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经蝶窦入路论文-王志恩

扩大经蝶窦入路论文-王志恩

导读:本文包含了扩大经蝶窦入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绵窦,内侧壁,解剖,蝶窦

扩大经蝶窦入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恩[1](2016)在《海绵窦内侧壁的显微解剖与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海绵窦内侧壁的显微解剖与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海绵窦内侧壁的显微解剖与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手术方法。结果 22例垂体腺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9例垂体腺瘤全部切除,3例垂体腺瘤次全切除,未发生感染、昏迷和死亡病例。结论海绵窦内侧壁的显微解剖与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手术效果理想。(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6年10期)

陶春红,万婷[2](2016)在《双鼻孔经蝶窦扩大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鼻腔护理对嗅觉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鼻孔经蝶窦扩大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不同鼻腔护理方法对嗅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2年20例经双鼻孔经蝶窦扩大入路和2012年—2013年25例双鼻孔经蝶窦扩大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术后鼻腔膨胀海绵填塞7 d,拔除后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滴鼻持续2周;试验组术后鼻腔膨胀海绵填塞7 d,在氧氟沙星滴鼻的同时进行鼻腔冲洗。结果试验组嗅觉识别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对鼻腔进行冲洗,能有效防止鼻腔的再次粘连,减少对嗅觉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6年07期)

杜延平[3](2012)在《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主要通过解剖学研究,来探讨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的特点,主要包括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显微镜下的解剖特点,通过解剖学研究,进一步弄清鞍区及鞍旁的解剖结构及相互关系,通过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为扩大经蝶窦手术适应证及范围提供理论基础。材料和方法国人成年带颈头颅冷冻标本8具(16侧),颈总动脉及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冠状位和矢状位各切开1具标本,采用显微镜下逐层解剖并拍照;6具标本先模拟经典的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然后分别向前颅底区、向两侧海绵窦区及向下斜坡区扩展,进行显微镜下的解剖观察并测量,观察鞍区和鞍旁解剖结构的镜下特点及相互间的解剖学关系。结果1.在显微镜下,依靠蝶窦前壁尖尖的形状来定位蝶窦开口。2..蝶窦是经鼻蝶窦入路中重要的解剖结构,蝶窦后壁的斜坡凹陷是全鞍型蝶窦最可靠的确定鞍底的解剖标志。3..筛前动脉为额隐窝与筛顶的分界,筛后动脉是确定视神经管隆突的解剖标志。4.蝶愕孔上缘距蝶窦开口下极的距离是11.55mm士2.4lmm(9.14-13.96mm)。蝶鳄孔后缘有一锐利突起的小骨片约3.5mm×4.1mm,可以作为确定蝶愕孔的标志。5.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为5段,其在蝶窦外侧壁上形成颈内动脉隆突,与视神经管隆突形成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是手术中确定中线的重要标志。结论1.鞍区和鞍旁解剖结构相对复杂,全面掌握鞍区及其周边的解剖结构,是开展扩大经蝶窦手术的基础。2.经鼻蝶窦入路手术鼻腔出血关系最密切的血管是鼻中隔后动脉,在扩大蝶窦开口时更易损伤,引起出血。3.在切开鞍底硬膜时采用在鞍底稍偏下方切开,可最大程度的减少前海绵间窦的出血。在术中应选择合理的切开硬膜和止血方式。4..有少数病例颈内动脉表面无骨质保护,术中处理不当可损伤颈内动脉,导致大出血。5.蝶窦开口前区对扩大经蝶窦入路术野的显露有直接影响,蝶窦开口前区开窗范围是暴露蝶窦上、下、外侧壁的关键,术中可以根据需要向上外侧或下外侧扩展增大术野显露范围;6.扩大经蝶窦入路向两侧海绵窦方向扩展,切开海绵窦内侧壁可以显露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与其中行走的颅神经等,在该区域术中容易损伤颈内动脉和外展神经;后组筛窦对扩大经蝶窦入路术野的显露有直接影响,切除筛窦后部,可以增大蝶窦上外侧区的术野显露;可以用于处理向海绵窦侵袭的病变。7.扩大经蝶窦入路向鞍上前颅底方向扩展,可以显露视神经及视交叉、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前交通动脉等,鞍结节与筛板后缘的有效安全手术操作范围应应不超过1.5cm;可以用于处理局限性向鞍上、前颅底生长的病变.8.扩大经蝶窦入路向斜坡方向扩展,可以显露脑桥、延髓、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等,斜坡骨质磨除宽度在20mm以内可有效保护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可以用于处理侵袭上、中斜坡的病变。(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2-04-01)

