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背景下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 ——基于银行视角的实证分析

转轨背景下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 ——基于银行视角的实证分析

论文摘要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在宽松的国内外经济政策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然而伴随着高速增长也出现了行业产能过剩、银行存差过多、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高企等经济现象。在经济转轨的背景下,这些现象综合影响造成了整个经济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局部过热,进而带来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把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作为当前以至全年宏观调控的重点。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8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实行了十年的稳健货币政策正式转向从紧,表明了政府对整个经济形势的认识和态度。经济体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经济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和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流动性过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出缓解流动性过剩的相关措施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流动性过剩是一个涵义复杂的经济金融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界定。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现状是经济体系长期积累的集中释放,是国内外经济金融矛盾在货币层面的反映,是与转轨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和体制转换相联系的结构性过剩,是一种相对的流动性过剩,而不是流动性的绝对过剩。流动性过剩的生成原因既有经济金融的结构性因素,又与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宏观经济绩效的反馈有密切联系,需要结合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各方面因素去综合分析。流动性过剩是一把双刃剑,既要抓住流动性过剩的机遇,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金融改革,又要加强对流动性的管理,防止出现通货膨胀和流动性黑洞两个极端上的流动性风险,保证经济体又好又快的发展。论文对国内外关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采取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化分析方法:先从一般基本原理分析入手,结合我国转轨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对当前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流动性过剩的潜在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分析流动性过剩的生成原因方面,论文先是以产业组织理论中修正的SCP分析范式为框架,从经济金融结构、经济主体行为和宏观经济绩效三个方面对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因素分析。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各变量因素在长期均衡关系下对流动性过剩的贡献度。最后,论文在结合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总体策略和具体策略:总体策略上,坚持“标本兼治,综合解决;由外及内,固本清源;多管齐下,长短结合”的原则;具体策略上,从节源、开流、固本三个方面入手来控制、疏导、吸纳流动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0.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0.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0.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 关于流动性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流动性概念的界定
  • 1.2 流动性过剩的界定
  • 1.3 流动性风险的界定
  • 2 转轨背景下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
  • 2.1 流动性过剩的具体表现
  • 2.1.1 银行体系流动资产居高不下
  • 2.1.2 经济体系货币持续超额供给
  • 2.1.3 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低位运行
  • 2.1.4 各类资产价格的爆发式高涨
  • 2.2 流动性过剩面临的困局
  • 2.2.1 产能与流动性的双过剩困境
  • 2.2.2 银行内短存长贷的资金错配
  • 2.2.3 经济运行的结构性过剩特征
  • 2.2.4 金融生态的脆弱性与低效率
  • 2.3 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影响
  • 2.3.1 引致宏观经济过热,产生资产泡沫
  • 2.3.2 压缩银行利润空间,积累信贷风险
  • 2.3.3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利协调发展
  • 2.3.4 削弱货币政策效力,增加调控难度
  • 3 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
  • 3.1 基于SCP 范式的因素分析
  • 3.1.1 SCP 分析范式的理论框架
  • 3.1.2 经济金融结构因素分析
  • 3.1.3 经济主体行为因素分析
  • 3.1.4 宏观经济绩效因素分析
  • 3.2 基于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
  • 3.2.1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3.2.2 向量自回归模型
  • 3.2.3 模型实证检验
  • 3.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 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 4.1 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总体策略
  • 4.2 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具体策略
  • 4.2.1 节源以控制流动性
  • 4.2.2 开流以疏导流动性
  • 4.2.3 固本以吸纳流动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论流动性过剩问题及对策[J]. 三江学院学报 2008(Z2)
    • [2].关于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原因的实证研究[J]. 商 2016(28)
    • [3].对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表现的探讨[J]. 大众投资指南 2019(16)
    • [4].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 智富时代 2016(12)
    • [5].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对策[J]. 魅力中国 2009(30)
    • [6].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J]. 财经政法资讯 2012(06)
    • [7].探讨中国流动性过剩[J]. 厦门航空 2008(03)
    • [8].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 [9].借鉴日、英治理流动性过剩与泡沫经济的经验[J]. 宏观经济管理 2011(04)
    • [10].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措施[J]. 财经界(学术版) 2011(06)
    • [11].对当前银行流动性现状的分析与思考——论流动性过剩的治理[J]. 金融经济 2010(24)
    • [12].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04)
    • [13].流动性过剩与机构投资者行为研究[J]. 投资研究 2008(01)
    • [14].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的宏观透视[J]. 国有资产管理 2008(08)
    • [15].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 航天工业管理 2008(01)
    • [16].我国流动性过剩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03)
    • [17].流动性过剩的现状[J]. 资本市场 2008(05)
    • [18].对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研究[J]. 市场研究 2008(04)
    • [19].“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J]. 学习月刊 2008(07)
    • [20].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经济学透视[J]. 宏观经济管理 2008(05)
    • [21].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8(06)
    • [22].流动性过剩问题及各方反应[J]. 经济研究参考 2008(26)
    • [23].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08(19)
    • [24].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及疏导对策[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25].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 财政研究 2008(05)
    • [26].论中国流动性过剩原因[J]. 才智 2008(14)
    • [27].探析我国流动性过剩[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16)
    • [28].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的新视角——基于2000-2007年数据的研究[J]. 北方经济 2008(11)
    • [29].对提高基层央行调控流动性过剩效果的思考[J]. 金融会计 2008(09)
    • [30].全球流动性过剩传导的典型化事实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08(08)

    标签:;  ;  ;  ;  ;  

    转轨背景下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 ——基于银行视角的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