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引进二手设备的基本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宋子昕[1](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认为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周丹妮[2](2020)在《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大国博弈等因素正冲击着世界经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越南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位置,并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前些年中越经济关系中“贸易热、投资冷”的状况有所不同,2018年中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促使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有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越南面临着“双重劣势”与中高级别的国家风险。如何应对来自越南当地的制度压力,成为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在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为例,试图发掘东道国制度压力对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其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机制,并将基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的相关研究,探索不同领导风格在其中的调节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直接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绩效,不同维度的制度压力各自产生何种影响;(2)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3)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如何,这二者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者什么角色;(4)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领导风格下有何区别,高层管理者的威权型领导风格和服务型领导风格是否会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首先,本研究通过四家不同行业的在越中国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理论阐述、案例数据和模型构建三者相互印证的分析思路,探究了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会显着影响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其中强制压力起负向影响作用;规范压力、模仿压力起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也会正向促进企业绩效,从而初步论证了本研究构思的合理性。其次,本研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展开理论探讨与分层剖析,结合在越南实地企业调研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对探索性案例研究中得出的初始假设命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阐述,揭示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自主权→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提出了36个理论假设。随后,本研究详细阐述了验证理论假设的问卷与量表设计过程,进行小样本预调研,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和CITC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调研问卷进行修正和净化,确定正式调研问卷。然后,本研究进行正式调研,从所搜集的有效问卷中筛选、整合出257家企业样本,在检验结构效度、组合信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与共同方法偏差之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层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规范的实证检验。最后,本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概括与总结,归纳出研究的理论贡献,提炼出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策略,并在汇报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道国制度压力分为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三种类型,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强制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则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强制压力显着负向影响企业社会绩效,规范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模仿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2)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不同类型的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中承担了不同性质的中介作用,但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强制压力对企业社会绩效的负向影响关系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3)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其中,威权型领导会削弱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削弱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服务型领导会增强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增强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实现了以下研究进展:(1)突显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从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两方面解释了海外经营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过程;(2)探索出东道国制度压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复杂机理,即东道国制度压力不仅能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还能通过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会增强或削弱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3)揭示出新兴经济体顺向OFDI情境下东道国制度压力与海外经营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混合性发现。(4)有效弥补了现有关于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研究中实证不足的缺陷。
王语琦[3](2020)在《融资租赁合同法律风险研究》文中指出融资租赁行业最先兴起于西方国家,随着各国间相互融通法习和借鉴,融资租赁也开始在我国大展风采。但是随着融资租赁的快速发展,当前已有的法律及规章制度已经无法对该行业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制,随之而来的则是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打击行业积极性。其中最为显着的问题则是融资租赁合同中当事人所面临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从融资租赁合同的基础理法入手,尽可能通过剖析相似合同之间的差异性来说明融资租赁合同的特点,进而对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风险进行解析。风险点的根源正是融资租赁合同的特异性,主要包括融资租赁合同法律规定不完善、融资租赁配套机制不健全以及事前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案例的选用也是为了进一步对风险进行解析,对第四部分提出风险防控措施起到辅助作用。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风险点,最后一章从完善融资租赁法律规定的角度提出了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健全取回权制度、完善合同解除权制度、明确融资租赁物的风险负担规则的建议;从完善融资租赁配套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建立统一的监管制度、加强融资租赁合同的税务和会计处理、完善融资租赁征信体系、完善租赁物二手交易市场的建议;从强化事前风险防范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对合同主体和租赁物的审查以及严格把控合同条款的建议。
