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赴云南四川考察森林旅游de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穆艳霞[1](2020)在《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美景度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色彩是风景林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提高风景林视觉审美质量的重要抓手,科学分析风景林色彩景观特征与公众视觉审美响应机制,构建系统普适的色彩景观评价体系,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对提高风景林视觉审美质量及其多重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轿子山风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色彩解译技术对风景林秋季色彩景观照片进行量化,利用Matlab中森林色彩量化程序提取色彩组成要素指数,利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勾取和计算色彩构成斑块指数,并分析各指数在秋季的变化特征;同时,运用网络问卷和幻灯片问卷进行美景度调查,利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的Kendall协同系数W检验等方法考察两种评判方式的结果是否一致。基于以上色彩指数和美景度评价结果,分析风景林秋季色彩特征与公众审美响应关系,具体来说,通过偏相关分析提取与公众审美响应显着相关的色彩指数,并利用因子分析构建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各色彩指数对美景度的影响力;选取审美优势景观和提升景观分别进行系统聚类,细分色彩景观类型,分析各自的色彩共性特征。进而,筛选出审美优势和劣势的风景林景观,分析各景观中视域层典型树种组成的色彩变化特征;并根据色彩特征与美景度的关系,分析典型树种个体及其生境共现性组合的美景度影响力;总结典型树种的地域分布广度与演替阶段,为其普适应用提供基础。最后,从视域层典型树种配置与替补优化层面,以色彩指数调控、秋季色彩搭配、延长秋季审美优势持续期等维度,提出轿子山风景林色彩景观审美优化策略。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网络问卷和幻灯片放映纸质问卷,两种评判方式的结果总体分布和变化趋势非常相似,都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水平一致,且两种评判方式下人们的评判标准一致性很高;幻灯片问卷结果的分值离散度更高,评价区分度更大、更敏感,人们在进行幻灯片问卷的评判能力和内部一致性高于网络问卷,但这并不影响评价结果总体水平一致性,故将两种评判形式获得的结果进行数据合并计算的具有合理性、有效性。(2)通过色彩解译,共提取出5种色彩组成要素指数和23种色彩构成斑块指数,轿子山秋季风景林总体色彩以绿色系H5、H6占比最多、其次为黄色系H3、H4,再次为蓝绿色系H7、H8、H9,H10,红黄色系H1、H2、H3、H4呈上升趋势,绿色系H5先上升后下降,绿色系H6、H7、H8占比呈下降趋势,蓝绿色系H9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蓝紫色系H10、H11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他色相呈色不明显;以中低饱和度为主,呈下降趋势;以中低明度为主,各明度比例变化不明显;色彩数量先下降后上升,最大色相指数逐渐降低,二者变化均不显着;色彩斑块面积变异系数(ACOV)先上升后下降,在变色中期达到峰值,其他色彩构成斑块指数变化均不明显。(3)轿子山秋季风景林整体色彩景观审美差异较大,总体均值处于中等略低水平,随着变色期的推进,总体美景度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变色中前期总体美景度最高。审美优势景观的色彩共性:色彩斑块较为丰富多样,空间结构较为复杂,优势斑块明显度中等偏低并且连接性较好,较小斑块错落分布,景观多样均衡;最大色相指相对较高,色彩较为丰富,饱和度较高,黑色和高明度色彩呈一定明暗对比,绿色系色彩较多,或较高饱和度的黄色系略高于绿色系;此外也存在个别景观优势斑块主导性较强,但有与之色彩对比较强的小斑块错落分布其间。审美提升景观的色彩共性:优势斑块主导性强,整体景观单一聚集,或者结构过于复杂、色彩斑块过于破碎零散、无优势斑块;最大色相指数相对较低、色彩丰富度较低,低饱和度色彩占主导,黑色、高明度色彩占比都很低,不形成明显对比,灰色、枯黄色系较多。(4)轿子山风景林视域层典型树种共有96种,树种斑块类型远大于色彩斑块类型。按照生活型分类,有针叶林8种、阔叶林86种、竹类1种、草本1种。审美优势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有华山松等33种,而铁橡栎等12种的审美响应持续较低。以树种呈色分类,主要有常绿、落叶绿色变、落叶红黄色变3类,其中落叶红黄树种红黄色变时公众审美响应较高,共有48种。按照树种的空间生境共现性,可分为6个分布区植物组合,其中,植物组合Ⅱ的优等美景度持续时间最长,其次为Ⅲ、Ⅴ,Ⅳ、Ⅰ植物组合,Ⅵ美景度一直偏低。典型树种的地域分布广度,从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至轿子山特有种共15种分布类型;以演替阶段分类,原生植被或地带性植被有8种,次生植被有5种。(5)按照树种色彩变化类型细分,共有绿色→黄色→枯黄、灰色等10种类型;大多树种以中饱和度中明度呈色,随着变色期推进部分树种饱和度逐渐降低,部分树种呈黄色变时达到高饱和度高明度,少量低饱和度树种美景度较低。从秋季常绿、落叶色彩共变、色彩对比三种色彩搭配关系进行典型树种替补优化。针对红黄色变→落叶树种的审美优势持续期较短的问题,可以变色物候期有差异的红黄色变树种、以及与常绿均衡配置,来延长审美优势持续期。针对铁橡栎-清香木、杜鹃灌丛、急尖长苞冷杉-杜鹃林植物类型,应首先以保护植被生态稳定性、促进植物良性循环和顺向演变,减少土石裸露为目标,其次根据前述树种色彩类型进行相应替补,以提高美景度、延长审美优势持续期。
张莞[2](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朱磊[3](2019)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效率变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提升旅游产业效率有助于实现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旅游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是森林旅游发展的主阵地,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中资源有效利用程度不高,经营模式较为粗放等问题日益突出,森林旅游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提升是森林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然而目前学界对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关省域单元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系统研究鲜有涉及。本研究遵循“指标构建—效率测度—时空对比—收敛分析—机理分析—提升策略”的研究主线,以我国31个省域单元(不包括港澳台,下同)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构建科学合理指标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7年十年的面板数据,并综合采用DEA模型、核密度函数估计法、空间探索性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收敛性分析法、马尔科夫链矩阵、Tobit模型、空间加权回归(GWR)等方法,对我国31个省域单元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时空演化格局、收敛性及影响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最后提出旅游效率的提升对策。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森林公园旅游的研究视角、延伸了旅游效率的研究主题、丰富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并为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构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论文的第一章至第三章。二是实证研究,主要包括论文的第四章至第六章。三是提升与应用研究,主要包括第七章与第八章。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旅游效率在波动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已经呈现转型升级态势,内涵式发展阶段即将来临。十年间省域单元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757、0.817和0.923,旅游各项效率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整个研究期内效率达到最优状态的省域较少,仅上海和浙江一直保持旅游各项效率最优状态,从时序变化来看,各项效率均在波动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纯技术效率提升最为明显,规模效率提升最少,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值呈现“双峰”分布态势,规模效率值呈现“单峰”分布态势,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驱动。(2)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演化规律,其中旅游纯技术效率和旅游综合效率的空间演化特征较为类似,而旅游规模效率与之不同,表现出自身特点。从空间分异特征来看,旅游纯技术效率和旅游综合效率高水平区在空间上逐渐形成了以东南部和西北部为轴线的“人字形”分布格局,旅游规模效率高水平区在空间上逐渐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环状分布格局,四大区域间旅游各项效率总体均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空间分异特征。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旅游纯技术效率和旅游综合效率的空间集聚效应逐渐增强,形成了以长三角、环渤海和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的高高集聚区,空间上正向集聚的马太效应较为显着;旅游规模效率的空间集聚效应有所降低,空间异质性增强。从方向分布特征来看,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各项效率总体表现出东北—西南方向的空间分布格局。从重心迁移特征来看,旅游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重心移动方向类似,总体上都是向西北方向迁移,轨迹呈W型演化态势,而规模效率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轨迹呈现P型演化态势。最后,根据各省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均值和变化情况将31个省域划分为黄金型、潜力型、低洼型、夕阳型四种效率类型。(3)全国及四大区域内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呈现普遍趋同态势,各区域内均存在旅游效率低水平的省份向高水平的省份“追赶”的现象,各省旅游效率差异有所减小,但短时间内这种差异不会彻底消除。各省旅游综合效率和旅游纯技术效率呈现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三大类型俱乐部收敛,旅游规模效率呈现“高水平类型一枝独秀,中水平类型紧随其后”的两大俱乐部收敛,各省旅游效率的转移方向和概率存在一定差异。(4)归纳总结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交通可达性、森林资源禀赋、旅游设施水平、人力资源支持6个影响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主要因子,其中人力资源支持和旅游设施水平对旅游各项效率影响最大,不同因子对旅游各项效率的驱动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效应。从各影响因子对旅游效率演化的作用机理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效率演化的保障,市场化程度是旅游效率演化的动力,交通可达性是旅游效率演化的前提,森林资源禀赋是旅游效率演化的基础,旅游设施水平是旅游效率演化的助推器,人力资源支持是旅游效率演化的催化剂。(5)在对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实际,从政府政策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能力提高、旅游设施提升、注重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提升对策。
