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海经》时代的祖国中西部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汪媛媛[1](2021)在《论红柯小说中的西部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四海[2](2021)在《新福建空间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地处东部地区,位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建设新福建,打造新福建2.0版,推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是和平大计、国家大事,国土空间开发必须服从服务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新要求,突出生态、海峡、海洋比较优势,彰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开发台湾海峡为重点,科学设计面向东海、反映国家意志的空间战略,创新空间竞争力的育成机制。
徐玲[3](2020)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媒介,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在2016年秋季投入使用的新版语文教材,无论是教材的编写理念,还是教材的选文内容,以及教材的编排方式等都具有较为显着的优势。因此,本文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整体上探究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编写的依据、编写思路及编写特点;其次,从教材体例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教材,希望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了解语文教材提供参考,进而为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提供方向;第三,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教师使用语文教材的情况;最后,以前面的内容为依据,提出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建议。全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对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依据及思路进行分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思路为:立德树人、目标鲜明,注重积累、提升素养,整体建构、强化阅读,精细打磨、严谨规范。第二章,通过对教材物理属性、整体结构、单元结构、课文结构等体例分析以及知识系统、助读系统、选文系统、练习系统等内容分析,总结出教材编写的特点与价值,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为:有机渗透、整体规划,面对一线、纠正弊端,编研结合、科学编写,贴近生活、紧跟时代。编写价值主要集中在人文性与工具性价值、科学性与实用性价值、传统性与时代性价值。第三章,为了进一步了解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对某中学的2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对自读与教读课文中的课文提示的关注流于形式,课文插图利用率低,学生对练习系统的使用效率偏低,尤其是写作专题、综合性学习的训练效果不高。教师方面对选文未加区分,教师对综合性学习及名着导读不重视,教师对单元导读的利用率低,教师对插图的使用率低。为此,对使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主要有:教师对教材编写意图把握不准,教学思路受限;师生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模糊,教师难以转换角色;教师对阅读方法讲述不够具体,对助学系统定位把握不准;师生对知识系统特征认识不够透彻,对教材及辅助资料应用较差。第四章,根据部编版教材编写的基本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提出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在教学中的使用建议,即深入分析研读教材,拓展语文教学思路;区分课文类型,分清主次;落实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味一体教学;准确把握助读系统,完善教学内容;重视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
