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颂言语行为论文-盛晓莉

祝颂言语行为论文-盛晓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祝颂言语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言语行为,祝颂言语行为,跨文化交际

祝颂言语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盛晓莉[1](2015)在《中美大学生祝颂言语行为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行为是研究交际能力的一个基本工具。自从奥斯丁和塞尔提出言语行为以来,许多学者开始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言语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请求,道歉,拒绝和恭维言语行为,但是祝颂言语行为却被很少涉及。本文从跨文化视角,结合语用学的礼貌理论,对中、美大学生祝颂言语行为的话语模式和祝颂策略对比分析了异同,探讨了中美大学生祝颂言语行为的话语模式和祝颂策略异同的原因。语料收集的工具为语篇补全测试(DCT)。受试者包含两组:第一组是新疆大学的学生,第二组是美国图兰大学的学生。调查问卷100份:50份汉语问卷是给中国的大学生,另外50份英语调查问卷给美国的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中美大学生的祝颂言语行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首先,中美大学生的祝颂言语行为的话语模式都采用的是醒示语,辅助语和中心行为语叁个基本要素完成祝颂言语行为。在辅助语的使用上,中国大学生常把祝颂辅助语放在中心行为语的前面,而美国大学生常把祝颂辅助语放在中心行为语的后面。其次,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总共使用七种祝颂策略:“直接祝颂”,“情感表达”,“表扬”,“询问消息”,“提供美好祝愿”,“建议庆祝”和“鼓励”。其中,“直接祝颂”和“提供美好祝愿”是中美大学生常用的祝颂策略。中国大学生使用较多的祝颂策略表达祝颂。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对世界认知的相似性以及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导致了在实施祝颂言语行为时存在共同点。然而,不同的思维模式,文化和社会变量:归纳和演绎模式,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社会权利和社会距离造成了中美大学生祝颂言语行为的差异。根据以上结论,本论文从理论上丰富了言语行为及祝颂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实践上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同时对外语教学和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5-05-31)

徐桂芝[2](2007)在《现代汉语中“祝颂”言语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专门研究现代汉语的“祝颂”言语行为,认为“祝颂”是对未然事情的“祝愿”和对已然事情的“祝贺”,从祝颂言语行为的话语结构与人称指示语、祝颂的策略类型、祝颂言语行为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祝颂言语行为的话语结构与人称指示语部分重在探讨祝颂言语行为话语模式的叁个构成要素:祝颂醒示语、原因性祝颂辅助语、祝颂中心行为语和结构模式的变式以及祝颂人称指示语的不同。祝颂的策略类型部分主要分析在祝颂活动中,为了达到祝颂信息传递的最优化、实现最优化的表达效果,需要根据祝颂的对象、场合、目的等因素选择最佳的祝颂语。主要有直陈式、宣告式、告别式、关心鼓励式、赞美式、道歉式等类型。祝颂言语行为的制约因素部分主要研究影响祝颂言语行为的性别因素、文化因素等稳定因素,以及时间、地点、场合、潜在的受话者、对象等具体情景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制约着具体的祝颂言语行为。祝颂作为一种礼仪性语言被受者所欢迎,本文通过多角度的透视揭示了这种言语行为的特点,有助于揭示现代汉语里祝颂言语行为的实施规律,同时丰富言语行为研究。(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卢伟[3](2002)在《“祝颂”言语行为的汉英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英“祝颂”言语行为及“祝颂语”在词汇、句法、语体、语境、话语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均存在共性与差异。实施“祝颂”言语行为时常出现“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其根源在于文化差异 ,即英美文化的基督教信仰、个体主义、自我价值和汉文化的贬己尊人等传统观念之间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3期)

祝颂言语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专门研究现代汉语的“祝颂”言语行为,认为“祝颂”是对未然事情的“祝愿”和对已然事情的“祝贺”,从祝颂言语行为的话语结构与人称指示语、祝颂的策略类型、祝颂言语行为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祝颂言语行为的话语结构与人称指示语部分重在探讨祝颂言语行为话语模式的叁个构成要素:祝颂醒示语、原因性祝颂辅助语、祝颂中心行为语和结构模式的变式以及祝颂人称指示语的不同。祝颂的策略类型部分主要分析在祝颂活动中,为了达到祝颂信息传递的最优化、实现最优化的表达效果,需要根据祝颂的对象、场合、目的等因素选择最佳的祝颂语。主要有直陈式、宣告式、告别式、关心鼓励式、赞美式、道歉式等类型。祝颂言语行为的制约因素部分主要研究影响祝颂言语行为的性别因素、文化因素等稳定因素,以及时间、地点、场合、潜在的受话者、对象等具体情景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制约着具体的祝颂言语行为。祝颂作为一种礼仪性语言被受者所欢迎,本文通过多角度的透视揭示了这种言语行为的特点,有助于揭示现代汉语里祝颂言语行为的实施规律,同时丰富言语行为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祝颂言语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盛晓莉.中美大学生祝颂言语行为对比分析[D].新疆大学.2015

[2].徐桂芝.现代汉语中“祝颂”言语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3].卢伟.“祝颂”言语行为的汉英对比[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标签:;  ;  ;  

祝颂言语行为论文-盛晓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