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时间介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时间介词结构,时间词,转指时间词,介词创新
时间介词论文文献综述
何洪峰[1](2019)在《时间介词结构中的时间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认为,一般时间义词语由时间词或非时间词带时间标示词构成。时间介词结构中的时间义词语除一般时间义词语外,还可由时间介词所带的非时间词语构成。时间介词结构中的时间可以分为"自指时间"和"转指时间"。转指时间词是推动介词"创新"的重要动因,它导致单音同义时间介词复合成为双音时间介词。(本文来源于《语文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何洪峰,贾君芳[2](2018)在《汉语时间介词系统构成与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时间介词在介词系统中所占比重较大。时间介词内部语义系统,可以分为客观性介词和主观性介词,下位再划分出次类。时间介词语义类型的发展基本稳定,成员由繁趋简,核心介词构成介词系统的基础。时间介词复杂的原因,主要在介词系统内部,也有外部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长乐[3](2018)在《时间介词at,on,in》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时间爷爷带着他的叁个"介词"小孙女at,on,in来我们这儿做客啦。听,叁个小家伙正叽叽喳喳地在做自我介绍呢!1.表示某一具体时刻。如:at six o’clock在6点at half past nine在9点半at the moment此刻at the same time同时我是小妹at,你们别看我最小,我的作用可大啦!2.表示一段较短的时间,意思是"在……期间"。如:(本文来源于《阅读》期刊2018年ZC期)
刘日照,程嫩生[4](2018)在《《大唐新语》中的时间介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介词是汉语介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通过对时间介词的细分,将《大唐新语》中的时间介词归纳为"起始点、正当、终到点、时点、临近点、时机和经过"这7类。从语法位置、语法意义以及使用频率这3个角度对这7类时间介词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勾勒出《大唐新语》所处的近代汉语时期时间介词的发展概貌。(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8年06期)
刘莹[5](2018)在《对外汉语视角下时间介词“在”的框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表示时间范畴的介词中,“在”是外国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并且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中级以及高级阶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涉及。因此,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以服务对外汉语教学为中心,把时间介词“在”的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偏误分析,然后结合偏误类型找到出现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便于学习者对时间介词“在”的框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这样的研究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基于以上的写作思路,本文主要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叁部分。绪论是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及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二章是关于现代汉语中时间介词“在”的框架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第叁章则是以本人在泰国从教期间所收集到的语料为基础,对泰国学生使用时间介词“在”的框架结构时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偏误类型。第四章是结合泰语语法规律找出偏误的成因。第五章则是基于前几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指导对外汉语教学。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该部分对本文得出的结论加以总结,并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刘爽[6](2017)在《南北朝时间介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古时期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既对上古汉语有所继承和发展,又开启了近现代汉语的源头,南北朝时期语言的特征则典型地代表了中古汉语的特征。本文选取南北朝具有代表性的叁部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时间介词的发展和演变。文章由绪论和叁个章节构成: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综述前人对本选题的研究,阐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和语料来源,阐释介词与动词的区别,对时间介词进行分类,最后提出对双音词分析的依据和方法。第一章穷尽性考察《齐民要术》《世说新语》《周氏冥通记》中的时间介词,主要依照绪论中的分类逐个进行描写,分析它们所介引的成分以及介词结构所充当的句法成分,并指出哪些沿袭自上古,哪些是中古新兴的时间介词,简要分析沿袭自上古的时间介词的发展过程。第二章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分析时间介词的来源,这一部分除了详细分析中古新兴时间介词的演变及机制外,还对前人研究较少的几个时间介词的来源和演变机制进行阐述,主要从来自空间义和来自其他义两个方面来讨论;二是将《齐民要术》《世说新语》《周氏冥通记》的时间介词与上古具有代表性的五部文献中的时间介词作对比,以此分析从上古到南北朝时期时间介词介引成分及句法位置的变化情况。第叁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述。(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张玉金[7](2017)在《殷墟甲骨文时间介词“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对殷墟甲骨卜辞中的时间介词"自"进行专门研究。探讨了"自今数日至(于)干支"结构,认为"今"是"数日"的定语,"今数日"是"自"的宾语,"自今数日"和"至(于)干支"所指相同。对时间介词"自"从句法、语义、语用叁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古汉语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韩雪[8](2016)在《浅析《春秋左传》中修饰动词的时间介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词和介词的关系是语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时间介词作为介词的重要小类,它与动词的关系值得我们特别关注。本文对《春秋左传》中12个时间介词对动词的修饰情况进行了统计,就出现在动词前后的时间介词表示时间起始、进行、结束的用例分别做了详尽调查,分析其修饰动词的时间介词的特点与功能。(本文来源于《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毛里林[9](2016)在《时间介词用法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只用一个简单的"在"字就能搞定许多时间表达,例如"在1977年""在上午6点"等。英语的时间表达可就复杂多了,那么,英语表达时间都用哪些介词,哪些情况下又不用介词呢?一、in的用法11.表示"世纪、朝代、年代、年份、季节、月份"等。例如:Hawking became famous in the early 1970s.霍金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成名的。(本文来源于《今日中学生》期刊2016年28期)
程玲[10](2016)在《基于语料库对比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学生将over作为时间介词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将over作为时间介词使用时存在的差异,包括使用频率的差异和对于over两个具体时间意义的使用差异。首先在布朗语料库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分别检索over,从两个语料库的检索结果中筛选出over作为时间介词的全部索引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时间是空间"这一隐喻,明确over作为时间介词的两种不同义项,即在(一段时间)期间和超过一段时间。继而对比over在两种语料库中这两种义项出现频率的不同。结果显示中国学生使用over时与本族语者对比有明显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汉语对中国学生习得over时的负迁移作用、over的一词多义现象及其原型义项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时的习惯等。(本文来源于《大学英语(学术版)》期刊2016年02期)
时间介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语时间介词在介词系统中所占比重较大。时间介词内部语义系统,可以分为客观性介词和主观性介词,下位再划分出次类。时间介词语义类型的发展基本稳定,成员由繁趋简,核心介词构成介词系统的基础。时间介词复杂的原因,主要在介词系统内部,也有外部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间介词论文参考文献
[1].何洪峰.时间介词结构中的时间词[J].语文研究.2019
[2].何洪峰,贾君芳.汉语时间介词系统构成与演变[J].语言研究.2018
[3].长乐.时间介词at,on,in[J].阅读.2018
[4].刘日照,程嫩生.《大唐新语》中的时间介词研究[J].现代语文.2018
[5].刘莹.对外汉语视角下时间介词“在”的框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6].刘爽.南北朝时间介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7].张玉金.殷墟甲骨文时间介词“自”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7
[8].韩雪.浅析《春秋左传》中修饰动词的时间介词[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9].毛里林.时间介词用法辨析[J].今日中学生.2016
[10].程玲.基于语料库对比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学生将over作为时间介词的使用[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