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昂首迈向新世纪

海宁,昂首迈向新世纪

一、海宁,昂首迈向新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任帅帅[2](2020)在《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传承研究》文中认为五四运动恰似中国在经历漫漫寒冬后爆发的第一声响彻云霄的春雷,唤醒了社会各界人民,也为迷茫的中国指明了前途和方向。五四运动已逾百载,“五四”不单单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更是一种精神的创造。“五四”一词已经成为新生、奋斗、进步的代名词,成为青年奋发向上的代表符号,“五四”精神经过百年的传承愈显其伟大,在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五四运动是革新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五四”精神是五四时代的气息与民族精神相融合的产物。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对“五四”精神的传承,有助于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五四运动,促进“五四”精神对接新时代的国情,焕发出更大的启蒙价值。本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关于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评述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整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点明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从全球化的视野下全面梳理五四运动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参加运动各阶层的心理与现实状态、运动的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在当时语境下分析运动所产生的四大精神内核。第三章围绕四大精神内核阐发“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即爱国主义的弘扬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步精神与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民主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科学精神与全民崇尚科学氛围的培育。第四章结合中国新旧文化的交替阐述传承“五四”精神的原因。“五四”精神中民主与科学的核心价值引领中国文化的更新迭代,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培植、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鼓舞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结合当前中国所面临一系列任务和挑战,分析继续发挥“五四”精神启蒙作用的必要性,从夺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应对国内外的风险与挑战、把握历史脉络和传承历史使命方面来论述。第五章阐述“五四”精神的弘扬和传承路径,主要从传承机制的构建、传承媒介的扩展与优化、传承主体的培育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青年需要有效传承“五四”精神,让“五四”精神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与时代同行,在追逐自身理想的同时,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能量和价值,将时代命运与青年责任紧紧结合。

王志慧,马清涛[3](2019)在《新服务浓墨重彩 新时代谱写华篇——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连云港市服务业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七十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连云港服务业来说,却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七十年,是凝聚艰辛,铸就丰碑的七十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介绍了连云港服务业的发展史,并将建国以来连云港市服务业发展分为九个阶段,概述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几大亮点,仅供研究参考。

李兰[4](2018)在《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电视产业的不断发展,大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电视剧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贫瘠状态,发展到现在遍地开花的态势,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终于在今天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这其中以反映都市生活,表现都市女性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生活状态的电视剧作品,更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电视屏幕上逐渐树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我们不容忽视的是,作为占据世界一半人口的女性群体,一直以来都在两性的“斗争”中处于劣势,关于女性形象的电视剧作品,也在无形中将女性置于低于男性的地位,尤其是都市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中,女性形象仍旧没能摆脱“刻板印象”的束缚,女性形象的塑造依旧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过程。因此,对我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阻碍女性形象创作良性发展的原因,并实施以行之有效的办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分析研究,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创作思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具体分析我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出现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文章的第一部分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和新世纪女性形象的研究,对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梳理。第二部分,通过对不同电视剧作品中女性形象在人物经历、人物性格,人物外形等方面的归类,将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成了七个不同的类型。并在第三部分提出了女性形象在塑造方面出现的问题,分别从刻板印象的符号化表达、错误价值观的传播和女性形象塑造方式和种类单一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问题所在。文章第四部分,就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出现的问题,从经济、文化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第五部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强调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应该贴近生活,关注现实,并且要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弘扬,相关权力部门也应该对电视剧作品严格把关,不断完善审查制度,让都市题材的电视剧更好的反映时代脉搏,让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更加展现新时代下中国女性风貌。