姜贺[4](2019)在《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新创企业是实施这一重要举措的关键载体,是创业活动顺利开展的主导力量。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动新创企业的健康成长,并将其培育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组织已经成为我国在现实背景下促进“双创”政策落地的战略选择。近几年,我国创业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茶,而如何推动新创企业的持续成长,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新创企业由于“新进入缺陷”,面临的生存环境更为复杂,通过良好的供应链关系质量来获取所需资源,逐渐成新创企业持续成长的有力支撑。遗憾的是,已有成果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背景,以成熟企业为研究对象,甚至有些结论出现分歧。文献梳理后发现,关于供应链关系质量对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涉及中国新创企业的研究更少,而现实亟需解决该理论问题,为新创企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基于此,本文遵循科学的研究范式,在文献梳理以及现实问题的综合分析基础上,聚焦研究重点,逐层深入地解答了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供应链关系质量如何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其调节机制如何?第二:供应链关系质量如何通过桥接因素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其中介机制如何?第三:供应链关系质量如何动态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其演化机制如何?三个问题通过三个子研究予以系统剖析,子研究一(调节效应)关注本研究的基本影响机制,子研究二(有调节的中介)是在子研究一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重在破解内在桥接机制,子研究三(演化机制)是在子研究一、二的静态分析基础上,从动态演化视角进行深入分析。三个子研究完整构成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逻辑框架和解析路径,从而为新创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文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并取得了一定理论进展。结论一,通过子研究一的大样本数据检验,分析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基本作用和调节效应,得出如下结论: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创新性成长绩效呈倒U型影响关系,对新创企业市场性成长绩效呈正向作用关系,并且创新导向仅在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创新性成长绩效的过程中具有显着调节作用,而市场导向在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创新性以及市场性成长绩效的过程中均具有显着调节作用。本研究厘清了部分学者片面认为供应链关系质量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单纯倒U型或者单纯线性作用关系的分歧性结论,推动了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理论的发展。此外,创新导向以及市场导向在供应链关系质量和成长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机制,为新创企业采取合适战略促进企业成长提供了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结论二,通过子研究二的大样本数据检验,探究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的内在中介机制,得出如下结论:供应链关系质量通过知识重构能力进而影响新创企业的创新性成长绩效,通过营销整合能力进而影响新创企业的市场性成长绩效,并且供应链关系质量与环境动态性的交互作用通过知识重构能力能够对创新性成长绩效产生影响;供应链关系质量与环境动态性的交互作用通过营销整合能力能够对市场性成长绩效产生影响。全面系统地对我国新创企业如何通过建立适宜供应链关系质量进而影响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黑箱”进行了深入剖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企业成长绩效中介机制的相关研究。结论三,通过子研究三的多阶段单案例研究,探索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纵向演化机制,得出如下结论: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过程具有动态性,新创企业可以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完善阶段),与外部合作组织构建适宜的供应链关系质量。本文借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根据新创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每个不同阶段,分析影响供应链关系质量变化的因素和规律,探究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企业成长绩效的动态演化机制,使得新创企业能够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动态变化构建适宜的供应链关系质量,从而促进成长绩效。综上,本文以现实问题驱动为背景,以供应链关系质量理论为基础,探索性地对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拓展和深化了新创企业的成长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理论贡献一,构建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基本理论模型,厘清了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存在的结论分歧,完善了新创企业通过供应链关系质量促进创新性以及市场性成长绩效的情境理论。理论贡献二,创建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IPO模型,解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中介机制,丰富了供应链关系质量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以及新创企业成长机理的相关研究,对新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理论贡献三,建立了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动态发展模型,探明了两者之间的纵向演化过程,即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结合环境不确定性、资源禀赋及战略匹配等理论,分析了新创企业从初创阶段到完善阶段的供应链关系质量的演化及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机制,弥补了现有文献中较少考虑时间视角下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变化规律的缺憾,从而分阶段提出促进新创企业成长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策略,为新创企业的持续成长提供了理论指导。
李凯[5](2019)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文中指出分享作为一项古老社交活动与经济相结合时,衍生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分享经济,这种新模式在20世纪末期出现于社区日常活动、音乐分享、房屋分享、汽车分享等领域。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得益于互联网web2.0技术广泛应用,分享经济已在全球经济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并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中国。2015年10月,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的规划,这是分享经济在中国经济市场上已具雏形时首次出现在国家发展战略计划中。此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其他7个部委于2017年7月共同发布具有针对性的《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通知,提出大力发展分享经济的指导方针。分享经济引致的政府统计问题。目前,有中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统计部门已在不同层面开展分享经济统计调查工作,主要集中于分享经济的界定、行业分类、数据收集等方面。根据相关统计部门的研究表明,目前针对包括分享经济在内的新经济政府统计工作存在三个方面问题:第一,基本概念方面缺乏统一共识。分享经济出现时间相对较短,各国分享经济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导致其理论体系缺乏统一共识;第二,现行GDP核算原则及方法无法适用于分享经济。例如,居民个人参与分享经济时个人消费品转为投资品,那么如何对此转换进行处理,目前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尚缺乏应对方案;第三,分享经济对统计调查方法方面的挑战。传统调查对象基本是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而分享经济参与者主要集中在住户部门,这就会导致利用传统调查手段难以收集对应生产数据。因此,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内开展分享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不仅能为分享经济核算理论研究起抛砖引玉之用,还能满足政府统计工作之需和为分享经济测度提供技术参考。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以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理论研究为主要目标,基于学科综合角度,在理论上分析分享经济的来源、内涵与性质和交易模式等概念之后,在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标准两种核算理论框架内,不仅探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测度方法,还结合大数据环境下新经济核算所需要的技术特征,对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数据的呈现与实现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明确核算对象。本文在经济范畴中探讨分享经济活动范围,从分享经济实践活动中归纳出界定的理论依据,进而研究分享经济的内涵与性质以及其与其他新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此勾勒出清晰的核算对象。第二,获取分享经济核算研究的切入点。基于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学界研究,解析分享经济交易活动的内涵、特征以及其与传统交易模式的区别,进而总结出将传统交易模式核算理论应用于分享经济交易模式时的主要问题,为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理论研究提供切入点。第三,搭建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理论的框架。在梳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上,先探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原则,再界定核算主体和统计范围,并设计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方法及标准,为之后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提供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统计方法。