黄渊基[4](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贫困和反贫困。贫困现象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相伴而生、相伴而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不断和贫困作斗争,不断丰裕自身物质生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看到,世界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扶贫开发成绩斐然,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离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对反贫困作用很大,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旅游扶贫,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丰富旅游扶贫理论成果,并为旅游扶贫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世界反贫困的时空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首先,通过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建模实证分析,论证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其次,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特别是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取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模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国内外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解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类型及其创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及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既丰富旅游学和反贫困理论研究,也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发展战略定位不准,旅游设施建设不力,产品业态创新不够,资金筹措来源不广,宣传营销意识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人力资源能力不足,配套服务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识别不准,脱贫帮扶措施不实,精准管理工作不细,扶贫腐败监管不易,贫困人口参与不畅,贫困人口受益不多等;旅游扶贫模式分类有多种角度,如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角度、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角度、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角度、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角度、旅游者需求角度等,未来应整合各类模式进行综合创新和系统应用;旅游扶贫的机制主要涉及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及合作机制等,未来应进一步对各类机制进行优化整合和系统创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旅游扶贫战略规划、强化旅游扶贫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扶贫业态产品、丰富旅游扶贫融资方式、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建设、实施精准旅游扶贫方略、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完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突出旅游扶贫政治保障。
李京华[5](2016)在《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林区是我国木材生产储备和生态建设重要战略基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国有林区建设停滞不前,职工生活困难。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和国有林区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由于历史积弊已久,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农村地区,国家扶贫政策在也主要在农村地区实施,尚未完全覆盖至国有林区这一“不城不乡,非工非农”的特殊区域。基于上述背景,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贫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怎么发生的?在哪个阶段出现?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的机制是什么?二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如何?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特殊区域的贫困问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贫困会影响整体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以此为主线,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从森林资源利用和变化的角度,梳理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探究贫困发生的阶段及特点。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出现的,贫困状况表现在林业产值水平及增长速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岗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方面,贫困具有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个人生产资料稀缺、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多、人力资本水平低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贫困发生机制。宏观方面,可采森林资源量减少引起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经济危机,产权制度安排造成国有林区企业社会负担沉重、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个人生产资料稀缺,自然区位劣势导致的接续产业发展不足、林地生产力低,国家投入和支持不足等是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微观方面,个人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弱势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的发生。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表现在区域整体贫困落后和微观个体贫困两个方面,利用贫困测度理论和方法从区域贫困和人口贫困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建立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共22个指标的综合贫困指标体系,选取27个林业局2004年—2014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贫困综合评价,提取出产业结构与资源量、森林资源潜力、就业与发展等8个公因子。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和资源量因子、森林资源生态潜力因子是综合贫困的两个最重要公因子,贡献率达到40%。(2)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五岔沟贫困度最高,为0.784,红花尔基贫困度最低,为-0.527。对各地区综合贫困度进行聚类分析,五岔沟、白狼、免渡河为重度贫困地区,南木、乌奴耳为中度贫困地区,甘河、巴林等5个地区为轻度贫困地区,毕拉河、满归等15个地区为脱贫地区,红花尔基、莫尔道嘎为较富裕地区。(3)各区域每个公因子的得分不同。在2004—2009年、2010年—2014年两个阶段内,贫困度及相对排名位置也有所变化。微观个体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贫困更表现在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利用内蒙古国有林区607户有效家庭调研样本数据,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角度对人口贫困进行实证分析。(1)国有林区人口属于城镇人口,以年人均收入7644元为相对贫困线,利用FGT指数测算贫困发生的广度和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国有林区收入贫困发生率为8.07%,贫困缺口率为19.63%,平方贫困距指数为0.64%,综合贫困指数为0.79%。(2)建立包含教育、健康、生活水平三个维度共8指标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有3个及3个以上指标贫困的家庭为多维贫困户。从单维贫困来看,卫生贫困发生率最高,为50.9%,其次为饮用水46.13%、燃料43.49%、住房33.11%。多维贫困发生率为43.16%,平均被剥夺指数为30.17%。(3)以是否贫困为因变量,选取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社区等家庭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对贫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是否有领导干部、是否兼业、户主年龄都对家庭收入有显着影响,但仅在岗职工人数一项对收入贫困有显着影响,家庭中每增加1名在岗职工,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降低1.8989。家庭中是否有领导干部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若有领导干部,则家庭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降低1.4160,其次所在社区、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也对家庭多维贫困有显着影响。政府、国有林区、个人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反贫困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各层级目标不同,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等问题。在气候变化、经济新常态等背景下,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还面临着资金困难和就业压力的挑战,应将国有林区反贫困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从以救济性政策为主向以救济政策为基础、开发政策为主转变,从收入贫困救助转向多方位救助。因反贫困具有的巨大外部性、市场的逐利性和国有林区自身发展的弱质性,单独依靠某一方都不能实现全面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在继续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要任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政府—市场双导向、国有林区参与的反贫困机制。政府主要在公共服务产品提供机制的完善与改革,反贫困制度与政策法规的制定,贫困标准的认定、测度与反贫困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职能。市场在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增长极、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成分和主体多元化。国有林区通过为反贫困提供具体信息,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借助产业的布局调整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自主脱贫的能力,积极参与反贫困。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政策建议。
