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布局与城市形象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高层建筑布局与城市形象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以“城市现代化”为目标的城市建设热潮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象征着科技进步的高层建筑在其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一度成为了城市建设的特征和经济增长的标志。许多城市的原有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不胜数的摩天楼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城市的新形象。然而,伴随着城市历史特征的消逝、城市品质的不断恶化、城市空间秩序混乱、城市形象千篇一律等系列问题悄然出现,人们正逐步从兴建高层建设的热情中清醒过来,认识到高层建筑数量过多,增速过快,布局无序和风格各异等现象对城市形象造成的不利影响。而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对城市形象进行控制与引导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综合性课题,本文仅聚焦这一课题的其中一部分—高层建筑布局来进行研究,遵循从理论认识到方法建构、实证应用的过程。旨在揭示高层建筑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寻求理论根源,以期能对形成城市形象的特色起到点滴启迪和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首先建立起研究城市形象与高层建筑的基本认识与概念,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概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然后界定了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指出了城市形象的作用,阐述了城市形象特征与理想城市形象的特征,构建了城市形象的设计步骤;接着阐述了高层建筑在城市形象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提出高层建筑优化城市形象必须遵从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与城市历史的延续、与城市自然环境的协调出发;最后以长沙作为分析案例,对长沙形象进行定位,分析了长沙高层建筑建设现状,提出长沙高层建筑的布局应有利于城市空间秩序的组织、应反映区域功能与特征、应加强天际线的组织、应营造适宜开敞空间与街道空间、应有利于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应有利于长沙“山、水、洲、城”城市意象的形成的建议来优化长沙城市的形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本定义
  • 1.1.1 形象、城市形象的定义
  • 1.1.2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布局的定义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形象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 1.3.2 国内外高层建筑与城市形象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形象概述
  • 2.1 形成城市形象的要素
  • 2.2 城市形象的作用
  • 2.2.1 对内的整合作用
  • 2.2.2 对外的传播作用
  • 2.3 城市形象特征
  • 2.3.1 稳定性与动态性统一
  • 2.3.2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2.3.3 综合性与特色性的统一
  • 2.4 理想城市形象
  • 2.5 城市形象的设计
  • 第三章 高层建筑与城市形象
  • 3.1 高层建筑与城市形象的关联性
  • 3.1.1 城市天际线
  • 3.1.2 标志性与导向性
  • 3.1.3 控制性
  • 3.1.4 象征性
  • 3.1.5 文化性
  • 3.2 高层建筑与城市形态的空间脉络
  • 3.2.1 城市空间形态的有关概念
  • 3.2.2 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论基础
  • 3.2.3 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3.2.4 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协调
  • 3.3 高层建筑与城市形态的时间脉络
  • 3.3.1 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
  • 3.3.2 高层建筑与城市历史的延续
  • 3.4 高层建筑与城市的自然环境
  • 3.4.1 山区城市
  • 3.4.2 滨水城市
  • 第四章 长沙市高层建筑布局与城市形象协调
  • 4.1 长沙城市形象定位
  • 4.1.1 城市形象定位依据
  • 4.1.2 城市形象的定位
  • 4.2 长沙高层建筑的建设现状
  • 4.2.1 长沙市高层建筑现状分析
  • 4.2.2 现状高层建筑景观总体评价
  • 4.3 长沙高层建筑布局与城市形象协调
  • 4.3.1 高层建筑的布局应有利于长沙城市空间秩序的组织
  • 4.3.2 高层建筑的布局应反映区域功能与特征
  • 4.3.3 高层建筑的布局应加强天际线的组织
  • 4.3.4 高层建筑的布局应营造适宜开敞空间、街道空间
  • 4.3.5 高层建筑的布局应有利于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
  • 4.3.6 高层建筑的布置应有利于长沙"山、水、洲、城"城市意象的形成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5.1 结语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筑布局对住宅小区风环境的影响探究[J]. 门窗 2018(01)
    • [2].新疆地区建筑布局对住宅小区风环境的影响分析[J]. 中国住宅设施 2018(07)
    • [3].寒地小区建筑布局节能与舒适性的建模分析[J]. 科技通报 2016(05)
    • [4].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中的等级居住思想[J]. 美与时代(上) 2011(09)
    • [5].中华民族性格与传统建筑空间[J]. 绿色环保建材 2017(07)
    • [6].宋代福建孔庙选址及建筑布局[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7].长沙市绿色建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J]. 规划师 2014(03)
    • [8].高层建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7)
    • [9].试论福建船政主体建筑布局理念[J]. 福建史志 2016(03)
    • [10].围合式建筑布局形式冬季的附加节能效应[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11].高层建筑布局中城市生态环境因素浅析——以太原市为例[J]. 太原大学学报 2011(01)
    • [12].基于实测和数值模拟的建筑布局对居住区风环境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03)
    • [13].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布局[J]. 现代园艺 2014(20)
    • [14].绿轴式居住区建筑布局研究[J]. 居舍 2018(16)
    • [15].浅谈规划中的社会关系与建筑布局[J]. 科技经济市场 2008(06)
    • [16].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探讨[J]. 绿色环保建材 2018(01)
    • [17].高层建筑布局影响因子分析[J]. 科技视界 2012(29)
    • [18].论博物馆建筑布局中的人性化设计[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1)
    • [19].周边小街坊式居住建筑布局应用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23)
    • [20].浅析徽州宗祠建筑布局与空间形态特征——以黟县南屏村为例[J]. 大众文艺 2017(04)
    • [21].基于CFD风环境模拟对小区建筑布局的优化[J]. 建筑节能 2014(06)
    • [22].绿化和建筑布局对居住区小气候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05)
    • [23].试论唐大明宫的建筑布局及其设计理念[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3)
    • [24].最美丽的阅读空间-浅谈吉林省图书馆新馆建筑布局[J]. 吉林勘察设计 2017(03)
    • [25].岭南庭园建筑布局设计分析——以东莞可园为例[J]. 明日风尚 2020(13)
    • [26].明代开封周王府的建筑布局及其对城市结构的影响[J]. 城市史研究 2014(01)
    • [27].沙恩豪塞公园[J]. 风景园林 2010(01)
    • [28].基于风环境优化的小学校园布局形态设计[J]. 建筑与文化 2019(04)
    • [29].一种适用于穿墙雷达建筑布局成像算法[J].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5(01)
    • [30].因地制宜 统中求变——中国银行信息中心(上海)二期设计[J]. 中外建筑 2011(07)

    标签:;  ;  ;  

    高层建筑布局与城市形象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