根据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特征,从宏观到微观视角,本文分别从生产和收入两个方面探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相关技术问题,并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出住户部门混合收入的分劈方法,最后辨析网络分享平台的收入归属问题。第五,设计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数据的呈现方式与调查方法。本部分在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方面,根据生产法和收入法核算数据的归集方式,即根据宏观经济核算账户与微观企业会计账户两种数据归集结构理论,设计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并就核算表与中国国家统计局“三新”统计报表制度之间的指标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通过梳理目前中国与英国有关分享经济官方统计的实践进展与局限性,分别对居民个人与小微企业构建统计调查方案。此外,基于大数据思想和分层抽样技术,设计分享住宿模式增加值核算的问卷调查方案,以此启发分享经济统计调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通过上述研究内容,本文得出以下五点主要结论。(1)在消费效用和机会成本安排下,分享活动和闲置资源利用是界定分享经济的必要条件,而网络分享平台是分享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但不是必要条件;分享经济与其他新经济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分享经济只属于“三新”经济中新商业模式,但不是新业态和新产业。分享经济与共享经济存在本质区别,理由是共享经济是一种公平性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活动,并且共享活动弱化排他权。分享经济活动则是暂时性放弃排他权,同时对社会闲置资源再配置;分享经济与数字经济存在部分交集,即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但这并不表示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商业模式完全属于数字经济之中。这同样说明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交易模式,传统交易模式的核算理论无法直接应用于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2)交易模式是识别分享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分享经济的交易模式包括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利用闲置资源的使用权创造经济价值的经济活动,在交易者自行组织交易活动时,会产生较高交易费用,从而提高交易总成本。当网络平台组织交易时则是相反情况,并且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变化趋势,同时会外推社会经济生产与消费品的可能性边界;从交易模式类型看,分享经济交易活动可以分为平台交易和非平台交易两种。其中,平台会内化交易者大部分交易费用,使总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被减少,这说明网络平台是分享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在交易实现方面,分享经济的交易活动主要通过众包、协作和分享三种方式实现基于闲置资源分享的服务活动;传统交易模式与分享经济交易模式之间主要存在三个区别:(1)交易的组织形式;(2)交易的管理结构、生产关系、主要实现方式;(3)交易模式的特征。以上区别会导致在传统交易模式核算理论中开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时,会产生核算原则、主体和客体、统计分类、核算方法等方面问题。(3)开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应以SNA2008体系为主要理论框架。但涉及中国部分时,需考虑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标准中有关“三新”经济核算理论。同时,在分享经济的基本核算原则、统计主体、生产与产出范围及分类等方面,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原则上,应注意权责发生制的适用性、闲置资源价格的估价原则、SNA经济所有权与闲置资源使用权是统一概念,但分享使用权与租赁使用权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二是分享经济生产者应具有四点特征:(1)在市场性与机会成本补偿安排下,生产者主要由居民个人和企业构成;(2)应以闲置资源作为主要投入要素开展分享服务生产;(3)如果生产者同时在传统经济领域开展活动,基于闲置资源的生产活动必不能影响生产者在传统经济内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活动;(4)网络分享平台企业通过提供信息要素作为分享经济生产者;三是对于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应采用“异质性互斥”原则,根据服务性质、生产方式、提供形式等特征识别相关服务活动,并按照一定规则将服务生产与服务产出进行归集与分组,以此建立分享经济行业活动与产品的统计分类。根据上述分类方法,目前分享经济的服务产品可分为六个组类,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分享经济行业活动主要涉及第三产业中的10个服务生产领域。(4)开展生产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时,应以市场性和机会成本补偿原则确定分享经济的总产出核算范围。采用营业收入法核算分享经济的服务产出时,存在闲置资源消耗测算问题,尤其是个人耐用品转变为投资品的价值消耗;使用收入法核算时,由于SNA2008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之间存在不同核算口径,因而在测算收入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口径。同时,可以采用经验比例法、推算法和计量经济模型三种方法分劈个人非法人企业的混合收入。此外,网络平台企业的收入应视为生产者营业盈余的组成部分。(5)在可比性与平衡性的原则下,分享经济核算表式可以采用T字型表和多栏式表两种数据结构,并且表中指标与企业会计科目具有一定对应关系。但这种关系需要调整核算口径;在设计居民个人与小微企业两类群体参与分享经济情况的统计方案时,合理定义分享经济是设计关键因素,大数据抽样有利于抽样效率提升,机器学习之聚类算法可用于分享经济行业分类。针对分享住宿模式增加值核算,理论上可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平台数据并建立大数据抽样框,再利用分层抽样技术估算出分享住宿模式的全国一级增加值。本文以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作为主要研究目标,具有以下四点创新之处:(1)规范了分享经济的范畴,明确了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对象;(2)构建了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理论框架,解决了分享经济与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衔接。(3)建立了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统计分类标准,充实了“三新”统计制度的统计分类。(4)设计了分享经济交易数据的采集方案,丰富了统计核算数据的来源渠道。
蔡珂[6](2019)在《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研究》文中指出1999年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进行了重新界定,这是IIA对内部审计定义的第七次修改。此次定义首次将“为组织增加价值”作为内部审计的目标,标志着内部审计进入到增值型内部审计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协会也于2013年重新定义了内部审计,同样将促进组织增加价值作为内部审计的目标。然而,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大部分企业对什么是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以及内部审计如何实现增值缺乏了解,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研究如何推动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以YL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展开案例研究。首先介绍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背景及基本情况,并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究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框架,发现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框架包括营造内部审计增值环境、进行内部审计作业流程建设、设计内部审计增值方式以及实施内部审计整改管理。但是,由于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的时间较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针对目前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中的不足,文章重点结合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框架和增值型内部审计先进理论,从完善内部审计增值环境、进行增值型内部审计作业流程再造、拓展内部审计增值方式、强化内部审计整改管理以及建立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对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进行优化,详细阐述每个方面的具体优化措施。最后,论文从信息化建设、综合性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合理利用外部资源三个方面阐述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的资源保障。论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理论层面丰富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结合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实际和相关理论成果为YL公司提供了应用优化的具体操作方案,有助于其内部审计增值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同时也能为我国其他企业应用增值型内部审计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耿爽[7](2019)在《二手机器设备海关估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工程机器设备行业状况较为成熟,许多知名的设备制造商在接近饱和的机器设备市场中已经难以获取更高的收益,故而将目标转移至以设备延伸服务为特征的后市场领域,其中二手机器设备占很大的比重。