高琳[5](2018)在《反思与建构—“民国文学”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0年以来,关于“民国文学”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热点。从文学史的命名到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民国文学”研究的设想含义斑驳复杂。本文旨在对“民国文学”研究设想进行整理剖析,分析该设想出现的背景缘由,并对这一设想的重要理论预设进行解读阐述,深入分析它的限度和可能性,具体如下:第一章分析“民国文学”研究设想出现的原因。内因方面:现代文学的现代视角在文学研究中的局限性日益受到研究者重视,这促使研究者不断思考,以期找到更好的文学研究方法;“重写文学史”专栏的开辟,推动了民国文学研究设想的萌生,使现代文学的研究思路得到拓展,更为开阔;90年代,文学的经典化判断对此前公认的文学经典形成挑战,使多维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现实;已有的为突破“现代”束缚进行的探索对“民国文学”研究设想生成起到了启发作用。外因方面:兼容并包的环境为“民国文学”研究设想的提出提供了有力条件,同时,大众文化领域的“民国热”也成为“民国文学”研究设想的影响因素之一。第二章介绍“民国文学”研究理论设想。首先“民国文学”研究设想针对“现代”的他者性提出将彼时的文学现象放置在民国具体历史时空中,对于作家作为民国人的生命体验进行着重考察,深入阐述民国时期影响文学发展的诸种情状,发现文学独有的时代特性。第二,“民国文学”研究设想的提倡者们认为,以“民国”作为前缀命名此一时段的文学历史,既衔接了中国古典文学史的分期命名传统,又有效解决了现代文学史起止点问题。同时,将民国文学与清代文学相承接,延续传统文学史的分期方法。第三,去除“现代”遮蔽,容纳多种文学。“民国文学”研究设想的提倡者主张将“民国”看作时间概念,这样就避免了意义判断,可以打破“现代”视角的遮蔽,使各种文学都可以纳入研究范围。第三章分析“民国文学”研究设想的限度和可能性。首先是分析“民国文学”研究设想的限度。从“民国”在1912至1949年间的有效性问题和“民国文学”研究设想的内部矛盾两个方面,辩证分析限制“民国文学”研究设想理论及其实践发展的薄弱点。其次分析“民国文学”研究设想发展的可能性,提出并非要“民国文学”研究的设想替代“现代文学”,而是将“民国文学”研究的设想作为对现代文学研究局限的补充说明,与“现代”视角互为参照,共同推进文学研究。

易帅东[6](2017)在《中国青年追寻中国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代中国人民的夙愿,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千秋伟业,需要有志青年为之不懈努力奋斗。青年是社会群体的精锐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更是追逐中国梦的生力军。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子孙的美好夙愿,中国梦的提出,为青年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提供了时代机遇。青年群体富有旺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未来充满期待,拥有蓬勃的实干意愿。因此,中国青年必然要成为追逐中国梦的第一主体,只有将青年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提升青年的人生含金量,才能使在追逐中国梦过程中所涌现出的青年精神不断地传承下去,使一代代青年吹响追逐中国梦的号角,用青春和智慧不断地靠近中国梦,并最终实现中国梦。青年追寻梦想的价值具有多重特征和丰富的价值功能,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青年的逐梦实践也是推动其个体价值实现的过程,将会引导青年进一步地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革新。中国青年追寻中国梦并不是现代独有,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不乏青年逐梦的先进事迹。在历史中,青年追寻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是逐梦的勇敢作为,保卫祖国与建设祖国是青年逐梦的人生选择,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青年在当代追逐中国梦的新起点,青年群体也在不断地逐梦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了政治信仰和人生理想,他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从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发展的关系而言,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发展存在内在契合性,中国梦的实现关系着青年的切身利益,中国梦的价值理念与青年的价值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中国梦是助推中国青年发展的正能量,其指引着青年成长的方向,为青年创造时代舞台,激发青年前进的动力。而青年则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国家的富强要依靠青年的努力奋斗,民族的振兴需要青年的勇敢作为,人民的幸福呼唤青年的刻苦实践。当前,当代青年追寻中国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因此,应始终坚持正确的逐梦原则及思想导向,通过青年追寻中国梦的外部途径与内部途径的有机结合,积极应对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防范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进一步构建多位一体的多方联动教育模式,不断强化当代青年新媒体素养教育,从而提升青年在追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青年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大放异彩,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与民族价值。

齐洪洲[7](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王红杏[8](2016)在《宋代涉海韵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代涉海韵文研究”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海洋(包括描写海景,描写海洋特产,记叙航海经历等)的诗、词、赋等韵文为出发点,以文学史作为支撑,分析宋代这一类韵文的发展概况,及其在我国古代涉海韵文以及整个海洋文学史中的地位。绪论部分首先廓清研究对象,即何为“涉海韵文”,其次是介绍研究动机与方法,并总结了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肯定前人研究已经取得颇为丰硕的成就的同时,试论其研究不够深入和细化的遗憾之处,最后阐述本文有何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简要介绍了涉海韵文的起源,其在宋前的发育史以及在金元及宋后的发展概况,从而明确宋代涉海韵文在所处坐标系中的位置。宋前分为先秦两汉,如楚辞,汉赋等中均有海的身影,魏晋南北朝,如曹丕《沧海赋》,木华《海赋》等,以及隋唐五代,如李世民《春日望海》等三个部分,金元时期有如杨维桢《海乡竹枝歌》等,明代有如卢镗《登招宝山》、屠隆《溟海波恬赋》等,清与近现代有如王诒寿《海运赋》,阿英《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其中的韵文等三个部分。从对宋前、与宋有重合的金元时期以及宋后的涉海韵文稍加梳理不难发现:首先在整体上,我国古代的涉海韵文乃至整个海洋文学呈现出人与海洋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对海洋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用以表现海洋的韵文形式也越来越多的情况。其次,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内容上抑或是在形式上,宋代都是我国古代涉海韵文从表现文人对海洋的想象,与海洋的观望走向对海洋的亲近,与海洋的接触,从单纯使用诗、赋走向运用诗、赋、词、曲等诸多韵文形式的承上启下时期。这既有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经济与文化共同繁荣的王朝在科技等客观条件上取得一定进展的外部原因,也有文学乃至文化、制度等自身发展到某一程度的内部原因。第二章便从外因与内因两个部分介绍了宋代涉海韵文的生成环境与要素,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涉海韵文的史学价值。