彭一然[6](2016)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是能够修复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是在反思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探索一条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必然的历史选择和现实选择,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科学、客观、系统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现有实践,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找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不足能够为中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导。由此可见,系统研究生态文明理论,探索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很有必要。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实践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较多不足和研究空白。本文在深入梳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生态文明理论,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经验,以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子系统、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为导向,构建包含“总指数—子系统—分项指标—基础指标”的中国省级层面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框架。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的基础上,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域(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下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社会子系统的建设水平分别予以评价,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了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予以评价,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最终,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策略。经过研究,本文获得以下成果和结论:(1)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哲学观、历史观、经济观、文化观、社会观等角度对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了综合研究,形成多元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明确生态文明内涵、特征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2)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建设水平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的省际、区际和区域内部差异较大,呈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阶梯递减格局;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下子系统的建设水平发展不均衡,存在一定的短板;中国省域生态经济子系统、生态社会子系统建设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具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3)利用系统分析归纳法从组织、决策、信息、协同、保障等方面设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机制,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层面设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策略框架。本文对于生态文明理论的多元系统分析,丰富了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为系统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实现了对中国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动态评价,丰富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评价方法。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机制和发展策略的研究为中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
王芳菲[7](2016)在《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发展和人们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广西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关联发展不断增强,两者的关联发展更将是“十三五”新常态下的新亮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深层表述,旅游是实现文化的教化和娱乐功能的良好载体,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对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对于优化广西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甄选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33个正向和负向指标构建了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搜集数据并运用熵值法进行权重确定,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对广西2003年-2014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测评了历年耦合协调度的等级,依据耦合协调评判标准将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历程划分为2003年-2008年的萌芽状态(产业间联系不紧密)、2009年-2012年的起步阶段(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逐步相互影响)和2013年-2014年的稳定阶段(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整体耦合协调度不断增强。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两个子系统来看,它们的发展水平总体是逐渐提高的,两个产业相比,2010年之前是旅游产业滞后型,2011年基本同步,2012年之后为文化产业滞后型。然而,目前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还处于初级耦合的阶段,距离良好耦合发展甚至优质耦合发展还具有很大的差距。接着,本研究对广西和周边省份(直辖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做对比分析,发现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在西部省份中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在中南部省份中处于中游水平。以上述研究结论为依据,本研究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对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实现良性耦合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并且指出广西要借助旅游产业的发展平台,强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以实现两个产业的良性耦合协调。
舒小林[8](2015)在《旅游业对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丰富,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支撑不足,外出农民工众多,所产生“三农问题”、打工及留守问题、东西差距问题将从根本上影响到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型城镇化要突破“胡焕庸线”。旅游产业是关联性强的劳动密集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从旅游视角探索我国西部地区“社会代价最小、市民幸福感最好”的新型城镇化方式,促进产业、城镇、风景相融,对于提升城镇质量,加速就地城镇化,进而刺激进城人口消费,扩大内需,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在学术界,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是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具有显着地促进作用。但这种共识是建立在全国范围和省域层面实证的基础之上,很显然,这种认识结论得到的过程存在不足:一是旅游业在全国、省域范围内的经济或者城镇中的地位分量显然不够,对城镇化的推动力可能有限或者不够显着;二是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和阶段不一致,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城镇化也处于较高阶段,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为落后,旅游业发展对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城镇化阶段的影响可能不会一致的。那么“旅游业对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旅游业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等理论问题值得探索。同时,在“旅游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涉及城市化理论、产业聚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念、模式、方法,因此,开展旅游业对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学术价值。借鉴文献研究,本文按照总(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分(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发展模式)——总(对策建议)的分析框架对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聚集度在不断增强,但仍然较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关联融合度有待加强,内部发展不平衡,西南地区旅游业聚集度较高,西北和内蒙古旅游业聚集度较低。由于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相应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驱动城镇化动因在不断增强,但内部发展差异较大,西南地区旅游业驱动城镇化动因明显,西北和内蒙古旅游业驱动城镇化动因很弱。第二,在旅游业对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动力因素方面,国内旅游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市场交通区位是旅游业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影响的重要动力,同时,工业化表现为正向影响,农业产值占比表现为负向影响。第三,在旅游业对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影响的传导机制方面,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不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产业结构为负向影响;国内旅游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市场交通区位对经济城镇化存在较为显着的正向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对经济城镇化表现为负向影响;市场交通区位、国内旅游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化对社会文化城镇化存在较为显着的正向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表现负向影响;市场交通区位、国内旅游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化对城镇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建设存在较为显着的正向影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农业产业结构因素产生较弱的负向影响;国内旅游收入和市场交通区位对统筹城乡发展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工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都不显着。