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类对偶最值命题的内在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罗丹[1](2021)在《高一学生函数概念CPFS结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函数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四大主线之一,近年来函数概念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育的重点研究对象。有大量研究表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喻平教授提出的CPFS结构理论为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CPFS结构是由概念域、概念系、命题域和命题系组成的一种良好的用于数学研究的认知结构。调查研究学生的CPFS结构现状,对构建和完善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有指导性的作用。研究的核心问题:高一学生的CPFS结构现状如何以及存在怎样的问题?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为调查高一学生函数概念的CPFS结构,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分为函数概念教学研究与CPFS结构理论两大方向,分别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新教材的《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进行分析和知识框架梳理,为之后的问卷编制奠定基础;接下来以CPFS结构理论为基础,基于CPFS结构的测查方法对喻平教授编制的问卷进行改编,并征求一线教师及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得到最后的问卷,并实施调查;最后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并发放测试问卷以及进行师生访谈,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综合分析高一学生的CPFS结构现状,并从多角度分析影响学生函数概念CPFS结构现状的因素。研究结论:(1)高一学生函数概念的CPFS结构呈现中等水平。(2)学生对函数概念系和命题系的掌握程度低于概念域和命题域的掌握程度。(3)学生头脑中缺乏清晰的知识框架,且缺乏完善数学认知结构的意识。(4)高一学生对函数的本质内涵把握不够准确,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和严谨性有待提高。通过研究分析,学生函数概念CPFS结构的形成主要受到课程知识、教师和学生自身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改进教学时主要针对课程维度、教师维度和学生维度进行,重视对课程内容的处理,促进知识衔接和结构完整;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从多方面提高高一学生的适应能力,将教育理论应用于概念教学;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挖掘概念命题本质,主动构建和完善CPFS结构。
刘彩华[2](2021)在《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渗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对数学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和渗透是非常必要的,于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展开了本课题的调查研究。首先,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总结。此外,还对教材和高考试题进行了梳理,从中发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非常广泛,在高考中的考查力度很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其次,本文研究了数形结合思想的教育教学理论。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情境,启发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建构新知识。根据表征理论,教师要重视数学对象的多元表征,培养学生的表征转换能力。此外,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要遵循教学原则,在学生参与的前提下,化隐为显,循序渐进,系统和反复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随后,本文采用测试卷调查法,调查了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理解和运用的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比较片面;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点使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和能力存在差异;学生以数解形的能力好于以形助数,而数形兼顾的能力较差;高三学生整体的运用能力比高二学生好;采用访谈法,了解学生作答和思维情况,总结学生在做题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教师强调数形结合思想一般是在习题课或复习课,而在新授课较少,年轻老师会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形结合的教学。根据调查结果,本文深入探究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充分利用教学素材;②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③重视数学对象的多元表征;④渗透途径:体会于知识形成中、激活于问题解决中、概括于专题复习中、内化于练习巩固中;⑤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⑥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最后,本文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实例。
方玉泉[3](2020)在《数学构造思想方法的理论探索与现状调查》文中指出数学是一门注重能力和方法的科学,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学的灵魂,中学阶段数学的学习、教学和问题解决都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构造思想方法是一类通过构造新的数学对象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在数学科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掌握和应用构造思想方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对构造思想方法的理论探索,了解学生构造素养的现状,是促进师生掌握和应用构造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研究以构造思想方法为核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围绕以下几个内容进行:(1)对构造思想方法的解题理论与教学理论进行探索;(2)对中学生构造素养的现状展开调查;(3)对中学生构造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4)对师生在教与学中应用构造思想方法的问题提出建议.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和分析综合法.在理论上,充分查阅大量关于构造思想方法的文献,结合对构造思想方法的理解与认识,深入探索了构造思想方法解题与教学的理论,不仅提出了构造思想方法解题的特点、原则和策略,教学的意义与原则,还对解题策略的维度进行划分,并对各二级维度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在实践上,编制了用于调查中学生构造素养的测试卷,并制定了与之匹配的评价标准和访谈提纲,择期在国内两所中学实施测试,并利用相关软件对测试的结果展开了多个角度的统计与分析,还对三个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访谈和个例分析.得出的结论在实践方面表现为学生整体上利用构造法解题的表现较为一般,学生的构造素养受学校和性别的影响较大,受成绩水平的影响较小,学生对构造思想方法的了解不足,认知的途径比较单一,意愿比较平淡.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分别提出针对学生和教师的建议,并且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进行总结.
