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对中西哲学的比较与融合

论梁启超对中西哲学的比较与融合

论文摘要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术大师,被誉为近代学术的奠基人。他在哲学方面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引入、传播和介绍西方哲学思想,对中西哲学比较融合,形成了以儒家哲学为根基的中国哲学体系;以精神为本体的认识论;在政治思想领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融合,创立了新民说;新的宗教思想和科学启蒙思想。梁启超竭力复兴儒学,倡导东方价值观,融合吸取西学,力图通过吸取西方先进文化来改造和建构中国新的传统文化。梁启超中西融合的哲学思想对近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中西哲学观为新儒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对中西哲学的传承与吸收
  • 第一节 对中国哲学的传承
  • 一、儒家学派
  • (一) 孔学
  • (二) 孟学
  • (三) 陆王心学
  • 二、道家学派
  • 三、墨家学派
  • 四、佛学
  • (一) 佛教心理学
  • (二) 入世的应用佛学
  • 第二节 对西学的吸收
  • 一、西方唯心主义(笛卡尔及康德)
  • 二、西方政治思想(卢梭及孟德斯鸠)
  • 三、西方自然科学
  • 第二章 对中西哲学的比较与融合
  • 第一节 对中西哲学的比较
  • 一、中国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
  • 二、陆王心学、佛学与康德哲学
  • 三、中国与西方政治思想
  • 四、佛学与基督教
  • 第二节 对中西哲学的融合与互补
  • 一、对以儒家学派为主的中国哲学的重新建构
  • 二、精神本体论(“心物论”)与先验的认识论
  • (一) 心物论(心力观)
  • (二) 社会历史观
  • 三、融合互补后的社会政治思想——新民说
  • 四、融合互补后的宗教思想
  • 五、近代科学启蒙思想
  • 第三章 中西哲学观对近现代的影响
  • 第一节 对近代的影响
  • 第二节 对现代的影响
  • 一、为新儒家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 二、对新文化的贡献
  • 第四章 对梁启超中西哲学比较与融合的思考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向梁启超学做教师[J]. 内蒙古教育 2009(11)
    • [2].“中华民族”[J]. 学语文 2015(05)
    • [3].以新史料推进梁启超研究——评夏晓虹《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J]. 中国出版 2014(22)
    • [4].责任之下求幸福[J]. 新湘评论 2012(11)
    • [5].《梁启超全集》编纂纪要[J]. 史林 2015(05)
    • [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佚文──《李诫〈营造法式〉跋》[J]. 文献 2019(01)
    • [7].晚清时期梁启超宪法思想中的“人民程度”问题[J]. 清史研究 2016(01)
    • [8].梁启超晚期文学思想研究[J]. 文学评论丛刊 2013(01)
    • [9].由“敬”至“乐”,质的飞跃[J]. 新语文学习(初中版) 2011(04)
    • [10].与新史料结伴而行——《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小引[J]. 书城 2014(01)
    • [11].边疆、民族与梁启超“新中国”的建构[J]. 人文杂志 2014(11)
    • [12].好书超市[J]. 博览群书 2009(02)
    • [13].从梁启超的情歌到余光中的乡愁[J]. 炎黄纵横 2009(07)
    • [14].考场议论文谋篇布局的技巧[J]. 好家长 2013(05)
    • [15].致梁启超[J]. 国家人文历史 2013(03)
    • [16].梁启超的中国图书馆情愫[J]. 科技信息 2011(25)
    • [17].解读梁启超对佛教的阐述[J]. 炎黄纵横 2011(01)
    • [18].做一名敬业乐业的优秀员工——读梁启超《敬业与乐业》有感[J]. 中国工运 2014(12)
    • [19].语文期末复习[J]. 初中生辅导 2008(Z3)
    • [20].梁启超日本观的演变与反思[J]. 江海学刊 2011(05)
    • [21].梁启超对孔子人生哲学的阐释[J]. 孔子研究 2013(01)
    • [22].梁启超:中国公共财政的启蒙师与先行者[J]. 政法论坛 2011(04)
    • [23].敷衍“国家身体”:梁启超与“生病的中国”形象之散布[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24].《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尚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体育与科学 2015(02)
    • [25].甲午海战中国败北之主因[J]. 科学大观园 2008(24)
    • [26].梁启超与《和文汉读法》——“训读”与东亚近代翻译网络形成之一侧面[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2(02)
    • [27].相异相关的往昔:史学的个性与通性[J]. 社会科学战线 2012(02)
    • [28].在人间[J]. 诗选刊 2017(Z1)
    • [29].论新文化运动语境中梁启超“新文化”观的形成[J]. 中国文化研究 2013(01)
    • [30].领略大师学术风采 学习大师治学之道 中国近现代学术大师系列——梁启超[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7)

    标签:;  ;  ;  ;  

    论梁启超对中西哲学的比较与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