外因即历史背景,又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宋代文人的迁谪情况,二是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后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以及宋代的对外贸易政策,三则是科技的进步。而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知识分子在官僚、学者与作家三种身份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因此在这三个历史大背景中,写作诗词赋的文人参与或被牵连其中的程度是较高的。这三个外部因素直接导致了宋人有着更多的亲身航海,亲眼望海的经历,沿海地区以及海上特有的气象、风景等往往能给文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与感受,这种亲身的经历与感觉体认也使得文人落笔之际其信息的来源和感知途径的真实性存在保障,而非前人在谈论海洋时往往流露出的是某种对“离世高游”的想象,或是送行之际对海上风波险恶的担忧。如陆游的《步出万里桥门至江山》中“常忆航巨海,银山卷浪头”的描述,那种意象的真实性、人与意象关系的直接性可以说在诗中表露得淋漓尽致。而内因则是韵文发展到宋代呈现出的特殊气象。诗、词、赋三方面宋人都有所创新,并为曲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诗上,唐宋诗是“同构异质”的。宋人开创了在审美趣味、表现内容和具体写作手法上与“唐音”截然不同的“宋调”,在诗中流露了更多学者之气与高雅之思。在有关海洋的宋诗中,不仅可以发现宋人与海洋的互动较唐人更为频繁,而且还体现了宋人尚理趣,好议论的特色。在词上,宋人将词体进行了全方位地完型,以辩体意识将其正式举为独立的一种韵文形式,又以尊词意识在艺术上对其进行挖掘,并在传播上将其带入了民间社会。值得一提的是,当宋诗有意反唐诗之道而行之时,唐诗中的诸多有价值的阐释模式反被宋人用于宋词中,实现宋词与唐诗的“异构同质”。这在胡铨等人写的涉海词中都可以找到例证。赋上,宋赋有三个特征,律赋流行,“以文为赋”和在赋中说理的倾向,如欧阳修《祭先河而后海赋》等,这也使宋赋招致了“唐以后无赋”的诟病。此外,文人的心态也开始从阔大而转精微,从秾丽而转淡雅,其理想从外而转向内,这些都可在之后的具体作品分析中找到例证。第三章则是根据宋人的创作视野对宋代涉海诗进行分别考察,探讨其文学价值。这一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分析宋代表现海洋风景的诗歌。而海洋风景则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宋诗不乏表现海上奇景、壮景的作品,如潮水与巨浪,“阴火”与岛屿,海风,海雨和海雾等,同时人对海洋的征服、干预形成的风景也成为了宋人描写的对象,如滨海城乡建筑,人们打造的舟楫等。第二节,分析宋代表现海洋物产的诗歌。这其中又包括生物物产与非生物物产,二者都能勾起诗人的诗情。前者如各类海错,如鳆鱼、瑶柱等,宋人以细腻、闲适的心态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能带来快感的细节;后者如海上的小石子等。这类咏物诗表现出的是宋人侔色揣称、精研物情的艺术追求和“托物寄兴”的写作习惯。第三节,分析表现宋代描写沿海生活的诗歌。这一类诗歌又可分为三类,一类带有非常明显的诗人的痕迹,表现的是诗人自己的滨海生活,如苏轼《纵笔三首》等;一类则是诗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描写普通百姓的沿海生活,如蜑民、盐民的辛苦劳作和特殊的生产方式等;第三类则将诗人与当地百姓结合起来,主要表现诗人对群众具体生活的评价或态度,如秦观《雷阳书事》等。第四节,分析写到宋人(包括诗人自身)航海经历的诗歌。这其中包括送行诗,如赵鼎臣《送赵延之亿送伴高丽人归国》;包括描写宋代海上在海上万里跋涉的诗歌,如邹浩《悼陈生》;包括写被贬谪的官员的跨越琼州海峡时的个人感受的诗歌,如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还有文人个人的游海诗,如陆游《感昔五首》等。海战诗也被归于航海诗中。宋末宋室与元军展开了悲壮的海战,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曰》等诗表现的便是海上作战过程与诗人的沉痛心情。第四章考察的是宋代的涉海词与赋。在宋词中,海洋以一虚一实两种面目出现。在作为一个想象性表现对象时,海洋承载的是词人有关览海仙游的审美思考,表达的是词人对自由的向往,对坎坷人生的感慨,有时也是在颂圣贺寿的谀词中不得不使用的意象。而在作为一个真实的观察对象时,海洋则关系着词人对现实的记录、感悟。如在描写海洋海景时介绍具体的地理、时序情况;或是根据自己的“浮海”经历而作词,如苏轼《千秋岁·次韵少游》;或是在词中勾勒现实社会中的景象,如史隽之《望海潮·浮远堂》等。而宋代论及海洋的赋并不多,本文选取了四篇赋来介绍宋代涉海赋的内容指向与艺术价值。首先是对海洋进行概括性介绍,并带有浓重的“炫博”意味,几乎句句用典的吴淑《海赋》。而苏过《飓风赋》在内容上表现的是海洋地带特殊的气候,在形式上则是颇为典型的宋代文赋。范成大《望海亭赋并序》是宋赋中表现滨海人文胜迹的代表,同时体现的也是南宋文人骋才使气和具有充沛入世精神的特点。而杨万里《海鳅赋》表现的是虞允文抗金的壮举,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表现水上作战力量的赋作。第五章则以诗为主,词、赋为辅,分析宋代涉海韵文的文化和文学意义,从而试图为第二章所提出的问题,即宋代何以能成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关节提供解答。作为我国进入中古时期后的最后辉煌期,宋人是具有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海洋精神开始萌芽,如苏轼《次韵陈海州书怀》对海洋的美化,但另一方面对海洋仍然是以一种自给自足的农耕思维来看待的,如周必大《周愚卿江西美刘棠仲各赋江珧诗,牵强奉答,用一字韵格》中表现的宋人进行人工养殖瑶柱的情形等。而在文学方面,宋代涉海韵文大量继承了前代海洋文学中的意象、语言营造方式以及在“以天下为己任”责任心下对海滨民众生活同情,宋人还在此基础上在海洋题材中加入了对个体人生的思索,如陆游《步虚四首之二》。另一方面,在向前人宝库中进行取用的同时,宋人也在海洋题材方面有着自己的新创,首先是扩大了海诗的表现题材,将前人未曾或很少关注的内容纳入诗歌,其次是在前人对海畏惧或好奇的情感内涵之上加入对海的热爱亲近之情,直接启发了元代表现海商牟利的相关诗歌创作,最后则是宋人以征实的态度加强了涉海韵文中的写实成分,包括内容(景、物、事、人)上的真实与情感上的真实,这对于明代涉海韵文有着直接影响。

赵涛[9](2015)在《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文中指出“西部”无论是对于西方还是东方都包孕了一种值得玩味的“想像”与“重构”,西部的荒蛮与神秘、质朴与瑰丽、亲和力和冲击力同时构成了西部民族文化影像记忆的一道复沓而重叠的风景。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西部电影嬗变研究以其电影标本和电影文化发展史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切入点,力图展现中国西部电影历经三十余年时代风云诡谲,不同历史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从而还原到历史文化现场,考量基于时间链条中西部电影理论空间话语建构的特征和要素,凸显电影文本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从而开掘出富有活力的学术领地,并提出未来中国西部电影发展的诸多前瞻性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侧重于对文化形态“微观层次”的考察,着重对花样纷呈、支离破碎的具体文化表象的体验,从而在对文化具像的“深描”(thick discription)中揭示出研究题材本身的宏大性。换言之,本课题不是单纯对于中国西部电影史的梳理和建构,而是对西部电影三十余年作品的文本进行细致的读解,并勾连起纷繁而芜杂的文化表象,以及一切由电影艺术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如电影插曲、主题歌、配乐、歌谣、流行音乐、服装、人物、空间造型、道具等都将被纳入研究的宏阔视野之中。本研究广泛借用文化人类学、文化诗学、美学、语义学、史学等研究手段,寻怿三十余年来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的嬗变轨迹,概括其审美文化流向,建立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演变的宏观理论框架,考察三阶段的分期依据、创作规律、嬗变动因及特征等。第一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嬗变的经典阶段(1984—1989)。该时期经历了理论上的命名、创作上的实践、美学本体的探索、类型化的尝试,形成了中国西部电影为世人瞩目的艺术品牌和美学风格,极大地影响了90年代后中国西部电影的类型建构和话语体系。