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坑支护体系主动区土压力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威[1](2021)在《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的支护结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面形状复杂、长深比较小的深基坑工程空间效应显着,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沿着基坑走向往往存在差异,目前基坑工程设计时通常将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进行计算,不能反映空间效应和分区段施工过程对基坑整体性状的影响。基于荷载-结构法的支护结构分析方法通常基于平面土压力假定,不能考虑支护结构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为此,本文从两方面展开研究:(1)研究支护结构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规律;(2)研发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的支护结构空间分析方法。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自主研发了可精确测量活动板位移与土压力大小的活动板试验箱装置,为研究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规律提供有效的试验手段。2.随着活动板位移、活动板宽度及竖向荷载的增加,活动板及不动板土压力合力增量的绝对值均不断增大。当活动板位移达到活动板宽度的0.005倍时,近似认为松弛区土体进入塑性屈服状态,活动板位移的增加不再引起土压力的水平向重分布,活动板及不动板的土压力合力保持不变。3.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对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不动板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标准计算模型和活动板土压力增量标准计算模型,并将距离活动板0~6.0倍活动板宽度作为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的主要影响范围。4.基于提出的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标准计算模型,研发了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的支护结构空间分析方法。创建“弹簧-梁”边界模型,可实现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影响的支护结构空间计算。对于需要考虑支护结构空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工程问题,该方法可以在保持总土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得到比平面简化计算等方法更为真实的计算结果。5.基于Visual C++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坑支护结构三维有限元软件3D-RSFES。3D-RSFES软件以空间支护结构作为分析对象、以土压力作为外荷载,采用“空气单元法”和全量法,可实现对基坑分区段施工全过程的三维分析。3D-RSFES软件具有多种土压力计算模式,可采用“弹簧-梁”边界模型实现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影响的支护结构空间计算。
舒特军[2](2020)在《基坑工程有限土体土压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各个行业在最近几十年都发展的热火朝天,各种建筑在中国土地上拔地而起。然而各种建筑都离不开基坑工程,基坑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最基本的课题之一,由于基坑工程制约因素多,不仅要受到工程所处的土体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影响,还要受到周边环境的制约;基坑工程理论原理也存在不足,很多理论原理如岩土压力、岩土本构关系等还有不足;基坑工程一般都是作为临时工程,安全储备较小、风险也比较大,因此在基坑工程当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基坑问题或者隐患。我国基坑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经过许多年建筑行业的发展,基坑工程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关于有限土体边坡基坑问题研究一直很少或者研究的不够透彻。本文推导了非饱和土有限土体土压力公式、进行了室内有限土体土压力试验,数值模拟了室内有限土体土压力试验过程,将理论数据、数值模拟数据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公式及模拟的合理性。论文获得如下结论:(1)本文推导出了有限土体非饱和土土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包括挡土墙后有建筑物下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后为放坡状态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以及基坑坑中坑有限土体被动土压力公式。得到了坑外放坡情况当b/h大于0.6时,可被视为无限土体主动土压力。对坑中坑放坡状态情况,当b/h大于2时,可以按无限土体被动土压力考虑。(2)进行了有限土体坡顶不同宽度下挡土墙土压力实验、坑外为无限及有限土体下坑内开挖过程下的土压力试验,得到相应的土压力变化规律。(3)采用数值分析软件模拟了三种室内试验土压力,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吻合。研究了挡土墙产生不同位移对有限土体土压力的影响,对于有限土体,挡土墙墙顶水平位移大约为挡土墙高度的0.05‰才能达到主动土压力极限平衡状态,而达到被动土压力极限平衡状态需要位移大约为挡土墙高度的1.2‰。(4)论文通过对联泰A-19-2地块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前排、后排桩最大水平位移、弯矩分布,并用理正软件进行了分析。从有限元和理正深基坑软件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理正深基坑软件计算位移比有限元计算结果略小,偏不安全;有限元计算前排桩弯矩比理正软件大,后排桩弯矩比理正软件计算小。(5)进一步研究了联泰A-19-2地块工程地下室基坑支护桩的前后排桩间距大小对桩顶水平位移影响,结果表明前后排桩产生的水平位移与前后排桩间距成反比线性关系。当前后排桩之间土体的宽度达到后排桩嵌固深度的2倍,前后排桩桩顶所产生的水平位移逐渐趋于稳定,说明理正计算中假定桩后土体为无限土体得到的桩顶水平位移偏小,偏不安全,而有限元考虑了前后排桩的影响及前后排桩间有限土体的作用,更符合实际情况,结论对该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王正振[3](2020)在《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大跨度悬索桥的发展,大型锚碇沉井基础的运用越来越多。但大型沉井的设计施工尚不成熟:目前关于大型沉井的设计规程大多基于大直径桩或小型沉井的研究成果,施工中由于下沉机理不明确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沉井拉裂、下沉困难、突然下沉、在主缆拉力作用下位移过大等问题频频出现。因此,深入研究悬索桥大型锚碇沉井的下沉机理,解决大型沉井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大型沉井在建造阶段及桥梁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对我国桥梁工程的飞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连镇铁路五峰山公铁两用悬索桥施工控制及运营维护关键技术研究”(2017G006-A),主要以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尝试解决上述大型沉井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从桥型、跨度、基础形式等方面对长江干流上所有跨江桥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锚碇沉井在长江桥梁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斜拉桥及悬索桥是长江大桥的主要桥型;长江大桥跨度多集中在400~600m;目前共有10个锚碇采用大型沉井基础,占比为15.1%;(2)针对大型沉井常用的地基处理形式——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分别以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南锚碇沉井及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为工程背景展开现场试验,分析了该种地基处理形式的承载力影响因素、砂桩施工的相互影响、实际加固效果等。