范小娟[4](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袁雨宸[5](2019)在《精神生活的实践论阐释》文中研究指明人是精神生活的奥秘,人之实践的复杂性构筑起人类生活的总体结构。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任何一种生命活动,只有被放到这个生活结构总体中与其它领域的实践活动进行比较,才能够获得较为客观与全面的理解。因此,理解精神生活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活的总体结构与这一结构各要素间的互动关系。鉴于精神生活的政治哲学视角尚有待完备,精神生活的政治意蕴尚有待挖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实践论阐释拟从此点入手,扩宽精神生活研究的视阈。本研究的行文逻辑及主要观点如下:首先,梳理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关系的历史谱系与思想谱系,探寻精神生活观与现实政治状况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意识哲学与政治哲学的交叉视野中把握精神生活的内在本性。通过上述的梳理,我们得出的核心观点在于:精神生活的政治意蕴是人类生活的本有之义,精神生活在本质上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哲学与政治的相遇,为我们把握两种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清晰且详实的视角。但我们应看到,哲学反思政治,始于政治生活衰落之时。古希腊哲人希冀于以观念政治解决现实政治问题,以精神生活的原则治愈政治生活的创伤,这就赋予了精神生活绝对超然的位置,这种理解之于精神生活自身即超验主义精神生活观的形成。超验主义精神生活观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神权国家中达到极致,成为普罗大众的社会意识。随着生活结构总体的现代性转型,超验主义精神生活观遭到近代自然主义精神生活观及先验主义精神生活观的挑战,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关系再度成为一个问题,寻找精神生活的真实基础与重建精神生活的根基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其次,以启蒙为视角,把握近代人对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关系的理解,并以此为契机,澄清马克思本人的精神生活思想及其特色和发展历程。本段的核心观点在于: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思想是在启蒙的道德政治路线上,通过继承与扬弃康德和黑格尔的见解而成。具体而言,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从道德政治的主观性维度到客观性维度,再到超越道德政治的启蒙传统的过程。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精神生活问题隶属于人类解放的总问题,以社会解放为宗旨的政治解放是马克思提供的重拾精神生活的政治意蕴的现实路径,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革命实践”的理论形式,其本质是建立在关系性思维基础上的结构互动理论。尽管,马克思本人对精神生活没有做出过多地正面表述,但其留给我们的世界观遗产,却为我们理解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及其政治意蕴,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再次,通过对现代西方哲学和社会批判理论对精神生活现状的反思的再反思,具体呈现当代人精神生活的遭遇。在我们看来,当代西方思想家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对精神生活问题的剖析,有力且清晰地呈现出当代人的精神生存困境。但是囿于其对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之间关系的消极理解,以及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立场,其解决方案往往寄托于个体精神觉解一维。面对资本市场与国家机器的强势“结盟”,这种审美解放因无法实现,必然从“绝望的反抗”走向“反抗的绝望”,最终彻底放弃道德政治的理想,陷入政治现实主义的范式中无法自拔。最后,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为核心,憧憬人类精神生活的未来,并对其现实性与可能性给出思考。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精神生活的当代症候表征出人类总体存在方式的异化状态,资本逻辑宰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正义性是这一异化状态的根由。但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过渡阶段,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也为人们扬弃当前困境提供了现实的可能。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实践批判与制度批判,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敞开了超越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西方中心主义、扬弃西方宗教传统、抑制虚无主义侵扰的现实路径与思想方向。
李鹏飞[6](2019)在《基于嵌入悖论的创业网络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业活动是推动国民就业水平、增强微观经济活力、提高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全民创业活动呈现井喷态势。面对新创劣势和弱小劣势,创业网络是创业者发现创业机会、获得创业资源、快速适应经济转型、扩展生存空间以及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但网络嵌入过度会产生路径依赖、网络同质和冗余、网络冲突和机会主义行为等负面影响。基于网络嵌入性的双刃剑属性,形成了“嵌入悖论”的理论命题,不仅表现在关系嵌入层面的关系强度悖论,也表现在结构嵌入层面的网络多样性和网络开放性悖论。作为社会网络研究中的一个着名理论命题,在个体的工作网、讨论网、企业网络、集群网络、创新网络等领域多有涉及,但对网络嵌入悖论的现有讨论,在分析思路和方法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创业网络领域仍集中于研究网络嵌入的正向作用,对负向作用关注不足,对网络嵌入悖论则鲜有研究,因此在创业网络领域讨论网络嵌入悖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创业者在资源约束的前提下,面对网络嵌入悖论创业者如何配置网络结构,也具有显着的实践意义。小微企业早期创业活动中的网络嵌入悖论现象更加突出,所以选择该阶段的网络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解决三个研究问题:(1)创业者如何判断网络结构是否存在嵌入过度?(2)不同网络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网络嵌入悖论的影响是否重要?(3)创业者如何配置同时具有悖论性质的网络结构?为此,以网络嵌入理论和创业网络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择关系强度、网络多样性、网络开放性三个具有悖论性质的网络维度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面,根据创业网络要素的理论框架,建立“网络结构-创业者能力-创业绩效”的理论模型作为总体分析框架;在实证方面,根据非线性的竞争性中介模型、非线性调节模型、响应面分析模型和块变量模型,构建了“三级叠加、四级交互”的路径分析框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采用Mplus7.4进行检验。对于研究问题一,借鉴ABC(Antecedent-benefit-cost)的分析框架,建立了三个非线性的竞争性中介模型(Modell)。分别以关系强度、网络开放性、网络多样性作为自变量,以创业能力和认知偏差作为竞争性中介变量、创业绩效作用因变量,分析单维度网络嵌入悖论。结果发现关系强度、网络开放性、网络多样性对于创业绩效的总效应都存在网络嵌入悖论,但各自的直接效应、间接作用和总效应存在差异。对于研究问题二,在Model1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三个非线性有调节的竞争性中介模型(Model2)。