第四,在旅游对各类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影响方面,一是在非省会旅游城市中,国内旅游收入、工业化和产业结构是重要推动力。而在省会旅游城市中,国内旅游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化和产业结构是重要推动力,而国际旅游收入却产生较大的负向影响。二是国内旅游收入、市场交通区位、产业结构是高专业化旅游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推动力;而国内旅游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交通区位和工业化对半专业化旅游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存在较为显着的正向影响,国际旅游收入产生较大的负向影响。三是大中型旅游城市旅游业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主要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市场交通区位。小型旅游城市旅游业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主要为国内旅游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但国际旅游收入表现为较大的负向作用。第五,由于资源、资本和市场在城乡空间区位组合上的差异,分别形成了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环城游憩带旅游新型城镇化、“飞地型”旅游新型城镇化、旅游城市群或城市带四种发展模式,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一是研究视角创新。从目前文献研究发现,城镇化的动力绝大部分聚焦在工业化,很少关注服务业中的旅游业动力,本文认为旅游业影响推进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和其他服务业动力不相排斥,而是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融合聚集与新业态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四化同步发展,是一种研究视角的创新。二是研究方法创新。与同类文献研究相比,本文在方法上主要有以下方面存在创新:一方面目前文献资料只有旅游业对采用单指标法城镇化影响实证研究,尚未有旅游业对复合指标法新型城镇化影响进行面板计量相关实证研究,更是缺乏对旅游业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因素、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另一方面,在研究对象上,目前实证文献主要采用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我国西部地区32个专业旅游城市对此问题进行尝试性探索,针对性更强。三是理论应用创新探索。本文尝试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释旅游业问题:一方面,本文创新运用托达罗劳动力城乡流动模型分析旅游业对人口城镇化影响的理论假设,并对旅游业对人口城镇化影响作用不明显实证结论进行解释分析,这在以往文献研究尚未有过;另一方面,本文以核心——环城游憩带——边缘理论为基础,对资本、资源、市场交通区位、空间、开发方式等分析,创新提出了中心城区转型升级模式、环城游憩带旅游新型城镇化模式、“飞地”旅游新型城镇化模式、旅游城市群或城市带模式四种旅游业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本文研究今后要继续拓展的领域是,深化旅游业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理论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和进行案例对比研究。
庄莉[9](2013)在《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企业是林业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细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林业是绿色的产业,林业又是一项公益事业。由于林业企业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林业企业注定要承担起保护环境和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因此,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我国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树立起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林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指导下,才能实现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稳定的发展。实现我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除了要考虑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外,还要协调林业的各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效益。包括人类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要求,提高人类的福利、实现森林的综合效益是最终目标。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被列为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也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建设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社会,不断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林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本论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外部性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对国外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启示。分别梳理了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林业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为我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以我国国有林业企业、集体所有制林业企业、私营林业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我国林业企业主要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剖析了我国林业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构建了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采取实证调研的方法,选取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依据AHP分析法,对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从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维度对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确定中国林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并针对中国林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为中国林业企业落实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走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论文具有以下三个创新点:(1)构建了我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了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衡量尺度。(2)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多维度评价了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找出影响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3)应用SWOT分析法对林业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我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汤勇[10](2012)在《森林生态服务(产品)市场化交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继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林业改革,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后,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森林、草原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建立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依托政府公共财政能力和宏观调控这一有形之手,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森林生态涵养功能为出发点,通过有效调节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对森林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等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给予经济上的补偿的一项制度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既是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根本要求,也是巩固和完善林业生态体系的重要保障。而建立森林生态市场化交易补偿机制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一个重要补充与创新,也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典型实证调研与主体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与理论演绎分析方法相结合,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典型地区成功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运用林农行为模型及相关理论,对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交易机制建设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诊断。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十章。论文的第一部分,即第1、2两章,是本论文的引言和文献回顾与述评部分。这一部分重点交待和分析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相关基础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及其分析方法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与假说前提。同时,这一部分还初步指出了论文的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论文着重分析和介绍了所运用的数量分析方法的技术路线与方法模型,并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回顾,提出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其创新点,以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有关方面,并对本论文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与展望。