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观论文-赵爱基

荣誉观论文-赵爱基

导读:本文包含了荣誉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集体荣誉,班主任工作,班集体

荣誉观论文文献综述

赵爱基[1](2019)在《谈谈集体荣誉观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观,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在转变学生的性格特征、思想、学习态度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能不能当好一个班主任,能不能带好一个班,能不能把这个班的学生带成团结向上、积极主动、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学生,就要看这个班的学生有没有集体荣誉观,由此还可以展现出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的素质和水平。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观呢?下面我谈谈集体荣誉观的培养(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7期)

尹辉[2](2019)在《树立新时代的荣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习主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这要求我们特别是广大青年要树立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荣誉观,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荣誉、书写人生。以奋斗为荣。奋斗是荣誉的基础,奋斗创(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9-07-10)

杨广越,周世露[3](2019)在《亚里士多德与托马斯·阿奎那德性荣誉观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性荣誉观在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荣誉观又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与发展。所以,二者德性荣誉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具体来说,他们都肯定了德性与荣誉的联系,但对德性内涵、类型以及指向的理解有所不同;都有自己的荣誉域及荣誉准则,但是因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而存在差异;都主张德性荣誉获取的内在性,但托马斯·阿奎那进一步要求德性荣誉获取的外在性。对二者德性荣誉观的内涵、荣誉域、荣誉准则以及获取途径的比较,一方面使得我们对德性荣誉观的认识更为系统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纠正现代荣誉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被狭隘化和被边缘化倾向,为现代荣誉观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马义米[4](2018)在《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荣誉观是反映价值观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但是一些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出现荣辱错位的现象,分不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潜伏着失调与混乱的危险。荣誉观总是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家庭的中学生,他们的荣誉观是不同的。研究中学生的荣誉观,把握社会转型期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及成因,进而对培养他们正确的荣誉观提出合理的建议,这对个人成长、学校教育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学生的荣誉观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研究的对象。中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荣誉观?这是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选取海南省叁亚市、海口市、文昌市、儋州市、琼中县和澄迈县的中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本次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994份是有效问卷。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首先探索了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学生荣誉观具有“崇高性”和“传统性”两个积极特征,同时还呈现出“功利性”、“不合理性”、“盲目性”叁个消极特征。具体结果如下:1.具有崇高性,他们以遵循热爱祖国、敬业、诚实守信、友善这些核心价值观为荣;2.具有传统性,他们以热爱劳动、生活节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这些传统美德为荣;3.功利性,他们以钱多、官大为荣;4.不合理性,他们也以仇富、仇官为荣;5.盲目性,他们以外表美、攀比、炫富、早恋等这些所谓个性张扬的方式为豪。其次,研究者在将近叁年的时间内,采取与学生、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家长、教师、研究者等多方位的多次调查、访谈、作品分析,并尤其选择了30多位高中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加入生活史研究等方法,力图探索中学生荣誉观的成因。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荣誉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家庭方面,父母的价值观、教养方式、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等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学校方面,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不良的校风和班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校的管理文化等都直接影响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同辈群体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同学的不良观念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社会方面,社会的正能量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而反映在社会层面的负能量(例如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和丑恶的现象、媒体对社会负能量的推波助澜、网络上不良信息的煽动等)则都不利于中学生正确荣誉观的形成。第叁,作为一项教育博士论文的研究,除了必要的理论指导外,研究发现还应透过教育行动研究加以正面佐证。为此,本研究在不断完善研究发现和研究结果的同时,还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应用于所任教的政治课上,这一部分的教育行动研究发现:为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家庭、社会、学校等需要多方面形成正面教育的合力、共建荣誉教育或榜样教育联合体,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叁个方面:第一是家庭育人功能的正面发挥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参与;第二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耐心的积极人生指导对于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第叁是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对于大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影响力十分重要。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为: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是社会荣誉观的晴雨表,一方面折射并反映了社会荣誉观,表现为“崇高性”与“传统性”的主流与“功利性”、“不合理性”、“盲目性”的支流并重;另一方面在不能把握宏观社会教化环境的现实情况下,微观教育环境的创设和行动仍然具备引领和改变中学生荣誉观的可能,尤其是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通过创设家校正面教育合力、教师对学生的正确人生指导教育、加强同辈群体的教育功能等措施,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引导中学生正确荣誉观的养成。当然,如果能够结合宏观社会教化环境,强化政府的教育责任,控制各类媒体和舆论的正能量影响力,则更有利于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6)