结果表明,网络多样性对关系强度始终都具有增强型调节作用、网络开放性对关系强度先具有削弱型调节作用后具有增强型调节作用、网络开放性对网络多样性则先具有增强型调节作用后具有削弱型调节作用。对于研究问题三,分别以创业能力、认知偏差和创业绩效作为因变量建立响应面分析模型(Model3-1)。结果发现,在总体上,关系强度与网络多样性的一致性、关系强度与网络开放性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降低认知偏差;反之,网络多样性与网络开放性的一致性,则会降低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提高认知偏差。在Model3-1和Model1的基础上,建立三个块变量的线性竞争性中介模型(Model3-2)。结果发现,创业能力和认知偏差分别在三个块变量与创业绩效之间具有竞争性中介作用。在Model 3-2和Model 2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块变量的线性有调节的竞争性中介模型(Model3-3)。结果发现,网络开放性对关系强度和网络多样性的一致性与创业绩效之间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总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郑慕聪[7](2016)在《直觉模糊推理及行人过街决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行人过街安全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无信号控制条件下的行人过街行为和机动车通行的冲突现象进行研究,旨在建立模糊推理系统模型分析行人过街的行为决策,给出行人安全行为决策的推理机制,发展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行人过街风险评估方法。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针对基于直觉模糊集的模糊推理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直觉模糊区域上的逻辑算子。在直觉模糊区域上研究由左连续三角模生成的剩余型直觉模糊蕴涵算子的性质。通过引入模糊差算子,得到了剩余型直觉模糊蕴涵算子的统一形式,揭示了直觉模糊蕴涵算子和模糊蕴涵算子的关系。并给出4类常见的左连续三角模所生成的直觉模糊蕴涵算子的具体表达式。同时,引入由直觉三角余模所伴随的直觉模糊差算子的概念,给出剩余型直觉模糊差算子的统一形式,建立起直觉模糊算子与模糊算子的关系。也给出4类常见的左连续三角模所对应的直觉模糊差算子的具体表达式。(2)针对余剩余格的代数性质作进一步的研究。在余剩余格中引入模糊理想和直觉模糊理想,讨论其相关的代数性质,并给出余剩余格中模糊理想和直觉模糊理想的表示定理。(3)在直觉模糊算子理论基础上,针对直觉模糊推理的机制和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考虑将FMP问题和FMT问题推广到直觉模糊集上,提出IFMP问题和IFMT问题,结合模糊推理的三Ⅰ算法,针对剩余型直觉蕴涵算子,提出直觉模糊推理IFMP问题的三Ⅰ方法,并且给出分解方法。随后讨论了三Ⅰ方法的还原性,证明了三Ⅰ方法和分解方法均具有相应的还原性。同时也证明直觉模糊推理IFMP问题的三Ⅰ方法解在退化条件下和模糊推理FMP问题的三Ⅰ方法解具有一致性。并提出了α-三Ⅰ算法。同样,对于直觉模糊推理IFMT问题,本文也给出三Ⅰ方法解和分解方法解,也证明直觉模糊推理IFMT问题的三Ⅰ方法解在退化条件下和模糊推理FMT问题的三Ⅰ方法解具有一致性。然而IFMT问题的三Ⅰ方法解和分解方法解并不具备还原性,只具有局部还原性。针对三Ⅰ方法求解IFMT问题还原性较弱的结果,根据剩余型直觉模糊差算子的性质,本文提出直觉模糊推理IFMT问题的对偶三Ⅰ方法解,同时也给出了对偶的分解方法解,证明了对偶三Ⅰ方法和分解方法具有还原性。(4)在IFMP问题和IFMT问题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直觉模糊推理多规则多输入模型相应的推理机制和推理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结合模糊推理的多Ⅰ方法以及直觉模糊推理的分解方法,给出了直觉模糊推理多规则多输入模型的多Ⅰ方法解和分解方法解。同时针对非对称模式的直觉模糊推理机制进行探讨,给出了前件是直觉模糊集后件是模糊集的推理机制和方法。(5)基于模糊推理方法,针对无信号控制条件下行人过街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行人过街行为的决策机理,建立以车距和车速为模糊输入风险指数为模糊输出的两输入单输出的模糊近似推理系统。通过对实际路段的信息采集和数据提取,给出了行人在不同过街方式下的行为特点,基于实测数据用模糊推理系统分析行人的决策行为,并针对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给出相应的安全行为建议。
许晓莲[8](2015)在《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利用作业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注作业问题,尤其是关注如何取得较好的作业效果且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但是,目前国内,教育研究者非常关注作业之外的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的研究,而对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的作业是否有效的研究甚少。由于数学学科知识本身的高度抽象,因此,数学教学一般都特别重视学生的作业训练,作业训练在数学教学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耗费了师生很多的精力,但实际效果又不理想。可以说,作业有效性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和典型。鉴于本人具有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经历和经验,因此,本论文拟以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围绕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这个主题,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综述了作业研究背景,梳理了国内外作业问题的相关研究,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价值、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有效数学作业相关理论分析"。首先,讨论了心理学、教育学和数学视域中的作业观。其次,在梳理了作业含义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作业含义的基础上,界定了有效作业的含义。有效作业是指有价值、有效果和有效率的作业,其中有价值是作业有效果和有效率的前提条件。再次,具体阐述了作业有效果的表现。数学作业有效果表现在:促进数学知识学习、训练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和培养良好习惯和态度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有效作业的基本构成框架,并讨论了有效作业实施的理念和要求。第三章"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本章采取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对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作业内容重复、缺少层次性,数量多,作业题型单一;在作业完成方面,多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完成作业习惯,不会思考问题、不熟悉做作业的方法、机械模仿居多、甚至有抄袭现象等;在作业批改和作业评价方面,倾向将作业当做管理学生的手段而不是提高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在作业反馈方面,反馈信息没有落实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作业有效性。调查同时发现,影响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方面;外部因素包括来自社会、家长和相关的教育政策。