顾超[4](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姚科敏[5](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陈小琴[6](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张文琪[7](2019)在《“风景”与中国电影美学的四重建构(1984—2018)》文中指出“风景”(landscape),是人类对自然的经验和想象,是意识形态之所在,是文化之所在。电影导演通过镜头对大自然进行“取景(框架)”,从而在银幕上制造出风景,这些风景既能提供审美愉悦,又能完成概念超越。华语电影史上,费穆、胡金铨、李安等几代影人在其电影作品中均承袭古典美学传统,突出景物描写的重要性。1984年,影片《一个和八个》与《黄土地》横空出世,“风景”一跃成为影片的主体,自此,“风景”在中国大陆电影中以前所未有之势形成了不间断的、变奏的、独特的美学和文化系统。然而“风景与电影”迄今仍然是电影研究中一个尚未被开发的领域。本文将西方风景理论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景”进行合理嫁接,探讨自1984年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中的风景如何通过诗意审美、民族记忆、现实批判、奇观物恋等层面,呈现中国社会的真实图景,进而超越人物和情节,对构建中国现实影像产生决定性作用。论文主体部分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围绕风景的“诗意审美”功能,论述它如何被运用到中国电影美学的建构过程中。风景在中国电影中呈现出两大审美形态——“荒寒”与“婉约”,这对概念是基于王国维提出的“壮美”与“优美”发展而来,亦是对古代画论的一次电影转化。由于古典美学,尤其是古代画论的充分介入,布局、色彩、景别、画幅等镜头语言以更具中国性的方式去呈现风景。当今社会的新媒体、新技术正在为中国电影中的风景带来新变化,其中包括动画片及CG技术制造的虚拟风景。第二章参照西蒙·沙玛在其着作《风景与记忆》里直接以“木、水、石”结构章节的方法,以土、山、水三大意象为切口,深入分析中国电影中的风景如何完成民族记忆和历史认同。本章从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和“地母意识”开始,标举“土地”在民族记忆中的灵魂地位,通过“第五代”导演的历史记忆和土地寓言、新生代导演镜头中的现实剖白和土地真实,构建关于电影“真实感”的对照性阐述。中国山岳崇拜在电影中的投射,仍然存在于“第五代”与新生代之间,在陈凯歌的《孩子王》和忻钰坤的《暴裂无声》中以寓言和真实的面目分而示人。中华水崇拜的民族寓言在新旧两个时代分别标示着迥异的民族和个人身份认同,《炮打双灯》进行着“秩序”话语的重复讲述,《长江图》则是一段溯流(长江)而上的男性苦旅。第三章关照风景在中国电影中的现实批判问题,笔者归纳出三大批判对象——城市神话、国家意志神话和乡村桃源神话。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强调反城市、反现代的伦理学和地理学意涵,中国古代文士的“桃源情结”被重提。娄烨《苏州河》讲述城市神话的幻灭故事,继续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影中开始的“反城市”意识。在贾樟柯的前期作品中,风景是“缺席”或“去审美化”的,《三峡好人》终于一定程度上恢复美学价值,用“流动的风景”去记录国家意志神话的强势在场,而《江湖儿女》则人为地隐匿了三峡风景的存在感和批判性。“第六代”执着于一种去审美化、政治化的美学理想,将社会现实进行就地解剖,批判成了他们的基调,新生代亦毫不示弱,他们热衷于以一种诙谐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将中国农村中的阴暗面撕开给观众看。第四章是在工业主义和消费社会背景下,分析风景在中国电影中的奇观化与物恋化。从《英雄》到《影》,张艺谋不断运用欲望化的风景创建“色彩乌托邦”和“场景拜物教”。中国城市电影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风景生产,在风景的商业进化史上,“跨地性”更是将它延展为全球化的消费主义拓殖。作为中国民族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支,藏语电影正在进行“景观化”与“去景观化”的美学角力,其中境外藏族或非藏族电影人、国内非藏族电影人,对藏地风景进行符号化、景观化处理,而由土生土长的藏族电影人编剧和导演的“新藏族电影”则在刻意规避藏地风景,着重去探讨现代社会中藏地人民所面临的困厄与救赎。
林玲[8](2019)在《炎帝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文中认为炎帝是史前时期的重要神话人物,秦汉之际与神农杂糅,享有“农业始祖”之称。先秦文献记载中,神农是农业文明发生时代的代表人物,而炎帝则是带有巫术宗教性质的火师,在汉代经过刘歆的附会以及后人的建构,炎帝与神农逐渐融为一人。在俗民信仰中,炎帝具有多重神格,是关系农业丰收、日常祸福的重要神只。甘肃仇池、山西上党、陕西宝鸡、河南伊川、湖南炎陵、湖北随州等地都广泛流传着炎帝的神话传说,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记忆。本文探讨了炎帝的神格性质、部族迁徙、民间信仰和当代展演,对所搜集的炎帝神话典籍文献与口头文本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学界尚存争议的问题予以厘清、分析。