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大众文化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当今,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了各国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共同的发展趋势,也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目前,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数量最多的群体,农村教师素质的高低及其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未来国民素质的发展。因此,关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深入农村实地进行调研,了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探求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对于农村基础教育乃至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学者的研究,大部分是从社会学角度去思考,很少有学者从文化学的视角来分析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这就限制了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面认识和理解。现在,无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积淀,还是教师的自我发展、个人价值等方面都和大众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研究以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为理论依据,在进行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调查访谈、理论分析等方法,以山东省章丘市查旧小学为个案,研究了大众文化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通过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发现了大众文化对农村小学思品老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专业自主发展,促进了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主体意识,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有利于知识结构的扩展,扩大了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知识结构,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人价值的提升;有利于丰富精神生活,丰富了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教师个人视野的开拓。同时,也发现了大众文化对农村小学思品老师专业发展的消极作用:使理性思维感性化,简单的、浅层次的和表面化的事物会导致忽视思想的、意义的和价值层面的思考;使价值意识平庸化,在大众文化领域中,通常是价值低的东西排挤价值高的东西,因为崇高的理想、信念总是难以获得的,而平庸的东西却容易被接受、理解和令人愉悦:使主流意识边缘化,大众文化是商品消费的文化,它对大众具有感官的吸引和物质消费的导向,分散了人们对主流道德文化的重视。本文从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发展的特点入手,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三方面出发,对如何推进农村小学思品老师的专业发展做了了分析和建议。从社会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合作教师文化建设的教育政策,营造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学校层面,可以从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入手,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从教师自身层面,要从思想上接受和运用大众文化;同时要以自身行动促进专业发展,可以从教师的阅读、写作和相互交流中得到发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概念界定
  • 2. 相关文献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特点
  • (一) 教师的专业发展
  • 1.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内容和特点
  • 2.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 (二) 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
  • 1. 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 2. 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特点
  • 三、被访者的故事
  • (一) 三位教师
  • 1. 黄老师的素描
  • 2. 刘老师的素描
  • 3. 毛老师的素描
  • (二) 老师们的生活场景
  • 1. 教学中的老师们
  • 2. 日常生活中的老师们
  • 3. 一些小事情
  • 四、解读与探讨
  • (一) 大众文化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1. 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 2. 扩展教师的知识结构
  • 3. 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
  • (二) 大众文化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 1. 理性思维感性化
  • 2. 价值意识平庸化
  • 3. 主流意识边缘化
  • (三) 探讨与建议
  • 1. 社会方面
  • 2. 学校层面
  • 3. 教师自身层面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读立身的思想品德课教师[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4(04)
    • [2].新疆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突围[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6(04)
    • [3].思想品德课教师职业自信的失落与重塑[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 [4].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05)
    • [5].浅析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影响[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Z2)
    • [6].试析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教师信任感的现状及原因[J]. 新课程导学 2017(19)
    • [7].中学品德课教师追寻幸福的路径探析[J]. 商业故事 2016(09)
    • [8].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尴尬[J]. 湖南教育(上) 2010(05)
    • [9].浅谈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角色矛盾冲突及解决办法[J]. 商 2015(49)
    • [10].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教师“导”的艺术[J]. 新课程学习(综合) 2010(01)
    • [11].浅议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个人素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01)
    • [12].积聚小学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J]. 中国教育学刊 2012(08)
    • [13].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J]. 现代教育科学 2012(10)
    • [14].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J]. 发展 2010(05)
    • [15].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有“四颗心”[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4(02)
    • [16].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学会挖掘教材知识[J]. 学苑教育 2013(02)
    • [17].浅谈思想政治和谐课堂的构建[J]. 中学教学参考 2010(27)
    • [18].谈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自我发展[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8(Z5)
    • [19].论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的有效性[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2(10)
    • [20].新理念、新思想、活课堂[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8(08)
    • [21].思想品德课教师学识修养的主要内容[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 [22].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重要素质[J].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4(07)
    • [23].浅谈小学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2(05)
    • [24].做一名奉献型思想品德课教师[J]. 知识窗(教师版) 2019(04)
    • [25].巧用课程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J]. 小学德育 2010(12)
    • [26].新课改背景下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师素质的策略[J]. 学周刊 2011(04)
    • [27].思想品德课教师备课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 中小学德育 2013(12)
    • [28].更新观念巧应对——做一名智慧型的思想品德课教师[J]. 新课程(教师) 2010(10)
    • [29].“无痕教育”的魅力[J].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8(01)
    • [30].新课标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师知识和能力拓展研究[J]. 学理论 2011(11)

    标签:;  ;  ;  

    大众文化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