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起诉研究

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起诉研究

论文摘要

重复起诉,是指在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检察机关对于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同一行为重复行使公诉权,因而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到多次重复的刑事追诉的现象。由于中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中并没有明确确立“禁止重复追诉原则”,因而重复起诉在我国诉讼实践中大量存在。其中:既有检察机关对符合追诉条件的案件的合法的重复追诉,又有检察机关滥用公诉权而发起的重复追诉。近几年曝光的一些诉讼“马拉松”案件表明重复追诉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不但可能对被追诉人的人身权益造成严重侵害,而且也会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本文依据刑事诉讼法理论和原则,对重复起诉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对重复起诉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重复起诉的种种表现形式。本文第二部分阐述了重复起诉的可能性危害。检察机关对重复起诉的不规范使用实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这种公诉权侵权行为一方面损害了被追诉人的权益,违背了现代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理念;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审判活动的权威,并且导致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第三部分主要分析重复起诉形成的原因。检察权能的矛盾设置及不合理的错案追究制是我国重复起诉现象的内在制度根源。现行的公诉审查机制在实践中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对检察机关公诉权的滥用进行有效防范,公诉权凌驾于审判权之上的畸形检法关系更加助长了重复起诉现象的泛滥。第四部分探讨了重复起诉的法律规制和制度规制问题,提出应当加强对公诉权的制约以遏制重复起诉现象,并主张借鉴西方国家公诉审查制度的经验以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重复起诉的涵义与表现
  • 一、重复起诉的涵义
  • 二、重复起诉的表现
  • 第二章 重复起诉的可能危险
  • 一、损害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
  • 二、违背了现代公诉活动维权的初衷,变维权为侵权
  • 三、损害司法权威,违背司法公正,滋生司法腐败
  • 四、浪费司法资源,影响诉讼效率
  • 五、违背一事不再理、禁止双重危险的国际通行法律原则
  • 第三章 重复起诉的形成原因
  • 一、重复起诉的制度起因──检察权能的矛盾设置
  • 二、重复起诉的内在动因──错案追究制
  • 三、重复起诉的机制成因──公诉审查制度不完善
  • 四、检法关系畸形──审判机关受制于检察机关
  • 五、权利保障不力──权利无力制约权力
  • 第四章 重复起诉的法律规制
  • 一、剥离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合理设置检察权
  • 二、建立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的评判标准
  • 三、完善公诉审查制度,以权力制约权力
  • 四、理顺检法关系,塑造法官权威
  • 五、以权利制约权力,加强权利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公诉权研究[J]. 人民检察 2018(05)
    • [2].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检察院的告诉权探究[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16(00)
    • [3].公诉权诉讼监督职能的强化与拓展[J]. 中国检察官 2012(15)
    • [4].分权理论在防止公诉权滥用中的运用[J]. 河北法学 2011(02)
    • [5].我国审前程序中公诉权受制的表象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0(32)
    • [6].传统公诉权现代转型的路径选择[J]. 人民检察 2010(24)
    • [7].公诉权的属性——基于审判中心语境下的分析[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6(05)
    • [8].论法律监督权与经济公诉权[J]. 晋阳学刊 2015(01)
    • [9].公诉权能动配置管见[J]. 中国检察官 2011(21)
    • [10].公诉权能的多元化与专业化[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06)
    • [11].论公诉权的性质[J]. 政治与法律 2008(05)
    • [12].改革背景下公诉权运行机制研究[J]. 中国检察官 2018(03)
    • [13].论公诉权与法律监督之关系——兼论检察权配置的核心区域[J]. 司法改革论评 2013(01)
    • [14].试析我国的公诉权属性问题[J]. 河北法学 2010(11)
    • [15].美国公诉权滥用的防控机制及其效果评价[J]. 人民检察 2012(17)
    • [16].论刑事公诉权的拓展 以与侦查权、审判权的关系为切入点[J]. 中国检察官 2009(06)
    • [17].台湾地区公诉权制约机制及其借鉴意义[J]. 台湾研究集刊 2009(04)
    • [18].公诉权与被害人权利之冲突及衡平——以身份关系因素为视角[J]. 法学论坛 2012(01)
    • [19].析公诉权制约机制的可借性[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 [20].公诉权滥用及其控制模式[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9(06)
    • [21].民众参与公诉权行使评析[J]. 法治研究 2008(10)
    • [22].公诉权制约与规范之辨[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04)
    • [23].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职务犯罪公诉权完善[J]. 人民法治 2019(06)
    • [24].论审判权与公诉权的局部错位——以基于同一事实的“轻诉重判”案件为解析对象[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5].论法律监督权与经济公诉权[J]. 经济法论坛 2014(01)
    • [26].刑事公诉权的制约功能初探[J]. 司法改革论评 2010(00)
    • [27].论我国预审制度的构建[J]. 人民论坛 2012(02)
    • [28].论我国的公诉制度[J]. 人民检察 2009(09)
    • [29].刑事公诉:无法弥补的“伤害”——论对公诉权滥用的程序性制裁[J]. 法治研究 2008(11)
    • [30].论捕诉关系[J]. 人民检察 2018(13)

    标签:;  ;  ;  ;  

    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起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