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配合腹部按摩治疗剖宫产术后肠胀气的方法及护理

穴位注射配合腹部按摩治疗剖宫产术后肠胀气的方法及护理

黄婴平郑莲钦陈秀华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350001)

【摘要】对87例剖宫产术24小时后仍未排气并出现明显腹胀产妇,进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85例用药后6小时内肛门即排气、腹胀消失,无效2例。结论双侧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配合腹部按摩能有效兴奋平滑肌,增加肠蠕动,促进排气,解除腹胀。

【关键词】术后肠胀气新斯的明穴位注射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191-02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术后肠蠕动的功能恢复是产科医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之一。术后早排气产妇可进半流质饮食有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减少产妇因进流质饮食引起的胃部不适、饥饿、腹胀等。同时早排气还可减少因静脉输注营养液而给产妇带来的不便,减少不必要的临床检查,缩短住院天数,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本科室自2011-2013年对剖宫产术后出现明显腹胀产妇给予甲硫酸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并配合腹部按摩治疗,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24小时后未排气且腹胀明显的产妇共87例,年龄22~36岁,孕次1~3次,孕周37~42周,其中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52例,首次剖宫产35例。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剖宫产术24小时后仍未排气,出现明显腹胀且检查可排除机械性肠梗阻的产妇,进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

2.2穴位注射方法

嘱产妇取仰卧位,右腿用左手,左腿用右手,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脊外侧一横指在胫骨前肌上找准足三里穴。用2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两支,各抽吸新斯的明0.5mg。常规消毒皮肤,左手固定皮肤,右手以执笔式持注射器刺入穴位1.5寸,上下提插,待患者有麻、沉感时且回抽未见回血时将药物推入[2],完毕拔针,按压注射部位,同法注射另一侧。注射后嘱产妇取侧卧位,并指导腹部按摩。为减轻新斯的明发挥作用给产妇带来的不适可遵医嘱在注射前30分钟给予双氯芬双钾片50mg口服。

2.3腹部按摩方法

指导产妇用手掌或大小鱼际肌紧贴腹部皮肤,从右下腹部开始,顺时针方向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方向按摩,手法由慢到快,由弱到强,视情况一般持续20min/次[4]。

2.4护理措施:(1)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静、整洁、温馨的环境。(2)注射前向产妇做好解释注射目的和方法,取得配合,消除产妇紧张恐惧的心理。(3)注射药物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4)进针时要稳、准、轻、不宜过猛、过深、注意观察产妇的反应。(5)注射后协助产妇取侧卧位,并指导腹部按摩以促进排气。(6)如须下床应协助产妇,以免因注射后引起的疼痛、麻木发生跌倒。(7)排气后指导产妇进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3结果

其中85例用药后6小时内肛门即排气,腹胀消失。无效2例。

4讨论

穴位注射是一种将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特定的穴位的功效相结合的独特疗法,小剂量的药物通过穴位注射途径给药后就能取得大剂量药物通过肌肉注射途径给药的效果,且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毒副作用会随应用剂量的减少而明显减低,进而产生更理想的效果。

足三里穴是中医学理论中足阳明胃经的一个主要穴位,该穴位主要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驱邪的治疗功效。

采用针灸方式对足三里穴进行刺激,可使患者的胃肠蠕动变得更有力且规律,并可以使多种消化酶的生物活性显著提高,对消化功能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使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显著提高[1]。在治疗中发现同等剂量的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所产生的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负反应明显小于肌肉注射。配合腹部按摩可通过缓和连续的刺激来达到兴奋周围神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娜,董永莉,等.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手术后肠胀气的方法及护理[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2.

[2]张敏丽,吕玲玉,刘湖水,等.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腹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2(7)39-14.

[3]李会平,等.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论著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6)14-333.

[4]徐惠平,刘旭丹,张保环,等.剖宫产术后腹胀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5(8):27-13.

标签:;  ;  ;  

穴位注射配合腹部按摩治疗剖宫产术后肠胀气的方法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