第四章"数学作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基于笔者的调查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了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首先,如何有效地设计与布置数学作业;其次,如何地指导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最后,如何有效地批改、评价和反馈数学作业。文章最后,对高中数学有效性作业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顾瑞雪[9](2013)在《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社会与文学》文中认为本文题目定为“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社会与文学”,将清末社会与文学的转变与废除科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试图从科举废除的角度对这段时期士人与文学的发展变化加以阐释。文章尝试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科举废止前后,“士”阶层对科举改革的态度与反应;“士”的社会地位及心理的变化;晚清文人社会地位与精神状态的变化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和影响;科举文体对晚清文学发展的影响;科举革废对晚清社会与文学转变影响与意义的价值判断。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探究科举革废的深层原因,剖开这个影响巨大的“文化的断裂,社会的转型”的真实面目,尽可能还原20世纪前后晚清中国士人与文学发展的历史真实,发掘清末政治历史的变化给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带来的影响。文章上编借鉴《史记》以“以‘本纪’为经,以‘列传’为纬”的结构布局方法,第一章以慈禧与光绪皇帝的政治活动为纲,梳理了晚清科举制度革废的基本发展状况,将其作为全文论述的整体文化背景。第二章论科举改革的上层士大夫,较为全面地观照了作为科举制度高层受益者对改革科举的态度,以及他们在废除科举后所做的善后与文化补救工作。第三章论述科举社会的中层士绅,先述康梁等激进改革者变革科举的呼声,再论严复、叶德辉、曾廉等人,以及科甲出身的翰林院学士等士人群体对改革科举的不同或同中有异的声音,试图在同一阶层士人的对比中,凸显科举改革的现实意义。第四章论述科举社会中以科第作为人生追求的下层知识者和主动疏离科举的知识阶层,他们(尤其是前一类)占据了中国旧式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形成了整个科举金字塔的庞大底座。在乡村教育的萎缩和中国教育制度艰难转型的大背景下,考察他们的生存状态及心理变化,能够最直接地触及到科举制度最真实的层面。下编以科举革废对文学的影响为论述中心。第五章总论晚清科举革废前后文人文学的发展情况。科举的革废使文学创作主体的生存状态、心理情感等方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进而影响向到当时的文学创作,“革新”与“守旧”、“雅洁”与“通俗”的交锋贯穿了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整个过程。报刊、杂志等现代传播媒介的盛行,促使晚清文学的创作内容和创作方式等方面也日趋多样化,晚清小说也精粗杂陈、泥沙俱下,展示了转型时期文学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第六、七章重点论述晚清散文和诗歌,紧紧围绕二者与科举文体的密切关系而展开。作为明清文学最大的文学生态,科举对文学的影响不言’自喻。虽然八股文在晚清时期被指斥为国弱民贫的“根源”,时人必欲除之而后快,然而八股文对散文的影响仍然明晰可见。试律诗对诗歌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诗歌体制、语言、音韵等方面的规范外,对“雅”风格的追求仍然昭示着古典诗歌的强大魅力。古近体诗歌的创作一方面遵循着古典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努力克服乾嘉以来的“轻脱”、“纤佻”诗风,同时又转益多师、熔铸百家,自成面目;另一方面则不断向外拓展,试图援引外国名词、景物入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诗”风貌。不同文体的文学创新,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展示出不同的面目,经验足以给后人吸取,教训亦足以给后人借鉴。第八章回应全篇,揭示晚清以来西方“进化论”观点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生硬切割与剪裁,反思清末以来“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视角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武断与遮蔽,主张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中国晚近以来的文学、文化事件。
庞煜[10](2013)在《基于可能性理论和格论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文中提出自可靠性工程技术在我国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半个世纪以来,可靠性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初对电子产品的研究扩展到航天、核能及通信等领域,80年代以后可靠性工程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随着各种复杂结构系统的建立,实际工程中常常会遇到通过自然语言来表达模糊信息的情形,此时用概率论这一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传统方法难以完成对自然语言本质上的模糊性的描述。这就要求在可靠性理论中发展可能性理论,转换自然语言表示的命题,从而达到开展定量分析的目的。同时,由于常规的二态可靠性理论假设系统仅存在“完好”和“失效”两个状态,这是对实际情况的过度简化。专家学者们因此开展了对多状态可靠性理论的研究,大多数研究分析多状态系统的文献均假设系统和部件的状态集是全序集。进一步深入分析可知,由于系统状态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可比性,这一假设局限了对实际系统和部件状态的描述。从而引发了以建立在偏序关系上的格来描述系统和部件状态集的系统可靠性研究工作的开展。本文针对系统可靠性理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解决认知不确定性和表达系统状态不可比性两个问题为出发点,基于可能性理论和格论对系统可靠性分析展开研究,其主要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基于凸子格的概念延展对系统可能可靠性的理论研究。凸子格的定义由子集的凸性扩展而来。Cappelle和Kerre博士在系统状态集为完备格的假设下提出关于格上同余关系的结构函数等价类。本文在此基础上引入凸子格的概念对系统进行可能可靠性分析,介绍基于格同余关系的结构函数上的等价类,随后得到等价类上的上下界集均为凸子格的结论,进而推出结构函数等价类的凸子格上下界集及其上下限,并讨论相关的定义和性质在理论中的意义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不同的结构函数代表不同的系统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现有的子系统(部件)状态与系统状态之间关系的信息缩小确定结构函数的范围,同时结构函数等价类的凸子格上下界集及其上下确界的确定使得在确定了观察集的基础上,可以比较本文所提出的结构函数与原等价类中结构函数的优劣,从而达到寻求优异的系统结构的目的。(2)基于可能性理论对多状态系统进行可能可靠性分析。为了克服由系统状态可能性分布难以获取的困难对系统可能可靠性分析构成的障碍,引入最大可能剩余寿命来表征系统状态与剩余寿命之间的内在函数关系。系统状态对应的最大可能剩余寿命定义为该状态下系统保有最大可能的剩余寿命。通过这一定义搭建系统状态可能性分布与系统寿命可能性分布之间的桥梁,同时引入观测时刻这一变量,联系系统状态与其对应的最大可能剩余寿命之间的函数关系,重新定义多状态系统的可能可靠性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寿命的可能性分布避开难以入手的系统状态可能性分布,实现对系统可能可靠性的分析。(3)对部分故障影响可忽略或可延迟的可修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基于维修理论中的实际问题,介绍部分故障影响可忽略或延迟的模型,以两部件并联可修系统为对象,给出原系统和考虑部分故障可忽略的新系统的模型假设,在原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基础上开展对部分故障可忽略的新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给出并证明新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表达式。在基于可能性理论的对部分故障影响可忽略或延迟的单部件可修系统研究中,通过原有的模型假设建立新的系统模型,并对两个模型加以区分,进而具体针对部分故障影响可忽略或延迟的单部件可修系统新模型开展可能可靠性分析,得到系统的可能可用度。(4)对多状态系统在完备格框架下进行系统可靠性分析和可能可靠性分析。基于实际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状态之间优劣不可比性,提出用建立在偏序关系上的完备格替换原有的全序集来描述多状态系统状态集。假设系统状态空间和部件状态空间均为完备格,以单部件系统、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和表决系统等典型系统为对象,分别基于概率论和可能性理论进行了系统可靠性分析和系统可能可靠性分析。
