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广河县城关小学马秀娟731300
[摘要]:小学数学与其它基础科目不同,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与条理性。如果数学教学不注重教学方式,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极易让小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因此,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就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有广阔的空间去追求最高的艺术教学境界,因为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适应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能力,而使用富有审美价值的认识技艺所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学习借鉴新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一、教学手段要灵活,亲近学生
数学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尤其要突出一个“活”字,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具体来讲,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借助声像、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根据20多年的从教经验,我认为可从三方面加以实现:①根据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多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寓教于乐,让小学生愉快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②借助图片、简笔画、实物等手段增加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③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迅速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
二、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感艺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倾注感情,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有感情地去学。这样,师生间通过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学生了解了长方体的相关特征及如何计算单个面的面积后,笔者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并说:“现在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一看,之后,你们就会知道怎样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了。”学生们都睁大着眼睛,好奇地看着纸盒。然后,我又说道:“老师要带你们到这个盒子里面去,现在,你们要闭上眼睛,闭上了吗?等我数一、二、三的时候,你们就进去了。”之后,示意学生睁开眼睛,我说:“你们看,现在你们就在大盒子里面,教室就是这个放大了的盒子。”通过引导,让学生将他们熟悉的教室想象为长方体盒子,进而思考如何求得教室的表面积。通过“钻进盒子”与“走出盒子”,将枯燥的教学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重难点,还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原来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加学习动力。总之,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学,从而实现以情动人、情理交融的良好局面。
三、采用激励措施,优化教学环境
据有关研究显示小学生在竞赛状态中往往能更努力地学习,因而学习效果也更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适当组织一些学习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比一比,谁算得又快有准”、“哪组的解法多”、“谁的方法更巧妙”……。这样,在强烈的好强心的驱使下,学生们都会积极地参与进去,努力争第一,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在分组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原则,教师可视情况选择恰当的分组方式。总之,要尽量让所有学生参与,让他们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感。这样,激励效果才更明显,教学效果也更好。
四、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感性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一思维特征,对学生开展有效教学。小学生不仅喜欢颜色鲜艳的事物,而且喜欢美妙的声音,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老师的授课声音要响亮,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果老师的声音低沉,不仅不利于信息的传播,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老师洪亮的声音,使得学生也变得精神抖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会出现不集中的现象,如果老师能够有效运用语言艺术,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将再次被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五、教学生活化,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本是人们长期生活得出的智慧结晶,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见数学的身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多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尽量使教学工作更贴近生活。这样,学生们才不会认为数学脱离现实生活,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动机。因此,教师要注意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安排一些联系生活的作业。比如,在学习乘法数量关系的知识后,笔者设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周末与父母一起去购物时,用所学知识分别计算出每样商品的单价,并求得最终消费总和。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参与热情也高。此外,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数学教育工作不重视学用结合,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笔者认为要高度重视学用结合,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元、角、分”的相关知识时,笔者创设了一个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与商家,在购物过程中,了解如何换算“元、角、分”。在学习“分类统计”时,要求学生统计每周所学的功课及具体节数等。
总之,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认真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真正让数学成为学生爱学、愿学的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