结果表明: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效果非常好;可通过降低土体含水率、采用良好的垫层材料、增大垫层厚度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砂桩施工对周围已完成砂桩的影响很大,可通过增大砂桩间距、利用阻隔效应降低影响程度;(3)以Timoshenko深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模型,推导了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公式,分析了沉井底部拉应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利用Timoshenko深梁理论推导的大型沉井挠度及内力计算公式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接近,计算结果可靠;下沉一定深度之后,沉井高度的增大及周围土压力作用使得沉井挠度和内力均有所减小;增大初始下沉高度、采用合理的开挖下沉方式是较为可行的、经济的控制沉井挠度和拉应力的措施;(4)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推导了大型沉井刃脚及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了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的分布模式,提出了临界深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本文利用极限分析理论推导的刃脚及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可有效计算沉井底面双层土地基的承载力;根据大型沉井下沉深度与临界深度的关系可将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的计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下沉深度小于临界深度)侧壁摩阻力随沉井入土深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第二个阶段(下沉深度大于临界深度)侧壁摩阻力分布模式与土体性质、沉井埋深有关;(5)分析了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首次下沉过程中的监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了土体参数反演。结果表明:当大型沉井下沉进入稳定状态后,土性越好,下沉速率越慢;沉井结构的内力受开挖方式的影响较大;本工程根据实测数据反演的摩阻强度约为地勘推荐摩阻强度的0.8倍;长江大堤沉降与其到沉井的距离有关,对于本沉井而言,在距离沉井3倍下沉深度处仍有沉降产生;(6)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及双参数法提出了考虑位移影响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根据Winkler模型建立了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产生极限被动土压力所需位移较大,实际工程中很难出现被动侧土压力全部达到极限状态的情况;本文土压力计算方法可很好地拟合实测土压力值;本文给出的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响应计算方法可很好地计算出大型沉井在任意外荷载作用下的转角及转动点位置;大型沉井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在被动力中所占比重较小。
马海翔[4](2020)在《基于MIDAS/GTS的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数值模拟与优化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基坑向着更深、更宽方向发展,专家学者们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研究也逐渐由强度控制向变形控制方向转变。在众多基坑支护结构中,桩锚支护结构凭借造价低、施工方便和支护效果好等特点已成为最常用的基坑支护形式之一。尽管如此,目前对桩锚支护结构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诸如桩锚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选取和优化等问题还需更进一步地探讨与解决。针对上述桩锚支护结构存在的问题,本文以邯郸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根据周边环境与地质情况,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基坑的开挖。同时,整理现场监测数据,将监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该数值模型在本基坑工程上的合理性;通过改变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泊松比四种土体参数的取值,并分别建立模型,对比分析四种土体参数对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性大小;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分析排桩直径、排桩间距、锚索预应力、锚索倾角和锚索长度五个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对这几种参数进行优化分析,找到本基坑的最优支护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查阅相关文献,对几种基本土压力理论(库仑土压力理论、朗肯土压力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简要介绍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的三种计算方法。(2)整理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得出冠梁顶部水平位移和支护排桩水平位移沿深度方向的变化规律;借助MIDAS/GTS软件创建数值模型,模拟基坑开挖过程,对比现场监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数值模型在本基坑的合理性;通过改变土体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泊松比四个物理力学参数,分析其对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性大小。(3)通过改变数值模型的支护排桩参数(排桩直径、排桩间距)和锚索参数(锚索预应力大小、锚索倾角、锚索长度),分析研究基坑的变形性状,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上述多种参数进行优化分析,找出本工程的最优方案。
谢冬洲[5](2020)在《基坑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与变形计算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内的建筑物越来越密集,基坑周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基坑支护不仅要满足稳定性要求,还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有些变形控制要求严格的基坑,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量很小,坑后土体难于达到极限状态。在建筑物密集的之处,基坑常常出现坑后土体宽度有限的情况。经典土压力理论假定坑后为半无限土体且土体达到了极限状态,故对以上情形该理论并不适用。为更加精确的计算基坑非极限状态的主动土压力,本文根据基坑三种变位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基坑半无限土体和有限土体的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支护结构变形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基坑变形计算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对基坑半无限土体在平三角形、平动、复合形三种变位模式下的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进行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到了抗剪强度发挥值的定量化计算公式。构建了三种变位模式下基坑主动土压力合力、滑裂角、合力作用点高度的计算方法。结合实例和算例,分析了主动土压力合力、滑裂角、合力作用点高度、土压力强度与变形的关系。