二、一类对偶最值命题的内在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类对偶最值命题的内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一学生函数概念CPFS结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CPFS结构 |
1.2.2 高中函数概念 |
1.2.3 概念图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调查研究方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点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CPFS结构的研究现状 |
2.1.2 函数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
2.1.3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结构理论 |
2.2.2 认知同化理论 |
第三章 CPFS结构下的函数概念分析 |
3.1 分析函数概念框架的意义 |
3.2 《新课标》对函数概念学习的要求 |
3.2.1 函数概念 |
3.2.2 函数性质 |
3.3 函数内容的整理分析 |
第四章 问卷调查设计 |
4.1 调查问卷设计 |
4.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4.1.2 测试卷的设计 |
4.1.3 测试卷信效度分析 |
4.1.4 测试卷难度分析 |
4.1.5 测试卷区分度分析 |
4.2 测试问卷数据处理 |
4.2.1 数据收集情况 |
4.2.2 测试卷得分统计分析 |
4.2.3 测试卷得分性别差异性分析 |
4.2.4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测试卷得分差异性分析 |
4.3 习题卷编制依据 |
4.4 习题卷的文本分析 |
4.5 访谈实录与分析 |
4.5.1 学生访谈 |
4.5.2 教师访谈 |
4.5.3 访谈分析总结 |
第五章 高一学生函数概念CPFS结构现状分析与建议 |
5.1 学生存在的问题 |
5.2 影响CPFS结构的因素 |
5.2.1 知识角度 |
5.2.2 教师因素 |
5.2.3 学生因素 |
5.3 针对学生函数CPFS结构测试结果的改进建议 |
5.3.1 课程维度——促进知识衔接和结构完整 |
5.3.2 教师维度——应用认知同化理论进行教学 |
5.3.3 教师维度——重视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
5.3.4 教师维度——重视思维训练和框架梳理 |
5.3.5 学生维度——梳理知识,挖掘概念本质 |
5.3.6 学生维度——利用概念图完善CPFS结构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调查研究结论 |
6.2 调查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一函数概念CPFS结构测试问卷 |
附录2 高一函数函数CPFS结构习题测试卷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2)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形结合思想概述 |
2.1 数学思想方法的界定 |
2.2 数形结合思想概述 |
2.2.1 数形结合思想的界定 |
2.2.2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类型 |
2.2.3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原则 |
2.3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体现 |
2.3.1 数形结合思想在教材中的体现 |
2.3.2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中的体现 |
2.4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育教学价值 |
第3章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育教学理论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3.2 表征理论 |
3.3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原则 |
第4章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 |
4.1 调查的设计 |
4.1.1 调查内容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调查方法 |
4.1.4 测试卷与访谈提纲的编制 |
4.2 调查的实施 |
4.3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4.3.1 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分析 |
4.3.2 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分析 |
4.3.3 学生访谈的结果分析 |
4.3.4 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存在的问题 |
4.3.5 教师访谈的结果分析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渗透研究 |
5.1 挖掘蕴含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素材 |
5.2 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
5.3 重视数学对象的多元表征 |
5.4 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
5.4.1 知识形成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
5.4.2 问题解决中激活数形结合思想 |
5.4.3 专题复习中概括数形结合思想 |
5.4.4 练习巩固中内化数形结合思想 |
5.5 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 |
5.6 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 |
5.7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实例 |
5.7.1 新授课的教学实例 |
5.7.2 习题课的教学实例 |
5.7.3 复习课的教学实例 |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
6.1 总结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数学构造思想方法的理论探索与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学习的特点 |
1.1.2 数学解题的重要性 |
1.1.3 解题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 |
1.1.4 教学同样需要数学思想方法 |
1.1.5 构造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地位 |
1.2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数学思想方法 |
