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退化半荒漠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不同退化半荒漠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区位于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西鄂尔多斯既是干旱、半干旱区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单元,又是一个以保护古老残遗濒危植物(四合木、沙冬青、绵刺、半日花、红砂等)及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植物带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十分特殊和敏感的生态过渡带。本文以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的淡棕钙土和棕钙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个不同退化程度的淡棕钙土和棕钙土的物理化学性质,为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半荒漠淡棕钙土和棕钙土,随着土壤退化程度的加重,土壤含水量有减少趋势,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为较复杂;随着土壤退化程度的加重,表层土壤容重变大,紧实度也变大(棕钙土中度退化除外);随着土壤退化程度的加重,0~30cm土层的土壤颗粒有变粗的趋势,土层中石砾和砂粒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粉粒和粘粒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减少;土壤颗粒的垂直分布规律为:随着土层的加深物理性粉粒和粘粒增加;土壤容重与紧实度、砂粒呈正相关,与粘粒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与砂粒呈负相关,与粉粒﹑粘粒呈正相关关系。(2)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随之下降。全钾和速效钾含量与退化程度的关系不明显。(3)不同退化淡棕钙土0~30cm土层全量养分垂直变化规律为: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布为20~30cm﹥0~10cm﹥10~20cm;全P含量垂直分布规律不明显;全钾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有减少的趋势。(4)不同退化棕钙土0~30cm土层全量养分垂直变化规律为: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布为20~30cm﹥0~10cm﹥10~20cm;在不同退化梯度上,全P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少;全钾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增加。(5)不同退化淡棕钙土壤速效养分垂直变化特点为: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随土层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少。(6)不同退化棕钙土壤速效养分垂直变化特点为:轻度和重度退化区,速效氮含量垂直分布为20~30cm﹥0~10cm﹥10~20cm,在中度退化区随着土层的加深速效氮含量逐渐增加;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有减少的趋势。(7)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间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水分与全磷、速效磷呈正相关;容重与有机质、全氮呈负相关;砂粒与有机质、全氮呈负相关;土壤粉粒和粘粒与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呈正相关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点
  • 2.4 植被类型
  • 2.5 土壤
  • 2.6 生产活动与土壤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样地选择和样方设置
  • 3.4 野外采样
  • 3.5 研究方法
  • 3.6 数据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退化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 4.1.1 不同退土壤含水量变化
  • 4.1.2 不同退化土壤容重变化
  • 4.1.3 不同退化土壤紧实度变化
  • 4.1.4 不同退化土壤机械组成的变化
  • 4.1.5 土壤物理性质间的相关性
  • 4.2 不同退化土壤化学性质
  • 4.2.1 不同退化土壤全量养分变化
  • 4.2.2 不同退化土壤速效养分变化
  • 4.2.3 淡棕钙土壤化学性质间的相关性
  • 4.2.4 棕钙土壤化学性质间的相关性
  • 4.3 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
  • 4.3.1 淡棕钙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
  • 4.3.2 棕钙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不同退化半荒漠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