(2)对基坑有限土体的情形,分析了坑后土体达到极限状态时所需的极限变形量与有限土体宽度的关系,提出了有限土体极限变形量的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有限土体三角形、复合形两种变位模式下基坑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结合实例,将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经典土压力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3)基于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理论和土压力计算公式,针对常出现三角形变位模式的悬臂支护结构,考虑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提出了支护结构顶端变形的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对比了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异同,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朱乔红[6](2020)在《西北黄土地区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现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西北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由于基坑深度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促使桩锚支护结构成为最为主要且最为经济的一种支护形式,其具有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且成熟、对于基坑变形控制效果良好、工程造价较低等优点。目前基坑理论知识落后实践,因此存在的不足需要继续试验研究分析。本文通过对兰州城关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进行试验研究,选择3个支护桩单元剖面,通过埋设传感器和测斜管对不同工况下支护结构的内力、桩身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分析。由于场地土层以回填土为主且土层深度较大,因此通过采集土样进行土工试验得到详细精确的土体参数,以便为有限元数值模拟时参数设置提供可靠依据,最后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本次基坑工程进行模拟,具体工作如下:(1)结合桩锚支护结构目前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桩锚支护的工作机理、桩侧土压力、支护桩内力及锚杆(索)的内力计算等方面分析。对桩锚支护的相互作用及协调作用进行了研究;对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土压力在不同土层中的作用特点进行分析;对支护桩及锚杆(索)的内力进行分析研究,并对锚杆(索)的自由端及锚固段长度进行计算分析。(2)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土工试验主要对土体的密度、含水率、内摩擦角、黏聚力及渗透系数方面进行试验。现场试验通过对支护桩埋设混凝土应变计及钢筋应力计进行监测,锚索内力通过锚索计进行监测,桩身水平位移通过埋设测斜管进行监测。但由于施工及天气等多方面的不可抗拒因素导致传感器的局部损坏,对后续的实验数据分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对支护桩、预应力旋喷锚索的受力及桩身水平位移在不同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得出:随着基坑的开挖,预应力旋喷锚索轴力稳定增大,轴力最大处位于基坑中部,现场施工时预应力施加值远小于设计值,且锚索张拉锁定初期预应力损失严重,因此需要提高施工质量并严格遵循分级张拉要求;根据桩身传感器推出弯矩值,但由于环境复杂且局部存在饱和土,导致两个试验桩弯矩规律不太相同,但最大值均出现在基坑开挖完全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桩身水平位移呈稳定增长趋势,在基坑开挖后期位移增长速度加快,直至主体底板浇筑完成后桩身水平位移慢慢趋于稳定。(4)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得出:随着开挖深度增大桩身水平位移的整体变化趋势与现场实测基本吻合,但数值偏大,基坑底部会出现隆起现象且周边土体会出现小幅下沉;支护桩剪力普遍较小,剪力最值均出现在基坑阴角部位,基坑弯矩在阴角处为正弯矩其它部分为负弯矩,受力情况良好;锚索轴力最小值位于基坑阴角处,最下排锚索轴力较小,中部位置锚索轴力值较大。
陈天宇[7](2019)在《基坑主被动区群桩影响规律研究及设计理念提升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被动桩与支护结构相互影响,使得支护结构所受到的土压力减小,以无载复合地基离心机开挖试验为基础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结合数值分析模型的结果,在群桩条件下通过两阶段分析方法研究了群桩中单桩受基坑开挖影响的位移性状,并提出了在复合地基条件下支护结构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支护结构与地下室外墙的相互影响规律,取得如下进展:1、指出了邻近基坑开挖的复合地基群桩中单桩位移性状变化规律:当复合地基的桩间距大于4倍桩径时,复合地基整体对于单桩的水平位移影响较小;桩间距在1-4倍桩径之间时,复合地基群桩对单桩的水平位移影响随桩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单桩水平位移变化幅度约30%;在基坑开挖深度低于5m时,复合地基对土体位移影响较小,在设计基坑支护结构时,可忽略复合地基与土体间的相互影响;2、在复合地基影响下绕墙底转动模式下的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以条分法得到的土压力沿深度方向的曲线呈凹型;层间位移推动土压力向下层传递,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距离墙底小于1/3墙高;复合地基土压力约为砂土地基(半无限土体)的60%;3、揭示坑底被动区群桩对支护结构被动土压力的影响,得到了坑底群桩桩长、置换率和桩长影响下的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当坑底以下土体的位移越大,被动区群桩对土体的遮挡作用与土体位移正相关;4、基坑支护结构有效减少了地下室外墙所受土压力的大小,若将支护结构和地下室结构通过混凝土内支撑连接为整体,地下室外墙所受土压力将进一步减少,基坑支护与地下结构结合的永久化设计方法充分发挥了支护结构的性能。
黄炫栩[8](2019)在《深厚软土地区坑中坑的影响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的出台,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规模又要进入新的阶段,尤其是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等经济自贸区的发展必将推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由于建筑和结构的特点和使用功能的要求,需要在现有开挖的大基坑内部,进行二次开挖或者多次开挖,形成坑中坑。由于大湾区普遍发育的深厚淤泥等软土的流变性和触变性,深厚软土场地中基坑内坑中坑的二次开挖对外围大基坑的变形和内力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威胁到大基坑的整体安全稳定。虽然坑中坑的工程案例非常常见,但理论研究则重视不足,对坑中坑类型的基坑研究较少,文献不足,对坑中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的原则还未得到统一,更没有相关规范或规程有明确的方法,给设计人员带来较大困扰。本文主要针对坑中坑式基坑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以有限元软件Mdias GTS NX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工程实例优选出最适合软土基坑开挖的本构模型,研究深厚软土场地不同坑中坑的深度、宽度、坑中坑与大基坑的坑间距、支护方式、土体性质和坑底被动区土体加固等不同因素条件下坑中坑对外围大基坑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最后以广东省珠海市金湾西湖城区华发创业大厦项目坑中坑模式的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大基坑和坑中坑各自支护结构的变形和相互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介绍了基坑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研究了坑中坑模式下内坑的主动土压力的形成过程及组成,并基于弹性法分析坑中坑模式下基坑支护的受力情况,推导得出受坑中坑影响的大基坑被动土体强度折减法计算公式,为坑中坑模式的支护计算提供新的思路。(2)分别归纳总结了几种常用岩土本构模型的特性及Midas GTS软件的接触单元本构理论,通过深厚软土区实际基坑工程建立基于不同本构的数值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修正摩尔-库伦本构模型更适用于深厚软土地区的基坑开挖模拟的结论。(3)对坑中坑设计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坑中坑的深度、宽度、坑间距及支护方式等)展开研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下坑中坑开挖对外围大基坑变形及内力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对应的工程设计方法建议。(4)对基坑土体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坑间土加固方式、基坑土体性状)展开研究,提出深厚软土地区坑中坑模式下基坑被动区土体加固的合理优化建议,并分析不同地层性质条件下坑中坑对外围大基坑的影响范围,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建议。(5)结合广东省珠海市金湾西湖城区华发创业大厦坑中坑式基坑工程的有限元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和模拟数值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项目坑中坑支护设计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坑中坑开挖对外围大基坑的变形影响规律。
