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幅员辽阔,山地众多。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约一半。全国2100多个行政县(市)中有1500多个是山区县,其中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496个是山区县。目前,贫困人口为3207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4%,贫困人口总数相当于世界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而这一部分人又多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化区、黄土高原区、边疆区等。山区贫困是一种长期性的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容易,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本文尝试探讨使山区的人口、产业和坏境处于最佳结合状态,并能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三维发展的战略模式,为我国山区走出贫困奔向小康提供一种智力支持与参考。笔者在拜读众多学者的文章,结合2005年参与了《石楼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从而对山区县域贫困的原因、机理及贫困县发展的战略模式、途径等有更为深刻地认识。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山区贫困县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石楼县为研究区域,通过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共性与个案相参用,来探讨山区贫困县域的发展战略模式与路径,提出我国广大山区陷入贫困的关键因素是空间结构不经济,并构建出相应的战略途径:以人口、居民点重组为主线的空间重组的战略思路。空间重组主要包括人口、居民点重组、产业重组、生态重组和基础设施重组四方面。山区县域空间重组,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资源和要素组织起来,有利于确立区位优势,协调各产业发展,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山区县域竞争力,提高综合效益;有利于促进人口由生态脆弱区向小城镇转移,实现人口分布的合理集聚,减轻生态脆弱区环境的人口压力;有利于优化山区县域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少道路、管道、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重复投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网络的经济效益。广大山区县域贫困因子中,主要包括:地理区位偏远,地势崎岖,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严重,生态本底脆弱;人口总量较多,密度小,分布呈小型化,分散化;工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畸形发展,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资金匮乏,技术滞后,资源开发利用层次低,等等。他们相互作用、互相渗透,构成了山区县域“致贫共同体”,使得山区县域陷入恶性循环,走进“PPE怪圈”(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这些因子中的自然因子是在社会控制之外的或者是难以改变的,而以人口、居民点分散为主特征的空间结构不经济是在社会控制范围内的,是可改变的,是关键的致贫因子。因此,本文提出以人口、居民点重组为主线,同步调整产业空间布局、重组生态格局、完善基础设施配置的空间重组战略的基本思路与操作策略,协调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兴工业化及城镇化,力求构建集中、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体系,促进山区贫困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近而增强区域发展可持续能力,最终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由于空间重组战略操作实施本身具有技术投入少、资金投入少、组织管理投入小、负效应小的特点,使其不仅具备很强的可行性,而且有着良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