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广州510655)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148-01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3例)和观察组(11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哮喘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疗效好、症状缓解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发病急剧、间期正常、易反复、难根治等特点,临床表现以气急、胸闷、喘息、咳嗽、胸痛等为主,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如治疗不规范、治疗不及时则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如何能够快速控制症状、改善患者通气状态成为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问题关键。现就我院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工作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226例,男142例、女84例,年龄为51~73岁,平均年龄为(62.09±3.48)岁,病程为10~32y,平均病程为(17.28±3.29)y,加重1~12h,平均加重(4.82±1.90)h。在征得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13例)和观察组(11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间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年);
1.2方法:
对照组:抗炎、止咳、平喘、吸氧、激素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BiPAPVision无创呼吸机(美国伟康)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根据患者情况设定参数:S/T通气模式,16次/min,7~10ml/kg潮气量,8~20cmH2O吸气压,4~6cmH2O呼气压,4h/次,日二次,连续4d治疗。
1.3观察指标:
血气分析、肺功能、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
1.4疗效评价标准2:
临床控制:症状完全缓解,PEF昼夜变异率<20%、PEF>80%预计值;
显效:症状明显缓解,PEF昼夜变异率<20%、60%预计值<PEF<79%预计值,仍需激素类或支气管扩张剂药物治疗;
好转:症状有所缓解,15%<PEF增加量<24%,仍需激素类或支气管扩张剂药物治疗;
无效:症状无缓解、PEF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控制72例、显效35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4.69%,观察组临床控制39例、显效45例、好转16例、无效13例、治疗有效率为74.34%,组间治疗有效率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对照组共出现2例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药物不良反应、1例口干、憋气不良反应,对症后改善。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统计分析表
组别例数PHPaO2(kpa)PaCO2(kpa)SaO2(%)FEV1%PEF%不良反应/例住院时间/d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1137.36±0.028.64±2.334.40±1.440.97±0.0270.32±5.4477.45±5.2339.47±2.1194.69%
对照组1137.42±0.137.87±2.165.82±1.740.84±0.5362.37±6.2369.23±6.97216.73±2.6374.34%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讨论
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是临床上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降低氧耗量的重要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慢阻肺和/或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方法。支气管哮喘严重时可致呼吸衰竭、内环境严重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药物联合应用,但临床疗效欠佳,往往会导致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及经济负担。合理、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症状,改善通气功能成为临床早期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在本研究中,无创呼吸机治疗联合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及肺功能结果均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报道结果一致。
因此,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降低氧耗量,有效、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有效、无创、同步性能好、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祥金,谭光林,雷霆,等.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53例疗效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7):244-245.
[2]姚建华,王建梅.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