唐世峰[5](2018)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1月10日,我校体育代表队参加城关中心校第十届中小学运动会,通过激烈的角逐,我校代表队获得男子组团体第一、女子组团体第二、总分团体第二。一些同学愤愤不平,摔衣服、喝倒彩,有的甚至要和团体第一的学校学生打架。我看到这种情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喜有忧。喜的是孩子们那种不服输的精神以及想为学校争光的集体荣誉感;而让人担忧的是孩子们面对失败的心态和言行。(本文来源于《教育文汇》期刊2018年05期)

闫文文[6](2018)在《从“亨利四部曲”看莎士比亚的荣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乃至欧洲文学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莎士比亚的伟大成就主要集中在诗歌和戏剧领域,其中,莎士比亚戏剧是继古希腊罗马之后西方戏剧艺术的第二大高峰,四百年来,一直是舞台演出和文学创作的楷模。莎士比亚对历史十分感兴趣,也很善于从历史中寻找创作灵感。在莎士比亚的38部剧作中,历史剧共有11部,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历史剧在莎士比亚剧作中的重要地位。这11部历史剧以英法百年战争和英国玫瑰战争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从金雀花王朝到都铎王朝一百多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在这11部历史剧中,除《爱德华叁世》、《约翰王》以及《亨利八世》之外,其他八部作品按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可以分为两个四部曲。其中,第二个四部曲,即《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亨利四世》(下)以及《亨利五世》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其成熟之作,其中涉及理查二世被废、亨利四世篡位、英国贵族叛乱、亨利五世继位,继而发动对法战争等一系列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本论文试图从第二个四部曲入手,以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重点,分析四部剧作中包括君王、贵族以及平民在内的叁类人物的荣誉观问题,即荣誉对这叁类人物各自的内涵,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和维护自身的荣誉。莎士比亚所生活的英国处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末期,此时,作为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的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得到了广泛传播。莎士比亚的剧作中也处处透露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此外,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的影响;在处理君臣、君民关系时,还受到了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影响。莎士比亚所倡导的是,社会的各个阶层,诸如君王、贵族以及平民都应该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履行义务,恪守职责,以此来维持社会之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这些义务和职责的践行则是对其荣誉的维护。本论文试图通过对莎士比亚第二个四联剧,即“亨利四部曲”的分析,得出莎士比亚的荣誉观。而在历史剧中,不同的社会阶层对荣誉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本论文主要研究叁个不同的阶层的荣誉观:(1)君王的荣誉是权利和责任的统一;(2)贵族的荣誉主要体现为利益和义务的平衡;(3)而社会的底层人民则认为荣誉毫无价值。通过对其荣誉观的研究,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在文学创作中始终坚持人文主义思想,他对篡位、叛乱、内战等等这些影响国家安定的因素持否定态度,而对国家稳定,君主英明、贵族忠诚、人民安宁这样一种理想有着无限的向往。在亨利四部曲中,莎士比亚的的进步在于他不仅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开始关注他们内心的精神世界;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时代背景和自身因素的限制,莎士比亚没有把底层社会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君王以及贵族的精神世界放在统一层面加以考量,这就导致他对平民精神世界的描写过于片面和负面,对他们的荣誉观也持否定态度。(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周世露[7](2018)在《西方启蒙时期荣誉观的转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想逐渐成为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而荣誉观作为启蒙时期价值观中的重要部分,已成为西方人骨子里挥之不去的永久精神。在古希腊时期和中世纪时期,荣誉观是基于社会等级性和不平等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外在维度的荣誉观,具体表现为规范论影响下的英雄式荣誉观、目的论影响下的合目的性荣誉观、托马斯·阿奎那的宗教信仰式荣誉观和骑士文化影响下的封建等级式荣誉观;在启蒙时期,荣誉观是基于平等和自由等近代价值基础上的内在维度的荣誉观,具体表现为从尊重、尊严等的发展展现出的荣誉的价值性特点,即由霍布斯荣誉观展现出的价值外在性,到卢梭荣誉观展现出的价值相对性,再到康德荣誉观展现出的价值内在性的发展。因此,启蒙时期荣誉观的转变主要是由基于等级的传统价值基础上的外在荣誉向基于平等的近代价值基础上的内在荣誉的转变。荣誉观的发展与转变基于荣誉这一概念的具体变化,荣誉具体内涵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无论哪个时代的荣誉,揭示的都是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社会对他的态度,作为道德意识概念和伦理学范畴,荣誉的获得来自于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社会与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荣誉与价值具有相似性,即二者都是一种关系范畴,是从目的维度来考虑的。并且荣誉观是价值观的一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价值观的发展影响着荣誉观的演进,反之对荣誉的不同理解也能够展现出不同的价值特点。对西方启蒙时期荣誉观的转变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化和拓宽启蒙时期思想研究的领域,另一方面利于指导人们反思现代荣誉生活。通过研究荣誉观的转变,回顾传统价值与近代价值之间的差异,反思现代价值的发展走向,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价值问题。文章主要从四个部分对西方启蒙时期荣誉观的转变进行研究:第一章论述西方荣誉观转变前的哲学发展逻辑,即对启蒙以前的古希腊时期和中世纪时期的基于不平等价值基础上的荣誉观进行理论分析,探析其中荣誉观的具体体现,为发生在启蒙时期荣誉观的转变作铺垫;第二章在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荣誉观后,阐述荣誉观发生的具体转变及其原因,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方面,由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由封建贵族阶级逐步瓦解,到新兴资产阶级地位的提升;其次是社会价值取向方面,由对上帝的无条件信仰向追求人的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转变;第叁章在对荣誉观发生转变之前的思路分析和背景原因阐述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分析启蒙时期叁个阶段性人物(霍布斯、卢梭、康德)的伦理道德思想窥探出启蒙时期荣誉观的转变,即在对哲学理论的解析基础上探寻启蒙时期荣誉观的逻辑演进,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章是文章的升华部分,经过对启蒙时期荣誉观转变的深度分析,联系现代荣誉观发展的现实,进一步阐述现代荣誉观发展的背景和特点,来启示现代荣誉观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荣誉的动机与结果的关系,个人外在荣誉与内在荣誉和个人荣誉与社会集体荣誉的协调。(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4-01)

