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鸡、兔、猪、羊、狗五种动物(1/2性成熟)为实验对象,饲喂含有20%生大豆日粮的两周后,取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中段、空肠后段、回肠、盲肠、结肠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利用图像分析仪分析棕色阳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和积分光密度值,比较不同种属动物肠绒毛和隐窝及整个肠段与大豆凝集素结合强度和结合程度的规律,从而揭示不同种属动物不同肠段的上皮细胞糖基化模式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如下:1.平均光密度值统计结果显示:在肠绒毛,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中段、回肠处狗的平均光密度值最高,与其他动物差异均显著,在盲肠、结肠羊最高,且与其他动物之间差异均显著,在空肠后段兔最高,与狗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动物差异显著。猪在所有肠段中均最低,除在空肠与鸡差异不显著,在其余各肠段与其他动物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在隐窝处,狗在十二指肠、空肠前段最高,与其他动物间差异均显著(P<0.05),羊在空肠中段、后段,回肠、盲肠、结肠均是最高,其中在回肠,五种动物间差异均不显著。在空肠中段和盲肠与兔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动物差异均显著(P<0.05),在结肠与其他动物差异显著(P<0.05)。猪除在十二指肠外,在其余肠段均是最低。在整个肠段,狗在十二指肠、空肠前段、中段最高,其中在前段与羊差异不显著(P>0.05),在其余肠段与其他动物之间差异均显著。羊在盲肠和结肠最高,其中在盲肠与狗、兔差异不显著,在结肠与其余动物均显著。猪在所有肠段中均是最低,其中在盲肠和结肠与鸡差异不显著(P>0.05),在其余肠段中与其他动物差异均显著。兔在空肠后段和回肠最高,其中在空肠后段与猪差异显著,与其他动物不显著(P>0.05),在回肠与其他动物差异均显著。2.积分光密度值统计结果显示:在肠绒毛处,鸡在十二指肠最高,其次兔、猪、狗,羊最低。其中与兔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动物差异极显著(P<0.01)。兔在空肠、盲肠、结肠最高,其中在空中、空肠后、五种动物间差异均不显著,羊在回肠最高,与其他动物间差异均不显著,狗在空肠中、空肠后、结肠最低,其中在结肠与兔差异极显著(P<0.01),在其余肠段与其他动物间差异均不显著。在隐窝,兔除空肠前段外,在其余肠段均是最高,猪在空肠前段最高,与兔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动物间差异极显著(P<0.01),狗在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回肠最低,其中在空肠后段与鸡差异显著,与兔和羊差异极显著(P<0.01);羊在十二指肠、空肠中段最低,其中在十二指肠与其他动物间差异均显著,但后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整个肠段,鸡在十二指肠、空肠最高,在结肠最低,其中在十二指肠与兔差异显著,与猪、羊、狗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兔在回肠、盲肠、结肠最高,且与其他动物差异显著。猪在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回肠、盲肠均是最低,其中在十二指肠与鸡差异极显著(P<0.01),与其他动物间差异不显著。羊在空肠后段最低,与猪和狗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动物间差异均显著。狗在空肠中段最低,与鸡差异显著,与其他动物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大豆凝集素与不同种属动物肠壁结合强度,从动物种属来看,以狗最高,其次为羊、兔、鸡,猪最低;从肠段来看,以十二指肠最高,空肠中段最低。大豆凝集素与不同种属动物肠壁结合程度,从动物种属来看,鸡最高,其次兔、狗、羊,猪最低;从肠段来看,十二指肠最高,回肠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