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死亡率相当高,而且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创新力不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日本、欧盟,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发新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协同创新呈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的现状如何?中小企业创新力与其成长的相关关系如何?中小企业创新力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培育与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力?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通过界定中小企业、成长、创新力等概念,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在中小企业理论、成长理论、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中小企业“创新成长模型”和“创新力影响因素模型”,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二部分(第四、五章)以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评价了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的现状,并进行国际比较,同时实证了“创新成长模型”和“创新力影响因素模型”。第三部分(第六、七章)在前一部分实证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力场分析”工具分析中小企业创新力与成长的关系,同时剖析中小企业创新力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三方面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第八、九章)在前文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协同创新的模式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力,在分析国外协同创新成功典型后,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及政策支持体系。从理论上讲,这将有助于弥补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不足,完善和发展中小企业理论、成长理论及创新理论;就实践讲,这将有助于制定出培育和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的有效政策措施,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更高、更快、更好的成长。在中小企业整体成长情况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中,对国民经济增长正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以中小上市公司为例的中小企业成长性状况方面,2003—2005年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小上市公司的成长业绩逐年恶化。而创新力方面,虽然各家中小上市公司的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投入的资金、人力资源不少,但目前中小上市公司的创新面向本企业而不面向顾客,重结果轻过程控制,重机遇轻战略规划,重进度轻创新规律,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缺乏制度性和积累的创新模式。以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与创新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创新力对成长性的影响系数为0.733;而且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创新力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244、0.392和0.363。综合来看,这三类创新对整体创新力的影响度相差不大,这说明这三类创新呈现相互“支撑”的关系,对企业整体生存和发展而言,都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相对来说,管理创新对整体创新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而言最小。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来源有六个方面,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导入、战略导向的创新变化、员工素质或企业价值取向的创新变化、经营规模扩大和内部管理的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推动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市场需求的变动。而中小企业成长的阻力一方面来自内部的不协调,包括职能部门间的不协调、激励机制的弱化、管理系统的“控制损失”和内部运作的“成功惯性”;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不适应,包括外部环境对成长的制约、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不对称和战略经营的“成功惯性”。当中小企业的创新被市场选择后,创新就演变成中小企业成长。创新力的功效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主要用于克服企业内部阻力,二是主要用于克服企业外部阻力,三是形成企业成长的持续牵引动力。虽然创新力不等于成长合力,但创新力必定可以影响并改变中小企业的成长合力。创新力越大,其成长性也越高。中小企业的创新力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技术创新为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形成了相应的技术能力保障机制。技术创新包括技术人员投入、研发技改投入和创新转化效率等方面的内容。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组织管理方面的保证,形成了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保障机制。管理创新包括市场营销效率、财务管理效率、内部运营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了制度基础,形成了相应的支撑和激励机制。制度创新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高管激励、可能引发重大风险的事件及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最后,本文提出以协同创新的模式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力,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包括政府管理、信用担保、人力资源、财政税收、投资融资、技术转移、信息化、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九大方面在内的政策支持体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评述[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2(02)
- [2].关于加快发展富阳市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J].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08(06)
- [3].国内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05)
- [4].我市6家企业列入省技术创新方法试点和示范企业[J]. 泰州科技 2011(06)
- [5].建材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建材资讯 2008(05)
- [6].经济转型升级时期技术创新问题研究——以苏州市中小企业为例[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7].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技术创新价值观思考[J]. 社会科学动态 2019(12)
- [8].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以高校成果转化为视角[J]. 中国高校科技 2019(12)
- [9].浅析技术创新方法的推广战略[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25)
- [10].党的领导与国企技术创新的关系和路径[J]. 现代企业 2020(02)
- [11].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企业成本与风险降低问题研究[J]. 中国商论 2020(03)
- [12].创新生态系统下企业技术创新角色新思考[J]. 河北企业 2020(02)
- [13].财税激励、现金持有与企业技术创新[J]. 财会通讯 2020(04)
- [14].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06)
- [15].颠覆性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视角[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01)
- [16].装配式内装体系与技术创新探究[J]. 城市住宅 2020(05)
- [17].价值链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J]. 西北人口 2020(03)
- [18].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综述[J]. 科学与管理 2020(03)
- [19].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前瞻性治理[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5)
- [20].基于绿色化学的高职化工“专业技术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初探[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2)
- [21].政府财税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J]. 现代企业 2020(06)
- [22].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产业技术创新质量[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3].企业技术创新该选哪条路[J]. 决策探索(上) 2020(07)
- [24].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J]. 大连大学学报 2020(03)
- [25].国有装备制造公司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 时代金融 2018(32)
- [26].制度环境影响技术创新的典型机制:理论解读与空间检验[J]. 南开经济研究 2018(05)
- [27].川企“技术创新”决胜未来[J]. 经营管理者 2019(01)
- [28].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J]. 价值工程 2019(06)
- [29].技术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基于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的分析[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9(02)
- [30].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机制技术创新[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