2.1.2 构造思想方法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3. 理论的探索 |
3.1 构造法的解题理论探索 |
3.1.1 构造法的解题特点 |
3.1.2 构造法的解题原则 |
3.1.3 构造法的解题策略 |
3.1.4 构造法解题策略间的关系 |
3.2 构造法的教学理论探索 |
3.2.1 构造法的教学意义 |
3.2.2 构造法的教学原则 |
3.2.3 构造法教学案例设计 |
4.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4.1 调查的设计 |
4.1.1 测试对象的选择 |
4.1.2 测试卷的设计 |
4.1.3 评价标准的制定 |
4.2 调查的实施 |
5. 调查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
5.1 测试卷数据分析 |
5.1.1 测试数据的编码 |
5.1.2 测试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 |
5.1.3 测试卷答题情况统计分析 |
5.1.4 测试数据的分布分析 |
5.1.5 测试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
5.1.6 测试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5.2 个例访谈分析 |
5.3 调查结果总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理论探索的结论 |
6.1.2 现状调查的结论 |
6.2 建议 |
6.2.1 对学生的建议 |
6.2.2 对教师的建议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选题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拟突破的难点 |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
1.3.2 “旅行中的理论” |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
2.1.2 译者的评论 |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
5.3.2 理论趋同 |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
6.2.1 接受中的错位 |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精神生活的实践论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价值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2.国外研究现状简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辨析精神生活研究的判断原则:实践与反思性判断原则 |
2.厘清精神生活发展道路选择的真实基础与确切任务 |
3.逻辑脉络与总体结构 |
第一章 精神生活的超验主义传统及其批判 |
一、精神生活作为哲学论题的方法论考察 |
二、探索精神生活的原初规定性 |
(一)“巫”与原始社会的生活结构 |
(二)作为典范的城邦:精神生活政治意蕴的凸显 |
(三)城邦的衰落:超验主义精神生活观及观念政治的形成 |
三、寻找精神生活的真实根基 |
(一)超验主义精神生活观对“根基”的虚化与神化 |
(二)寻找新“根基”的近代尝试:自然主义与先验主义精神生活观的争鸣 |
(三)马克思的视角:生活的自成目的性与精神生活的实践本质 |
第二章 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的启蒙视野及其发展历程 |
一、马克思哲学的总问题辨析 |
(一)阿尔都塞的“总问题”思想及其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 |
(二)启蒙问题作为马克思哲学总问题的合理性 |
二、18 世纪末-19 世纪初德意志视野中的启蒙问题 |
(一)何谓启蒙:启蒙的两条路线辨析 |
(二)启蒙时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
(三)启蒙的“康德方案”和“黑格尔方案” |
(四)马克思哲学在启蒙传统中的位置 |
三、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 |
(二)马克思的“人本学”精神生活观 |
(三)历史唯物主义:思考精神生活问题的新理论框架 |
第三章 现代西方哲学对精神生活状况的批判性反思及其内在局限 |
一、精神生活的技术理性批判与大众文化批判 |
(一)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的“降格” |
(二)交往理性对工具理性的扬弃 |
(三)审美意识的隐退与大众文化的世俗图景 |
二、精神生活现代性处境的存在主义批判 |
(一)现时代的虚无遭遇与精神生命的重塑 |
(二)技术座架的生存论批判 |
三、现代精神生活的后现代主义批判 |
(一)消费社会批判 |
(二)后现代主义对文化逻辑的批判 |
(三)风险社会中的精神生活批判 |
四、现代西方哲学反思精神生活的内在局限 |
(一)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 |
(二)“乌托邦”的浪漫主义情节 |
(三)从浪漫主义到悲观主义 |
(四)政治现实主义的研究范式局限 |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扬弃精神生活现代性问题的思想方向 |
一、历史唯物主义对精神生活现代性处境的理论指认 |
(一)异化:精神生活的现代性状况 |
(二)马克思对精神生活异化的制度根源的批判 |
(三)异化与异化的扬弃走的是同一条路 |
二、扬弃精神生活现代性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方向 |
(一)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超越 |
(二)对西方有神论传统的扬弃 |
(三)对现代虚无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
三、历史唯物主义所敞开的理想精神生活图景 |
(一)共产主义: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信仰精神 |
(二)“自由个性”的精神生活理想与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的憧憬 |
(三)历史唯物主义追求精神生活理想的实践指向 |
(四)当代中国精神生活重构的新文明意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6)基于嵌入悖论的创业网络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切入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理论基础与述评 |
2.1 创业网络理论 |
2.1.1 创业网络要素 |
2.1.2 创业网络结构 |
2.1.3 创业网络治理机制 |
2.1.4 创业网络节点能力 |
2.1.5 创业网络内容 |
2.2 网络嵌入理论 |
2.2.1 网络嵌入理论的源起 |
2.2.2 网络嵌入的维度 |
2.2.3 网络嵌入的效用机制 |
2.3 网络嵌入悖论 |
2.3.1 网络嵌入的二重性 |
2.3.2 关系强度悖论 |
2.3.3 网络多样性悖论 |
2.3.4 网络开放性悖论 |
2.4 现有研究述评 |
2.4.1 现有悖论研究思路 |
2.4.2 三个网络结构维度之间的联系 |
2.4.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3 研究框架与假设 |
3.1 研究框架 |
3.1.1 基于创业网络要素的理论框架 |
3.1.2 基于悖论形成机理的模型框架 |
3.2 研究假设 |
3.2.1 单维度创业网络嵌入悖论的研究假设 |
3.2.2 双维度创业网络维度交互匹配的研究假设 |
3.2.3 双维度创业网络维度差异匹配的研究假设 |
4 问卷开发和数据收集 |
4.1 构念测量 |
4.2 数据收集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样本来源 |
4.2.3 样本描述 |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 信效度分析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 单维度创业网络嵌入悖论的检验 |
5.1 Model-1模型构建 |
5.2 关系强度悖论检验 |
5.3 网络多样性悖论检验 |
5.4 网络开放性悖论检验 |
6 双维度创业网络交互匹配的检验 |
6.1 Model-2模型构建 |
6.2 关系强度与网络多样性的交互匹配检验 |