崔凯[4](2010)在《扩大经蝶窦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扩大经蝶窦入路进行尸颅显微解剖研究,观察并测量扩大经蝶窦入路相关解剖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和依据。本实验以6例颅骨标本和15例成人头颅灌注标本为材料,在显微镜下模拟经蝶窦入路,研究影响骨窗扩展因素;通过向海绵窦、向鞍上前颅底和向斜坡方向扩大经蝶窦入路,进行解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蝶窦开口前区对扩大经蝶窦入路术野的显露有直接影响,蝶窦开口前区开窗范围是暴露蝶窦上、下、外侧壁的关键,术中可以根据需要向上外侧或下外侧扩展增大术野显露范围;扩大经蝶窦入路向海绵窦方向扩展,切开海绵窦内侧壁可以显露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与窦内颅神经等,该区域手术术中容易损伤颈内动脉和外展神经;后组筛窦对扩大经蝶窦入路术野的显露有直接影响,切除筛窦后部,可以增大蝶窦上外侧区的术野显露;扩大经蝶窦入路向鞍上前颅底方向扩展,可以显露视神经及视交叉、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等,鞍结节与筛板后缘的有效安全手术操作范围应小于1.5cm;扩大经蝶窦入路向斜坡方向扩展,可以显露脑桥、延髓、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等,斜坡骨质磨除宽度在20mm以内可有效保护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扩大经蝶窦入路向海绵窦方向扩展,可以用于处理向海绵窦侵袭的病变;扩大经蝶窦入路向鞍上前颅底方向扩展,可以用于处理局限性向鞍上、前颅底生长的病变;扩大经蝶窦入路向斜坡方向扩展,可以用于处理侵袭上、中斜坡的病变。(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0-06-01)

邓侃,王斌,李桂林,王任直[5](2009)在《扩大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颈内动脉破裂二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1女,40岁。2006年8月1日以继发性闭经伴双侧触发泌乳10年,头痛2年,溴隐亭治疗后脑脊液漏1个月收入北京协和医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头痛明显,在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发现鞍区占位,遂来我院神经外科诊治。当时入院体检:触发泌乳。实验室激素检查发现(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09年06期)

汪宇扬,万经海,王卫红,冯春国,徐培坤[6](2009)在《扩大经蝶窦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内镜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内镜下经扩大蝶窦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可行性,为切除斜坡区病变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上,模拟内镜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显露斜坡,观察有关显微解剖结构;收集40例成人头颅神经导航影像学资料并在神经导航仪中测量相关解剖距离。结果扩大经蝶窦内镜入路在硬膜外可显露从鞍后到斜坡、枕骨大孔前缘的中线附近结构;在硬膜下可显露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后交通动脉及其与大脑后动脉汇合处、动眼神经、脑干腹侧等结构。在神经导航仪中测得以下数据:前鼻棘至蝶窦口、鞍底、颈内动脉隆突、视神经管隆突、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端的距离分别为(57.61±5.18)、(72.83±6.75)、(67.27±6.27)、(68.89±6.51)、(78.27±5.74)、(91.08±5.20)mm;双侧破裂孔间距、颈静脉结节间距、颈静脉孔间距、颈内动脉管外口间距、内耳门水平岩枕裂间距分别为(21.12±4.78)、(21.37±2.16)、(38.26±3.45)、(50.14±5.54)、(24.27±4.31)mm。结论内镜下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可清晰显露鞍后-斜坡的解剖结构,适用于此区病变的手术治疗。神经影像导航系统可应用于颅底解剖测量,简单、精确,优势明显。(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李学军,袁贤瑞,古善智,蒋星军,黄纯海[7](2008)在《扩大经蝶窦入路影像解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提供CT影像学解剖资料。【方法】对20具头颅标本行CT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扫描,进行与扩大经蝶窦入路相关的颅底结构的观测。【结果】CT多方位扫描观测见筛顶和筛板呈高台和平移两种位置关系,后组筛窦、蝶窦与视神经管关系分为蝶窦优势型、蝶筛均势型及筛窦优势型,以蝶窦优势型占多数(60%)。蝶嵴至双侧视神经管眶口垂直距离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①后组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的毗邻关系,蝶窦气化类型及蝶窦分隔应作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术前常规的影像学观测内容。②蝶嵴位于双侧视神经管眶口的中点,为术中可靠的中线标志。(本文来源于《医学临床研究》期刊2008年07期)