这些国家的二手机器设备业务发展完善,以旧换新、租赁、拍卖等交易方式普遍。国外机械设备大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日益成熟完善、生产集中度高、品牌效应突出,并且通过环保控制,很多机器设备在达到规定的工作时间区间后会被及时维护,因此这些设备的功能及性能并没有太大程度的减损。对比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工程机器设备行业不仅生产起步落后、缺乏核心技术、产地集聚不明显、品牌效应薄弱,加之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个体用户占据了买方市场的大多数,资金实力决定了他们更倾向于购买从国外淘汰下来的性价比较高的二手机器设备。因此,近年来,国外二手机器设备已经进入我国主流市场,为工程机械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增长点和机遇。二手机器设备海关估价是二手机械设备市场与行业不断发展,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二手机器设备海关估价的复杂性以及与海关估价的多个重难点相联系,也为海关估价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对海关二手机器设备估价流程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实际对二手机器设备贸易采取的各种方式、特点进行剖析,对二手机器设备价格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汇总,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二手机器设备估价的风险点,同时针对我国海关管理二手机器设备价格的重点难点进行阐述并分析原因。本文在研究现有估价模式和方法、案例的基础上,从特殊关系、设备新旧程度判断方法和估价方法等角度开辟新的研究视角,运用跨学科分析论证的方法,力图更加准确、更加合理地分析解决问题,提出并探讨了适合二手机械设备海关估价的建议。
林菁菁[8](2019)在《组织资源行动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的占有和利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聚焦组织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理论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学者们对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也经历了从静态资源基础观、动态资源基础观到资源行动观的发展历程。资源行动观是在静态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资源基础观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组织具体的资源管理过程,强调管理者作为资源行动的主体,其聚焦于资源的行动是组织实现组织资源到组织能力转化的重要桥梁。资源行动的提出一方面为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为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如何运用资源提升能力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指导。基于资源行动的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我们重新审视企业的资源管理过程,尤其是资源的组织和整合过程,发现在不同的制度情境、组织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情境下组织的资源行动仍然存在诸如特征、演化及作用等需要进一步丰富的研究议题。这些研究议题的展开也能够进一步更加具体的指导企业在不同情境下的资源管理实践,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组织资源行动特征、演化及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三个重要问题,并分别通过三个子研究来进一步详细解答。其一,资源行动研究的基础假设在于管理者是组织资源的独立决策者,但是管理者的资源行动也要受到外部制度情境的影响,在中国制度背景下某些情境中企业的管理者并不是企业资源的独立决策者,政府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和资源的拥有者往往会介入企业管理者的资源行动,那么,在中国制度情境下政府与企业双主体下的资源行动特征是什么?其二,已有研究大多将资源行动理解为微观的结构化、捆绑和利用,认为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资源行动主要体现在结构化、捆绑和利用上的差异,本研究在微观资源行动理解基础上将资源行动概念进行了拓展,将资源拼凑和资源协奏等所有企业管理者聚焦于组织资源的行动均可以视为资源行动。那么,从动态演化视角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行动的演化路径和机理是什么?其三,在资源行动特征和演化等基础性研究基础上,资源行动作为企业连接组织资源与组织能力的重要纽带,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作用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国情境下资源行动特征、资源行动的演化过程以及资源行动对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由于上述研究问题涉及到了特征归纳、动态演化、具体机理的分析,并不适用于传统的定量研究方法,因此在研究具体开展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中车集团大连机车、中国一汽、内蒙古北方重工、蒙草生态、深圳宇之光五家案例样本企业,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其一,双主体下资源行动具有“有限制下的多元结构化”“技术约束下的自主资源捆绑”“国家任务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价值实现”特征。本研究选择了中车集团大连机车、中国一汽、内蒙古北方重工三家典型国有企业,采用纵向多案例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资源行动存在政府主导到企业管理者主导的“双主体”的资源行动;我国制度情境下政治连带动态性导致了“双主体”资源行动的产生;政企双主体的资源行动中表现出“有限制下的多元结构化”“技术约束下的自主资源捆绑”“国家任务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价值实现”的特征。这一研究结论明确揭示了中国情境下政府—企业“双主体”的资源行动特征。其二,创业企业资源行动会经历“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演化过程。本研究选择了以内蒙古蒙草生态集团公司为样本的纵向单案例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随着组织的成长,资源行动的重心会从任务导向、能力导向到多元产业协同转移,伴随着重心的转移,资源行动会表现出由资源拼凑到资源编排再到资源协奏的演化路径。换言之,资源拼凑和资源协奏分别是创业企业资源行动与外部情境互动匹配的初级和高级阶段。资源行动演化受到制度情境的影响,战略认知是制度情境影响资源行动演化的重要传导中介,而企业家精神、组织能力和对外部机会的把握是驱动资源行动演化的组织情境因素。这一研究结论在内涵拓展基础上明确了资源行动从“拼凑”到“协奏”的演化路径及机理其三,资源行动影响资源限制情境和资源整合情境两种资源情境下技术创新。本研究从资源限制情境下的节俭创新和资源整合情境下的独立产品平台构建入手分析了资源行动在两种资源情境下的两种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分别选择了东方宇之光的纵向单案例研究和大连机车与一汽轿车横向对比案例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资源限制情境下节俭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中的资源行动,推动了资源限制情境的突破,实现了节俭创新。资源整合情境下产品平台独立性构建过程中,组织资源行动模式会出现明显差异——多元资源协奏和单一资源拼凑,在产品—市场结构的客观现实下,以我为主的技术战略和多元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模式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建立独立产品平台。这一研究结论厘清了资源行动在资源限制情境和资源整合情境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本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上述研究在丰富资源行动研究,拓展技术创新机理研究方面的价值,并对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如何开展资源行动提出了管理启示。
刘忠全[9](2019)在《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政策以大力推动创新活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进一步明确了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微观层面看,技术创新是众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立足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成本管理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成本核算、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2016年进一步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其中的“降成本”即强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受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技术创新及成本管理创新越来越为理论界所重视。已有文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有众多学者针对成本管理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及模式创新等进行了探讨。虽然偶有文献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如有学者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也有学者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是基于二十世纪80年代技术的进步,亦即技术创新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但几乎没有学者对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具体影响路径加以研究。就现实而言,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生产力的变化,从而会对企业内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从这一点来讲,技术进步必然会通过某种或某几种路径影响或导致成本管理创新。