6.3 关系强度与网络开放性的交互匹配检验 |
6.4 网络多样性与网络开放性的交互匹配检验 |
7 双维度创业网络差异匹配的检验 |
7.1 Model-3模型构建 |
7.1.1 Model-3-1响应面分析模型 |
7.1.2 Model-3-2块变量中介模型 |
7.1.3 Model-3-3块变量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7.1.4 数据变换 |
7.2 关系强度与网络对多样性差异匹配的检验 |
7.2.1 响应面分析 |
7.2.2 块变量中介模型 |
7.2.3 块变量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
7.3 关系强度与网络开放性差异匹配的检验 |
7.3.1 响应面分析 |
7.3.2 块变量中介模型 |
7.4 网络多样性与网络开放性差异匹配的检验 |
7.4.1 响应面分析 |
7.4.2 块变量中介模型 |
8 研究结论和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1.1 单维度创业网络嵌入悖论的结论 |
8.1.2 双维度创业网络维度交互匹配的结论 |
8.1.3 双维度创业网络维度差异匹配的结论 |
8.2 讨论 |
8.2.1 单维度创业网络嵌入悖论的讨论 |
8.2.2 双维度创业网络维度交互匹配的讨论 |
8.2.3 双维度创业网络维度差异匹配的讨论 |
8.3 创新点 |
8.4 实践启示 |
8.5 研究不足 |
8.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创业者网络结构正式问卷 |
附录B 关系强度与网络多样性对创业能力的响应面分析 |
附录C 关系强度与网络多样性对认知偏差的响应面分析 |
附录D 关系强度与网络多样性对创业绩效的响应面分析 |
附录E 网络开放性对块变量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附录F 关系强度与网络开放性对创业能力的响应面分析 |
附录G 关系强度与网络开放性对认知偏差的响应面分析 |
附录H 关系强度与网络开放性对创业绩效的响应面分析 |
附录I 网络多样性与网络开放性对创业能力的响应面分析 |
附录J 网络多样性与网络开放性对认知偏差的响应面分析 |
附录K 网络多样性与网络开放性对创业绩效的响应面分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直觉模糊推理及行人过街决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行人过街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2 模糊推理研究综述 |
1.2.3 直觉模糊推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总体思路和主要工作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0,1]上的逻辑算子 |
2.1.1 [0,1]上的剩余型蕴涵算子 |
2.1.2 [0,1]上的强蕴涵算子 |
2.2 模糊推理的基本方法 |
2.2.1 模糊推理的CRI方法 |
2.2.2 模糊推理的三I方法 |
2.2.3 多规则多输入模型的模糊推理方法 |
第3章 直觉模糊区域上的算子 |
3.1 直觉模糊数的数字特征 |
3.1.1 L~*上的序 |
3.1.2 模糊熵与特征熵 |
3.2 直觉三角模与三角余模 |
3.2.1 基本概念与性质 |
3.3 剩余型直觉蕴涵算子与差算子 |
3.3.1 剩余型直觉蕴涵算子及其性质 |
3.3.2 剩余型直觉模糊差算子及其性质 |
3.3.3 剩余型直觉模糊蕴涵算子的统一形式 |
3.3.4 剩余型直觉模糊差算子的统一形式 |
3.4 强直觉蕴涵算子和强直觉模糊差算子 |
3.4.1 强直觉蕴涵算子 |
3.4.2 强直觉模糊差算子 |
3.4.3 直觉退化算子 |
第4章 余剩余格上的模糊理想和直觉模糊理想 |
4.1 余剩余格上的理想 |
4.1.1 余剩余格及其基本性质 |
4.1.2 余剩余格上的理想 |
4.2 余剩余格上的模糊理想与模糊(强)素理想 |
4.2.1 余剩余格上的模糊理想 |
4.2.2 余剩余格上的模糊素理想与强素理想 |
4.2.3 预线性余剩余格上的模糊理想与模糊素理想 |
4.3 余剩余格上的直觉模糊理想与直觉模糊素理想 |
4.3.1 余剩余格上的直觉模糊理想 |
4.3.2 余剩余格上的直觉模糊素理想 |
第5章 直觉模糊推理的方法 |
5.1 直觉模糊推理的基本问题 |
5.2 直觉模糊推理IFMP问题的三I方法 |
5.2.1 IFMP问题的三I方法 |
5.2.2 IFMP问题三I方法的还原性 |
5.2.3 IFMP问题α-三I方法 |
5.3 直觉模糊推理IFMP问题一般形式的三I方法 |
5.3.1 多规则IFMP问题 |
5.3.2 FITA和FATI模式 |
5.3.3 多I模式 |
5.3.4 分解模式 |
5.4 直觉模糊推理IFMT问题的三I方法 |
5.4.1 IFMT问题的三I方法 |
5.4.2 IFMT问题三I方法的还原性 |
5.4.3 FMT问题的对偶三I方法 |
5.4.4 IFMT问题的对偶三I方法 |
5.4.5 IFMT问题的对偶三I方法的还原性 |
5.5 非对称模式下的直觉模糊推理机制和方法 |
5.5.1 FIRF型问题的两种求解方法 |
5.5.2 FFRI型问题的两种求解方法 |
第6章 基于模糊推理的行人过街决策分析 |
6.1 无信号控制条件下行人过街决策行为建模 |
6.1.1 问题描述 |
6.1.2 行人过街的模糊推理系统建模 |
6.1.3 基于FIS模糊推理系统的行人过街性质分析 |
6.2 实测数据的采集与提取 |
6.2.1 视频一采集情况说明 |
6.2.2 视频一的数据提取过程 |
6.2.3 视频二采集情况说明 |
6.2.4 视频二的数据提取过程 |
6.3 基于实测数据的行人过街决策分析 |
6.3.1 单车道行人过街分析 |
6.3.2 多车道行人过街分析 |
6.4 影响行人过街行为决策的其他因素分析 |
6.4.1 出行目的和出行地点 |
6.4.2 出行环境、出行方式和非理智行为 |
6.5 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撰写论文情况 |
(8)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作业的低效、无效或负效现象 |
二、作业的应然功能发生变化 |
三、高中数学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四、研究作业的有效性问题能够丰富和完善有效教学的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价值、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有效数学作业相关理论问题分析m |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域中的作业观 |
一、心理学视域中的作业观 |
二、教育学视域中的作业观 |
三、数学视域中的作业观 |
第二节 作业与有效作业的蕴含 |
一、作业内涵的历史演变 |
二、有效作业与有效数学作业的内涵、特征 |
第三节 有效数学作业应达到的效果 |
一、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 |
二、训练数学技能 |
三、发展数学思维 |
四、掌握有效数学学习策略 |
五、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
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态度 |
第四节 有效数学作业的整体结构 |
一、数学有效作业的结构模型 |
二、有效作业应遵循的理念 |
三、有效作业实施的要求 |
第三章 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调查 |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结果的描述与分析 |
三、调查结果的总结 |
第二节 有效数学作业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第四章 有效数学作业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有效地设计与布置数学作业 |
一、树立正确的数学作业观 |
二、恰当选用作业类型设计作业 |
三、设计数学作业遵循多样性和主体性原则 |
四、布置作业尊重学生的学情 |
第二节 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数学作业 |
一、指导学生学会做作业的有效模式 |
二、指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有效程序 |
三、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 |
四、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有效方法 |
第三节 有效地批改、评价和反馈数学作业 |
