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板式换热器用于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强化传热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动力机械及工程
作者: 王酣愚
导师: 陈亚平
关键词: 氨水,吸收式制冷,板式换热器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由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吸收式制冷机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存在系统中的设备多,体积大,钢材消耗量大,制冷循环的COP值较低等缺点。为了克服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缺点,需要推广应用新型吸收式循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COP值,同时采用板式换热器以实现制冷机组的紧凑化。本文针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了研究。传统的氨水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通过回收冷凝热供发生器发生,因此压力很高。而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中通过回收吸收热来供发生器发生,所以压力较低。循环将吸收热加以回收利用,从而提高了氨水吸收式循环系统的热效率,改善了循环性能。本文编制了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设计程序和优化分析程序。通过具体计算分析讨论了热源进口温度变化、冷却水进口温度变化、蒸发温度变化等对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循环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循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在相同工况下与单级和双级循环进行了比较。所得结论为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循环的优化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资料。此外还建立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实验台,对两种型号的板式换热器的性能进行比较,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氨水吸收式循环研究与发展现状
1.3 板式换热器在制冷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氨水溶液状态参数计算
2.1 氨水溶液的性质及状态方程
2.2 氨水溶液状态点参数计算函数编制
第三章 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计算模型
3.1 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概述
3.2 热力计算
3.3 程序结构及框图
第四章 中压双效复叠式吸收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4.1 热源温度变化对循环的影响
4.2 冷却水温度变化对循环的影响
4.3 蒸发温度变化对循环的影响
4.4 放气范围变化对循环的影响
4.5 结论
第五章 板式换热器传热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组成
5.2 实验步骤
5.3 实验原理
5.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5.5 误差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小型扩散—吸收式制冷机性能的实验研究[D]. 王君.东南大学2006
- [2].小型蒸汽吸收式制冷机的仿真及试验研究[D]. 刘澜.湖南大学2005
- [3].小型吸收式制冷机变水温控制系统及仿真研究[D]. 余珏.湖南大学2005
- [4].四温位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学优化研究[D]. 陈安峰.东华大学2008
- [5].一种混合吸收式制冷机的预测控制算法研究[D]. 欧阳伶俐.华中科技大学2006
- [6].摇摆条件下吸收式制冷机性能的实验研究[D]. 丁帆.大连海事大学2015
- [7].太阳能空调控制系统设计[D]. 黄斌.湖南大学2014
- [8].低品位热源驱动的LiBr吸收式制冷机组仿真优化[D]. 刘燕龙.山东建筑大学2016
- [9].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研究[D]. 谢文韬.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 [10].智能温控粮食储存器半导体与吸收式混合制冷方式的研究[D]. 王磊.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传热及流动特性研究[D]. 王彦波.青岛科技大学2007
- [2].板式换热器测试系统的研究[D]. 郭荣春.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 [3].板式换热器热工与阻力性能测试及计算方法研究[D]. 张海泉.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 [4].紧凑式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设计与优选[D]. 吴恩.南京工业大学2006
- [5].复合波纹板式换热器换热与阻力特性研究[D]. 何庆琼.山东大学2007
- [6].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热经济分析[D]. 包天舒.北京化工大学2005
- [7].板式换热器传热与流动分析[D]. 曲宁.山东大学2005
- [8].大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的有限元分析[D]. 杨宏悦.北京化工大学2006
- [9].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研究与优化[D]. 周蕾.青岛科技大学2006
- [10].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郑宋平.北京化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