在审美文化发展上总体表现为:农耕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趣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原则、新影像叙事的美学追求。经典时期的西部电影在美术造型、音乐和音响、摄影美学等方面突出地表现出了电影本体意识的自觉,催生出了一系列深具艺术魅力和美学深度的电影作品。这一时期的电影导演、摄影师、美术师、编剧、造型师身处一个激情火热的年代,喷薄而出的艺术才情在时代的巨浪中逶迤而去,并创造出了无愧于那个时代的电影和艺术,在电影艺术本体的探索中摸索前行,奠定了中国电影艺术与美学的整体格局与走向。第二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该时期的中国西部电影导演纷纷北上,寻找电影革新的出路。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受到市场经济和政治话语的挤压,伴随着文学轰动效应的消解和启蒙理性的坍塌,创作者们开始自觉追随时代的步伐,或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或急流勇退、走向世俗,社会文化的裂变促使电影人开始重新思索电影的出路。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开始逐步向类型化方向拓展:出现了西部主旋律、西部人文电影、西部武侠片、西部魔幻片、西部少数民族电影等类型。中国电影也出现症候性的电影创作倾向:主旋律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热潮,娱乐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意识而被自觉的重视,电影的类型意识开始深化。整个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创作经历了启蒙精神的离散、现实主义精神的放逐、多元价值的混乱与骚动等思想的震颤,在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体现为:文化之困境和突围之挣扎,审美形态的不断探索,类型化电影的初步尝试。第三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随着技术理性的膨胀,反启蒙的宗教价值开始复兴,同时伴生着消费的拜物教,工具理性一跃成为消费社会中的新宠。在商品为主宰的社会中,艺术生产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趋势,文化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影视产品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走在文化消费的最前端并引领着社会消费和时尚风潮,推动了消费主义在全社会的兴盛与蔓延。在消费浪潮的席卷下,中国电影面临着艺术与商业的共生与分离、本土与外来的共赢与博弈,中国西部电影也面临着一次更为深刻的转型和分化。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从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类型探索的各种可能性、泛喜剧和商业元素的放大、多元语境下影像语言的嬗变等。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影创作生态环境,中国西部电影如何才能创造出与我们这个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中国电影如何与我们所遭遇的这个时代相称,讲述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故事,以及在世界之中的中国故事?除了需要对西部影视文化进行全面资源整合,进一步健全西部电影的产业链,拓宽市场渠道和发行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方式占领文化高地,更重要的是要重估中国经典西部电影的价值,传承和坚守其一以贯之的“西部精神”根只和“现实主义”关怀,在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的语境之下,在当前“一路一带”的时代大潮中,重新开启一种中国西部电影与文化的叙事动力,以及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对话的能力与可能。

兰石洪[10](2015)在《顺康雍乾题画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题画词因画面产生,是词画艺术交融的典型体现。题画是顺康雍乾词创作的重要题材,此期重要词人差不多都参与了题咏活动,不少词人更是大力创作题画词,此期题画词的总量和比例以及艺术质量都要远高于前代,成为清词中兴的重要表征。本文以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为研究中心,采取历时性叙述与共时性描述相结合以及宏观性扫描与微观性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前代题画词发展基础上对顺康雍乾题画词的发展历程作一番细致梳理与客观描述。本文共分七章。绪论,包括简要介绍顺康雍乾题画词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一章梳理清代以前题画词史的发展轨迹。题画诗的发展和成熟为题画词的产生提供了文化、文学背景。五代两宋是题画词的初创和成熟期,元代是题画词的深入发展期,明初保持了元代题画词发展势头,明中叶稍有衰歇迹象,晚明题画词创作再度繁荣。第二章统计分析顺康雍乾题画词人的占籍情况和创作数量。这一时期飞题画词人之多,题画词数之庞,题画词所占词总量的比例之高,都是前代无法与之相比的,这表明题画是这一时期词创作的重要题材。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持续并强化了明代以来题画词创作集中于江浙地区的区域发展趋势,这一时期题画词所题咏的画作绝大多数是清代画家创作的,可见清代绘画的繁盛程度和清代词人对本朝画家的认可和接受。第三章考察顺康雍乾题画词的创作生态。先整体审视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的社会氛围,接着结合清代学术昌盛的背景来探究清代学术对绘画创作、绘画理论、画家素养及题画文学的影响,从而勾稽出清代题画词创作繁盛的稽古右文、学术昌明之文化环境,然后考察清代士人交往频繁、群体品题风尚盛行对顺康雍乾题画词的重要影响。第四章探析顺康雍乾题画词的题材类型和创作机制。顺康雍乾题画词题材类型的变化呈现出题人物画词尤其是题写真词比例大幅攀升,而题花鸟画词、题山水画词比例有所下降的发展趋势,这跟这一时期绘画门类的消长、清词中兴以及词体推尊等原因密切相关。画家自题与集体唱和是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的两种主要机制,尤其后者体现了这一时期题画词创作机制不同于前代的独特之处。第五章论述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思想内涵对前代题画词的拓展与新变。此期题画词在表现社会生活的广泛性、抒发情感的多样性以及体现的思想深度方面远远超过前代。此期题画词生动再现了士人繁复细腻的情感生活,举凡家国之思、人伦亲情、爱恨情愁、友情乡思等种种复杂情感均得到了相当深刻的体现。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也是这一时期题画词题材内容拓展的新变与亮点。顺康雍乾题画词还表现出浓厚的学术文化色彩。第六章论述顺康雍乾题画词的艺术创变。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题画词由以咏画为主到抒情为主的艺术创变,并在题画词体制形式和艺术表现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丰富发展了题画词的意(形)象体系,表现出与清学昌明相一致的融学入词的发展趋势,这在题人物画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第七章论述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文学史及文化史意义。顺康雍乾题画词无论是思想内涵的拓展,还是艺术表现的创变,抑或是词学群体的促成以及词风转变的加快等方面,都凸显出此期题画词对题画词史的独特贡献以及对文学史的重要意义。另外,它还具有重要的艺术审美意义,也为画史资料及文学文献的考索提供重要参考。

二、海宁,昂首迈向新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宁,昂首迈向新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城市雕塑
        1.1.2 上海城市雕塑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致谢

(2)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五四”精神的产生与内涵