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Robert K.Yin认为,当研究的问题与其所处内外环境难以区分时,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都与企业环境密切相关,且难以区分,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技术创新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遵循的案例研究步骤如下:第一,以创新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及组织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观点;第二,以理论观点为基础,设计案例研究方案,形成案例研究框架;第三,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现场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收集案例证据分析资料,并采用“模式匹配”证据分析技巧对证据资料进行分析,形成案例研究观点;第四,通过理论构建与案例证据分析的不断循环,最终形成本文的理论观点与研究结论。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通过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以及会计信息技术进步来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对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产生重大影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也推动着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本文着重考查了大庆油田因科技进步而导致的生产变化,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影响。首先,生产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变革,伴随着生产要素——劳动资料、管理要素与信息要素等的变化,成本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如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其次,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流程的精细化分别促使企业采用成本预算控制及分批法等进行成本管理;最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种类等变化也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进而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第二,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组织结构产生相应变化,进而带动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梳理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历程,分别考查了以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的两个阶段,发现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分别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其相适应,同时成本管理模式也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大庆油田为配合模仿创新阶段的生产实际采用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并实际运用了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契合的成本管理模式——责任成本管理;在研发模式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为提高生产效率,案例企业在原有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基础上引入了灵活性更强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并运用了相适应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案例研究发现,整个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演进都是基于与新型技术和组织结构变化的匹配,基于产量的生产技术创新催生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又孕育着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融合。第三,技术创新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进而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产生影响。通过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两个单位的案例研究发现,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发展能够直接推动成本管理创新。具体而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能够通过精细预算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核算管理、强化运营和管控成本等对成本管理创新产生正向作用;此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能通过减少财务运营成本及提升核算效率等促进成本管理创新。会计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的物质基础之一,会计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成本管理也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得到革新。本文研究的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技术创新是成本管理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了技术创新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分析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理论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及“成本管理模式”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有学者就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作用及作用路径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第二,本文系统揭示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厘清了二者之间完整的传导路径。已有文献大多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两者孤立起来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就两者之间具体的经济联系进行探讨。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具体验证了生产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厘清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与具体路径。第三,本文重点关注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领域。大量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多从生产活动、企业价值以及宏观经济后果等角度入手,很少有学者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技术进步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不应局限于其直接的经济后果,还应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本文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落脚于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技术创新经济后果和成本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若萱[10](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二、关于引进二手设备的基本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引进二手设备的基本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关键概念内涵与界定 |
1.3.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1.3.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1.3.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1.3.4 领导风格 |
1.3.5 企业绩效 |
1.4 研究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 |
2.2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 |
2.2.1 文献筛选与基本情况列表 |
2.2.2 国际商务领域中引入制度理论的过程 |
2.2.3 制度压力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机制 |
2.2.4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述评 |
2.3 本地化相关研究 |
2.3.1 本地化的分类与测量 |
2.3.2 本地化的前因研究 |
2.3.3 本地化的后果研究 |
2.3.4 本地化相关研究述评 |
2.4 自主权相关研究 |
2.4.1 自主权研究的发展脉络 |
2.4.2 自主权的前因研究 |
2.4.3 自主权的后果研究 |
2.4.4 自主权相关研究述评 |
2.5 领导风格相关研究 |
2.5.1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2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5.3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4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6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
2.6.1 中越双边关系研究 |
2.6.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状况研究 |