此外,笔者通过对山西、陕西、湖南三地炎帝文化的实地考察与比较,较为全面地展现出炎帝信仰的地域特色与炎帝文化的传承现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炎帝研究综述、本文的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的界定四个方面。第二章,对炎帝神格性质的探析,主要是对炎帝原生神格“火神”、次生神格“农业神”、衍生神格“雨神”身份的论述。首先是对炎帝“火神”身份的分析,春秋时期《管子·轻重戊》《左传·昭公十七年》《国语·晋语四》等古籍皆言炎帝为火师。本小节通过梳理“五行说”与炎帝“火师”身份之间的文化渊源,重点探究炎帝如何在官方政治、民间信仰的推动下由“火师”逐渐被配为“南方之帝”,最终演变成“火神”的发展过程。其次在炎帝“农业神”神格一节中,对炎帝、神农二者身份如何被黏连予以分析梳理,认为后人推崇炎帝的重要原因在于“神农”赋予他的“农业神”身份。就炎帝农业功绩而言,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现谷种,教民耕种;二是始作耒耜,发展农业。再者是对炎帝“雨神”神格的讨论,该小节以现代语境下高平长畛村独特的“祈雨习俗——逼炎帝下雨”为例,深入挖掘当地求雨民俗仪式的宗教性、信仰的世俗性、方式的地方性等特征,展示出山西高平祈雨习俗中“暴尪求雨”“结神亲”等古俗遗存。第三章,炎帝部族迁徙的地望辨析,本章侧重于对炎帝部族活动地域的梳理。学界炎帝故里之争由来已久,对“神农、炎帝分属二人”之说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对其“故里”探究时又将二者相混,本文主张炎帝、神农既非同一人,也非同一部族,故对二者传承地的分析应该分而述之,不可混为一谈。第一节分别对炎帝、神农的传承地进行考证,从“姜”“羌”字形相近、姜水与羌水同源、姜炎部族与古羌族活动地域范围的重合、上古时期秦陇一带生态环境四个角度出发,得出炎帝所生之地——姜水,属于秦陇文化圈;后通过对“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以及“淇山”由“标志性地名”转化为“文化性地名”的分析,得出“神农部族活动范围应在太行之野”的结论。第二节以“常羊山”为切入点,认为炎帝族与神农族由于部族征战、自然灾害等原因,最终融为一个部族。炎帝沿袭神农之号,故称炎帝神农氏;并进一步探究古上党地区的“羊头山”与甘肃一带“常羊山”的关系,明确炎帝部族迁徙所带来的“常羊山”与“羊头山”的山名更替,认为现代意义的“常羊山”较之最初典籍中的“常羊山”,地理位置已经发生了改易。第三节首先对“陈”所在之地“宝鸡陈仓”与“河南淮阳”分别介绍,从炎帝部族战败迁徙与“陈、鲁二地的炎帝文化遗存”两方面入手,以证明炎帝部族在河南、山东一带也曾有过生产活动。第四节侧重于对炎帝“‘被’葬长沙”过程的梳理,主要分析了宋代、明代、清代三朝“炎帝葬于茶乡之尾说”的定型过程。第四章,炎帝信仰的地域比较。本章以山西上党、陕西宝鸡、湖南炎陵三地的炎帝信仰为研究对象,试图展现出不同地域炎帝信仰的特征,即“庙宇碑记中炎帝信仰的功能性”“口承文本与崇火尚红习俗中炎帝信仰的地方性”“官祭与血祭下炎帝信仰的多元性”。通过对三地炎帝信仰的考察与探究,勾勒梳理了山西上党地区明清碑刻所体现的炎帝信仰的社会规范性、民间宗族性、信仰多功能化等特征;陕西宝鸡地区口承文本、“崇火尚红”习俗与炎帝信仰的互动关系;湖南炎陵地区官祀(官祭)与民祀(血祭)、信仰的道统化、皇权力量等因素,对南方炎帝地域文化生成的促进作用。三地炎帝信仰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成为衔接地方历史传统、承载俗民记忆的重要存在方式。第五章,当代炎帝神话与文化景观的互动。以山西高平炎帝陵为个案,重点论述在文化产业化思潮中炎帝神话传说的当代表述。第一节主要分析了当代炎帝形象的三个层面,即对其“人文始祖”身份的阐释、“民族精神象征符号”的宣扬以及民众对炎帝“俗神”身份的建构;通过典籍文献与民间口头文本的对读,分析在社会意识、国家话语的渗透下炎帝形象的生成与存在形态。第二节从神话文本、景观遗存、信仰仪式三个方面来探究炎帝神话与文化景观间的互动关系,认为景观拥有客观存在的自然属性和由人类生命活动体验而赋予它的文化属性。景观记忆的激活,往往需要依托神话传说、祭祀仪式等活态资源来实现。第三节则是针对炎帝陵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山西高平炎帝文化呈现出既有地域特色又兼具全国性炎帝文化的共通特质,总体表现为文化上差异性的不断消解,趋同性的不断增强。炎帝神话传说产业化在资源利用方式上的模式化,对文化景观打造的平庸化,以及在生产性保护发展走向上的滞后,都大大削弱了炎帝文化的经济价值。因此,如何“讲好高平自己的炎帝故事”“打造炎帝文化品牌”“完善相应公共服务设施”是山西高平炎帝陵产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注重活态资料的挖掘,试图通过对地方口头传说、庙宇碑刻、庙会活动、信仰习俗的分析,对炎帝神话传说的民间形态予以描述。每一部分力求以研究问题为切入点,或是对以往学术讨论的整理爬梳,或是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或是结合新发现的地方材料进行论述阐发。本文将炎帝文化置放于“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学科背景下考察,注重对炎帝文化生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特定存活地域的探究,以期呈现出炎帝神话传说的地方历史传统与当代民众信仰现状。
