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兔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肺血管内皮损伤以及热休克蛋白的保护作用

实验性兔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肺血管内皮损伤以及热休克蛋白的保护作用

论文摘要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再灌注可以触发一系列损伤反应,引起相应脏器致命性损伤。人们发现肺移植、体外循环手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肺栓塞溶栓治疗等多种临床情况下发生肺缺血后再灌注,肺损伤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lung injury, IRLI)。其特征性变化是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表现为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等。目前,再灌注肺损伤的确切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炎性介质、氧自由基、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是细胞在遭受到热或其他损伤因素(如缺血、缺氧、重金属)作用后诱导生成的一组蛋白质。在维持组织细胞的自身稳定和环境适应性及抵御外界损伤等方面具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对心肌、肝脏、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兔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血管内皮损伤时释放的因子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ebrand factor, vWF)的变化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的表达研究肺损伤的可能机制及热休克蛋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白兔30只,体重2.53.5kg,雌雄不拘。将Berman球囊漂浮导管的球囊置于左下肺动脉开口处,充盈球囊,堵塞左下肺动脉,建立肺动脉栓塞模型。然后球囊放气,复制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5组:(1)假手术组(n=6),(2)肺动脉栓塞1h组(n=6),(3)肺动脉栓塞2h组(n=6),(4)肺动脉栓塞2h再灌注1h组(n=6),(5)肺动脉栓塞2h再灌注2h组(n=6)。各组动物分别于栓塞前、栓塞1h、栓塞2h、栓塞2h再灌注1h、栓塞2h再灌注2h抽取静脉血,抗凝、离心、取上清液,分装后放入-20℃保存,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显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的含量。实验动物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取少量左肺组织分别用4%多聚甲醛、4%戊二醛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及进行组织病理分析观察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采用SPSS 11.5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1)血浆中ET-1、NO及NO/ET-1比值的变化:除假手术组外,肺栓塞1h组、肺栓塞2h组、肺栓塞2h再灌注1h组、肺栓塞2h再灌注2h组血浆中的ET-1、NO含量均高于栓塞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相比,肺栓塞1h、2h血浆中ET-1、NO的含量明显增多;再灌注后进一步增高,再灌注2h升高最为明显。与栓塞前及假手术组相比,肺栓塞1h、栓塞2h、再灌注1h、再灌注2h血浆中NO/ET-1明显降低。(2)各组血浆中vWF的含量变化:除假手术组外,肺栓塞1h组、肺栓塞2h组、肺栓塞2h再灌注1h组、肺栓塞2h再灌注2h组血浆中的vWF含量均高于栓塞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肺栓塞1h、2h血浆中vWF的含量明显增多;再灌注1h后进一步增高,并于再灌注2h达到高峰。(3)肺缺血再灌注的发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兔肺组织中HSP70阳性细胞主要在肺泡上皮细胞、部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大量表达。与假手术相比,肺栓塞1h、2h、再灌注1h、2h时,兔肺组织HSP70的阳性面积均显著增高(P<0.05)。并且再灌注1h、2h组明显高于栓塞1h、2h组,再灌注2h组高于再灌注1h组(P<0.05)。(4)肺栓塞再灌注后透射电镜显示超微结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空泡化、部分胞浆溶解,核染色质浓缩,线粒体部分或大部分嵴和膜融合消失。结论:(1)本实验通过介入方法使用Berman球囊漂浮导管成功制作肺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具有可控性强、重复性好的优点,是基础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2)肺电镜超微结构变化提示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损伤。(3)ET-1、NO、vWF均可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本文结果显示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参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4)HSP70在肺栓塞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表达增加,推测HSP70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实验性兔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肺血管内皮损伤及热休克蛋白的保护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血管内皮功能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心血管超声诊断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1)
    • [2].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观察[J]. 贵州医药 2018(12)
    • [3].肺动脉栓塞影像诊断的现状和展望[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0)
    • [4].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分析与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22)
    • [5].肺动脉栓塞影像诊断研究进展[J]. 影像技术 2018(02)
    • [6].30例老年肺动脉栓塞的误诊分析[J]. 实用老年医学 2018(03)
    • [7].探讨128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07)
    • [8].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3)
    • [9].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13)
    • [10].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处方药 2018(09)
    • [11].16排螺旋CT增强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23)
    • [12].高危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05)
    • [13].高原地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1)
    • [14].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高压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意义[J]. 广州医药 2015(04)
    • [15].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J]. 健康之路 2016(08)
    • [16].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健康之路 2017(06)
    • [17].高原地区52例肺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J]. 青海医药杂志 2013(07)
    • [18].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06)
    • [19].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35)
    • [20].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效果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18(10)
    • [21].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70)
    • [22].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19)
    • [23].肺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原因探讨与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1)
    • [24].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26)
    • [25].25例肺动脉栓塞临床特点分析[J]. 兵团医学 2011(03)
    • [26].影像学检查在老年肺动脉栓塞评估中的价值[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07)
    • [27].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肺动脉栓塞1例[J]. 重庆医学 2010(01)
    • [28].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抢救成功1例[J]. 临床肺科杂志 2010(11)
    • [29].肺动脉栓塞17例误诊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09(05)
    • [30].肺动脉栓塞1例诊治分析[J]. 人民军医 2009(06)

    标签:;  ;  ;  ;  ;  

    实验性兔肺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肺血管内皮损伤以及热休克蛋白的保护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