2.6.3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投资环境与外资企业在越直接投资现状研究 |
3.1 越南概况 |
3.1.1 越南发展简史 |
3.1.2 自然地理与资源状况 |
3.1.3 行政区划 |
3.1.4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 |
3.2 越南投资环境发展现状 |
3.2.1 越南宏观经济现状 |
3.2.2 越南贸易现状 |
3.2.3 越南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情况 |
3.2.4 越南投资相关法律现状 |
3.2.5 越南吸引外资的优劣势分析 |
3.3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3.1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3.2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4.1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4.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3 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案例探索的理论预设 |
4.3 案例设计方法论 |
4.3.1 案例选择 |
4.3.2 数据搜集 |
4.3.3 数据分析 |
4.4 案例企业简介 |
4.4.1 D公司 |
4.4.2 J公司 |
4.4.3 L工业园 |
4.4.4 W所 |
4.5 案例内数据分析 |
4.5.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4.5.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4.5.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4.5.4 企业绩效 |
4.6 案例间数据分析 |
4.6.1 概念与维度编码 |
4.6.2 案例间信息评估 |
4.6.3 初始假设命题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5.1 理论模型的提出 |
5.2 研究假设 |
5.2.1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2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本地化关系假设 |
5.2.3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自主权关系假设 |
5.2.4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5 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6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双中介作用的相应假设 |
5.2.7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关系假设 |
5.2.8 假设汇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调研问卷设计与小样本预调研 |
6.1 问卷设计方法 |
6.1.1 问卷设计原则 |
6.1.2 问卷设计过程 |
6.2 各变量的初始测量量表 |
6.2.1 制度压力的测量量表 |
6.2.2 人力资源本地化的测量量表 |
6.2.3 人力资源自主权的测量量表 |
6.2.4 企业绩效的测量量表 |
6.2.5 领导风格的测量量表 |
6.2.6 控制变量的测量 |
6.3 小样本预调研 |
6.3.1 小样本抽样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小样本检验方法 |
6.3.3 小样本检验结果 |
6.3.4 初始测量量表修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7.1 样本数据搜集 |
7.1.1 样本对象选择 |
7.1.2 数据搜集与筛选过程 |
7.2 企业层面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量表质量与变量结构分析 |
7.3.1 分析方法介绍 |
7.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7.4 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企业绩效影响关系研究 |
7.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7.4.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7.4.3 结构方程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7.4.4 结果讨论 |
7.5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效应分析 |
7.5.1 中介变量的内涵 |
7.5.2 中介效应的检验操作 |
7.5.3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7.5.4 结果讨论 |
7.6 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分析 |
7.6.1 调节变量的内涵 |
7.6.2 调节效应的检验操作 |
7.6.3 威权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4 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5 结果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东道国制度压力各维度的不同影响机制 |
8.1.2 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 |
8.1.3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 |
8.2 理论贡献 |
8.3 管理与实践对策 |
8.3.1 政府合理布局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 |
8.3.2 企业“入乡随俗”并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社会责任 |
8.3.3 有效整合东道国社会网络资源 |
8.4 研究局限 |
8.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2 :在越中国企业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融资租赁合同法律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融资租赁合同概述 |
2.1 融资租赁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
2.1.1 融资租赁合同的概念 |
2.1.2 融资租赁合同的特征 |
2.2 融资租赁合同的性质 |
2.2.1 分期付款买卖契约说 |
2.2.2 租赁契约说 |
2.2.3 货币借贷契约说 |
2.2.4 动产担保交易说 |
2.3 融资租赁合同与相似合同的异同 |
2.3.1 融资租赁合同与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
2.3.2 融资租赁合同与传统租赁合同 |
2.3.3 融资租赁合同与借贷合同 |
2.4 融资租赁合同立法梳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风险解析 |
3.1 融资租赁合同法律规定不完善 |
3.1.1 登记制度缺失引发所有权风险 |
3.1.2 租赁物取回权制度不合理 |
3.1.3 合同解除权规定不严明 |
3.1.4 租赁物风险负担规则不健全 |
3.2 融资租赁配套机制不健全 |
3.2.1 监管不力引发合同欺诈风险 |
3.2.2 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税务与会计风险 |
3.2.3 征信体系缺失导致合同主体利益受损 |
3.2.4 二手市场不成熟影响成本回收 |
3.3 合同主体事前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 |
3.3.1 对合同主体及租赁物的审查力度不够 |
3.3.2 合同条款不严明引发的风险 |
3.4 综合性案例分析 |
3.4.1 案情介绍 |
3.4.2 主要争议点 |
3.4.3 法院判决结果 |
3.4.4 案件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融资租赁合同法律风险的防控 |
4.1 完善融资租赁合同法律规定 |
4.1.1 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 |
4.1.2 健全取回权制度 |
4.1.3 完善合同解除权制度 |
4.1.4 明确融资租赁物的风险负担规则 |
4.2 完善融资租赁配套机制 |
4.2.1 建立统一的监管制度 |
4.2.2 加强对融资租赁合同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
4.2.3 完善融资租赁征信体系 |
4.2.4 完善租赁物二手交易市场 |
4.3 强化事前风险防范机制 |
4.3.1 加强对合同主体和租赁物的审查 |
4.3.2 严格把控合同条款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结构安排 |
1.6 研究创新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供应链关系质量理论综述 |
2.1.1 基础理论:关系质量 |
2.1.2 供应链关系质量 |
2.1.3 供应链关系质量研究评述与小结 |
2.2 新创企业成长理论与供应链关系质量机制 |
2.2.1 新创企业成长理论与评述 |
2.2.2 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供应链关系质量机制分析 |
2.3 创新导向理论和市场导向理论综述 |
2.3.1 创新导向理论与市场导向理论概述 |
2.3.2 创新导向与市场导向的联系与区别 |
2.3.3 创新导向与市场导向文献评述与小结 |
2.4 知识重构能力理论综述 |
2.4.1 知识基础观与创业管理 |
2.4.2 知识重构与知识整合 |
2.4.3 知识重构能力与企业创新 |
2.4.4 知识重构能力文献小结 |
2.5 营销整合能力理论综述 |
2.5.1 营销整合能力与创业管理 |
2.5.2 营销整合能力的基础要素——营销能力 |
2.5.3 营销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 |
2.5.4 营销整合能力文献小结 |
2.6 供应链关系质量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机制探寻 |
2.6.1 文献分析与研究聚焦 |
2.6.2 影响机制探寻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探索性案例与研究框架 |
3.1 问题提出 |
3.2 理论预设 |
3.2.1 理论预设 |
3.2.2 分析思路 |
3.3 案例设计与分析 |
3.3.1 案例设计 |
3.3.2 案例分析 |
3.4 研究框架的提出 |
3.4.1 研究视角切入 |
3.4.2 总体框架与子研究分析 |
3.4.3 三个子研究的逻辑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调节效应 |
4.1 引言 |
4.2 研究模型与关系假设 |
4.2.1 研究模型 |
4.2.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设计 |
