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措施对甘草生长发育的调控

农艺措施对甘草生长发育的调控

论文摘要

本文于2006~2007年在民勤县进行了甘草栽培方式、灌水、施肥、密度等方面的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甘草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及甘草的生长规律,旨在为甘草人工高效种植提出关键技术及理论依据,进而指导甘草的规模化生产。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覆膜对甘草株高和主根长的生长、芦径的增粗及分枝数的增多均有显著影响。覆膜栽培甘草的株高、分枝数、主根长和芦径较露地穴播的分别增高5.51%、7.1%、2.17%和10.21%,较露地条播(对照CK)依次增高10.30%、11.6%、9.48%和15.65%;2年生甘草各项生长指标的变化趋势与1年生的基本相似;覆膜栽培对甘草的生长发育产生促进作用的机理是覆膜栽培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地温和水分利用效率,增温幅达0.8℃~2.65℃;覆膜栽培甘草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鲜产量明显高于露地穴播和露地条播处理的;覆膜穴播甘草生长1年的较露地条播增产39.87%,生长2年的较露地条播增产22.92%。2.灌水量对甘草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灌水量处理的甘草农艺性状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灌水次数在6次以下,总灌水量在5400m3/hm2以内时,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甘草产量增加,超过该灌水量后,灌水量再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在适宜灌水范围内,甘草的农艺性状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使得甘草各部分干物质积累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进而促进其产量提高。试验条件下以灌水次数为56次,总灌水量为4500m3/hm2-5400m3/hm2时,无论是甘草的农艺性状还是干物质积累量或产量,均表现出最好。3.氮磷钾施肥量对甘草单位面积产量有显著的影响。随氮磷钾施用水平的增加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较低水平的氮磷钾施用量对甘草产量有促进作用,但施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产量并不明显增加;施肥对1年生甘草的各项生长指标影响效果要比2年生的明显;干物质积累的规律为:随着生长月份的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对甘草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也不同,总趋势是8月前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较快而地下部较慢,810月甘草总干物质积累明显加快,转为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减慢而地下部加快。通过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甘草地上、地下生长、生物量和药材产量影响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最佳施肥量为:N67.5~101.79kg/hm2,P205172.5~260.13kg/hm2,K2O162~243kg/hm2。4.定植密度对甘草的生长动态有不同的影响。甘草株高、芦径、主根长和主茎分枝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增长趋势,株高和芦径以定植密度27万株/hm2的最佳。定植第2年甘草主根长在不同的定植密度下生长动态相似,但定植密度小的处理其主根较长,主茎分枝数较多;甘草各部分干物质积累的总体趋势为定植密度越小,干物质积累量越大。以密度24万株/hm2的处理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24.98g/株,以密度27万株/hm2的处理单株根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50.12g/株。由此认为甘草栽培密度是其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就甘草根产量而论,27万株/hm2是适宜的定植密度。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对甘草种质资源的研究
  • 1.3 药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 1.3.1 甘草酸的研究
  • 1.3.2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 1.3.3 甘草多糖的研究
  • 1.4 甘草栽培技术的研究
  • 1.4.1 繁殖技术研究
  • 1.4.2 栽培与管理技术研究
  • 1.5 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1.6 甘草药材质量的影响因子研究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思路
  • 2.6 试验地概况
  • 第三章 甘草不同栽培方式生长动态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栽培方式对甘草生长动态的变化规律
  • 3.2.2 栽培方式对甘草干物质积累生长动态的影响
  • 3.2.3 栽培方式对甘草鲜产的影响
  • 3.2.4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5 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灌水量对甘草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灌水量对甘草生长动态的影响
  • 4.2.2 灌水量对甘草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4.2.3 灌水量对甘草根鲜产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甘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施肥量对甘草生长动态的影响
  • 5.2.2 施肥量对甘草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5.2.3 施肥量对甘草产量的影响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不同定植密度下甘草生长规律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定植密度下甘草生长动态的变化规律
  • 6.2.2 不同定植密度下甘草干物质积累规律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赣北生态区两种植棉模式的棉株干物质积累量比较[J]. 棉花科学 2019(02)
    • [2].不同磷肥处理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及磷素吸收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2)
    • [3].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8)
    • [4].不同鸡粪用量对小白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12)
    • [5].水氮耦合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3(07)
    • [6].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地上干物质积累量的高光谱估算模型研究[J]. 棉花学报 2008(03)
    • [7].酸性土条件下炭基肥对作物干物质积累量及生物产量的影响[J]. 现代化农业 2020(06)
    • [8].氮素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库活性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 2015(02)
    • [9].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5(08)
    • [10].杂交水稻新品种Y两优087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J]. 中国稻米 2013(04)
    • [11].小麦播期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2)
    • [12].基于有效积温的中国水稻生长模型的构建[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01)
    • [13].光氮互作对水稻开花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5(04)
    • [14].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06)
    • [15].彩叶植物与绿叶植物春季干物质积累量比较研究[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0(04)
    • [16].密度对饲用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09(01)
    • [17].不同施氮量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20(07)
    • [18].施氮量对柳枝稷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20(11)
    • [19].‘郑单988’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14(02)
    • [20].毛红椿不同家系磷素利用特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2(05)
    • [21].施氮量对绿豆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20(04)
    • [22].寒地超级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的研究[J]. 北方水稻 2014(03)
    • [23].稻油复种免耕条件下杂交油菜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06)
    • [24].槟榔生物量预测模型建立与应用[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9)
    • [25].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物质积累特性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3(02)
    • [26].施肥水平对青稞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J]. 西藏农业科技 2019(S1)
    • [27].马铃薯种子漂浮育苗对苗素质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7)
    • [28].硫对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中国烟草学报 2011(02)
    • [29].硅、钾、镁配比施用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02)
    • [30].不同施肥水平对芝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6)

    标签:;  ;  ;  ;  ;  ;  ;  

    农艺措施对甘草生长发育的调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