荀羽琨[9](2019)在《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文中认为“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为从古到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诞生于现代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丝路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意识,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丝路人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命运变迁和精神嬗变。本文从中国西北丝绸之路多民族的历史经验和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入手,系统的梳理了现代以来这一地理文化空间中文学演变的内在脉络,使这一文学形态独特的文化蕴涵和美学精神得以准确而全面的呈现。第一章,回顾古代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学的历史。丝绸之路的产生来自于军事外交和商业力量的推动,它不仅是中西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成为中西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路文化随着民族迁徙、文化使者、宗教求法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在丝绸之路上诞生的神话、诗歌、游记等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局面。第二章,梳理了现当代丝路本土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丝路文学通过对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赋予了丝路文学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品质。共和国时期的丝路文学和新中国的创业实践同声共振,丝绸之路的自然地理和民族文化成为表征革命精神的一个巨大的构型空间。新时期的丝路文学则经历了从地方意识到丝路文化的自觉,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第三章,梳理西行文学发展与演变的轨迹。民族国家危机语境中,外国探险家、文人学者、中外记者共同创造了丝路游记的繁荣。建国后西进热潮中的出现的“牧歌”与“战歌”,把异域文化元素整合到歌颂新中国的宏大叙事之中。新时期丝路上的流寓作家则通过小说的虚构和想象表达了他们的在地经验,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温度的人文丝路形象。第四章,分析了多元文化语境中丝路文学的文化主题。乡土守成构成了丝路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价值立场,推动作家穿透乡土生活和民俗风情的表层书写,不断抵进文化心理的深度呈现。丝绸之路上丰富的宗教元素为张承志、石舒清、雪漠这些拥有宗教背景的作家提供了理解文学和生命的价值根基。红柯的小说则试图把游牧文化的刚健之气灌注到关中文化之中,实现儒家文化的更新和重建。第五章,概括了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创造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作家满怀激情的歌颂了丝路民众在建设新国家和新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生命力量。丝路文学中所体现的苦质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内质,苦行僧式的写作观念和对苦难的超越成就了丝路文学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国现代西北丝路文学携带着丝路文化的历史经验,以强烈的开拓精神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文化重建的时代命题之中,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丝路文化的角度研究现代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不仅是对现代文学研究视角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一种更新,而且对我们重新认识现代文学中的“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曹茜[10](2019)在《西北地区西王母信俗传承研究》文中提出西王母是一位源自上古羌戎民族神话传说的重要女神,在长期演绎变化中形成名称内涵的多因结构、神格特性的多重组合以及民间信仰的广泛分布状态,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普遍尊崇和膜拜的神灵代表。