4.3.1 问卷设计 |
4.3.2 变量测度 |
4.3.3 数据收集 |
4.3.4 无回答偏差与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5 研究方法 |
4.4 数据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3 相关分析 |
4.4.4 多元回归分析 |
4.5 结果讨论 |
4.5.1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成长绩效的影响关系 |
4.5.2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成长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 |
4.5.3 研究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 |
5.1 引言 |
5.2 研究模型与假设 |
5.2.1 研究模型 |
5.2.2 研究假设 |
5.3 变量测度与研究方法 |
5.3.1 问卷设计 |
5.3.2 变量测度 |
5.3.3 数据收集 |
5.3.4 回答者偏差预防与不同渠道数据差异性分析 |
5.3.5 共同方法偏差的预防与检验 |
5.3.6 研究方法 |
5.4 数据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4.3 相关分析 |
5.4.4 假设检验 |
5.5 结果讨论 |
5.5.1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 |
5.5.2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成长绩效的中介效应 |
5.5.3 环境动态性调节供应链关系质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 |
5.5.4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环境动态性交互作用通过中介变量对成长绩效的影响 |
5.5.5 研究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演化机制 |
6.1 引言 |
6.2 文献述评 |
6.2.1 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的动态演化 |
6.2.2 环境不确定性对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和成长绩效关系的动态演化影响 |
6.2.3 资源禀赋对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和成长绩效关系的动态演化影响 |
6.2.4 战略选择对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和成长绩效关系的动态演化影响 |
6.2.5 分析思路 |
6.3 研究设计 |
6.3.1 研究方法 |
6.3.2 目标案例的选择 |
6.3.3 数据收集 |
6.3.4 信度与效度 |
6.4 案例描述与讨论 |
6.4.1 企业初创阶段 |
6.4.2 企业成长阶段 |
6.4.3 企业完善阶段 |
6.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5.1 理论模型 |
6.5.2 实践启示 |
6.5.3 研究局限与反思 |
6.6 本章小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实践价值 |
7.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创企业供应链关系质量研究的总体访谈提纲 |
附录2 第一次调查问卷 |
附录3 第二次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5)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分享经济的界定 |
第一节 分享经济由来 |
一、分享经济的发展脉络 |
二、国内外分享经济的实践模式 |
三、分享经济的不同定义 |
四、分享经济的共识 |
第二节 分享经济的界定、构件与性质 |
一、分享经济的界定 |
二、分享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 |
三、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 |
四、分享经济的生产及组织形式 |
五、分享经济的性质 |
第三节 分享经济与其他新经济的关系 |
一、分享经济与“三新”经济的关系 |
二、分享经济与共享经济的关系 |
三、分享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关系 |
四、分享经济与其他新经济的关联逻辑和启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分享经济的交易模式 |
第一节 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
一、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内涵 |
二、生产者视角下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特征 |
三、消费者视角下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特征 |
四、分享经济的交易模式 |
第二节 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不同类别 |
一、按组织形式分类的分享经济交易模式 |
二、按实现方式分类的分享经济交易模式 |
第三节 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交易模式比较 |
一、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交易组织形式比较 |
二、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交易模式特征比较 |
第四节 传统经济交易模式增加值核算与启示 |
一、传统经济交易模式的增加值核算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不适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
一、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理论基础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规则 |
第二节 分享经济的核算主客体及统计范围 |
一、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主体界定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客体 |
三、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产出统计范围 |
第三节 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方法 |
一、分享经济产品统计分类的原理与方法设计 |
二、分享经济行业统计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
三、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享经济增加值的核算方法 |
第一节 生产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方法 |
一、生产法分享经济增加值的一般核算 |
二、分享经济不同商业模式的生产法核算 |
第二节 收入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方法 |
一、收入法分享经济增加值的一般核算 |
二、分享经济收入核算的特殊问题 |
三、网络分享平台的收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数据的呈现与实现方法 |
第一节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的设计 |
一、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的构建逻辑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的构建 |
三、分享经济核算表的宏微指标衔接 |
第二节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数据实现 |
一、中国“三新”经济统计报表制度的概述 |
二、分享经济统计调查的实践情况分析 |
三、分享经济住户统计调查的设计 |
四、分享经济小微企业活动统计调查的设计 |
第三节 分享住宿模式统计调查设计 |
一、分享住宿模式的界定与发展现状 |
二、分享住宿模式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分享住宿模式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案 |
四、分享住宿模式增加值的统计推断方法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 A:调查问卷 |
附录 B:网络爬虫程序代码 |
致谢 |
(6)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拟主要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增值型内部审计概念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3 案例描述 |
3.1 YL公司简介 |
3.2 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背景及概况 |
3.2.1 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背景 |
3.2.2 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概况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框架 |
3.3.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3.3.2 应用框架扎根编码过程 |
3.4 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的优化措施 |
4.1 完善内部审计增值环境 |
4.1.1 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 |
4.1.2 开展内部审计营销活动 |
4.1.3 加强审计增值知识学习 |
4.1.4 建立部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
4.2 增值型内部审计作业流程再造 |
4.2.1 全面风险评估拓展审计领域 |
4.2.2 开发项目流程导向跟踪审计 |
4.2.3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
4.3 拓展内部审计增值方式 |
4.3.1 确认与咨询职能并重 |
4.3.2 参与内部控制建设 |
4.4 强化内部审计整改管理 |
4.4.1 整改措施质量控制机制 |
4.4.2 建立整改跟踪检查制度 |
4.4.3 实施整改公告与考核 |
4.4.4 进行结果总结与分享 |
4.5 建立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
4.5.1 引入科学的绩效衡量方法 |
4.5.2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的资源保障 |
5.1 信息化建设 |
5.2 综合性人才队伍建设 |
5.3 合理利用外部资源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资料清单 |