    2.1 五四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2.1.1 全球史视野下的五四运动
        2.1.2 五四运动参加主体的多元性
        2.1.3 五四运动的成果与历史意义
    2.2 “五四”精神的内涵诠释
        2.2.1 “爱国”是“五四”精神的本质属性
        2.2.2 “进步”是“五四”精神的青春本色
        2.2.3 “民主”是“五四”精神的价值根基
        2.2.4 “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时代主题
3 “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
    3.1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2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持续改革开放和落实创新发展战略
    3.3 以民主精神为动力引擎,进一步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4 崇尚科学与理性,培育全民科学精神
4 新时代“五四”精神传承的原因及必要性
    4.1 新时代“五四”精神传承的原因
        4.1.1 “五四”精神是文化自信的源泉
        4.1.2 “五四”精神引领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
        4.1.3 “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4.2 新时代“五四”精神传承的必要性
        4.2.1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需要传承“五四”精神
        4.2.2 应对国内外风险与挑战需要传承“五四”精神
        4.2.3 把握历史脉络、认清历史使命需要传承“五四”精神
5 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的路径探索
    5.1 构建“五四”精神传承的制度体系,健全机制保障
        5.1.1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融入机制
        5.1.2 依托思政课堂,把握精神实质
    5.2 创新与完善“五四”精神传承的新载体与新渠道
        5.2.1 引导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环境
        5.2.2 植根传统节日,创新学习形式
        5.2.3 搭建教育平台,拓展实践基地
    5.3 发挥青年的主体性作用,优化传承的原则与方法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树立远大理想,坚持脚踏实地
        5.3.3 自觉明德修行,修炼高尚品格
        5.3.4 投身社会实践,锤炼实战本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新服务浓墨重彩 新时代谱写华篇——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连云港市服务业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沧桑
    (一)璀璨文化
    (二)辉煌节点
    (三)优越地位
二、峥嵘岁月
    (一)恢复阶段(1949—1960年)
    (二)稳定阶段(1961—1972年)
    (三)提高阶段(1973—1980年)
    (四)奋进阶段(1981—1988年)
    (五)突破阶段(1989—1996年)
    (六)攻坚阶段(1997—2002年)
    (七)发力阶段(2003—2011年)
    (八)提升阶段(2012—2016年)
    (九)振兴阶段(2017年至今)
        1、服务业连年跨上千亿元台阶
        2、服务业占比首次高居首位
        3、服务业增长态势持续向好
        4、服务业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
        5、服务业吸纳就业各产业最强
三、卓越成就
    (一)从构成看,传统服务业稳居前列
        1、批发零售业绝对举足轻重
        2、房地产业总体表现持续活跃
        3、金融服务全力推动经济发展
    (二)从影响看,交通物流业无可替代
        1、连云港口全球影响继续深远
        2、铁路运输全国比较优势明显
        3、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愈凸显
    (三)从发展看,现代服务业名类前茅
        1、商务服务行业发展势头最好
        2、科技服务行业表现最为强劲
        3、教育及文化娱乐业发展比较突出
    (四)从亮点看,速递及互联网最为迅速
        1、邮政通讯明显快于全省乃至全国
        2、旅游经济发展持续表现活跃
        3、对外经济仍具明显的比较优势
    (五)从规上服务业看,多项指标全省位居前列
        1、总量指标全省中上苏北领先
        2、均量指标全省前茅表现抢眼
        3、人均薪酬稳居全省各市前列
        4、主要效益指标总体相对较好
        5、行业发展相对齐全特点鲜明
    (六)从新服务业看,新业态新动能方兴未艾
        1、“互联网+”风起云涌
        2、“电子商务”风生水起
        3、“三新”经济活力迸发
        4、“四众”模式势头正旺
        5、新动能优势集聚方兴未艾

(4)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创新点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第一节 90年代初期:传统式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90年代中期:由家庭转向事业与情感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新世纪:女性形象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章 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
    第一节 华丽蜕变的“灰姑娘”
    第二节 钟情于事业的“冰山美人”
    第三节 众星捧月的“性感尤物”
    第四节 被家庭“绑架”的可怜人
    第五节 都市生活中的小人物
    第六节 新时代下的传统女性
    第七节 “反道德”的坏女人
第三章 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出现的问题
    第一节 刻板印象的符号化表达
        一、“窥视”下的符号化趋势
        二、话语缺失的“玩偶”人设
    第二节 价值观的偏离
        一、女性形象过度推崇“金钱至上”
        二、女性能力的弱化
        三、都市剧盲目强化“女性战争”
    第三节 女性形象塑造方式和种类单一
        一、“天使”与“魔鬼”的极端化塑造模式
        二、精英人士却性格缺陷的塑造模式
        三、人生经历雷同的塑造模式
        四、青少年和中老年女性形象缺失
第四章 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经济因素
        一、工厂化模式下生产女性形象
        二、女性形象塑造弹性大,易获高收视
    第二节 文化因素
        一、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基础
        二、创作者女性意识薄弱
        三、电视观众女性意识薄弱
    第三节 社会因素
        一、女性都市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女性都市社会生活的商品化和娱乐化
第五章 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路径
    第一节 贴近生活、关注现实
        一、表现真实女性生活
        二、发挥文化娱乐功能
    第二节 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弘扬
        一、展现东方女性魅力
        二、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第三节 严格把关、制度规范
        一、严格审查制度