论文的第二部分,即第3、4两章,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交易制度理论分析与经验借鉴部分。介绍并分析了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基本要件,以及森林生态服务需求与供给因素分析,总结、归纳和梳理了国际上部分发达国家和典型地区的森林生态服务交易制度的主要实践、发展趋势、制度变迁等。论文的第3章既是对本部分理论模型的扩展研究,也是为第三部分的博弈分析与实证分析所做的理论上与实证上的支撑作用。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5、6两章,是论文的实证研究分析部分。论文中这两章的研究重点是分析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补偿的主要实践,着重介绍了林业生态工程、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三个方面的制度实践。与此同时,从经济学的角度,利用博弈理论来分析我国跨区环境保育问题,为我国的跨区环境补偿制度研究与建立提供理论支撑。这一部分重点研究分析了森林生态交易补偿的囚徒困境、智猪博弈、斗鸡博弈以及静态博弈模型等。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和第8章,森林生态服务补偿制度的典型个案与实证研究部分。本部分研究的立足点是坚持以问题导向,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以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来解答现实问题。论文重点以生态公益林以例,分析了森林从无偿利用向有偿利用的历史性跨越,实证研究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对山区农户生计的变化的具体影响,以及下步推进的思路举措。同时以森林碳汇交易为典型,重点分析了森林碳汇经营主体进行碳汇交易的影响因素,探索了森林碳汇交易的途径方法和相关路径。第五部分包括第9章和第10章,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部分。提出森林生态交易补偿制度设计需要综合性的创新选择,具体包括森林生态交易补偿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总体框架设计、市场运行机制构建、具体实现路径等。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简要总结,提出了要加大宣传教育,增强各类主体的认知参与;建立健全森林生态交易补偿的法律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转移支付制度等;运用市场形式,提高补偿资金利用效率:探索区域间补偿方式,建立产业扶持政策;遵循分类补偿原则,逐步完善补偿措施。
二、赴云南四川考察森林旅游de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赴云南四川考察森林旅游de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美景度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3.1.风景林的概念 |
1.3.2.色彩基础理论 |
1.3.3.风景林色彩测量与量化方法 |
1.3.4.风景林色彩景观评价 |
1.3.5.风景林色彩景观优化 |
1.4.主要研究内容 |
1.5.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研究区概况 |
2.1.1.地理位置 |
2.1.2.地形地貌 |
2.1.3.气候特征 |
2.1.4.植被现状 |
2.2.研究方法 |
2.2.1.观测点选择与照片信息采集处理 |
2.2.2.照片色彩量化 |
2.2.3.美景度调查 |
2.2.4.数据处理分析 |
3.基于色彩解译技术的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变化分析 |
3.1.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指数确定 |
3.1.1.色彩组成要素指数的选择与计算 |
3.1.2.色彩构成斑块指数的选择与计算 |
3.2.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组成要素变化分析 |
3.2.1.色相类别和比例变化 |
3.2.2.饱和度变化 |
3.2.3.明度变化 |
3.2.4.色彩数量和最大色相指数变化 |
3.3.风景林色彩构成斑块指数变化分析 |
4.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与公众审美响应研究 |
4.1.轿子山风景林美景度综合评价及等级划分 |
4.2.风景林色彩指数与美景度的相关性 |
4.2.1.风景林色彩组成要素与美景度相关性 |
4.2.2.风景林色彩构成斑块与美景度相关性 |
4.3.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构建 |
4.3.1.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构建 |
4.3.2.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与美景度相关性检验 |
4.4.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美景度影响力分析 |
4.4.1.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色彩指数影响力分析 |
4.4.2.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色彩综合指数影响力分析 |
4.5 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景观类型色彩特征分析 |
4.5.1.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色彩综合特征分析 |
4.5.2.优势景观色彩类型特征 |
4.5.3.提升景观色彩类型特征 |
4.5.4.审美优劣势景观色彩特征对比 |
4.6.基于美景度的风景林色相特征时空影响分析 |
4.6.1.同一风景林景观色相特征影响美景度分析 |
4.6.2.不同风景林景观色相特征影响美景度分析 |
5.轿子山风景林视域层树种组成及色彩审美影响分析 |
5.1.基于美景度的视域层树种组成与评定 |
5.1.1.审美优势风景林视域层树种组成与评定 |
5.1.2.审美劣势风景林视域层树种组成与评定 |
5.2.基于美景度的典型树种组成与色彩特征变化 |
5.2.1.风景林视域层典型树种组成的色彩解译 |
5.2.2.审美优势风景林视域层典型树种组成与色彩特征变化 |
5.2.3.审美劣势风景林视域层典型树种组成与色彩特征变化 |
5.3.基于美景度的典型树种色彩影响力 |
5.3.1.典型树种个体的色彩审美影响力 |
5.3.2.典型树种空间生境共现性组合的审美影响力 |
5.4.轿子山风景林典型树种时空维度普适性分析 |
5.4.1.典型树种地域分布广度分析 |
5.4.2.典型树种演替阶段分析 |
6.基于视域层典型树种的风景林色彩审美优化策略 |
6.1.基于公众审美的典型树种色彩调控 |
6.2.基于公众审美的典型树种多目标替补优化策略 |
6.2.1.基于秋季色彩搭配的典型树种替补优化策略 |
6.2.2.延长秋季审美优势持续期的典型树种替补优化策略 |
7.结论与讨论 |
7.1.结论 |
7.2.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风景林色彩景观评价问卷 |
附录 1.1. 风景林色彩景观评价(幻灯片问卷) |
附录 1.2. 风景林色彩景观评价(网络问卷) |
附录 2. 轿子山风景林视域层典型树种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3)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与对象选择 |
1.4.1 研究区域概况 |
1.4.2 研究对象选择 |
1.4.3 研究时间截面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旅游效率研究进展 |
2.1.2 森林公园研究进展 |
2.2 研究述评 |
3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森林公园 |
3.1.2 效率 |
3.1.3 森林公园旅游效率 |
3.2 理论基础 |
3.2.1 经济增长理论 |
3.2.2 竞争力理论 |
3.2.3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
3.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3.2.5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4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 |
4.1 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旅游效率的测度 |
4.2.1 综合效率 |
4.2.2 纯技术效率 |
4.2.3 规模效率 |
4.3 旅游效率的时序变化特征 |
4.3.1 时序上各项效率呈波动增长态势 |
4.3.2 各项效率分布形态呈现一定差异 |
4.3.3 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影响较强 |
4.4 旅游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4.4.1 空间差异特征 |
4.4.2 空间集聚特征 |
4.4.3 方向分布特征 |
4.4.4 重心迁移特征 |
4.5 各省旅游效率的类型识别及划分 |
4.5.1 各省旅游效率类型划分标准 |
4.5.2 各省旅游效率形态类别划分 |
4.6 本章小结 |
5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空间差异收敛性 |
5.1 收敛性分析模型 |
5.1.1 δ收敛 |
5.1.2 绝对β收敛 |
5.1.3 条件β收敛 |
5.1.4 俱乐部收敛 |
5.2 变量与数据来源 |
5.3 收敛性结果分析 |
5.3.1 δ收敛分析 |
5.3.2 绝对β收敛分析 |
5.3.3 条件β收敛分析 |
5.3.4 俱乐部收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影响因素变量选择 |
6.1.1 经济发展水平 |
6.1.2 市场化程度 |
6.1.3 交通可达性 |
6.1.4 森林资源禀赋 |
6.1.5 旅游设施水平 |
6.1.6 人力资源支持 |
6.2 基于Tob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Tobit模型构建 |
6.2.2 结果分析 |
6.3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GWR模型构建 |
6.3.2 结果分析 |
6.4 旅游效率影响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提升对策 |
7.1 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
7.2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7.3 提高旅游发展创新能力 |
7.4 提升公园旅游设施水平 |
7.5 注重森林公园环境保护 |
7.6 因地制宜提升旅游效率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特色及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技术路线 |
2 旅游扶贫的理论分析 |
2.1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厘清 |
2.2 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 |
2.3 旅游扶贫的扶贫机理和减贫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 |
3.1 引言 |
3.2 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减贫的影响机理 |
3.3 模型构建 |
3.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3.5 相关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
4.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及旅游资源状况 |
4.2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
4.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效率评价——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 |
5.1 引言 |
5.2 案例区概况 |
5.3 影响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 |
5.4 两阶段DEA评价模型构建 |
5.5 DEA实证及生命周期分析 |
5.6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旅游扶贫的国内外探索及经验 |
6.1 国外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
6.2 国内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
6.3 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经验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解析 |