附录2 内部审计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3 开放编码情况表 |
(7)二手机器设备海关估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我国海关估价制度的研究 |
1.2.2 海关估价技术难题的研究 |
1.2.3 反价格瞒骗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关估价 |
2.1.2 具体价格与抽象价格 |
2.1.3 二手机器设备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效用价值论 |
2.2.2 均衡价值论 |
第3章 二手机器设备的贸易特点及海关估价现状 |
3.1 二手机器设备的贸易特点 |
3.1.1 国内买家与境外卖方直接交易 |
3.1.2 国内买家在拍卖市场上竞拍购得 |
3.1.3 跨国集团内部交易 |
3.1.4 香港贸易商购得二手机器设备后在国内寄售 |
3.2 海关对二手机器设备的估价现状与流程 |
3.2.1 二手机器设备海关估价的现状 |
3.2.2 海关估价流程 |
第4章 二手机器设备价格风险与海关估价难点分析 |
4.1 二手机器设备交易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1 市场供求关系 |
4.1.2 机器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和已使用年限 |
4.1.3 机器设备的性能 |
4.1.4 交易方式及交易水平 |
4.1.5 附加费用 |
4.2 企业申报进口二手机器设备价格中的常见问题 |
4.2.1 利用虚假单证瞒报价格 |
4.2.2 通过中转港“洗单”瞒报价格 |
4.2.3 漏报附加费用 |
4.2.4 转移定价低报价格 |
4.3 海关对进口二手机器设备估价难点分析 |
4.3.1 估价方法的选择难点 |
4.3.2 对二手机器设备的新旧程度认定存在难度 |
4.3.3 对特殊关系是否影响二手机器设备成交价格认定较为困难 |
4.3.4 对一揽子交易定价是否符合成交价格定义的认定存在困难 |
第5章 完善二手机器设备海关估价的建议 |
5.1 将全贸易链条作为海关估价重点 |
5.1.1 对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进行区别化管理 |
5.1.2 作业流程再造提高海关估价效能 |
5.2 加强选择估价方法的实际操作性 |
5.2.1 我国资产评估中关于机器设备的评估办法 |
5.2.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机器设备的折旧方法 |
5.2.3 适合海关估价的二手机器设备评值方法 |
5.2.4 将价值鉴定与海关估价深度融合 |
5.3 探索建立二手机器设备海关估价信息平台 |
第6章 二手机器设备海关估价案例分析 |
6.1 案例简介 |
6.2 案例分析 |
6.2.1 对特殊关系及特殊关系影响成交价格的认定 |
6.2.2 对一揽子定价不符合成交价格的判断 |
6.2.3 海关实地验估确认二手机器设备的成新率 |
6.2.4 具体估价方法的选择 |
6.3 案例启示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组织资源行动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静态资源基础观 |
2.1.1 资源基础理论的提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的内涵 |
2.1.3 静态资源基础观的缺陷 |
2.2 动态资源基础观 |
2.2.1 外部情境的动态性 |
2.2.2 动态资源基础观的内涵 |
2.2.3 动态资源基础观缺陷 |
2.3 资源行动观 |
2.3.1 资源整合过程动态性下的资源行动观 |
2.3.2 资源行动内涵及影响因素 |
2.3.3 资源行动内涵及拓展 |
2.4 资源行动观与技术创新 |
2.4.1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
2.4.2 资源行动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2.5 小结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框架构建 |
3.2 研究方法 |
3.3 小结 |
4 政府—企业双主体的资源行动特征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设计 |
4.3 案例描述 |
4.3.1 一汽集团 |
4.3.2 大连机车 |
4.3.3 内蒙古北方重工 |
4.4 中国制度情境下政企“双主体”的资源行动 |
4.5 “双主体”资源行动形成机理 |
4.5.1 政治连带动态性 |
4.5.2 制度逻辑对国有企业政治连带动态性影响 |
4.5.3 政治连带动态性与“双主体”的资源行动 |
4.6 “双主体”资源行动特征 |
4.6.1 “双主体”中政府的资源行动特征 |
4.6.2 “双主体”中企业的资源行动特征 |
4.6.3 “双主体”资源行动特征归纳 |
4.7 小结 |
5 资源行动的动态演化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3 案例描述 |
5.4 资源行动演化路径 |
5.5 资源行动演化机理—制度情境视角 |
5.5.1 制度情境影响因素及其演化 |
5.5.2 制度情境下的因素互动机理 |
5.6 资源行动演化机理——组织情境视角 |
5.6.1 组织情境影响因素及演化 |
5.6.2 组织情境因素互动机理 |
5.7 小结 |
6 资源行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3 资源限制情境下资源行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3.1 资源限制情境下的节俭创新 |
6.3.2 案例描述 |
6.3.3 节俭创新下的资源行动 |
6.3.4 资源行动对节俭创新实现的影响机理 |
6.4 资源整合情境下资源行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4.1 资源整合情境下的产品平台构建 |
6.4.2 复杂产品平台独立性差异 |
6.4.3 不同平台独立性下资源行动差异 |
6.4.4 资源行动对平台独立性的影响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管理意义 |
7.4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 |
一、宏观经济后果 |
二、微观经济后果 |
第二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 |
二、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经济后果 |
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 |
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经济后果 |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 |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后果 |
第五节 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构成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进步与成本管理创新 |
三、技术创新、产出产品升级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节 生产组织形式案例分析 |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及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及成本管理创新 |
三、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创新—基于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完善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
一、技术创新结果、组织结构特征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方式、组织结构形式选择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
一、大庆油田技术创新历程回顾 |
二、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 |
三、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 |
四、技术创新通过组织结构影响成本管理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构建与观点提出 |
一、信息技术的创新历程 |
二、信息技术创新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
三、会计信息系统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 |
四、信息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路径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案例证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
三、案例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
一、采油二厂会计信息化案例分析 |
二、中国石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总结 |
本章小结 |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
四、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10)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四、关于引进二手设备的基本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D]. 周丹妮.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融资租赁合同法律风险研究[D]. 王语琦.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4]供应链关系质量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姜贺. 浙江大学, 2019(02)
- [5]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D]. 李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YL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研究[D]. 蔡珂.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7]二手机器设备海关估价研究[D]. 耿爽.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8]组织资源行动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D]. 林菁菁.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刘忠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10]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