        二、细化题材限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反思与建构—“民国文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概述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民国文学”出现的原因
    第一节 “现代”的局限与持续的探究
        一、“现代”的限度
        二、重写文学史的推动
        三、经典化判断的推动
        四、现有探索成果的启发
    第二节 环境催生“民国文学”
        一、多元并包的思想、学术氛围
        二、“民国热”的影响
第二章“民国文学”的理论预设
    第一节 透过历史发现文学特性
        一、以时空重视体验
        二、以机制发现特性
    第二节 沿用传统文学分期方法
        一、起止明确化焦虑
        二、承续谱系延传统
    第三节 包罗众象深化文学研究
第三章“民国文学”的限度与可能性
    第一节“民国文学”的限度
        一、“民国”在1912至 1949 年间的有效性问题
        二、“民国文学”的内部矛盾
    第二节“民国文学”发展的可能性
        一、作为研究方法的“民国文学”
        二、以“民国”发现“现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青年追寻中国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2 相关概念辨析
    2.1 青年
        2.1.1 青年概念的界定
        2.1.2 青年概念的外延
    2.2 青年发展
        2.2.1 青年发展的概念
        2.2.2 青年发展的特征
    2.3 中国梦
        2.3.1 梦的概念
        2.3.2 梦想的概念
        2.3.3 中国梦的提出
        2.3.4 中国梦的内涵和特征
        2.3.5 中国梦的价值取向
3 青年追寻梦想的价值特征
    3.1 梦想的价值功能
        3.1.1 梦想的认识功能
        3.1.2 梦想的引导功能
        3.1.3 梦想的激励功能
        3.1.4 梦想的调节功能
    3.2 青年追梦的个体价值
        3.2.1 青年追梦表达诉求
        3.2.2 青年追梦融入社会
        3.2.3 青年追梦促进成长
    3.3 青年追梦的社会价值
        3.3.1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3.3.2 青年追梦释放青春正能量
        3.3.3 青年追梦促进社会革新
4 中国青年追寻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4.1 追寻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中国梦
        4.1.1 坚定走中国民主革命道路
        4.1.2 弘扬敢于牺牲的时代精神
        4.1.3 勇敢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锋队
    4.2 追寻保卫祖国与建设祖国的中国梦
        4.2.1 坚持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4.2.2 弘扬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4.2.3 勇敢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击队
    4.3 追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梦
        4.3.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3.2 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4.3.3 勇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
5 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发展的关系
    5.1 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发展的内在契合性
        5.1.1 中国梦的实现关系着青年的切身利益
        5.1.2 中国梦的价值理念与青年的价值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
    5.2 中国梦是助推中国青年发展的正能量
        5.2.1 中国梦指引青年成长方向
        5.2.2 中国梦搭设青年创造舞台
        5.2.3 中国梦激发青年前进动力
    5.3 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
        5.3.1 国家富强依靠青年的努力奋斗
        5.3.2 民族振兴需要青年的勇敢作为
        5.3.3 人民幸福呼唤青年的刻苦实践
6 当代青年追寻中国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1 当代青年追寻中国梦的历史机遇
        6.1.1 社会环境的变迁为青年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6.1.2 教育深化改革扩展了教育机会与资源
    6.2 当代青年追寻中国梦面临的挑战
        6.2.1 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逐渐显现
        6.2.2 多元社会思潮冲击下的价值观嬗变
        6.2.3 学校对青年逐梦理想教育不足
        6.2.4 网络新媒体碎片式信息影响青年的思想观念
        6.2.5 青年自身逐梦主体能动性不足
7 当代中国青年追寻中国梦的导向及原则
    7.1 指引青年追寻中国梦的导向
        7.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青年追寻中国梦中的指导地位
        7.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价值追求
        7.1.3 以中国道路牵引青年追梦方向
        7.1.4 以中国精神激发青年追梦热情
        7.1.5 以实干精神指导青年追梦实践
    7.2 当代中国青年追寻中国梦应坚持的原则
        7.2.1 方向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
        7.2.2 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相统一的原则
        7.2.3 主体性原则
        7.2.4 继承和超越相统一的原则
        7.2.5 循序渐进原则
        7.2.6 系统性原则
8 当代青年追寻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8.1 当代青年追寻中国梦的外部途径
        8.1.1 发挥家庭教育的常态化引导作用
        8.1.2 发挥学校教育的系统性培养优势
        8.1.3 发挥全社会提供的创造实践舞台
        8.1.4 发挥新媒体的强大舆论引导功能
    8.2 当代青年追寻中国梦的内部途径
        8.2.1 当代青年追寻中国梦应坚定“四个自信”
        8.2.2 当代青年应自觉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8.2.3 当代青年应不断提升能力素质
        8.2.4 当代青年应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8.2.5 当代青年应积极投身“四个全面”社会实践
9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舶来与肇始
        二、通信机构多样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单一
        二、印制借法西方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九宫图式
        二、象征设计手法
        三、直、曲装饰风格
        四、清邮“图像无人”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小结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扬弃与推进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多样
        二、印制工艺精良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文字加盖
