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雇佣犯罪的刑事责任

论雇佣犯罪的刑事责任

论文摘要

当前社会雇佣犯罪现象猖獗,雇佣犯罪案件层出不穷,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当然,这是转型期社会整体道德的滑坡、唯利是图的金钱观、逃避法律制裁的侥幸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就刑法角度而言,如何在现有的刑事法框架下合理的惩治雇佣犯罪,让人们认识到刑法并没有忽略这个隐蔽的角落,同时又让潜在的雇佣犯罪人认识到雇佣犯罪所能给他们带来的收益将远远小于他们会受到的刑罚非难,这才是我们致力于研究雇佣犯罪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因此,笔者会更多的从现有法律出发,力求为现行刑法惩治雇佣犯罪提供理论依据和法律支撑。为此,笔者查找和收集了一些有关雇佣犯罪的典型案例,分析比较了众多学者对雇佣犯罪的研究成果,并进而结合自己所学的相关刑法理论知识对雇佣犯罪的刑事责任进行了有步骤有重点的分析和探讨。本文除前言和后记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的是雇佣犯罪的基本属性:究竟何为雇佣犯罪,雇佣犯罪的性质应当如何界定。笔者从雇佣犯罪的历史沿革出发,结合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的雇佣犯罪案件,对雇佣犯罪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接着比较分析了学界对于雇佣犯罪概念及性质的不同观点,对雇佣犯罪的属性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概括:雇佣犯罪的概念界定(主要包括雇佣犯罪的手段及雇主可否作为雇佣犯罪的直接正犯);雇佣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雇佣犯罪与教唆犯罪的关系。第二部分,在上文对雇佣犯罪的属性做出界定的基础上,着重阐述雇佣犯罪的一般责任承担问题。首先明确了雇佣犯罪责任承担的一般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个人责任原则和区别对待原则,以为后文论述雇佣犯罪的责任承担明确指导思想:其次具体论述各犯罪人在雇佣犯罪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在此基础上他们所应负的刑事责任;最后针对雇佣犯罪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犯罪形态(包括单一犯罪形态及复合犯罪形态)下各犯罪人的责任承担做了分析论述。第三部分,在前面释明了雇佣犯罪的一般责任承担方式及依据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争议较大的几类特殊的雇佣犯罪的责任承担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对于这几类雇佣犯罪中的热点疑点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处理思路:对于雇佣犯罪与实行过限问题,结合实践中的疑难案例及理论界的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对于雇佣犯罪与结果加重犯问题,从结果加重犯的基本原理出发,就加重结果与雇佣犯罪各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承担问题分别予以论述;对于雇佣犯罪与转化犯问题,在明确雇佣犯罪中转化犯范围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分为实质转化与形式转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雇佣犯罪概述
  • 第一节 雇佣犯罪的产生与发展
  • 一、雇佣犯罪古已有之
  • 二、雇佣犯罪与当前我国司法实践
  • 第二节 雇佣犯罪之理论分歧
  • 一、雇佣犯罪概念的分歧
  • 二、雇佣犯罪性质的分歧
  • 第三节 雇佣犯罪属性再分析
  • 一、雇佣犯罪的概念界定
  • 二、雇佣犯罪与共同犯罪
  • 三、雇佣犯罪与教唆犯罪
  • 第二章 雇佣犯罪中的一般责任承担
  • 第一节 雇佣犯罪责任承担的一般原则
  • 一、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 二、个人责任原则
  • 三、区别对待原则
  • 第二节 雇佣犯罪中各犯罪人的责任承担
  • 一、雇主的地位与作用
  • 二、转雇佣者的地位与作用
  • 三、被雇佣者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雇佣犯罪中的犯罪形态与责任承担
  • 一、雇佣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的着手与完成问题
  • 二、雇佣犯罪中的单一犯罪形态
  • 三、雇佣犯罪中各犯罪形态并存问题
  • 第三章 雇佣犯罪中的特殊责任承担
  • 第一节 雇佣犯罪与实行过限
  • 一、司法实践认定中的混乱
  • 二、理论上的各自为政
  • 三、雇佣犯罪中实行过限责任承担之我见
  • 第二节 雇佣犯罪与结果加重犯
  • 一、加重结果与被雇佣者的责任承担
  • 二、加重结果与转雇佣者的责任承担
  • 三、加重结果与雇主的责任承担
  • 第三节 雇佣犯罪与转化犯
  • 一、雇佣犯罪中的转化犯
  • 二、形式转化与雇佣犯罪的责任承担
  • 三、实质转化与雇佣犯罪的责任承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如何降低员工偷懒激励[J]. 商 2014(21)
    • [2].地下雇佣的危害与治理[J]. 社会科学战线 2009(08)
    • [3].市场、政府和法治对就业公平保障之比较研究[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0(03)
    • [4].“职业绑手”受雇控制被害人行为定性研究[J]. 政治与法律 2012(02)
    • [5].“可雇佣性”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10)
    • [6].日本侵权行为法中的责任主体[J]. 金陵法律评论 2009(02)
    • [7].谷歌5000万美金收购Care.com[J]. 家庭服务 2016(07)
    • [8].论被雇佣者“求稳”的求职倾向对建构中国式雇主品牌的启示[J]. 青年与社会 2014(01)
    • [9].关注“超组织人”:独立签约者特征与作用研究评析[J]. 未来与发展 2014(05)
    • [10].合同解除效力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4(20)
    • [11].企业劳资双方思想意识与农民工权益的维护[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16)
    • [12].工会,是什么[J]. 中国职工教育 2016(02)
    • [13].日本非正规雇佣的变化趋势、对策及启示[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6(06)
    • [14].人本构建劳资 和谐才能共赢[J]. 现代企业文化 2012(11)
    • [15].正规与非正规雇佣对日本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J]. 中国市场 2016(46)
    • [16].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商品化研究[J]. 学习与探索 2013(09)
    • [17].日本的猎头产业[J]. 国际人才交流 2008(03)
    • [18].日本“下流社会”何去何从[J]. 南风窗 2008(20)
    • [19].零工技能:劳动者“选择的自由”的关键[J]. 探索与争鸣 2020(07)
    • [20].基于博弈论视角的马路劳务市场治理探讨[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8(02)
    • [21].受雇绑架他人并勒索雇主如何定罪[J]. 法制资讯 2014(08)
    • [22].受雇绑架他人并勒索雇主如何定罪[J]. 法制资讯 2013(Z1)
    • [2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完善建议[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 [24].德国劳动刑法的当代发展述评[J]. 德国研究 2011(04)
    • [25].非经济福利与社会公正[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05)
    • [26].经济新常态下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思考[J]. 现代盐化工 2016(02)
    • [27].效率服务必须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J]. 中国社区医师 2012(05)
    • [28].自我雇佣的收入效应、发展特征及其群体差异[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9].日本正规、非正规雇佣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J]. 现代商业 2016(30)
    • [30].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就业身份与收入差异——基于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J]. 经济经纬 2013(05)

    标签:;  ;  ;  ;  ;  

    论雇佣犯罪的刑事责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