西北地区是西王母文化发源地,西北与西王母有关的自然地理、历史遗迹、口承叙事、信仰观念、习俗活动等,在这一区域由内而外、由近及远扩布形成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基点,共同构成西王母文化沧桑变迁的区域性分布格局,隐含不同时空背景上的逻辑变化关系和传承轨迹。本文采用“大题小做”的方法,以西北地区西王母信俗文化从甘肃泾川向西到青海宗家沟直至新疆天池的传承线索为切入点,探求西北地区西王母信俗文化变迁、传承特征、文化内涵与发展方向。在论述中,立足田野调查信息资料,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文化传播、文化生态、文化整体论等相关理念,对西王母信俗文化在西北地区扩布状况展开分析。论文的绪论部分简述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首先以西王母信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关系为研究重点,辨析西王母名称、神格的演变,昆仑神性意义,华夏与羌戎疆域变化关系,以及西王母神话和宗教关系,从而求证西王母神话的文化地缘与信仰习俗的流动扩布之间的深厚渊源关系。然后以西北地区西王母信俗在传承过程中形成的三个文化基点,即陇山系中的泾川回山、祁连山系中的湟源宗家沟、天山系中的阜康天池三地的神话传说、信俗活动、人文建筑等为切入视角,探讨分析西北地区西王母信俗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轮廓和动态特征。最后,主要以西王母信俗文化的现代发展为研究重心,就西王母信仰如何成为民众的精神支持、西王母信俗文化向产业化转型的具体途径、西王母文化在国际化视野下的具体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为西王母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化发展探寻前路。
二、《山海经》时代的祖国中西部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海经》时代的祖国中西部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2)新福建空间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新要求 |
(一)应变局开新局 |
(二)新福建的历史方位 |
(三)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目标定位 |
二、空间开发新格局 |
(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
(二)东部开发 |
(三)城市开发 |
三、新福建空间战略设计 |
(一)新福建的战略迭代 |
(二)空间开发总体战略 |
(三)中心城市和城市群 |
四、创新空间竞争力育成机制 |
(一)推进国土空间的战略提升 |
(二)推进国土空间的品质提升 |
(三)推进人口生产力向沿海集聚 |
(四)推进东部地区战略性互联互通 |
(五)推进海峡两岸公共服务无差异化 |
(六)开发台湾海峡 |
(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依据、思路及特点 |
第一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依据 |
第二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思路 |
第三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 |
第二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体例、内容与意义 |
第一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体例分析 |
第二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意义 |
第三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情况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情况 |
第二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建议 |
第一节 深入分析研读教材,拓展语文教学思路 |
第二节 引导学生综合学习,课内课外阅读并行 |
第三节 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
(7)“风景”与中国电影美学的四重建构(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景观”: 一种整体社会语境,抑或视觉文化形态 |
第二节 “风景”: 被“凝视”与“框取”的自然 |
一、民族地理神话的诞生 |
二、“如画”美景的阴暗面 |
三、电影中的风景: 审美愉悦和概念超越 |
第三节 “景”: 中国式意境美的母体 |
