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山西藏山溪鲵种群生态学及保护研究

太子山西藏山溪鲵种群生态学及保护研究

论文摘要

两栖类是初次登上陆地的四足动物,因其特殊的生活史(包括水体生活阶段和陆地生活阶段),以及高渗透性的裸露皮肤和没有壳及羊膜覆盖的卵,使得其种群对环境因子的改变特别敏感,故被称为环境健康的指示物种。掌握两栖类各物种的种群分布、多度、栖息地类群、种群趋势及其对种群构成潜在威胁的因素等已成为两栖类保护的前提和基础。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山溪鲵属,俗称“娃娃鱼”、“接骨丹”等,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也是甘肃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西藏山溪鲵同时也是我国中医药行业重要的药材之一。由于受人为过度捕捉、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已导致西藏山溪鲵种群的衰退。因此,开展西藏山溪鲵的种群生态的研究,了解该物种种群生态的特征和受威胁的程度,可以为西藏山溪鲵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和前提。本研究于2006 -2007年较全面地针对太子山(康乐县)的西藏山溪鲵种群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西藏山溪鲵的生活史及其冬眠习性的探讨、种群数量、生长动态、体长/体重/尾长之间的关系、营养状况分析、种群年龄组划分、繁殖生态概况等。研究的结果如下:太子山(康乐县)西藏山溪鲵于2月底-3月初出蛰。出蛰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补充后,于5月底陆续开始繁殖,其繁殖期集中在6月份和7月初。于11月底或12月份进入冬眠。个体活动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7月、9月。西藏山溪鲵种群数量年内波动最高峰出现在7月份,即繁殖后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平均体长最大的为7月份,排序如下:7月份﹥9月份﹥8月份﹥6月份﹥5月份﹥4月份。平均体重最大的为8月份,排序如下:8月份﹥7月份﹥9月份﹥6月份﹥5月份﹥4月份。调查样带内西藏山溪鲵的种群数量最多的为紫沟,其排列顺序为:紫沟﹥﹥常家沟﹥牟家沟﹥王家沟。西藏山溪鲵的个体的体长和体重之间、尾长和体重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其中成体的体长和体重之间的线性方程为:体长=10.41+0.39×体重;尾长和体重之间的线性方程为:尾长=5.17+0.20×体重。对西藏山溪鲵雌雄成体的体重、体长、尾长特征进行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雌雄个体的尾长、头体长之间分别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体重之间存在差异性不是很显著;而体长之间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用体长/体重聚类分析法和t检验方法,可以将西藏山溪鲵种群划分为7个年龄组:体长4.920-6.420 cm为Ⅰ年龄组,体长6.500-7.812 cm为Ⅱ年龄组,体长10.108-13.434 cm为Ⅲ年龄组,体长13.512-14.360 cm为Ⅳ年龄组,体长14.502-15.432 cm为Ⅴ年龄组,体长15.450-16.314 cm为Ⅵ年龄组,体长16.514-17.512 cm为Ⅶ年龄组。其中第Ⅴ年龄组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第Ⅱ年龄组。西藏山溪鲵于5月底陆续开始繁殖,其繁殖期集中在6月份和7月初。雌鲵产卵袋两条,以共同的基柄牢固地黏附于大石块的底面。卵胶袋似香蕉状,卵粒乳白色,在卵胶袋内沿纵轴呈双或三行排列。西藏山溪鲵雌体有护卵行为。由于栖息环境遭受破坏,以及人为的过度捕捉,造成西藏山溪鲵资源量的急剧下降,因此,应当加强保护,以保证种群资源的恢复与壮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中国小鲵科物种的资源及研究概况
  • 1.2 小鲵科物种种群受胁因素分析
  • 1.3 西藏山溪鲵研究概况
  • 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自然概况
  • 3.2 气候特点
  • 3.3 植被类型
  • 3.4 脊椎动物资源
  • 4 研究方法
  • 4.1 种群调查
  • 4.2 调查样带的划分
  • 4.3 走访调查
  • 4.4 调查仪器与设备
  • 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 西藏山溪鲵种群生态学研究
  • 5.1 生活史及其冬眠习性
  • 5.2 种群生态研究
  • 6 西藏山溪鲵的繁殖生态与人工养殖探索
  • 6.1 繁殖生态概况
  • 6.2 西藏山溪鲵人工养殖探索
  • 7 西藏山溪鲵资源与保护
  • 7.1 资源现状
  • 7.2 保护建议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太子山西藏山溪鲵种群生态学及保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