张京雪[8](2017)在《中国优秀运动员荣誉解读及荣誉观培养方法探索——以男子羽毛球项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中国优秀运动员的荣誉,并针对优秀运动员当前所获荣誉的不足探索出超级星运动员法用以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正确荣誉观,并着重阐释了这一方法,及其基本特点、意义与作用。(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7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EERES 2017)V109》期刊2017-12-29)

李宸汉,郭靖[9](2016)在《树立正确的荣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受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自私自利、事不关己的错误思想一度滋生蔓延,既让个人内心深处陷入无助的空虚和彷徨,也使社会环境进入攀比和嫉羡的恶性循环,集体荣誉感的缺失尤其值得重视。军人要崇尚荣誉,军人的荣誉是以集体荣誉为前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防报》期刊2016-05-12)

郑威,庞兴航[10](2016)在《火场映红森林卫士的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荣誉在你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军人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追求?” 4月6日,一场主题为军人荣誉的群众性大讨论,在武警内蒙古森林总队火热展开。官兵们围绕荣誉话职责、讲担当,为更好地投身改革强军实践理清思路、积蓄动力。“荣誉是军人的脊梁,越是艰难困苦、(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6-04-18)

荣誉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习主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这要求我们特别是广大青年要树立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荣誉观,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荣誉、书写人生。以奋斗为荣。奋斗是荣誉的基础,奋斗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荣誉观论文参考文献

[1].赵爱基.谈谈集体荣誉观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尹辉.树立新时代的荣誉观[N].解放军报.2019

[3].杨广越,周世露.亚里士多德与托马斯·阿奎那德性荣誉观之比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马义米.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5].唐世峰.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誉观[J].教育文汇.2018

[6].闫文文.从“亨利四部曲”看莎士比亚的荣誉观[D].河北师范大学.2018

[7].周世露.西方启蒙时期荣誉观的转变研究[D].东南大学.2018

[8].张京雪.中国优秀运动员荣誉解读及荣誉观培养方法探索——以男子羽毛球项目为例[C].Proceedingsof2017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EducationalResearchandEnvironmentalStudies(EERES2017)V109.2017

[9].李宸汉,郭靖.树立正确的荣誉观[N].中国国防报.2016

[10].郑威,庞兴航.火场映红森林卫士的心[N].解放军报.2016

标签:;  ;  ;  

荣誉观论文-赵爱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