7.1 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2 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3 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4 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5 旅游者需求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6 本章小结 |
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优化 |
8.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及其优化 |
8.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及其优化 |
8.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及其优化 |
8.4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机制及其优化 |
8.5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及其优化 |
8.6 旅游扶贫合作机制及其优化 |
8.7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政策建议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
(5)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范围与目标 |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福利经济学 |
2.1.2 发展经济学 |
2.1.3 新制度经济学 |
2.1.4 区域经济学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国有林区 |
2.2.2 国有林区的贫困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贫困的内涵 |
2.3.2 贫困的成因理论 |
2.3.3 贫困的测量 |
2.3.4 国有林区贫困 |
2.3.5 文献综述评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与贫困现状 |
3.1 内蒙古国有林区概况 |
3.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 |
3.2.1 森林资源未开发阶段(1898年以前) |
3.2.2 森林资源疯狂掠夺阶段(1898年—1945年) |
3.2.3 森林资源计划开发利用阶段(1946年—1978年) |
3.2.4 森林资源危机阶段(1979年—1997年) |
3.2.5 森林资源恢复与保护阶段(1998年—) |
3.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与特点 |
3.3.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 |
3.3.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4.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 |
4.1.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宏观原因分析 |
4.1.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微观因素分析 |
4.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4.2.1 贫困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发展 |
4.2.2 贫困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
4.2.3 贫困影响森林资源的保护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
5.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框架 |
5.1.3 指标的筛选与表达 |
5.2 贫困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1 因子分析及基本思想 |
5.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
5.2.3 因子分析步骤 |
5.2.4 因子分析模型中各变量的统计意义 |
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5.3.2 面板数据贫困综合评价 |
5.4 贫困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4.1 综合贫困度分析 |
5.4.2 各公因子分析 |
5.4.3 分析结果讨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视角 |
6.1 调研地选择 |
6.2 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分布 |
6.3 内蒙古国有林区家庭贫困特征 |
6.3.1 人均收入低 |
6.3.2 生活居住条件差 |
6.3.3 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现象普遍 |
6.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测量 |
6.4.1 收入贫困测量 |
6.4.2 多维贫困测量 |
6.4.3 多维贫困与收入贫困测度结果对比分析 |
6.5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6.5.1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收入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6.5.2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6.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及运作机理 |
7.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 |
7.1.1 中央及地方政府帮扶政策 |
7.1.2 企业自身探索 |
7.1.3 林区职工自身的发展与探索 |
7.2 反贫困政策措施成效与运作机理 |
7.2.1 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 |
7.2.2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7.2.3 完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
7.2.4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7.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7.3.1 政策涵盖范围窄 |
7.3.2 各层级目标不统一 |
7.3.3 仍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 |
7.4 本章小结 |
8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
8.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背景分析 |
8.1.1 气候变化 |
8.1.2 经济新常态 |
8.1.3 生态功能区划定与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
8.1.4 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
8.1.5 国有林区改革 |
8.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 |
8.2.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 |
8.2.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的路径选择 |
8.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
8.3.1 政府导向机制 |
8.3.2 市场导向机制 |
8.3.3 国有林区参与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 |
9.1.1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匮乏产生的 |
9.1.2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宏观环境与微观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
9.1.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程度较高 |
9.1.4 非林产业发展、森林资源量对内蒙古国有林区区域贫困影响最大 |
9.1.5 就业是内蒙古国有林区人口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 |
9.1.6 反贫困需要政府、市场、国有林区的共同努力 |
9.2 政策建议 |
9.2.1 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是反贫困工作的重要基石 |
9.2.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国有反贫困注入新的活力 |
9.2.3 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是国有林区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 |
9.2.4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反贫困同时有效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 |
9.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1 研究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 研究特色与可能创新之处 |
1.6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文明理论 |
2.1.1 生态文明哲学观 |
2.1.2 生态文明历史观 |
2.1.3 生态文明经济观 |
2.1.4 生态文明政治观 |
2.1.5 生态文明文化观 |
2.1.6 生态文明社会观 |
2.2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
2.2.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2.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2.2.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
第3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
3.1 现有评价指标体系述评 |
3.1.1 国外评价指标体系经验借鉴 |
3.1.2 国内评价指标体系经验借鉴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4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4.1 现有指标的借鉴 |
3.4.2 生态经济指标选取 |
3.4.3 生态环境指标选取 |
3.4.4 生态社会指标选取 |
3.5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6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3.7 评价方法 |
3.7.1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测度方法 |
3.7.2 评价结果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
第4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子系统综合评价 |
4.1 中国省域生态经济建设水平测度与分析 |
4.1.1 中国省域生态经济建设水平测度 |
4.1.2 生态经济建设水平区域、省域分析 |
4.1.3 生态经济建设水平变化趋势分析 |
4.2 生态经济子系统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评价 |
5.1 中国省域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测度与分析 |
5.1.1 中国省域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测度 |
5.1.2 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区域、省域分析 |
5.1.3 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变化趋势分析 |
5.2 生态环境子系统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6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社会子系统综合评价 |