一、在批改过程中提升数学作业有效性 |
二、在评价过程中提升数学作业有效性 |
三、在落实反馈信息中提升数学作业有效性 |
第五章 有效数学作业的研究展望 |
一、理论上与生态学习理论相结合 |
二、实践中关注作业整体结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问卷 |
附录2 学生问卷 |
附录3 学生访谈 |
附录4 教师访谈 |
致谢 |
(9)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社会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科举取士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代科举制度概略 |
第三节 晚清社会及科举制度的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 |
二、选题设想 |
上编晚清科举与社会 |
第一章 科举制度的最高维护者与改革者 |
第一节 慈禧:晚清的实际统治者 |
一、慈禧的个人气质与晚清的政局 |
二、慈禧对科举改革的认识和影响 |
第二节 借法图强:新形势下的焦灼与自救 |
一、“八股无用论” |
二、甲午战争后晚清自救图强的风潮 |
三、戊戌变法中的科举改革 |
第三节 1905年:科举的废除 |
一、科举改革的加速度运动 |
二、善后与补救 |
第二章 科举社会的上层士大夫 |
第一节 维护科举制度的中坚力量 |
一、“药方只贩古时丹” |
二、维护科举制度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改革科举的主力军 |
一、兴学堂的建议与实施 |
二、张之洞与新式学堂 |
第三节 对儒学的保护与拯救 |
一、张之洞与晚清科举改革 |
二、存古学堂及其他 |
第三章 科举社会的中层士绅 |
第一节 改革科举的中层士绅 |
一、康梁的科举改革思想 |
二、严复的科举观及其反思 |
第二节 科举改革中的“守旧者” |
一、八股文的社会功能 |
二、反对科举改革者 |
第三节 废科举后中层士绅的选择与出路 |
一、翰林学士的没落与分流 |
二、投身实业 |
第四章 科举社会的下层士人 |
第一节 科举废止前后的童生、秀才和其他 |
一、传统读书入仕观念的沿续 |
二、塾师或教官 |
第二节 留学生与主动疏离科举者 |
一、晚清留(游)学生 |
二、疏离科举者 |
第三节 乡村教育的萎缩与中国教育制度的艰难转型 |
一、传统乡村教育 |
二、新式学堂教育 |
下编 晚清科举与文学 |
第五章 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文士与文学 |
第一节 文人的身份构成及其衍化 |
一、游幕及教职 |
二、从“卖文”到“报人” |
第二节 晚清小说的兴盛与科举革废 |
一、晚清娱乐小报的创作倾向 |
二、晚清小说与科举革废的关系 |
第六章 科举废止前后的散文 |
第一节 八股文与晚清古文 |
一、八股文与古代散文 |
二、八股文与桐城古文 |
三、晚清古文与科举革废 |
第二节 策论与古文的关系 |
一、历史上两次重视策论的科举改革 |
二、策论对散文的影响:北宋与晚清相比较 |
第七章 科举革废前后的诗歌 |
第一节 清代科举试律诗与诗歌之关系 |
一、清代试律诗与八股文 |
二、试律诗与古近体诗 |
第二节 光宣诗坛的创新与模古 |
一、光宣诗坛总貌 |
二、晚清诗歌的创新 |
三、晚清诗歌的模古与科举革废 |
第八章 结语:风物长宜放眼量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基于可能性理论和格论的系统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和处理不确定性的数学方法 |
1.2 可靠性理论发展的历程 |
1.3 可能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
1.4 系统状态不可比性质提出的合理性以及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基于凸子格的可靠性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格论的基础知识 |
2.2.1 偏序集的定义 |
2.2.2 格的定义和性质 |
2.2.3 结构函数的相关概念 |
2.3 基于凸子格的可靠性理论研究 |
2.3.1 基于格同余关系的结构函数等价类 |
2.3.2 结构函数等价类的凸子格上下界集及其上下限 |
2.3.3 阐释和讨论 |
2.4 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可能性理论的多状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可能性理论的基础知识 |
3.2.1 可能性分布 |
3.2.2 可能性测度和必要性测度 |
3.2.3 可能可靠性函数和对偶可能可靠性函数 |
3.3 多状态系统可能可靠性分析 |
3.3.1 模型假设 |
3.3.2 可能可靠性函数的再定义 |
3.3.3 系统状态与对应剩余寿命之间的关系 |
3.3.4 系统可能可靠性的计算分析 |
3.4 系统状态α和观测时刻t im对系统可能可靠性分布的影响 |
3.4.1 给定系统的可靠水平状态 |
3.4.2 给定系统的观测时刻 |
3.5 典型系统的可能可靠性分析 |
3.5.1 串联系统的可能可靠性 |
3.5.2 并联系统的可能可靠性 |
3.5.3 串并联混合系统的可能可靠性 |
3.5.4 贮备系统的可能可靠性 |
3.6 数值算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部分故障影响可忽略或延迟的可维修系统可靠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部分故障影响可忽略的并联可维修系统可靠性分析 |
4.2.1 传统并联可修系统与可忽略失效的并联可修系统模型假设 |
4.2.2 部分故障可忽略的并联可维修系统可靠性指标分析 |
4.2.3 数值算例 |
4.3 部分故障影响可忽略或延迟的可维修系统可能可靠性分析 |
4.3.1 传统可维修系统与可忽略或延迟失效的可维修系统模型假设 |
4.3.2 部分故障影响可忽略或延迟的可维修系统可能可靠性指标分析 |
4.3.2.1 原系统可能可用度A~Π(t )的数学表达式推导 |
4.3.2.2 新系统可能可用度AΠ(t )的数学表达式推导 |
4.3.3 数值算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状态系统在完备格框架下的可靠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完备格的定义和性质 |
5.3 系统的最小路集和最小割集的描述 |
5.4 以完备格描述多状态系统状态集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
5.4.1 完备格系统状态集的单部件系统可靠性分析 |
5.4.2 完备格系统状态集的串联系统可能可靠性分析 |
5.4.3 完备格描述系统状态集的并联系统可能可靠性分析 |
5.4.4 完备格描述系统状态集的k n(G )表决系统可能可靠性分析 |
5.5 数值算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与的项目研究 |
在学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四、一类对偶最值命题的内在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一学生函数概念CPFS结构调查研究[D]. 罗丹.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渗透研究[D]. 刘彩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数学构造思想方法的理论探索与现状调查[D]. 方玉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5]精神生活的实践论阐释[D]. 袁雨宸.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基于嵌入悖论的创业网络结构研究[D]. 李鹏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7]直觉模糊推理及行人过街决策分析[D]. 郑慕聪.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4)
- [8]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研究[D]. 许晓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9]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社会与文学[D]. 顾瑞雪. 武汉大学, 2013(07)
- [10]基于可能性理论和格论的系统可靠性分析[D]. 庞煜.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