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深海热液区盐单胞菌和地衣芽胞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印度洋深海热液区盐单胞菌和地衣芽胞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深海这一极端环境生活着很多极端微生物,盐单胞菌和地衣芽胞杆菌是其中的两个重要类群。本文对从印度洋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盐单胞菌和地衣芽胞杆菌进行了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盐单胞菌(Halomonas )是一类能在NaCl浓度为0.1%~32%条件下生长的耐盐细菌,在盐湖、盐场、盐碱地、海冰和海洋极端环境中都有分布。盐单胞菌有独特的结构和特殊的生理机制,生存适应能力很强,具有其它微生物所没有的一些生理特征,因此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本文从印度洋深海热液区沉积物中筛选得到三株耐盐菌YD-6、YD-7和YD-13。三株菌菌落外观都呈黄色、圆形、表面光滑湿润、菌落中心颜色较深呈橙色,直径为1 mm左右,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菌落扩大。YD-13菌落边缘整齐,YD-6、YD-7菌落边缘有分支状。光学显微镜下观察YD-6、YD-7和YD-13都为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都为阴性。选取菌株YD-7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显示YD-7菌体长度约为1.5~2.0μm,宽度约为0.5~0.7μm。YD-6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盐度6%,最适pH为7.0;菌株YD-7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盐度5%,最适pH为7.0;菌株YD-13的最适生长温度为40℃,最适盐度5%,最适pH为7.5。三株菌都属于兼性厌氧菌。经16SrDNA鉴定三株菌都属于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分别命名为Halomonas sp.YD-6、Halomonas sp. YD-7和Halomonas sp. YD-13。菌株Halomonas sp. YD-6与Halomonas sp. YD-13之间同源性比较高,达到98.7%;菌株Halomonas sp.YD-6与GenBank数据库中菌株Halomonas meridiana (AJ306891)同源性最为接近,达到98.8%,在进化位置上最为接近;菌株Halomonas sp. YD-7与GenBank数据库中菌株Halomonas sp. ANT9086(AY167278)同源性达98.1%;菌株Halomonas sp. YD-13与GenBank数据库中菌株Halomonas meridiana (AJ306891)和菌株Halomonas aquamarina(AJ306888)同源性都是98.5%。对三株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菌株都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适应温度、盐度、氧气浓度的范围广。Halomonas sp. YD-6、Halomonas sp. YD-7和Halomonas sp. YD-13都具有耐受和去除Cr6+的能力,Halomonas sp. YD-7菌株还具有很强的耐受Mn2+的能力,表明这些菌株在污水处理与生物修复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本文还筛选到了10株地衣芽胞杆菌,菌体形状为杆状,分长杆、短杆和中长形状,菌落多呈白色,革兰氏染色结果多数为阴性少数为阳性。它们属于嗜中温菌,温度生长范围10~55℃,最适为45℃左右,pH生长范围5~10,最适为6~8,NaCl范围0.5~6%,最适约为3%。淀粉酶实验结果显示菌株YDGW2胞外淀粉酶活力最大,在60℃以下酶的活性很小,温度到达60℃酶活性显著增加,酶的适合反应温度为75~90℃,最适反应温度为80℃,因此该酶为耐高温α-淀粉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大洋及深海热液区环境概述
  • 1.2 深海极端微生物
  • 1.3 深海热液区微生物研究进展
  • 1.3.1 深海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 1.3.2 深海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1.4 微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理
  • 1.4.1 微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机理
  • 1.4.2 微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机理
  • 1.4.3 微生物对高盐环境的适应机理
  • 1.4.4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机理
  • 第二章 深海热液区盐单胞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理生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1.3 菌体的富集和纯化
  • 2.1.4 细菌16SrDNA 鉴定
  • 2.1.5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2.1.6 对重金属的抗性实验
  • 2.2 实验结果
  • 2.2.1 形态特征和16SrDNA 分析
  • 2.2.2 生理生化特性
  • 2.2.3 对重金属抗性研究
  • 2.3 讨论
  • 第三章 深海热液区地衣芽胞杆菌筛选鉴定及生理生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3 菌体的富集和纯化
  • 3.1.4 细菌16SrDNA 鉴定
  • 3.1.5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3.2 实验结果
  • 3.2.1 形态特征和16SrDNA 分析
  • 3.2.2 生理生化特征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小小单胞菌脂磷壁酸致炎作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J]. 北京口腔医学 2020(03)
    • [2].溶菌酶对微小小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7(05)
    • [3].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发酵乙醇的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 2015(02)
    • [4].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 2009(04)
    • [5].大连地区海泥样品中分离的两株小单胞菌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08(05)
    • [6].金昌市首例食酸丛毛单胞菌感染患者诊治分析[J]. 内科 2020(02)
    • [7].运动发酵单胞菌的筛选与鉴定[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8].寡养单胞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8)
    • [9].微小单胞菌与根尖周炎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01)
    • [10].黄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 2014(08)
    • [11].海洋单胞菌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08(01)
    • [12].用于缎纹机织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的新单胞模型[J]. 纺织学报 2014(05)
    • [13].利用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黄色单胞菌的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24)
    • [14].运动发酵单胞菌表达载体的构建[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11)
    • [15].产普鲁兰酶海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09)
    • [16].反刍月形单胞菌乙酸生成缺陷株的构建及相关酶活性分析(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08)
    • [17].一起竹鼠感染气单胞杆菌的诊断[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0(04)
    • [18].运动发酵单胞菌发酵苹果渣产乙醇工艺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19].气单胞属菌粪便分离株分子鉴定与耐药元件检测[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10)
    • [20].基于单胞模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J]. 机械工程材料 2012(06)
    • [21].运动发酵单胞杆菌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2].反刍月形单胞菌乙酸生成缺陷株的构建及相关酶活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5)
    • [23].半定量RT-PCR检测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外源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2009(06)
    • [24].基于声发射及有限元单胞体模型的复合材料拉伸损伤分析[J]. 材料导报 2009(S1)
    • [25].血液感染浅黄金色单胞菌一例[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03)
    • [26].运动发酵单胞菌发酵红薯淀粉生产乙醇工艺的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05)
    • [27].黄单胞菌生物滴滤塔处理硫化氢能力及产物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0(01)
    • [28].海单胞菌1株的分离和系统发育分析[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03)
    • [29].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的构建及木糖利用特性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09(07)
    • [3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血液感染黏液玫瑰单胞菌病例并文献复习(英文)[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2(02)

    标签:;  ;  ;  ;  ;  

    印度洋深海热液区盐单胞菌和地衣芽胞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