于成龙[9](2019)在《常德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变形特性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可用用地大幅减少,导致城市地铁站、城市综合管廊、地下人防设施等地下空间工程在城市中的应用大幅增加。本文以常德某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锚索锚固段长度、锚索倾角、桩径、桩长、桩净间距、锚索预应力大小等因素对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特征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此来确定桩锚支护结构的细部设计因素的最优组合;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和理正深基坑软件验证该优化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在三种不同工况下,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特性。工况一:基坑开挖到-2m处,排桩的最大水平位移位于桩顶位置,排桩最大弯矩仅46.6kN·m;工况二:在-1.5m处施加第一道锚索并将基坑开挖到-6.5m处,桩顶的水平位移减小而且排桩最大位移点向排桩下部移动,排桩最大弯矩为307.0 kN.m;工况三:在-6m施加第二道锚索并将基坑开挖到-10m处,基坑最大水平位移点继续向下移动到-7.25m位置,排桩最大弯矩增加到327.2kN.m,随着基坑的开挖,排桩的最大水平位移点不再是桩顶,而是逐渐向基坑的深处发展,排桩的位移曲线形状也变为“弓”字形。基坑地表沉降为“凹”槽形,最大位置距基坑壁5m附近。基坑底土体的最大隆起为15.62mm,位于距离基坑壁3.03m处,基坑底中部的隆起为14.4mm,表现为塑性隆起。(2)运用PLAXIS软件对桩锚支护结构细部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研究锚索预应力大小、锚索倾角、锚索锚固段长度、桩净间距、桩径、桩长等相关参数对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特征的影响。(3)提出本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锚索锚固段长度、桩径、桩长、桩的净间距、锚索预应力大小等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将排桩最大水平位移以及基坑每延米的造价作为评价指标。为了解决多指标矛盾的问题,本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度替代原来矛盾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度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到支护结构的优化方案。文章最后验证了该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完成了支护方案的深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韩国壮[10](2019)在《拉锚式支护结构对软土中基坑的支护性状研究》文中认为桩锚支护结构以其具有对基坑开挖影响较小、便于地下结构施工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中。但对于软土地区的深基坑而言,由于土质条件较差,锚杆(或锚索)锚固段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极限摩阻力较低,当软土层深厚或周边环境约束不能采用较长锚杆时,便限制了传统桩锚支护在软土地区的应用。有鉴于此,通过对传统桩锚支护中锚固段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加固形成锚固体(锚墩),锚墩又与锚杆和支护桩共同形成拉锚式支护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大幅提高锚杆对支护结构的抗拔锚固力、缩短锚固段长度,还能够有效抑制基坑的水平变形。本文利用PLAXIS3D软件,以数值模拟方法为手段,对该种拉锚式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区基坑支护中的各种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归纳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传统桩锚支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2)对拉锚式支护结构,基于锚杆圆锥体破坏模型,建立了土体加固区中锚杆的破坏模型,推导出了土体加固区需要设置的最小高度。(3)对比分析了传统桩锚式支护结构、扩大锚固段直径的桩锚式支护结构和本文拉锚式支护结构对软土中基坑的支护效应。结果表明,在控制支护桩体发生同等水平变形的条件下,拉锚式支护结构能够有效控制坑外土体沉降、缩短锚杆锚固段长度。(4)分析研究了影响拉锚式支护结构支护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变锚索的倾角、土体加固区距支护结构的距离以及土体加固区的深度和宽度,分析了拉锚式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增大上述各参数均能有效控制支护桩体的变形,但各因素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具体影响程度不一;根据各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文中给出了每个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5)针对某实际拉锚式支护基坑工程,建模分析了其变形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拉锚式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的适用性。
二、基坑支护体系主动区土压力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坑支护体系主动区土压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的支护结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常用支护结构分析方法 |
1.1.2 尚未有效解决的基坑工程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平面土压力分布规律的研究 |
1.2.2 空间土压力分布规律的研究 |
1.2.3 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 |
1.2.4 支护结构空间分析方法的研究 |
1.2.5 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室内试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原理 |
2.3 试验装置设计 |
2.3.1 土箱及反力支撑系统 |
2.3.2 加载系统 |
2.3.3 测量系统 |
2.4 试验变量 |
2.5 试验土料性状 |
2.6 试验组次设计 |
2.7 试验步骤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测数据及其可重复性验证 |
3.2.1 模型箱正面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实测数据 |
3.2.2 模型箱正面土压力合力增量随活动板位移的变化曲线 |
3.2.3 模型箱近端侧面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实测数据 |
3.2.4 试验方法的合理性及试验数据的可重复性验证 |
3.3 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产生机理分析 |
3.3.1 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原理 |
3.3.2 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累积比率 |
3.3.3 土体应力重分布机理分析 |
3.4 不动板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规律 |
3.4.1 不动板的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比例系数 |
3.4.2 活动板位移对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比例系数的影响 |
3.4.3 活动板宽度对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比例系数的影响 |
3.4.4 竖向荷载对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比例系数的影响 |
3.4.5 不动板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标准计算模型 |
3.5 活动板土压力增量与活动板位移的关系 |
