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作金融组织法发展研究 ——基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视角

我国合作金融组织法发展研究 ——基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视角

论文摘要

“内部人控制”问题是造成我国合作金融发展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合作金融的行政化和商业化,本质上是对合作制基本原则的背离。“内部人控制”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依赖于良好的合作金融法律制度。本文旨在从合作金融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合作金融组织法的角度,探讨我国合作金融“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解决之道,即通过完善合作金融组织法来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本文试图在完善合作金融组织法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之间寻得一个交集:既把完善合作金融组织法作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一个方法,又把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视角作为完善我国合作金融组织法的研究路径。内容概述如下: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以及有关合作金融组织法和合作金融“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一章在界定了合作金融和“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概念后,分析了原本适用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制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理论,在我国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中的运用。进而论述了我国合作金融组织“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表现、成因和本质。第二章在介绍了合作金融组织法的概念和法律渊源后,从法理学、法金融学、制度经济学等角度论证了通过完善合作金融组织法来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合作金融组织法的立法模式和指导原则。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别从微观的金融合作组织权制度、中观的合作金融治理结构法律制度和宏观的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法律制度三个层面,研究了我国合作金融组织法的完善之道。每一层面的法律制度研究都遵循着以下研究路径:先分析该部分法律制度的完善对解决合作金融“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作用机理,然后进行比较法学分析,再剖析我国相关制度的缺陷,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具体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目的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我国合作金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概述
  • 第一节 合作金融与“内部人控制”的概念
  • 一、合作金融的概念和特点
  • 二、“内部人控制”理论在合作金融组织研究中的运用
  • 第二节 我国合作金融“内部人控制”问题
  • 一、“内部人控制”问题表现之一:合作金融行政化
  • 二、“内部人控制”问题表现之二:合作金融商业化
  • 三、“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本质:对合作制基本原则背离
  • 第二章 合作金融组织法的完善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解决
  • 第一节 合作金融组织法概述
  • 一、合作金融组织法的概念
  • 二、合作金融组织法的法律渊源
  • 第二节 完善合作金融组织法是解决“内部人控制”的基本路径
  • 一、“内部人控制”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
  • 二、完善合作金融组织法是完善合作金融法律的基本途径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合作金融组织法的指导原则和立法模式选择
  • 一、立法模式
  • 二、指导原则
  • 第三章 微观层面的金融合作权之发展
  • 第一节 金融合作权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作用机理
  • 一、金融合作权概述
  • 二、金融合作权的作用机理
  • 第二节 我国金融合作权的现状及其不足
  • 一、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发起成立合作金融组织的权利
  • 二、社员的权利义务不平衡
  • 三、社员的退出机制比较机械
  • 第三节 我国金融合作权的完善
  • 一、合理设置社员设立、加入和退出合作金融组织的法律制度
  • 二、限制单一社员的持股数量和限制向社员分红
  • 第四章 中观层面的治理结构法律制度之发展
  • 第一节 治理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作用机理
  • 一、设置合理机制防止社员被“外部化”
  • 二、设置合理机制防止专业管理人员背离合作制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合作金融组织治理结构法律制度的比较法学分析
  • 一、基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治理结构的理想模式
  • 二、德国合作金融治理结构的法律制度分析
  • 三、美国合作金融治理结构的法律制度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合作金融治理结构的法律制度解构
  • 一、经营原则在合作制与商业化之间摇摆
  • 二、权力主体设置不科学
  • 三、权力分配机制在权力制衡与权力集中之间摇摆
  • 四、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合理
  • 第四节 我国合作金融治理结构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正确界定社员(代表)大会与理事会的关系
  • 二、科学分配权力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权力行使机制
  • 三、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
  • 第五章 宏观层面的组织形式法律制度之发展
  • 第一节 组织形式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作用机理
  • 第二节 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法律的比较法学分析
  • 一、德国的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法律制度
  • 二、日本的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法律制度
  • 三、美国的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法律制度
  • 第三节 我国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的解构
  • 一、层级设置
  • 二、各层级之间的关系
  • 三、各层级之间在业务和职能上的关系
  • 第四节 我国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优化层级设置
  • 二、形成“自下而上持股、自上而下服务”的层级关系
  • 三、各层级之间实行专业化分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风险及防范[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17)
    • [2].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案例研究[J]. 中国城市金融 2017(07)
    • [3].山东省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4].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审计对我国的启示[J]. 当代农村财经 2017(01)
    • [5].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障碍与实现路径[J]. 农业经济 2016(01)
    • [6].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J]. 中国市场 2016(12)
    • [7].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障碍与路径选择[J]. 学习论坛 2014(12)
    • [8].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问题探讨[J]. 华北金融 2015(01)
    • [9].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瓶颈与路径选择[J]. 学术交流 2015(07)
    • [10].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规范整顿工作的通知[J].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4(Z8)
    • [11].发展新型农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J]. 商业经济 2013(23)
    • [12].不流于美好愿望:金融企业家与合作金融组织供给困境的破解[J].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8)
    • [13].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形式创新研究[J]. 农村经济 2016(05)
    • [14].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 农村经济 2015(05)
    • [15].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基于台湾储蓄互助社视角[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 [16].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异质社员间利益冲突的法律平衡[J]. 法商研究 2014(04)
    • [17].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7)
    • [18].两类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模式的对比研究[J]. 甘肃金融 2013(05)
    • [19].关于加快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思考和对策[J]. 中国乡镇企业 2011(07)
    • [20].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制度研究[J]. 南方金融 2010(03)
    • [21].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出路[J]. 知识经济 2009(11)
    • [22].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09(24)
    • [23].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8(11)
    • [24].发展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的探析——从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角度分析[J].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2008(05)
    • [25].我国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法律制度发展初论——基于解决合作金融商业化问题的视角[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04)
    • [26].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社员权的法律保障——以农村资金互助社为研究视角[J]. 中国农村观察 2019(01)
    • [27].发展村社型合作金融组织的思考[J]. 当代农村财经 2018(04)
    • [28].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 武汉金融 2016(06)
    • [29].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J]. 中国财政 2016(09)
    • [30].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路发展路径[J]. 河南农业 2014(23)

    标签:;  ;  ;  ;  ;  

    我国合作金融组织法发展研究 ——基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