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油田河流相储层结构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孤岛油田河流相储层结构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论文题目: 孤岛油田河流相储层结构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构造地质学

作者: 束青林

导师: 夏斌,姜在兴

关键词: 河流相,储层结构,剩余油分布,夹层,水平井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针对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相油藏地质特征,从储层地质模型研究入手,利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油藏工程学理论和测井约束反演、数值模拟、矿场测井和动态检测等技术系统总结了河流相储层结构模式,精细描述了河流相储层结构特征,总结了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控制模式,结合孤岛油田地质特征提出了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控制下的提高剩余油采收率的各种措施。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和创新性认识: 1.系统总结了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的沉积特征、微相特征、河道及各种漫溢相的结构特征,探讨了储层的层次性和不同河型砂体的连通性、渗流差异性,认为曲流河中点坝构成地下水动力系统意义上的“半连通体”,辫状河心滩砂体形成局部通而不畅乃至连而不通的“泛连通体",网状河储集体为“网连通体”。 2.采用小波分频叠后高分辨和去噪处理技术和测井曲线重构技术进行高精度储层反演,精细描述了储层的外部形态和空间分布。提出单成因砂体概念、识别和对比方法,探讨了废弃河道的成因及其在储层描述和油藏注采关系中的意义。以单成因砂体研究为基础,进行了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和流动单元的划分。 3.不同河型储层中夹层成因、形态、规模、产状各具特征。曲流河和网状河砂体中多发育垂向加积和侧积作用形成的2种夹层;辫状河砂体内发育心滩落淤层、河道顶部泥质薄层和砂体内部泥质纹层3种加积成因的夹层。结合孤岛油田地质情况,总结了该区夹层的物性特征、测井响应,总结出该区边滩和心滩砂体内夹层分布模式。 4.建立了河流相储层剩余分布的3种模式:纵向相变控制模式、平面相变控制模式、砂体内部控制模式。统计表明,主力层水淹程度高,但可采储量高于非主力层,仍是剩余油分布的主体;同一油层中,平面相变导致了剩余油的形成,主流相与侧缘相物性差异越大,侧缘相剩余油饱和度越高,富集区越大。在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主要受韵律性、大孔道和夹层分布的影响。 5.根据该区正韵律厚油层中夹层的分布特征和实际注采情况,建立了注水井钻遇夹层、采油井钻遇夹层、夹层在油水井之间3种类型12种注采模式,研究了不同注采模式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层内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夹层平行层面、注水井钻遇夹层且注水井只在夹层以上射孔时,剩余油最发育:夹层位于油水井之间时,剩余油最不发育。夹层斜交层面时,夹层与注采井的关系以及射孔方式控制了剩余油的差异分布。 6.针对不同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提高采收率的方向和措施。根据中一区Ng5~3正韵律厚油层地质特征和特高含水期顶部剩余油富集规律,提出了实施水平井挖潜的原则,优化了水平井位置、水平段长度、生产压差和提液时机等参数。矿场实施水平井16口,在综合含水已达93.7%,采出程度高达45.3%的背景下,水平井初期产油量达18-33.5t/d,是周围直井的3-4倍,综合含水只有38.8%。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和流程

第二节 国内外河流相储层研究现状

一、曲流河结构模式

二、辫状河储层结构模式

三、网状河结构模式

第三节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与开发概况

第一节 孤岛油田地质概况

一、构造格架及演化

二、孤岛油田沉积体系

第二节 孤岛油田开采现状

第三章 河流相储层结构精细解析

第一节 多井约束反演与河流相砂体精细描述

一、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

二、关键技术

三、反演砂体吻合程度分析

第二节 河流相单成因砂体的识别与对比

一、成因砂体类型

二、废弃河道的成因及其识别意义

三、成因砂体的细分与对比

四、单一河道的识别

五、成因砂体的接触关系及其连通性分析

第三节 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解析

一、储层模式预测法

二、储层建筑结构模型的建立

三、河流储层物性参数平面非均质性

四、河道砂储层三维定量地质建模

第四节 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与剩余油形成规律

一、不同时期储层非均质性研究重点

二、流动单元划分参数

二、流动单元划分参数

三、聚类分析方法

四、流动单元类型及其特征

五、流动单元分布模型

第五节 河流相储层隔夹层分布规律

一、隔夹层概念

二、河道砂储层夹层的成因

三、夹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及其识别

四、河道储层夹层分布模式

第四章 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模式

第一节 河流相剩余油形成与分布

第二节 纵向相变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与模式

一、统计规律

二、控制作用与模式

第三节 平面相变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与模式

一、统计规律

二、控制作用与模式

第四节 成因单元间的侧向相变对剩余油富集的控制作用

一、地质模型建立

二、模拟结果

第五节 砂体内部沉积韵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与模式

一、岩心与生产动态分析

二、物理模拟试验

三、数值模拟

第六节 砂体内部大孔道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一、大孔道形成的原因及分布

二、存在大孔道的生产特征

三、大孔道实例

四、大孔道的数值模拟

第七节 厚砂层内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与模式

一、平行层面的夹层对水驱油的控制作用

二、斜交层面的夹层对水驱油的控制作用

第五章 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挖潜方向及措施

第一节 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一、剩余油平面富集规律

二、剩余油层间富集规律

三、剩余油层内富集规律

第二节 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挖潜方向

一、纵向相变产生的剩余油的挖潜措施

二、平面相变产生的剩余油的挖潜措施

三、层内非均质性产生的剩余油的挖潜措施

四、零星分布的剩余油挖潜措施

第三节 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水平井挖潜

一、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模式

二、孤岛油田Ng5~3层剩余油分布

三、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水平井挖潜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一、河流相储层结构模型方面

二、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模式方面

三、剩余油挖潜方向和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11

参考文献

  • [1].胜坨油田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分析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林博.中国石油大学2007
  • [2].开发后期河流相储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定量描述[D]. 赵国欣.浙江大学2008
  • [3].点坝砂体储层内部不连续界线类型及预测方法研究[D]. 范廷恩.西南石油大学2016

标签:;  ;  ;  ;  ;  

孤岛油田河流相储层结构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