3.5.1 活动板宽度对活动板土压力增量的影响 |
3.5.2 竖向荷载对活动板土压力增量的影响 |
3.5.3 活动板土压力增量标准计算模型 |
3.6 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标准计算模型的适用范围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坑支护结构三维有限元计算软件研发 |
4.1 引言 |
4.2 采用的有限元基础原理 |
4.2.1 空间任意方向梁单元 |
4.2.2 荷载等效原理及等效方法 |
4.2.3 结构总体刚度矩阵集成及存储 |
4.2.4 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 |
4.2.5 线形方程组的求解 |
4.3 基坑空间支护结构计算模型 |
4.3.1 支护结构模型简化及单元划分 |
4.3.2 主被动侧土体作用简化 |
4.3.3 外部荷载作用简化 |
4.3.4 节点类型选择 |
4.3.5 边界条件处理方法 |
4.3.6 施工过程处理方法 |
4.4 软件研发 |
4.4.1 面向对象程序的设计 |
4.4.2 软件框架图 |
4.4.3 输入和输出 |
4.5 软件的可靠性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的支护结构空间分析方法 |
5.1 引言 |
5.2 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的支护结构空间分析方法 |
5.2.1 空间分析方法的原理 |
5.2.2 单桩变形产生的水平向重分布土压力 |
5.2.3 实际支护结构的水平向重分布土压力 |
5.3 有限元实现方法 |
5.3.1 数值分析对象及目的 |
5.3.2 “弹簧-梁”有限元模型 |
5.3.3 “弹簧-梁”模型的适用性及可靠性验证 |
5.3.4 边界模型参数的选取原则 |
5.3.5 “弹簧-梁”边界模型的有限元实现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支护结构空间分析方法工程应用示例 |
6.1 引言 |
6.2 “坑中坑”问题 |
6.2.1 问题描述及简化计算模型 |
6.2.2 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的空间计算结果 |
6.2.3 不同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6.3 狭长深基坑开挖问题 |
6.3.1 问题描述及简化计算模型 |
6.3.2 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的空间计算结果 |
6.3.3 不同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6.4 局部支护结构缺失问题 |
6.4.1 问题描述及简化计算模型 |
6.4.2 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的空间计算结果 |
6.4.3 不同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坑工程有限土体土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理论研究 |
1.2.2 试验研究 |
1.2.3 数值分析研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有限土体土压力计算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坑邻近建筑物情况下主动土压力 |
2.2.1 理论推导 |
2.2.2 参数分析 |
2.3 坑外放坡下的主动土压力 |
2.3.1 理论推导 |
2.3.2 参数分析 |
2.4 坑中坑放坡状态下的被动土压力 |
2.4.1 理论推导 |
2.4.2 参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限土体土压力室内试验 |
3.1 概述 |
3.2 不同放坡宽度下被动土压力试验 |
3.2.1 实验模型箱设计 |
3.2.2 实验方案及结果 |
3.3 无限土体的不同基坑深度下主动土压力试验 |
3.3.1 实验工况 |
3.4 有限土体的不同基坑深度下主动土压力试验 |
3.4.1 实验工况 |
3.4.2 实验步骤 |
3.5 实验对比 |
3.5.1 无限土体边坡基坑与有限土体边坡基坑开挖实验对比 |
3.6 小节 |
第4章 有限土体土压力数值模拟分析 |
4.1 概述 |
4.2 PLAXIS3D软件介绍 |
4.3 数值分析 |
4.3.1 几何模型及参数 |
4.3.2 分析工况 |
4.4 无限土体边坡基坑开挖数值模拟 |
4.5 有限土体边坡基坑开挖数值模拟 |
4.6 不同挡土墙位移对有限土体土压力影响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 |
5.1 概述 |
5.1.1 联泰A-19-2地块工程概况 |
5.1.2 基坑工程概况 |
5.2 计算分析 |
5.2.1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
5.2.2 基坑工程支护 |
5.3 计算模型 |
5.3.1 有限土体情况简介 |
5.3.2 计算参数及工况 |
5.3.3 双排桩不同排距对排桩位移影响 |
5.4 理正计算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沉井的发展 |
1.1.2 长江大桥基础的发展 |
1.1.3 大型锚碇沉井在长江大桥中的应用 |
1.1.4 研究意义 |
1.2 课题依托工程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大型沉井地基处理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2 大型沉井结构内力方面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3 大型沉井下沉抗力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4 大型沉井承载特性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大型沉井下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现场试验研究 |
2.2.1 工程概况 |
2.2.2 地基承载力试验 |
2.2.3 砂桩施工相互影响试验 |
2.2.4 试验结论 |
2.3 地基加固效果现场试验研究 |
2.3.1 工程概况 |
2.3.2 地基处理概况 |
2.3.3 现场试验及分析 |
2.3.4 试验结论 |
2.4 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加固大型沉井场地尚存问题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模型 |
3.3 Euler-Bernoulli梁理论及Timoshenko深梁理论 |
3.3.1 Euler-Bernoulli梁理论 |
3.3.2 Timoshenko深梁理论 |
3.3.3 Euler-Bernoulli梁理论与Timoshenko深梁理论异同点分析 |
3.4 大型沉井简化深梁的内力变形近似计算 |
3.4.1 简支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3.4.2 简支深梁在杆端弯矩及杆端轴向压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3.4.3 简支深梁在任意位置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3.4.4 十字交叉简支深梁节点荷载分配 |
3.4.5 公式验证 |
3.4.6 大型沉井拉应力简易计算方法 |
3.5 大型沉井拉应力影响因素及拉裂防控措施研究 |
3.5.1 初始下沉高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2 混凝土等级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3 内隔墙宽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4 内隔墙间距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5 沉井平面尺寸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6 开挖方式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7 井壁宽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8 外荷载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沉井突沉、拒沉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大型沉井突沉和拒沉原因 |
4.2.1 大型沉井突沉原因分析 |
4.2.2 大型沉井拒沉原因分析 |
4.3 刃脚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
4.3.1 基本假设 |
4.3.2 内部能量损耗率 |
4.3.3 外功率 |
4.3.4 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
4.4 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
4.5 破坏机构及上限解理论公式验证 |
4.5.1 刃脚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验证 |
4.5.2 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验证 |