6.1 中国省域生态社会建设水平测度与分析 |
6.1.1 中国省域生态社会建设水平测度 |
6.1.2 生态社会建设水平区域、省域分析 |
6.1.3 生态社会建设水平变化趋势分析 |
6.2 生态社会子系统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7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综合评价 |
7.1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测度与分析 |
7.1.1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测度 |
7.1.2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区域、省域分析 |
7.1.3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变化趋势分析 |
7.2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8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策略框架 |
8.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
8.1.1 组织机制 |
8.1.2 决策机制 |
8.1.3 协同机制 |
8.1.4 信息机制 |
8.1.5 保障机制 |
8.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框架 |
8.2.1 生态经济建设 |
8.2.2 生态政治建设 |
8.2.3 生态社会建设 |
8.2.4 生态文化建设 |
8.2.5 生态环境建设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文化产业的研究 |
2.1.2 旅游产业的研究 |
2.1.3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关系的研究 |
2.1.4 耦合度研究 |
2.1.5 以广西为实证分析案例的耦合协调度理论应用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聚集理论 |
2.2.2 协同效应理论 |
2.2.3 耦合协调度理论 |
2.2.4 系统理论 |
第三章 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耦合作用探讨 |
3.1 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1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3.1.2 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2 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作用探讨 |
3.2.1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机理分析 |
3.2.2 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关联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建立 |
4.1 耦合度模型 |
4.1.1 功效函数的建立 |
4.1.2 耦合度函数 |
4.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熵值法 |
4.3.1 熵与熵值法 |
4.3.2 熵值法赋权原理 |
4.3.3 熵值法赋权步骤 |
4.4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1 指标的选取 |
4.4.2 相关指标的解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
5.1 数据来源 |
5.2 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处理和权重的确定 |
5.3 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的计算与评价 |
5.3.1 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子系统发展水平评价 |
5.3.2 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的综合评价 |
5.4 广西和周边省份(直辖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比较分析 |
5.4.1 各地区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5.4.2 各地区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5.4.3 各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水平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耦合协调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
6.1 政府层面 |
6.1.1 建立产业长效协调机制,打造促进产业自由发展的良好空间 |
6.1.2 建立和完善促进耦合协调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加强区域产业规划整合 |
6.1.3 改造城市发展理念,以文化提升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 |
6.1.4 创造吸引人才的优良环境,造就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 |
6.2 企业层面 |
6.2.1 拓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
6.2.2 实现文化、旅游和新媒体三者的结合,创新项目发展模式 |
6.2.3 确定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
6.3 产业层面 |
6.3.1 产业融合、集群与集成策略 |
6.3.2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策略 |
6.3.3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旅游业对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1.2.1 关于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 |
1.2.2 关于旅游业影响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
1.2.3 关于旅游城镇化的传导机制研究 |
1.2.4 关于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综合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旅游业影响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化理论 |
2.1.1 城市化理论概述 |
2.1.2 城市化理论在旅游业影响新型城镇化中的应用 |
2.2 产业聚集理论 |
2.2.1 产业聚集理论概述 |
2.2.2 产业聚集理论在旅游业影响新型城镇化中的应用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影响新型城镇化中应用 |
2.4 理论基础的基本框架 |
2.4.1 理论基础框架体系 |
2.4.2 旅游业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分析框架 |
第3章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独特区情 |
3.1.1 生态环境脆弱 |
3.1.2 工业基础薄弱 |
3.1.3 外出农民工较多 |
3.2 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 |
3.2.1 城镇化率低 |
3.2.2 缺乏产业基础支撑 |
3.3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前景广阔 |
3.3.1 旅游资源丰富 |
3.3.2 旅游业发展迅速 |
3.3.3 旅游业市场前景广阔 |
3.4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作用增强 |
3.4.1 旅游业聚集趋势日趋明显 |
3.4.2 旅游业驱动城镇化作用不断增强 |
3.4.3 旅游城镇不断涌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
4.1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
4.1.1 资源禀赋吸引 |
4.1.2 资本因素推动 |
4.1.3 旅游消费拉动 |
4.1.4 旅游政策驱动 |
4.2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要素实证分析 |
4.2.1 计量模型和指标选取 |
4.2.2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因素的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传导机制分析 |
5.1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
5.1.1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就地城镇化 |
5.1.2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的经济发展 |
5.1.3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的社会文化发展 |
5.1.4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的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建设 |
5.1.5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 |
5.1.6 旅游业对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不利影响 |
5.2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
5.2.1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传导机制的回归分析 |
5.2.2 旅游业对我国西部地区各类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影响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旅游业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分析 |
6.1 中心城区转型升级模式 |
6.1.1 中心城区转型升级模式理论 |
6.1.2 我国西部地区中心城区转型升级模式应用 |
6.1.3 中心城区转型升级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
6.2 环城游憩带旅游新型城镇化模式 |
6.2.1 环城游憩带旅游新型城镇化模式理论 |
6.2.2 我国西部地区环城游憩带旅游新型城镇化模式应用 |
6.2.3 环城游憩带旅游新型城镇化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
6.3“飞地型”旅游新型城镇化模式 |
6.3.1“飞地型”旅游新型城镇化模式理论 |
6.3.2 我国西部地区“飞地型”旅游新型城镇化模式应用 |
6.3.3“飞地型”旅游新型城镇化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
6.4 旅游城市群或城市带模式 |
6.4.1 旅游城市群或城市带模式理论 |
6.4.2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城市群或城市带模式应用 |
6.4.3 旅游城市群或城市带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旅游业影响推进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策建议 |
7.1 加强动力机制 |
7.1.1 加大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 |
7.1.2 加强旅游与新型工业融合 |
7.1.3 加强旅游与现代农(牧)业融合 |
7.1.4 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 |
7.2 完善传导机制 |
7.2.1 加强制度供给 |
7.2.2 加强人才建设 |
7.2.3 重视社区参与 |
7.2.4 拓展海外市场 |
7.2.5 加强风险管控 |
7.3 优化发展模式 |
7.3.1 统筹规划之间关系 |
7.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7.3.3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
7.3.4 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2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可持续发展 |
2.1.2 林业企业 |