第一章 风景与中国电影的诗意审美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中的风景之美 |
一、“荒寒”与中国电影中的北国意境 |
二、“婉约”与中国电影中的江南风情 |
第二节 镜头语言: 风景的光影转化机制 |
一、空白: 电影的核心空间理念 |
二、黑白: 取法水墨的电影色彩 |
三、中景、大远景: “游”的画面空间 |
四、方圆: 文人画式的画幅实验 |
第三节 技术变革与虚拟风景 |
一、动画片的民族风景与仿效奇观 |
二、CG虚拟风景的审美与真实 |
第二章 风景与中国电影的民族认同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中的土意象 |
一、华夏民族的土地记忆和“地母意识” |
二、《黄土地》: 土地的复沓与“含蓄”的反叛 |
三、李睿珺“土地三部曲”: 西部乡土的真实风景 |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中的山意象 |
一、“山”的超验性与中国山岳崇拜 |
二、山与道:《孩子王》的悖论式反思 |
三、无言的荒丘: 《暴裂无声》的空间寓言 |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中的水意象 |
一、大禹治水: 中华水崇拜的民族寓言 |
二、《炮打双灯》: “秩序”话语的重复讲述 |
三、《长江图》: 溯流而上的男性苦旅 |
第三章 风景与中国电影的现实批判 |
第一节 红色沙漠: 城市神话的幻灭 |
一、《那山那人那狗》: 诗意乡土的“反城市”意识 |
二、《苏州河》: 城市的罪恶暗流 |
第二节 流动的风景: 国家意志神话的在场与隐匿 |
一、《三峡好人》: 风景的审美化与批判性 |
二、《江湖儿女》: 从生硬“风景”到潦草“奇观” |
第三节 魔幻现实主义乡村: 桃源神话的轶失 |
一、《Hello!树先生》: 树的精神象征与农村“疯人”的悲喜剧 |
二、《北方一片苍茫》: 一则农村悲剧女性的荒诞成仙记 |
第四章 风景与中国电影的奇观物恋 |
第一节 张艺谋的色彩乌托邦与场景拜物教 |
一、《英雄》: 风景奇观与强权崇拜 |
二、水墨山水: 空间寓言与暴力美学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电影中的风景生产 |
一、城市中的风景: 作为城市名片或策略性缺席 |
二、城市外的风景: 奇观化的丰盛景观 |
三、跨地性的风景: 全球化的消费主义拓殖 |
第三节 藏地风景: 景观化与去景观化 |
一、《冈仁波齐》: 藏地景观与“内部东方主义” |
二、《阿拉姜色》: 风景隐退后的藏地朝圣之旅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炎帝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1.2.1 炎帝身份的辨别 |
1.2.2 炎帝故里的考证 |
1.2.3 炎帝文化内涵的诠释 |
1.2.4 炎帝文化的生产性保护 |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二章 炎帝多重神格的生成发展 |
2.1 原生神格:火神 |
2.1.1 民间信仰中的“火神”炎帝 |
2.1.2 政治话语下的“火神”炎帝 |
2.2 次生神格:农神 |
2.2.1 “农神”身份的嫁接 |
2.2.2 炎帝的农业“功绩” |
2.3 再生神格:雨神 |
2.3.1 长畛村“逼”炎帝下雨 |
2.3.2 .长畛村祈雨习俗的特征 |
第三章 炎帝部族迁徙的地望辨析 |
3.1 炎帝与神农传承地考 |
3.1.1 炎帝生于姜水 |
3.1.2 神农树五谷于淇山之阳 |
3.2 炎帝与神农融于常羊 |
3.2.1 炎帝部族的迁徙 |
3.2.2 常羊山的“易名” |
3.3 初都陈又徙鲁 |
3.3.1 “陈”所在地 |
3.3.2 部族战败迁徙 |
3.3.3 陈鲁炎帝遗迹 |
3.4 被葬于茶乡之尾 |
3.4.1 关于炎帝之死 |
3.4.2 炎帝被葬过程 |
第四章 山陕湘炎帝信仰的地域特征 |
4.1 山西上党:碑刻庙宇所承载的炎帝信仰 |
4.1.1 炎帝信仰的社会规范性 |
4.1.2 炎帝信仰的民间宗族性 |
4.1.3 炎帝信仰的多功能化 |
4.2 陕西宝鸡:口承文本与习俗中的炎帝信仰 |
4.2.1 炎帝信仰的文本依据 |
4.2.2 炎帝信仰的习俗展现 |
4.3 湖南炎陵:官祭与血祭下的炎帝信仰 |
4.3.1 官祭主导下的炎帝信仰 |
4.3.2 血祭习俗中的炎帝信仰 |
4.4 三地炎帝信仰的共性特征 |
第五章 炎帝神话传说与文化景观的互动:以高平炎帝陵为例 |
5.1 炎帝形象的当代建构 |
5.1.1 人文始祖 |
5.1.2 精神象征 |
5.1.3 民间俗神 |
5.2 炎帝神话传说的景观化 |
5.2.1 神话传说文本层面 |
5.2.2 实物遗迹层面 |
5.2.3 信仰仪式层面 |
5.3 炎帝陵产业化启示 |
5.3.1 明确“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
5.3.2 倾力打造炎帝文化品牌 |
5.3.3 完善相应公共服务设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节选 |
附录一:山西长治、高平炎帝调查录音整理 |
附录二:陕西宝鸡炎帝调查录音整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丝路文学的研究现状 |