4.6 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分布模式的分析与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型沉井现场实测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监测内容 |
5.3 监测点布设 |
5.3.1 几何姿态监测 |
5.3.2 底部土压力监测 |
5.3.3 侧壁土压力监测 |
5.3.4 钢板应力监测 |
5.3.5 钢筋应力监测 |
5.3.6 混凝土应力监测 |
5.3.7 长江大堤基础沉降监测 |
5.4 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
5.4.1 下沉速率分析 |
5.4.2 下沉挠度分析 |
5.4.3 下沉到位后续施工的沉降分析 |
5.4.4 底部土压力结果分析 |
5.4.5 侧壁土压力结果分析 |
5.4.6 钢板应力结果分析 |
5.4.7 钢筋应力结果分析 |
5.4.8 混凝土应力结果分析 |
5.4.9 长江大堤基础沉降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下的响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考虑位移影响的土压力非线性计算 |
6.2.1 土压力计算原理 |
6.2.2 计算方法适用性验证 |
6.2.3 计算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
6.3 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6.3.1 简化计算模型的建立 |
6.3.2 大型沉井在荷载作用下的简化计算方法 |
6.3.3 土体抗力系数的反演 |
6.3.4 算例验证 |
6.3.5 沉井转动点位置及转角随主动力的变化 |
6.3.6 摩阻力对大型沉井响应的影响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江干流长江大桥列表 |
作者简介 |
(4)基于MIDAS/GTS的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数值模拟与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基坑工程的研究现状 |
1.2.2 桩锚支护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桩锚支护体系基本理论 |
2.1 桩锚支护结构的构成 |
2.2 土压力计算理论 |
2.2.1 静止土压力理论 |
2.2.2 库仑土压力理论 |
2.2.3 朗肯土压力理论 |
2.3 桩锚支护结构变形计算方法 |
2.3.1 经典法 |
2.3.2 弹性地基梁法 |
2.3.3 有限元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IDAS/GTS有限元理论概述 |
3.1 有限元概述 |
3.2 MIDAS/GTS的特点 |
3.3 MIDAS/GTS的分析功能 |
3.4 MIDAS/GTS的本构模型 |
3.5 MIDAS/GTS数值模拟的实现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实例与数值模拟分析 |
4.1 工程概述 |
4.1.1 工程简介 |
4.1.2 工程地质条件 |
4.1.3 工程水文条件 |
4.1.4 基坑支护方案 |
4.2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 |
4.2.1 基坑监测目的 |
4.2.2 基坑监测内容 |
4.2.3 冠梁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
4.2.4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
4.3 MIDA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计算模型尺寸的选取 |
4.3.2 材料参数的确定 |
4.3.3 建立数值模型 |
4.3.4 模拟基坑开挖 |
4.4 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4.4.1 冠梁顶部水平位移对比 |
4.4.2 排桩深层水平位移对比 |
4.5 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的土体参数影响性分析 |
4.5.1 弹性模量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分析 |
4.5.2 黏聚力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分析 |
4.5.3 内摩擦角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分析 |
4.5.4 泊松比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锚支护结构变形优化分析 |
5.1 概述 |
5.2 排桩参数改变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分析 |
5.2.1 改变排桩直径 |
5.2.2 改变排桩间距 |
5.3 锚索参数改变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分析 |
5.3.1 改变锚索预应力 |
5.3.2 改变锚索倾角 |
5.3.3 改变锚索长度 |
5.4 基于正交试验的多种参数的优化设计 |
5.4.1 正交试验设计的概念 |
5.4.2 正交表的确定 |
5.4.3 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
5.4.4 优化方案的选取及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坑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与变形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坑半无限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2 基坑有限土体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3 基坑变形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内容、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坑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 |
2.1 引言 |
2.2 抗剪强度参数发挥值的计算 |
2.2.1 内摩擦角发挥值 |
2.2.2 粘聚力发挥值 |
2.3 三角形变位模式下基坑主动土压力 |
2.3.1 建立模型 |
2.3.2 主动土压力公式推导与求解 |
2.3.3 主动土压力合力与作用点高度 |
2.3.4 主动土压力合力系数与滑裂角 |
2.3.5 实例验证 |
2.4 平动变位模式下基坑主动土压力 |
2.4.1 建立模型 |
2.4.2 主动土压力公式的推导与求解 |
2.4.3 主动土压力合力与作用点高度 |
2.4.4 主动土压力合力系数与滑裂角 |
2.4.5 实例验证 |
2.5 复合形变位模式下基坑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
2.5.1 建立模型 |
2.5.2 主动土压力公式推导与求解 |
2.5.3 主动土压力合力与作用点高度 |
2.5.4 主动土压力合力系数与滑裂角 |
2.5.5 算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坑有限土体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 |
3.1 引言 |
3.2 有限土体的极限变形量与滑裂角 |
3.2.1 有限土体极限变形量 |
3.2.2 滑裂角 |
3.3 三角形变位模式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 |
3.3.1 建立模型 |
3.3.2 土压力公式推导与求解 |
3.3.3 主动土压力合力与作用点高度 |
3.3.4 主动土压力合力系数 |
3.3.5 实例验证 |
3.4 复合形变位模式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 |
3.4.1 建立模型 |
3.4.2 土压力公式推导 |
3.4.3 主动土压力合力与作用点高度 |
3.4.4 主动土压力合力系数 |
3.4.5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计算 |
4.1 引言 |
4.2 基坑变形计算方法 |
4.2.1 经验法 |
4.2.2 平面弹性地基梁法 |
4.2.3 数值分析方法 |
4.3 考虑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的变形计算方法 |
4.3.1 支护结构变形与土相互作用机理 |
4.3.2 建立模型与基本假定 |
4.3.3 支护结构变形计算公式 |
4.3.4 变形计算方法 |
4.4 工程实例应用 |
4.4.1 工程概况 |
4.4.2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西北黄土地区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桩锚支护结构理论与试验研究 |
1.2.1 桩锚支护结构理论研究 |
1.2.2 桩锚支护结构试验研究 |
1.3 桩锚支护结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桩锚支护结构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桩锚支护结构分析及工作机理 |