2.1.3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创新理论 |
2.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4 外部性 |
2.2.5 系统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外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3.1 国外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
3.1.1 国外典型国家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
3.1.2 国外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特性 |
3.2 国外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1 林业资源 |
4.1.2 林业企业 |
4.1.3 重点上市林业企业 |
4.2 国有林业企业产值 |
4.3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3.1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2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的选择 |
5.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选择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评价指标的选择及解释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3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AHP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多维度分析 |
6.1 经济维度分析 |
6.2 社会维度分析 |
6.3 资源维度分析 |
6.4 环境维度分析 |
6.5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7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7.1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机会因素分析 |
7.2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威胁因素分析 |
7.3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因素分析 |
7.4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劣势因素分析 |
7.5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SWOT矩阵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对策建议 |
8.1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
8.1.1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
8.1.2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战略 |
8.1.3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度战略 |
8.1.4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战略 |
8.1.5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要素战略 |
8.2 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
8.2.2 深化林业企业体制改革 |
8.2.3 调整林业企业产业结构 |
8.2.4 依靠科技振兴林业企业 |
8.2.5 加强林业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
8.2.6 拓宽林业企业的融资渠道 |
8.2.7 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生态恢复能力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森林生态服务(产品)市场化交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森林效用发生历史性转变 |
1.1.2 政府补偿存在固有缺陷,市场化交易已成重要趋势 |
1.1.3 市场交易已有地方实践,建立相关制度成迫切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相关基础理论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森林生态服务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
2.2 森林生态服务的经济特性 |
2.3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计量研究 |
2.4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实现方式研究 |
2.5 现行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视角 |
3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要素分析 |
3.1 建立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交易制度的必要性 |
3.1.1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森林功能的突显 |
3.1.2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林业定位的转变 |
3.1.3 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需要 |
3.2 森林生态服务(产品)的基本要件分析 |
3.2.1 产品特性 |
3.2.2 产品定价 |
3.2.3 交易平台 |
3.2.4 需求和供给 |
3.2.5 政策调整 |
3.3 森林生态服务需求因素分析 |
3.3.1 需求主体 |
3.3.2 定价机制 |
3.3.3 收入水平 |
3.3.4 替代品 |
3.3.5 实现途径 |
3.4 森林生态服务供给因素分析 |
3.4.1 供给主体 |
3.4.2 定价机制 |
3.4.3 实现途径 |
4 国际森林生态服务(产品)交易制度及其借鉴 |
4.1 国际森林生态服务交易制度的变迁 |
4.2 典型国家的森林生态服务交易制度 |
4.2.1 美国 |
4.2.2 哥斯达黎加 |
4.2.3 英国 |
4.2.4 中国 |
4.2.5 其它国家 |
4.3 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发展趋势 |
4.4 启示与借鉴 |
5 我国森林生态服务(产品)补偿的主要实践 |
5.1 林业生态工程的实践探索 |
5.1.1 林业工程建设与生态服务补偿 |
5.1.2 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
5.2 自然保护区的实践探索 |
5.2.1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 |
5.2.2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5.3 森林生态旅游的实践探索 |
5.3.1 森林生态旅游的生态服务补偿现状 |
5.3.2 森林生态旅游的生态服务补偿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
5.4 主要实践启示 |
6 森林生态交易补偿作用机制的博弈分析 |
6.1 相关理论基础 |
6.2 森林生态交易补偿的囚徒困境 |
6.3 森林生态交易补偿的智猪博弈 |
6.4 森林生态交易补偿的斗鸡博弈 |
6.5 森林生态交易补偿的静态博弈模型 |
7 森林生态服务补偿制度分析——以浙江生态公益林为例 |
7.1 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其补偿制度概述 |
7.2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其补偿制度变迁 |
7.2.1 补偿制度及标准 |
7.2.2 补偿资金的来源 |
7.2.3 取得的主要成效 |
7.3 生态公益林建设及补偿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的调查 |
7.3.1. 数据来源和案例点选择 |
7.3.2 生态公益林建设对农户生计行为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7.3.3 主要结论和建议 |
7.4 现行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缺陷分析 |
8 森林生态服务补偿制度分析——以森林碳汇交易为例 |
8.1 国际碳交易市场及其制度概述 |
8.2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交易的探索 |
8.2.1 北京环境交易所 |
8.2.2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
8.2.3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
8.2.4 其他进展 |
8.3 我国森林碳汇发展及交易实践 |
8.3.1 我国森林碳汇发展情况 |
8.3.2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实践 |
8.4 森林碳汇交易主体意愿实证分析 |
8.4.1 实地调查 |
8.4.2 描述统计 |
8.4.3 计量分析 |
8.5 森林碳汇交易制度的展望 |
9 森林生态交易补偿制度设计的创新选择与实践路径 |
9.1 现行制度缺陷及政策创新方向 |
9.2 森林生态交易补偿机制总体框架 |
9.3 森林生态交易市场运行机制构建 |
9.4 森林生态交易补偿的实现路径 |
9.4.1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9.4.2 建立森林生态补偿基金 |
9.4.3 开征森林生态补偿税费 |
9.4.4 实行生态配额交易 |
9.4.5 建立森林生态标签 |
9.4.6 推行碳汇市场交易 |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1.1 建立森林生态市场化交易制度止当其时 |
10.1.2 森林生态服务(产品)补偿更多的是一种制度安排 |
10.1.3 生态公共林确立森林从无偿利用向有偿利用的历史性跨越 |
10.1.4 森林碳汇交易是推动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交易的排头兵 |
10.1.5 森林生态交易补偿制度设计需要综合性的创新选择 |
10.2 相关的政策建议 |
10.2.1 加大宣传教育,增强各类主体的认知参与 |
10.2.2 建立健全森林生态交易补偿的法律体系 |
10.2.3 建立健全森林生态交易补偿的管理体系 |
10.2.4 构建森林生态交易补偿机制的保障体系 |
10.2.5 探索区域间补偿方式调整,建立产业扶持政策 |
10.2.6 改革山区发展考核体系,建立科合理的综合考评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村级表 |
附表二:农户表 |
致谢 |
四、赴云南四川考察森林旅游de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轿子山秋季风景林色彩美景度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 穆艳霞. 西南林业大学, 2020
- [2]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3]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研究[D]. 朱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4]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D]. 黄渊基.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5]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D]. 李京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6]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D]. 彭一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7]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D]. 王芳菲. 广西大学, 2016(02)
- [8]旅游业对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D]. 舒小林.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9]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庄莉.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10]森林生态服务(产品)市场化交易制度研究[D]. 汤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