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所有权理论新探

国家所有权理论新探

论文摘要

前苏联法学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结合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创立了国家所有权理论。虽然该理论指导了苏联经济的迅猛发展,但经过多年运行后,人们发现该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我国法学家对引进的国家所有权理论也是一直达不成统一意见,在立法中产生了众多争议。笔者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发现国家所有权与股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对于澄清法学理论中的一些争议问题是大有作用的,如国家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及股权的性质都能得以解释。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研究,一是尝试着从自然人和法人的财产归属关系入手,论证了国家和法人是独立的民事主体,有效地解决了国家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理论的缺陷;二是参照英美法系信托法律关系的双重所有权理论,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了所有权、股权也是一种双层递进的民事法律关系,构建了新的层状递进法律体系。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家所有权理论的发展史及对我国法学理论的影响,论述了国家所有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国家所有权理论的缺陷,论证了中央政府、国家机关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享有物权、债权等各种财产权利和承担义务,还提出了立法建议。第二部分介绍了法人的性质,分析了自然人的财产投入到法人后,所有权丧失的事实。分析了法人的民事主体地位问题,论述了法人财产权理论的缺陷,最后提出自然人和国家投资后如何维护自己权益的困惑。第三部分参考英美法系的信托法律关系,比较了信托财产权和股权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两者的本质都是“受人之财,为人理财”,从而启发了股权与所有权的双层关系理论。第四部分介绍了有关股权性质的几种观点,继而采用递进的方式,论证完全所有权是人类利用物的一种简单方式,他物权是人类利用物的一种相对复杂的方式,而股权则是人类利用物的方式的质的飞跃,这种变化的本质是从对物的直接控制到间接控制的转变,从而建立了新的双层递进法律体系。第五部分是新的法律架构。主要分析了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国家、法人和自然人的平等主体地位问题,同时指出国家可以通过立法优先发展国有企业,既可保障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与民法的平等原则不相矛盾。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国家所有权理论的演变及缺陷
  • (一)国家所有权理论的演变
  • (二)国家所有权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 (三)国家所有权的概念、主体、客体及内容
  • 1、国家所有权的概念
  • 2、国家所有权的主体
  • 3、国家所有权的客体
  • 4、国家所有权的内容
  • 5、国家所有权的保护
  • (四)国家所有权理论的主要缺陷
  • 1、混淆了所有权与所有制的关系
  • 2、国家所有权的主体不清
  • 3、与一物一权的理论相互矛盾
  • 4、与企业、自然人和国家之间相互控股的现实不一致
  • 二、国家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
  • (一)法人的性质及法人与投资人的财产所有问题
  • (二)法人财产权理论的矛盾所在
  • (三)国有财产的流失及保值增值的困惑
  • 三、国家所有权与信托财产权
  • (一)普通法系中信托人的烦恼和困惑
  • (二)衡平法出现后受托人和受益人的权利义务
  • (三)受托人和受益人权利义务及对我们的启发
  • 四、国家所有权与股权
  • (一)有关股权的多种理论
  • (二)股权性质的理论探索
  • 1、完全所有权是人类利用物的简单形式
  • 2、地上权和抵押权等他物权是人们利用物的一种复杂形式
  • 3、股权是人类利用物的一种质的飞跃
  • 4、实现股权外部条件
  • (三)股权的具体权能
  • (四)股权的性质
  • 五、国家所有权理论的重构
  • (一)有关国家财产权和股权的立法建议
  • (二)依法对国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平等对待
  • (三)国家应立法优先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辞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法律社会学视角下的所有权理论变化[J]. 理论月刊 2013(10)
    • [2].黑格尔所有权理论的哲学诠释[J]. 学术研究 2009(07)
    • [3].心理所有权理论及管理启示[J]. 人力资源管理 2014(10)
    • [4].论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及其复兴[J]. 经济师 2011(03)
    • [5].心理所有权理论探讨——立足“好理论”的评判视角[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0(12)
    • [6].企业所有权理论视角下的公司刑事责任合理性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6(09)
    • [7].所有权理论的发展与林权制度改革[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8].“财富的美德”:亚当·斯密所有权理论探析[J]. 北大法律评论 2017(01)
    • [9].黑格尔的所有权理论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9(00)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元所有权制度构建研究——马克思所有权理论的当代启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05)
    • [11].档案所有权理论对档案利用工作的影响[J]. 黑龙江档案 2009(01)
    • [12].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3)
    • [13].论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J].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 2019(01)
    • [14].民营经济所有权研究的六个问题[J]. 财经法学 2019(05)
    • [15].自由意志的定在——黑格尔所有权理论初探[J]. 现代交际 2018(10)
    • [16].居民目的地品牌心理所有权的影响因素研究[J]. 旅游导刊 2018(04)
    • [17].心理所有权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元分析[J]. 科技促进发展 2018(05)
    • [18].马克思所有权理论的四组关系问题[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8(03)
    • [19].黑格尔所有权理论的政治哲学意蕴[J]. 科学经济社会 2016(02)
    • [20].集体心理所有权的生成机制与作用机理——基于多层次整合的理论模型构建[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8(04)
    • [21].联合的意志与普遍自由——康德所有权理论的规范性阐释[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 [22].汉斯曼的企业所有权理论[J]. 中外法学 2009(02)
    • [23].合并报表编制理论的比较与选择[J]. 现代商业 2008(06)
    • [24].从黑格尔“所有权理论”看中国政府治理[J]. 才智 2017(30)
    • [25].合并财务报表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J]. 时代金融 2015(36)
    • [26].浅析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三大理论[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11)
    • [27].心理所有权“消极面”影响研究综述与展望[J]. 现代管理科学 2018(12)
    • [28].试论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理论[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04)
    • [29].合并报表理论演变的启示[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05)
    • [30].价值共创产品依附效应的比较研究——基于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流体验中介模型[J]. 管理评论 2018(07)

    标签:;  ;  ;  ;  

    国家所有权理论新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