李学军,袁贤瑞,姜维喜,罗端午[8](2008)在《扩大经蝶窦入路的显微解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基础。方法:取经10%福尔马林固定、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年头颅标本20例,显微镜下模拟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对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结果:经蝶骨平板及鞍结节向鞍上扩展,两侧为视神经管,前方有筛后神经血管丛。鞍结节隐窝邻近蝶鞍前壁其下为前海绵间窦。斜坡拓展的下限距鞍底中点距离为(43.6±4.5)mm,咽鼓管圆枕及硬腭阻碍向下扩展;骨性后鼻孔下界为腭骨水平板后缘,外界为翼突内侧板,两者间距(25.9±1.76)mm,颈内动脉鞍底间距(13.8±0.67)mm,向内移动颈内动脉必须松解床突段的远近硬膜环及破裂孔的纤维环,方可显露海绵窦外侧壁的颅神经。结论:扩大经蝶窦入路提供了从前方处理累及鞍上、海绵窦及斜坡病变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王任直,康军,苏长保,任祖渊,杨义[9](2008)在《海绵窦内侧壁的显微解剖与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附103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海绵窦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并探讨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在10具成人新鲜尸头上模拟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观察海绵窦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指导临床采用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103例。结果垂体侧方的海绵窦内侧壁薄弱,仅有一层疏松的纤维组织结构。颈内动脉是扩大经蝶窦入路海绵窦内所见的主要结构,可分为5段,有3个主要分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主要的分支有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和被囊动脉。向内侧走行的脑膜垂体干和被囊动脉是经蝶窦入路中较易损伤的血管。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62例(60.2%),次全切除38例(36.9%),大部切除3例(2.9%);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脊液鼻漏5例,暂时性脑神经功能损伤4例,垂体功能低下3例,颈内动脉损伤2例,永久性尿崩症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17例,γ刀治疗15例,药物治疗13例。随访3个月~8年,2例出现肿瘤复发而予以γ刀治疗。无再手术病例。结论扩大经蝶窦入路是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理想的入路;了解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在解剖形态上的变化,对于减少术中出血,确保术中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魏宇魁,康军,王任直,姚勇,赵兵[10](2008)在《扩大经蝶窦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显微镜、内镜下的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扩大经蝶窦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镜及内镜下的解剖特点。方法在10具动静脉灌注染料的成人新鲜尸头上模拟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在显微镜及内镜下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走行特点,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垂体的关系,测量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在不同水平的距离。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为5段,有3个动脉分支,其在蝶窦外侧壁上形成颈内动脉隆突,与视神经隆突形成视神经-颈动脉凹陷,是内镜手术中确定中线的标志。颈内动脉前曲段的内侧缘距垂体中线的距离为(11.94±1.90)mm(9.02~14.86mm),后曲段的内侧缘距垂体中线的平均距离为(7.96±2.07)mm(5.64~11.58mm)。结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是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中最重要的解剖结构。内镜下扩大经蝶窦手术可清晰显示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的组织结构,是处理由鞍内侵犯海绵窦内侧壁病变的良好手术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08年02期)

扩大经蝶窦入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双鼻孔经蝶窦扩大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不同鼻腔护理方法对嗅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2年20例经双鼻孔经蝶窦扩大入路和2012年—2013年25例双鼻孔经蝶窦扩大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术后鼻腔膨胀海绵填塞7 d,拔除后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滴鼻持续2周;试验组术后鼻腔膨胀海绵填塞7 d,在氧氟沙星滴鼻的同时进行鼻腔冲洗。结果试验组嗅觉识别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对鼻腔进行冲洗,能有效防止鼻腔的再次粘连,减少对嗅觉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扩大经蝶窦入路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恩.海绵窦内侧壁的显微解剖与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

[2].陶春红,万婷.双鼻孔经蝶窦扩大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鼻腔护理对嗅觉恢复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6

[3].杜延平.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

[4].崔凯.扩大经蝶窦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D].河北大学.2010

[5].邓侃,王斌,李桂林,王任直.扩大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颈内动脉破裂二例[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

[6].汪宇扬,万经海,王卫红,冯春国,徐培坤.扩大经蝶窦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内镜解剖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

[7].李学军,袁贤瑞,古善智,蒋星军,黄纯海.扩大经蝶窦入路影像解剖[J].医学临床研究.2008

[8].李学军,袁贤瑞,姜维喜,罗端午.扩大经蝶窦入路的显微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

[9].王任直,康军,苏长保,任祖渊,杨义.海绵窦内侧壁的显微解剖与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附103例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

[10].魏宇魁,康军,王任直,姚勇,赵兵.扩大经蝶窦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显微镜、内镜下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

标签:;  ;  ;  ;  

扩大经蝶窦入路论文-王志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