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测算研究

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测算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国家稳定,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其中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耕地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但由于区域资源禀赋不均和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一致,发展较快的地区与发展较慢的区域在耕地占补平衡能力上存在很大差异。部分发展快的地区已无法实施耕地的自身占补平衡,而发展慢的区域尽管也存在人地矛盾的问题,但耕地占补仍然具有较大潜力。相反,前者的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产业技术提升能力、生态保护能力都远远强于后者。如何充分发挥两区域各自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同步推进,促进两区域经济共融与和谐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耕地易地补充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发展快的地区建设占用耕地指标难以落实的问题,其支付给相对落后区域的补偿费可以促进其尽早完成原始积累,加快经济增长。但是,合理的补偿值如何进行测算、补偿的标准和模式如何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分别从耕地指标转让方和耕地指标承担方的角度运用两种不同模式对耕地易地补充的补偿价值进行了测算,以期能为双方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的补偿标准。作为指标转让方,发展快的区域的补偿价值是以耕地和建设用地所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之差为基础,以承认其已具有的自身优势为前期进行量化。相对落后区域则是以建设用地收益为基础,以耕地本底价值、社会发展价值为前提进行量化。为体现公平、合理、区域共融的原则,论文在充分分析两者价值构成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测算。并以江苏省苏南的江阴市和苏中兴化市为例分别将其作为指标转让方和承担方进行耕地易地补充的价值量化。综合两种模型的测算结果,随着兴化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耕地后备资源的减少,江阴市补偿给兴化市的经济价值将由2000年的2.4437万元/公顷·年上升到2008年的18.9382万元/公顷·年,这一价值与江苏省耕地易地补充的价值基本一致。研究预测,到2015年,补偿额将达到62.4434万元/公顷·年。论文还针对耕地易地补充行为机制,构建了配套对策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耕地保护制度
  • 2.1.2 耕地占补平衡
  • 2.1.3 耕地易地补充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土地价值理论
  • 第3章 价值补偿测算
  • 3.1 价值补偿测算思路
  • 3.1.1 基于指标承担方的价值补偿测算
  • 3.1.2 基于指标转让方的价值补偿测算
  • 3.1.3 综合价值测算
  • 3.2 基于指标承担方的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参数测算
  • 3.2.1 耕地社会保障价值的计算
  • 3.2.2 耕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计算
  • 3.3 基于指标转让方的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参数测算
  • 3.3.1 土地年纯收益总额计算
  • 3.3.2 优势额计算
  • 3.4 基于未来发展价值补偿的测算
  • 3.4.1 趋势外推预测法
  • 3.4.2 灰色预测法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江阴市概况
  • 4.1.2 兴化市概况
  • 4.1.3 区域条件分析
  • 4.2 基于兴化市的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测算
  • 4.2.1 兴化市耕地社会保障价值计算
  • 4.2.2 兴化市耕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
  • 4.2.3 基于兴化市的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测算
  • 4.3 基于江阴市的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测算
  • 4.3.1 土地价值总额计算
  • 4.3.2 江阴市优势计算
  • 4.3.3 江阴市耕地社会保障价值计算
  • 4.3.4 江阴市耕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
  • 4.3.5 基于江阴市的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测算
  • 4.4 耕地易地补充经济补偿值确定
  • 4.4.1 权重确定
  • 4.4.2 最终补偿值的确定
  • 4.5 基于未来发展价值补偿测算
  • 4.5.1 趋势外推法预测
  • 4.5.2 灰色模型法预测
  • 4.5.3 预测值的确定
  • 4.6 预测补偿值分析
  • 4.6.1 补偿值变化趋势分析
  • 4.6.2 补偿值合理性分析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态价值补偿的会计核算研究[J]. 全国商情 2016(34)
    • [2].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研究——以新疆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5)
    • [3].资源税改革中的价值补偿问题研究[J]. 软科学 2012(05)
    • [4].价值补偿评估方法探讨[J]. 中国资产评估 2009(09)
    • [5].国家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的理论框架与测算[J]. 中国土地科学 2013(12)
    • [6].论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补偿[J].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1)
    • [7].海域资源遗产价值补偿金确定研究——基于世代交叠模型的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8].论市场价值补偿标准的限度及超越——基于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背景的考察[J]. 社会科学战线 2013(12)
    • [9].国家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的理论框架与测算[J]. 土地经济研究 2014(01)
    • [10].劳动力价值补偿与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2)
    • [11].生态价值补偿视角下的环境会计方法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4(18)
    • [12].上下游水污染价值补偿量化标准设计[J]. 中国环境管理 2013(06)
    • [13].价值补偿与生态补偿概念辨析[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05)
    • [14].建设项目价值补偿评估方法探讨[J]. 财会月刊 2009(29)
    • [15].施恩与报恩:从《史记》刺客行为的价值补偿看刺客与游侠的差异[J]. 鸡西大学学报 2016(05)
    • [16].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补偿经济学分析与标准研究[J]. 世界林业研究 2015(04)
    • [17].基于生态赤字价值补偿的绿色税收模拟研究[J]. 财经论丛 2017(05)
    • [18].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 2015(01)
    • [19].对资金时间价值本质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05)
    • [20].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耕地社会责任价值补偿[J]. 地理研究 2011(12)
    • [21].能源重镇对生态环境的外部效应及其价值补偿——基于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2].工业园区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补偿机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23)
    • [23].“残疾人与科技” 听听他们怎么说[J]. 三月风 2014(09)
    • [24].生态修复中的价值标尺与机制创新——汶川地震灾区生态价值补偿[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3)
    • [25].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价值补偿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5)
    • [26].从劳动力价值看人的发展[J]. 改革与战略 2013(02)
    • [27].可耗竭资源价值理论与陕北能源价值补偿的实证研究[J]. 资源科学 2010(11)
    • [28].水利水电工程服务价值补偿标准的构建模型[J]. 水利经济 2013(03)
    • [29].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价值补偿机制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5)
    • [30].省域耕地保护价值补偿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和茂名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1)

    标签:;  ;  ;  ;  

    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测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