        二、构图形式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四、西藏特色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分隔与交融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队伍广大
        二、印制工艺朴质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构图形式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继与开创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稳定
        二、印制工艺精致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铭记与志号
        二、幅面种类增多
        三、构图形式多样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五、初探民族风格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低迂与激昂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萎缩
        二、印制精益求精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志号变化频繁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小结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溯源与逐流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扩展
        二、印制工艺精美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题材丰富
        二、品种增多
        三、新的构图形式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小结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载与传播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多元
        二、印制工艺精湛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三、票型种类多样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宋代涉海韵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范围——何为涉海诗赋
        1. 海洋文学的来历
        2. 作为海洋文学组成部分的涉海韵文
    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现状
        1. 涉海文学研究综述
        2. 宋代涉海韵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涉海韵文的各时期发展概况
    第一节 涉海韵文的宋前发育史
        1. 先秦两汉涉海韵文
        2. 魏晋南北朝涉海韵文
        3. 隋唐涉海韵文
    第二节 金元、明清及近代涉海韵文的发展
        1. 金元涉海韵文
        2. 明代涉海韵文
        3. 清及近代涉海韵文
第二章 宋代涉海韵文的生成环境与要素
    第一节 两宋文人迁谪与涉海诗
        1. 两宋文人迁谪的历史进程
        2. 两宋文人迁谪的地理状态
        3. 两宋海南谪宦的不同心态与处世哲学
    第二节 两宋经济、外交与涉海诗
        1. 两宋经济与涉海诗
        2. 两宋外交与涉海诗
    第三节 两宋科技与涉海诗
        1. 造船业的发展
        2. 陆图海图测绘的完善
        3. 指南针与罗盘的运用
        4. 天文气象的计算与推测
    第四节 两宋韵文的自身发展与涉海作品
        1. 诗体的递嬗
        2. 词体的完型
        3. 赋体的流变
        4. 文人审美心态的转变
第三章 两宋涉海诗创作视野考察
    第一节 两宋诗中的海洋景观
        1. 宋诗中的海洋自然景观
        2. 宋诗中的海洋人文景观
    第二节 两宋诗中的海洋物产
        1. 宋诗中的海洋生物
        2. 宋诗中的滨海非生物
        3. 宋代咏物海诗的审美风貌
    第三节 两宋诗中的沿海生活
        1. 描述诗人自身的沿海生活经历
        2. 描述平民百姓的沿海生活场景
        3. 诗人自身感悟与沿海平民生活的结合
    第四节 两宋诗中的航海经历
        1. 对行人的殷切祝福与个人内心立场、哲思的表达
        2. 海商的苦心经营与万里跋涉
        3. 谪宦的人生感怀与精神超越
        4. 游子的个人历险或异域想象
        5. 臣子的龙血玄黄与家国之耻
第四章 宋代涉海词赋
    第一节 宋词中的海洋情怀
        1. 览海仙游的审美思考
        2. 感时悟事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宋代涉海赋的内容指向与艺术价值
        1. 宋赋对海洋的概括性介绍——《海赋》
        2. 宋赋中的海洋气象奇景——《飓风赋》
        3. 宋赋中的滨海人文胜迹——《望海亭赋》
        4. 宋赋中的海防军事力量——《海鳅赋》
第五章 宋代涉海韵文的文化观照与艺术分析
    第一节 两宋涉海韵文的文化观照
        1. 保守内向传统文化下的海洋精神萌芽
        2. 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下的“以海为田”
    第二节 两宋涉海韵文的艺术分析
        1. 两宋涉海韵文对前代诗作的继承
        2. 两宋涉海韵文的新创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基于审美文化研究的中国西部电影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四、三个阶段的分期依据
    五、本课题研究综述
第一章 本体变革: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经典时期(1984—1989)
    1.1 传统农耕文化的守望
        1.1.1 人与土地的生存悖论
        1.1.2 个体与族群的成长仪式
        1.1.3 神话意识的传承与呈现
        1.1.4 农耕体验与影像趣味
    1.2 现实主义精神的光照
        1.2.1 解剖和直面现实关系
        1.2.2 启蒙与诗意的现实主义
        1.2.3 传承与变革中的现实主义手法
    1.3 新影像叙事的自觉
        1.3.1 造型美学自觉
        1.3.2 声音美学自觉
        1.3.3 摄影美学自觉
第二章 镜城突围: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
    2.1 文化之困与突围之路
        2.1.1 镜城的围困与突围
        2.1.2 电影的祛魅与赋魅
        2.1.3 主体的聚合与离散
        2.1.4 文化角力与镜像交错
    2.2 审美形态的探索
        2.2.1 空间位移与都市体验
        2.2.2 乡村变革与纪实主义
        2.2.3 审美理想:建构与解构
        2.2.4 审美形式:丑与俗
    2.3 类型化的初步尝试
        2.3.1 西部电影类型观念的确立
        2.3.2 西部电影语言:类型与反类型
        2.3.3 承接与断裂:新西部武侠片
        2.3.4 西部少数民族电影:民族自省与精神重塑
第三章 多元碰撞: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
    3.1 多元审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3.1.1 多元文化的交汇与交锋
        3.1.2 文化伦理与泛化的喜剧性
        3.1.3 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
    3.2 类型探索的新样态
        3.2.1 西部歌舞片《高兴》:消费语境下的底层狂欢
        3.2.2 西部生态片《可可西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体认
        3.2.3 西部警匪片《西风烈》:类型化的本土经验
