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国家行政机关,直接面向我国农村地区,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根基,在我国行政组织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乡镇政府改革不仅是政府体制内部改革的问题,更是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后,我国乡镇行政建制几经变革,从建立乡镇政权到人民公社体制,再到恢复建立乡镇政府,其演进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自20世纪80年代“撤社建乡”以来,乡镇政府改革随着乡镇政权的建设而同步展开,至今未曾中断。虽然改革的动力、目标、模式以及效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所不同,但改革的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完善乡镇政府职能,提高效率,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的乡镇政府改革契合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战略背景,顺应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极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基层各项事业的进行。税费改革是新时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也是乡镇政府改革的转折点。税费改革切断了基层政府向下汲取资源的渠道,解除了压在农民肩上的负担,释放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内生活力。但同时,乡镇政府也面临着极大的财政压力,工作重点面临重大转变,政府职能亟待新的调整和定位。近年来,“省直管县”改革在我国多个地方进行试点,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乡镇改革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农村大规模人口流动使乡镇的治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乡镇政府亟待对这些变化引起的治理问题做出制度性的回应。目前,我国多个省份已经陆续展开新时期乡镇政府改革,出现了不同的改革模式,适应了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变化,既巩固了税费改革成果,又逐步清除了乡镇体制的桎梏,为新时期乡镇政府职能的定位和完善打下基础。改革模式是改革动力机制、目标的集中体现,考察改革模式有助于找出问题和探索下一阶段的改革路径。论文将在回顾建国后乡镇政府历史沿革尤其是改革开放至1998年之间乡镇政府改革的基础上,分析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改革的模式,剖析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施用目标以及施用效果,进而提出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改革的目标及可行性路径。论文第一章为基本理论及建国后乡镇政府的历史沿革,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回顾建国之后乡镇政府三个历史阶段的演变。第二章将首先论述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改革的背景,分别为税费改革、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省直管县改革。然后论述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改革的模式,分析模式的背景、效果、不足。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提出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改革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行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