2.2.1 桩锚支护结构组成 |
2.2.2 桩锚支护结构特点 |
2.2.3 桩锚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 |
2.3 桩侧土压力计算 |
2.3.1 土压力分布状态 |
2.3.2 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特点 |
2.3.3 土压力非极限状态分析 |
2.4 支护桩内力计算 |
2.4.1 增量法 |
2.4.2 迭代法 |
2.4.3 混合法 |
2.5 锚杆(索)计算分析 |
2.5.1 经验法 |
2.5.2 弹性反力法 |
2.5.3 数值计算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桩锚支护结构内力及位移现场测试试验 |
3.1 引言 |
3.2 现场试验工程概况 |
3.3 场地岩土参数室内试验研究 |
3.3.1 土样采集 |
3.3.2 室内试验 |
3.3.3 土体密度及含水率试验 |
3.3.4 直剪试验 |
3.3.5 渗透试验 |
3.3.6 岩土参数汇总 |
3.4 现场试验 |
3.4.1 试验目的 |
3.4.2 试验方法及原理 |
3.4.3 现场试验方案 |
3.4.4 试验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桩锚支护结构内力及位移测试试验数据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数据采集及整理 |
4.2.1 试验周期及监测频率 |
4.2.2 试验误差分析 |
4.2.3 试验工况 |
4.3 锚索内力试验结果分析 |
4.4 支护桩内力试验结果分析 |
4.4.1 试验桩钢筋受力分析对比 |
4.4.2 试验桩混凝土受力分析对比 |
4.4.3 试验桩弯矩分布规律 |
4.5 桩身水平位移试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锚支护结构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5.1 引言 |
5.2 PLAXIS3D模型建立步骤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几何模型建立 |
5.3.2 施工阶段定义及计算 |
5.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4.1 模型整体变形 |
5.4.2 拉锚桩板的变形与受力 |
5.4.3 锚索承受轴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基金及项目 |
(7)基坑主被动区群桩影响规律研究及设计理念提升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坑外侧主动区单桩受土体位移影响研究现状 |
1.2.2 主动区群桩及主动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3 被动区土压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主动区群桩中单桩受基坑开挖影响的位移性状分析 |
2.1 无载复合地基侧向开挖离心机试验简介 |
2.2 数值分析模型介绍及结果对比分析 |
2.2.1 数值分析模型 |
2.2.2 数值分析科学性验证 |
2.3 被动单桩的分析方法 |
2.3.1 水平位移控制方程 |
2.3.2 试验结果验证 |
2.4 复合地基单桩位移分析 |
2.4.1 置换率对单桩位移的影响 |
2.4.2 开挖深度对单桩位移的影响 |
2.4.3 复合地基至支护结构距离对挡墙水平位移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支护结构主动土压力讨论及受群桩影响结果分析 |
3.1 关于绕墙底转动非极限土压力的分析 |
3.1.1 计算模型 |
3.1.2 平衡方程的建立 |
3.1.3 平衡方程的求解 |
3.1.4 主动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 |
3.1.5 主动土压力系数 |
3.1.6 复合地基土压力 |
3.2 群桩对支护结构弯矩的影响 |
3.2.1 土条宽度 |
3.2.2 置换率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被动区群桩对被动土压力的影响 |
4.1 工程背景 |
4.2 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对比 |
4.3 被动区群桩对被动土压力的影响 |
4.3.1 土条宽度 |
4.3.2 置换率 |
4.3.3 群桩桩长 |
4.4 被动区群桩对支护结构位移的影响 |
4.4.1 土条宽度 |
4.4.2 置换率 |
4.4.3 群桩桩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坑支护结构永久化以及设计理念的思考 |
5.1 临时性基坑支护工程设计 |
5.2 原地铁明挖段支护结构设计 |
5.3 支护结构与主体相结合的优化设计 |
5.3.1 优化方案 |
5.3.2 计算分析 |
5.4 结构工程主导的基坑工程设计 |
5.4.1 位移分析 |
5.4.2 受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基坑开挖过程中单桩的位移性状及支护结构弯矩变化规律 |
6.1.2 主动区受群桩影响的主动土压力求解 |
6.1.3 坑底被动区群桩对被动土压力的影响规律 |
6.1.4 基坑支护结构临时性、与主体结构相结合以及结构工程主导的设计理念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深厚软土地区坑中坑的影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1 坑中坑研究现状 |
1.2.2 坑中坑土压力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坑中坑模式的基坑支护理论 |
2.1 土压力理论 |
2.1.1 经典土压力理论 |
2.1.2 水土压力理论 |
2.1.3 坑中坑模式的基坑土压力分布 |
2.1.4 坑中坑的主动土压力理论 |
2.2 基坑的变形机理 |
2.2.1 基坑的支护侧向变形 |
2.2.2 基坑的地表沉降变形 |
2.2.3 基坑的坑底隆起变形 |
2.3 坑中坑模式的基坑的分析计算方法 |
2.3.1 基坑常用的分析方法 |
2.3.2 基于弹性法的坑中坑计算模型 |
2.3.3 坑中坑式基坑的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坑工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3.1 有限单元法 |
3.1.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3.1.2 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简介 |
3.2 岩土材料本构模型 |
3.2.1 Mohr-Coulomb模型 |
3.2.2 Drucker-Prager模型 |
3.2.3 修正剑桥模型 |
3.2.4 修正Mohr-Coulomb模型 |
3.2.5 常用岩土本构模型特性对比 |
3.3 支护结构与土接触面本构模型 |
3.3.1 Coulomb摩擦准则基本理论 |
3.3.2 GTS NX界面接触本构模型 |
3.4 深厚软土地区岩土本构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3.4.1 工程概况及模型参数 |
3.4.2 不同岩土本构模型计算结果 |
3.4.3 岩土本构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坑中坑对外围大基坑影响特性研究 |
4.1 坑中坑对外坑的影响因素 |
4.2 坑中坑设计参数的影响 |
4.2.1 坑中坑深度对外围基坑的影响 |
4.2.2 坑中坑宽度对外围基坑的影响 |
4.2.3 坑间距对外围基坑的影响 |
4.2.4 坑中坑支护对外围基坑的影响 |
4.3 基坑土体性状的影响 |
4.3.1 坑间土加固方式对外围基坑的影响 |
4.3.2 不同地层中坑中坑对外围基坑的影响范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厚软土地区坑中坑工程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场地岩土工程特性及水文地质条件 |
5.2.1 场地工程地质 |
5.2.2 场地水文地质 |
5.2.3 项目工程地质分析 |
5.2.4 岩土工程参数取值 |
5.3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分析 |
5.3.1 外围基坑设计方案分析 |
5.3.2 坑中坑设计方案分析 |
5.4 基坑三维有限元模拟 |
5.4.1 有限元分析模型基本假设 |
5.4.2 模型边界及约束设定 |
5.4.3 被动区加固土体参数取值分析 |
5.4.4 模型分析参数 |
5.4.5 模型网格划分 |
5.4.6 基坑工况模拟 |
5.5 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常德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变形特性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2 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
1.1.3 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常用型式及适用范围 |
1.2 桩锚支护体系的结构型式和特点 |
1.2.1 桩锚支护体系结构型式 |
1.2.2 桩锚支护体系的特点 |
