尽可能参考国外读者的认知语境,对他们对诗词译文的期待做出适当的评价与预测,尽力创造译文与原文本的最佳关联,使交际达到明示的目的。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采用具体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增译、注释、意译、省译等,在译文中达到在译文中产生与译文环境的最佳关联和交际明示。作者在仔细研究讨论了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古诗词中的文化元素做了归纳与分析,分别从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的植物名称,动物名称,地点名称,以及中国的节日的名称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关联理论下,利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不同的文化元素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及所处理的利弊。第五章为本文的总结部分。作者对本文的重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作者指出了本文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在文章最后对将来在此课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写作的意义在于:在关联理论对翻译活动有指导作用的基础上,从最佳关联和认知语境角度对中国古诗词中的文化元素的英译进行研究与分析,分别对关联理论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的作用及关联理论下,中国古诗词翻译的效果做了详尽的分析,作者希望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推进和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