    3.3 多元语境中西部电影的镜像审美嬗变
        3.3.1 西部电影音乐:从赵季平到谭盾
        3.3.2 西部电影空间造型:从质象、意象到仿像
        3.3.3 西部电影服饰美学:从意念化到形式化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顺康雍乾题画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意义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 本文的研究意图及研究方法
    四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
第一章 题画词的产生与清代以前题画词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题画诗发展概述
        一 先秦两汉:题画诗的孕育萌芽
        二 六朝:题画诗的正式产生
        三 唐代:题画诗的完备成熟
        四 宋元:题画诗的全面发展
        五 明清:题画诗的再焕异彩
    第二节 题画词兴起和宋代对题画词发展的奠基性影响(附论金代题画词)
        一 苏轼“以诗为词”开启题画词的吟咏之风
        二 南宋爱国词人题画词中的悲愤、隐逸之情
        三 风雅词人对题画词情感表达的净化和拓展
        四 风雅词人对题画词艺术水平的提升
        五 附论:东坡词范式影响下的金代题画词
    第三节 词、画通融与元代题画词的新变
        一 同题集咏成为元代题画词的重要要创作方式
        二 元代题画词体现出鲜明的江南地域文化特点
        三 画家题画词的创作成为元代题画词的新亮点
        四 元代题画词文化内涵的深层意蕴凸显道家思想的文化底色
    第四节 明词中衰背景下的明代题画词
        一 雅的品味:明代题画词的主流审美趣味
        二 艳的情思:明代题人物画词回归艳情的题材取向
        三 曲化俗化:明中叶以来题画词的发展趋向
        四 区域辐射:江浙地区对明代题画词的辐射和带动
第二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人占籍情况和题画词数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人的占籍分析
        一 从省区的角度考察
        二 从府区的角度考察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数量统计
        一 创作数量统计
        二 被题咏的画家
        三 被题咏的画作
第三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创作生态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的社会氛围
        一 帝王权贵对绘事的爱好和倡导
        二 文化专制统治下的画隐和娱画
        三 西画东渐背景下的渗透和新变
        四 文人画的极度发达与高度成熟
        五 清代文人对绘事的爱好与参与
    第二节 稽古右文、朴学兴盛下的文艺创作环境
        一 清代学术对绘画实践的影响
        二 清代学术对绘画鉴藏的影响
        三 清代学术对绘画理论的影响
        四 清代学术对绘画主体的影响
    第三节 士人交往频繁的群体品题风尚
        一 品题风尚的盛行
        二 文人与画家的交往
第四章 顺康雍乾画词的题材类型和创作机制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题材类型
        一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题材消长
        二 顺康雍乾时期写真及其题咏勃兴原因探讨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创作机制
        一 画家自题画词
        二 文人唱和中的题画词
        三 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机制的特征
第五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思想内涵的拓展与新交
    第一节 表现社会性情感功能的开拓
        一 陵谷变迁的感愤
        二 民生疾苦的同情
        三 忠孝节义的表彰
        四 世态人情的针砭
    第二节 表现个体性情感功能的拓宽
        一 人伦亲情的讴歌
        二 爱恨情愁的咏叹
        三 友情乡思的眷念
        四 胸怀心志的披露
    第三节 审视女性问题的新视野
        一 才艺品节的称扬
        二 不幸遭遇的同情
        三 悲剧命运的思考
    第四节 学术文化倾向和理论思辨色彩
        一 文化生活的再现
        二 儒佛哲理的探讨
        三 艺术理论的阐释
第六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艺术创变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体制创新
        一 缘题赋词的选调特征
        二 联章组词的容量扩充
        三 精撰词序的体制完善
        四 集句成词的体制探索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山水画词与花鸟画词的艺术创变
        一 意象体系的丰富发展
        二 由画到词的倾向增强
        三 融学入词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顺康雍乾题人物画词的艺术创变
        一 多彩多姿的人物形象画廊
        二 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创变
        三 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创变的原因
第七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文学及文化意义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词史意义
        一 拓展词的题材内涵
        二 深化词的艺术表现
        三 促进词学群体的形成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文化意义
        一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艺术审美意义
        二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文献考索意义
结语
附录一 本文参考图版
附录二 元代题画词文献考述
附录三 明代题画词文献考述
附录四 顺康雍乾题画词辑补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海宁,昂首迈向新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2]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传承研究[D]. 任帅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新服务浓墨重彩 新时代谱写华篇——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连云港市服务业发展综述[J]. 王志慧,马清涛. 统计与管理, 2019(09)
  • [4]中国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李兰.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5]反思与建构—“民国文学”研究述评[D]. 高琳. 青海师范大学, 2018(02)
  • [6]中国青年追寻中国梦研究[D]. 易帅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17(12)
  • [7]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宋代涉海韵文研究[D]. 王红杏. 吉林大学, 2016(03)
  • [9]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D]. 赵涛. 西北大学, 2015(06)
  • [10]顺康雍乾题画词研究[D]. 兰石洪.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海宁,昂首迈向新世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