1.3 深基坑支护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内容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桩锚支护体系设计的基本理论 |
2.1 深基坑的变形机理及破坏形式 |
2.1.1 深基坑变形机理 |
2.1.2 桩锚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 |
2.1.3 基坑支护的设计原则 |
2.2 桩锚支护结构的计算理论 |
2.3 土压力的概述与理论计算 |
2.3.1 土压力及其类型 |
2.3.2 经典的土压力计算理论 |
2.4 稳定性验算原理 |
2.4.1 整体稳定性验算方法 |
2.4.2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方法 |
2.4.3 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方法 |
第3章 桩锚支护结构变形与受力特性的数值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地质条件 |
3.1.2 浅层土的腐蚀性评价 |
3.1.3 场区地下水条件 |
3.2 支护方案分析与选择 |
3.3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
3.3.1 监测工作流程 |
3.3.2 监测项目的类型和报警指标 |
3.4 数值模拟分析 |
3.4.1 PLAXI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3.4.2 模型单元类型 |
3.4.3 本构模型HS-Small介绍 |
3.4.4 基坑开挖支护数值模拟 |
3.5 模拟结果分析 |
3.5.1 不同工况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 |
3.5.2 不同工况围护结构的内力 |
3.5.3 不同工况锚索的轴力 |
3.5.4 基坑土体变形分析 |
3.6 模拟结果与理正数据对比分析 |
3.6.1 理正和PLAXIS计算结果对比 |
3.6.2 计算结果差异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桩锚支护结构主要设计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 |
4.1 桩径对桩锚支护结构的影响 |
4.2 桩净间距对桩锚支护结构的影响 |
4.3 桩长对桩锚支护结构的影响 |
4.4 锚索预应力大小对桩锚支护结构的影响 |
4.5 锚索倾角对桩锚支护结构的影响 |
4.6 锚索锚固段长度对桩锚支护结构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桩锚支护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
5.1 正交试验法简介 |
5.1.1 正交试验的基本概念 |
5.1.2 正交试验原理 |
5.1.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2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优化设计方案和结果分析 |
5.2.1 影响因素的评价与分析 |
5.2.2 设计因素的选取 |
5.2.3 正交试验结果 |
5.2.4 各项指标的极差分析 |
5.3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分析 |
5.3.1 综合评价参数的建立 |
5.3.2 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度计算与分析 |
5.4 优化方案与原方案对比分析 |
5.4.1 优化前后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对比分析 |
5.4.2 优化方案的综合隶属度计算 |
5.5 优化方案稳定性验算 |
5.6 本章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拉锚式支护结构对软土中基坑的支护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坑支护工程理论及发展研究现状 |
1.2.1 基本土压力理论 |
1.2.2 基坑支护结构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
1.2.3 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分析计算理论 |
1.3 桩锚支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桩锚支护在软土地区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
1.3.2 桩锚支护的相关理论和试验研究现状 |
1.3.3 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4 传统桩锚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区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 |
1.5 拉锚式支护结构简介 |
1.6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桩锚支护的理论概述 |
2.1 桩锚支护结构的构成体系 |
2.2 锚杆 |
2.2.1 锚杆的受力机理 |
2.2.2 临界锚固长度 |
2.2.3 锚杆的破坏 |
2.3 桩锚支护的作用机理 |
2.4 桩锚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 |
2.5 拉锚式支护结构与一般桩锚支护的区别 |
2.5.1 锚杆锚固段形式的区别 |
2.5.2 施工工序上的区别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拉锚式支护对软土中基坑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PLAXIS有限元软件简介 |
3.2.1 PLAXIS本构模型 |
3.2.2 PLAXIS结构单元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1 模型的类型 |
3.3.2 建立模型的基本假设 |
3.3.3 模型的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 |
3.3.4 模型的边界条件和施工阶段 |
3.4 有限元模型的对比分析 |
3.4.1 拉锚式支护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2 普通直筒型锚固段支护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3 扩孔型锚固段支护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4 三种支护模型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拉锚式支护结构支护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锚索倾角的影响分析 |
4.3 锚固段土体加固区距支护结构距离的影响分析 |
4.4 锚固段土体加固区深度的影响分析 |
4.5 锚固段土体加固区宽度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拉锚式支护结构的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程简介 |
5.1.2 工程地质概况 |
5.1.3 施工方案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基坑支护体系主动区土压力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土压力水平向重分布的支护结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D]. 孙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
- [2]基坑工程有限土体土压力研究[D]. 舒特军. 南昌大学, 2020(02)
- [3]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D]. 王正振. 东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MIDAS/GTS的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数值模拟与优化分析[D]. 马海翔.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5]基坑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与变形计算研究[D]. 谢冬洲. 长安大学, 2020(06)
- [6]西北黄土地区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现场试验研究[D]. 朱乔红.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7]基坑主被动区群桩影响规律研究及设计理念提升思考[D]. 陈天宇. 山东大学, 2019(09)
- [8]深厚软土地区坑中坑的影响特性研究[D]. 黄炫栩. 广州大学, 2019(01)
- [9]常德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变形特性与优化设计研究[D]. 于成龙. 湘潭大学, 2019(02)
- [10]拉锚式支护结构对软土中基坑的支护性状研究[D]. 韩国壮.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