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诠释学视角解读《牡丹亭》不同英译本

以诠释学视角解读《牡丹亭》不同英译本

论文摘要

由于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哲学诠释学主要涉及理解、意义、读者与文本之间关系等内容,翻译与文本的理解和翻译是密不可分的,这表明理解是文学翻译最为重要的首要步骤。因此,将诠释学与翻译研究结合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意义重大。本文简介了伽达默尔哲学的主要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原则和意义对话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不容忽视的启示和意义,同时结合《牡丹亭》三个英译本,对其文化词语和典故的翻译特色和翻译风格,以及诗歌部分的翻译风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目的在于利用诠释学视角研究说明由不同译者翻译会产生不同译本的原因。本文所用的《牡丹亭》三个英译本:由加利福尼亚大学西里尔伯奇的《牡丹亭》英译本;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汪榕培的英译本和中国科技大学张光前教授的英译本。这三个英译本都是参照由徐朔方和杨笑梅校注的《牡丹亭》中文版本.本文分析了三个译本在具体实例处理上的优缺点后,得出的结论仅供讨论:译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译者理解的历史性差异,不同译者的前见解差异等等导致了不同的英译。因此,不同的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结论中进而指出了伽达默尔诠释学对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它不仅强有力的说明产生不同译本的原因,更能为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分为三章。在简介部分中,简要的介绍了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原则,及其该原则对翻译产生的积极意义。第一章本文作者分别从文化词语的四个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如:从传统表达方式,佛教与道教词语,节假日词语以及考试词语这四个方面探讨了三个译本对原著文化因素的不同的处理。通过对比分析三个英译本,从而得出了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原则和意义对话理论)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有力的证明并阐释了产生不同英译本的原因。第二章分别从典故的四个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了《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如:从对历史人物的翻译,传奇,民间传说以及专有名称的处理分析了三个译本对原著文化因素的处理。本文作者试图在这一章进一步说明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原则和意义对话理论)对翻译起着不同凡响的影响力。由于译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译者理解的历史性差异,不同译者的前见解差异等等因素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英译本。第三章则从《牡丹亭》中诗歌部分出发,试着分析评论三位翻译者对待诗歌形式的翻译,众所周知诗歌押运是翻译登峰造极的表现。在《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中,三位翻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技巧,及其不同的诗歌形式。本文作者希望不仅从内容上,即对文化因素的处理,而且要从不同翻译者对诗歌形式的不同处理进一步说明了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原则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后得出结论。在结论部分中,说明了诠释学原则在翻译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为不同英译本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提高了译者的主体性角色。本文使用了一些诠释学概念,如“偏见”,“前见解”,“视域”,“视域融合”以及“理解的前见解”等等来强调了在翻译研究中理解历史性的重要作用。诠释学原则有力地证明了译者应该尊重原文,原作者以及读者,但是并不是要绝对遵循原文。这一点支持了翻译过程也是译者的主观创造过程的观点。本文作者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关注诠释学原则与翻译研究中的密切关系。

论文目录

  • Abstract in English
  • Abstract in Chinese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Hermeneutic Analysis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Peony Pavilion
  • A. In terms of Conventional Expressions
  • B. In Terms of Buddhism and Taoism
  • C. In Terms of Festivals
  • D. In Terms of Examination System
  • Chapter Two Hermeneutic Analysis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Allusions in The Peony Pavilion
  • A. In Terms of Historical Figures
  • B. In Terms of Legends
  • C. In Terms of Ancient Stories
  • D. InTerms of Proper Names
  • Chapter Three Hermeneutic Analysis of Verses in The Peony Pavilion
  • Conclusion
  • Not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cademic Achiev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是喜还是悲?——论《牡丹亭》的悲剧性[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7(01)
    • [2].《牡丹亭》对才子佳人作品的叙事超越——以《红楼梦》为视角[J]. 韶关学院学报 2020(07)
    • [3].扭曲·扼抑·伪形——试论子弟书对于《牡丹亭》的改编[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2)
    • [4].民俗学视阈下的《牡丹亭》[J]. 戏剧之家 2019(15)
    • [5].《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阅读[J]. 智库时代 2019(35)
    • [6].关于中国乐文化传统视域下的《牡丹亭》评价问题——兼与朱恒夫等商榷[J]. 民族艺术研究 2018(03)
    • [7].关于中国乐文化传统视域下的《牡丹亭》评价问题——兼与朱恒夫等商榷[J]. 社会科学文摘 2018(08)
    • [8].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舞蹈形象塑造[J]. 北方音乐 2017(07)
    • [9].《牡丹亭》的述说——一种发展文化人类学的解析[J]. 中国艺术时空 2017(03)
    • [10].《牡丹亭》的戏剧改编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22)
    • [11].中国戏曲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以《牡丹亭》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6)
    • [12].《牡丹亭》内外的腐儒世界[J]. 中国文化 2015(01)
    • [13].《牡丹亭》的文献资源及文化视阈[J]. 励耘学刊 2019(02)
    • [14].观昆剧《牡丹亭》[J]. 青年文学家 2020(16)
    • [15].《牡丹亭》的审美意蕴研究[J]. 北方文学 2020(11)
    • [16].世态人情本千面 何妨轩轾等云泥——《牡丹亭》问世后的遭际[J]. 文史知识 2019(09)
    • [17].《牡丹亭》的咏剧诗传播[J]. 文教资料 2016(34)
    • [18].浅议“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创造性叛逆——以《牡丹亭》汪氏译本为例[J]. 文教资料 2016(26)
    • [19].从戏曲到电影——浅析1960版电影《牡丹亭》的创造性改编[J]. 明日风尚 2018(07)
    • [20].戏曲《牡丹亭》中的色彩心理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8(21)
    • [21].论民国报刊视阈中的《牡丹亭》传播[J]. 中华戏曲 2017(01)
    • [22].《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的时空假定手法比较[J]. 文化月刊 2018(11)
    • [23].汤显祖:戏剧之外的别样人生——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J]. 海峡通讯 2016(11)
    • [24].昆曲琐记[J]. 海内与海外 2016(11)
    • [25].《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浅析[J]. 青春岁月 2016(21)
    • [26].大学语文课程中文学赏析教学方法浅论——以《牡丹亭》为例[J]. 吉林教育 2016(42)
    • [27].一部动漫版《牡丹亭》[J]. 江淮法治 2016(24)
    • [28].进入写作角色,写出人物感情——汤显祖创作《牡丹亭》[J]. 少男少女 2016(06)
    • [29].茶与水,前世今生的缘[J]. 茶博览 2016(12)
    • [30].歌曲《牡丹亭》的艺术魅力[J]. 通俗歌曲 2016(11)

    标签:;  ;  ;  ;  ;  

    以诠释学视角解读《牡丹亭》不同英译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