二、现当代丝路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丝绸之路与丝路文学的历史呈现 |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
一、丝绸之路的发生 |
二、丝绸之路产生的原因 |
三、丝路文学的内涵 |
第二节 从物质走向精神:丝路文艺 |
一、民族迁徙与丝路文艺 |
二、文化使者与丝路文艺 |
三、宗教求法与丝路文艺 |
第三节 西游东来的古代丝路文学 |
一、先秦时期的丝路文学 |
二、汉唐时期的丝路文学 |
三、宋元之后的丝路文学 |
第二章 丝路文学的现代演进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丝路文学 |
一、旧瓶装新酒:旧体诗与易俗社 |
二、唐祈的边缘诗学 |
三、“花儿”的发现与再造 |
第二节 丝路文学与新中国的创业实践 |
一、西北丝路上的创业颂歌 |
二、英雄人物的重塑 |
三、景观书写的政治化 |
第三节 新时期丝路文学的文化自觉 |
一、游牧经验与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
二、从本土文化到丝路文化的自觉 |
第三章 西行与丝路文学 |
第一节 西行与丝路游记的繁荣 |
一、西方探险家与丝路游记 |
二、文人学者与丝路游记 |
三、中外记者与丝路游记 |
第二节 西进热潮中的“牧歌”与“战歌” |
一、闻捷的边疆“牧歌” |
二、边疆“战歌” |
第三节 丝路小说:流寓作家的在地经验 |
一、流寓作家类型 |
二、丝路书写在地化 |
三、民间文化的内在认同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丝路文学 |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与乡土书写 |
一、刘亮程:边地乡土的诗性建构 |
二、郭文斌:民俗事相中的文化退守 |
三、李学辉:乡土精神的重构 |
第二节 宗教文化与丝路文学 |
一、清洁的精神:张承志的宗教书写 |
二、石舒清:西海固回民世界的诗意书写 |
三、雪漠小说与佛教文化 |
第三节 游牧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
一、红柯:丝路古道上的文学骑手 |
二、请给我以火——儒家文化的重建 |
第五章 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 |
第一节 创造: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 |
一、创业叙事与丝路文学的创造之美 |
二、创业英雄的精神之美 |
第二节 苦难:丝路文学的精神内质 |
一、游牧文化与路遥的苦难意识 |
二、苦难的朝圣与精神的超越 |
第三节 崇高:丝路文学的精神高地 |
一、昌耀:崇高精神的坚守 |
二、丝路意象的崇高美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西北地区西王母信俗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方法 |
第一章 传承中的文化关系 |
第一节 西王母的名称与神格演变 |
第二节 自然与神话的昆仑地望 |
第三节 华夏与羌戎的文化疆域 |
第四节 神话与宗教之间的文化流动 |
第二章 扩布形成的文化基点 |
第一节 夏羌民族近接点:泾川回山 |
第二节 农牧文化远交点:湟源宗家沟 |
第三节 大漠丝路延伸点:天山天池 |
第三章 现代传承的基本走向 |
第一节 精神世界的立足点 |
第二节 向产业化转型 |
第三节 在国际化视野中寻求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山海经》时代的祖国中西部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红柯小说中的西部书写[D]. 汪媛媛.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新福建空间战略研究[J]. 朱四海. 发展研究, 2021(02)
- [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研究[D]. 徐玲.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4]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5]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6]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7]“风景”与中国电影美学的四重建构(1984—2018)[D]. 张文琪.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炎帝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D]. 林玲. 山西大学, 2019(02)
- [9]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D]. 荀羽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西北地区西王母信俗传承研究[D]. 曹茜.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