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预应力度FRP加固RC梁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不同预应力度FRP加固RC梁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和技术迅速的发展,世界各国对已经建成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已成为了一种必要。在不中断建筑物使用的前提下,寻求一种高效、经济、简便、实用的建筑物加固方法,就成为了加固设计和加固研究人员的目标。在现有的诸多加固方法中,预应力加固能使被加固物产生应力重分布,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小建筑物变形,减少加固材料的应力滞后现象,从而高效的发挥加固材料的性能。FRP是一种轻质高强、便于施工的加固材料。理论分析以及实际应用早已证明:相对于普通FRP加固技术,预应力FRP加固方法,可以使FRP承受二次力作用之前就有较大的应变,从而有效的减少甚至彻底的消除FRP应变滞后现象,而且,预应力的作用可以抵消部分初始荷载的作用,减小建筑物的原始挠度,使梁中裂缝宽度减小甚至闭合,限制新裂缝的产生,改善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因此,预应力FRP加固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本论文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预应力FRP加固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综述了国内外FRP加固梁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同时简单的介绍了ANSYS软件的基本知识,并且综述了ANSYS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2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普通梁、普通加固梁、预应力加固梁等几组的模型进行了静力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挠度、荷载、碳纤维拉应力等几组数据。3对实验模拟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与理论分析,推论得出本实验梁较为合理的预应力度。4最后通过理论分析计算,通过计算得出本实验的理论数据,并验证ANSYS模拟所得数据的正确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加固的意义
  • 1.2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
  • 1.2.1 直接加固法
  • 1.2.2 间接加固法
  • 1.3 碳纤维布技术特征
  • 1.4 碳纤维布加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普通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研究现状
  • 1.4.2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及构件参数的确定
  • 2.1 ANSYS 软件简介
  • 2.1.1 ANSYS 的主要技术特点
  • 2.1.2 ANSYS 软件分析功能
  • 2.1.3 典型的ANSYS 分析过程
  • 2.2 SOLID65 单元介绍
  • 2.2.1 SOLID65 单元的理论基础和使用方法
  • 2.2.2 SOLID65 单元的压碎和开裂模拟
  • 2.2.3 SOLID65 混凝土屈服以及失效准则
  • 2.2.4 SOLID65 的假定和限制
  • 2.2.5 SOLID65 单元的强化模型
  • 2.2.6 SOLID65 单元应注意的问题
  • 2.4 LINK8 单元简介
  • 2.4.1 LINK8 输入资料摘要
  • 2.4.2 LINK8 的输出
  • 2.4.3 LINK8 的假定和限制
  • 2.5 SHELL41 简介
  • 2.5.1 SHELL41 输入资料摘要
  • 2.5.2 SHELL41 的假定和限制
  • 2.6 SOLID45 单元简介
  • 2.7 分析模型
  • 2.7.1 分离式
  • 2.7.2 整体式
  • 2.7.3 收敛控制欲策略
  • 2.7.4 预应力的施加
  • 2.7.5 荷载的施加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RP 加固RC 梁有限元模拟分析
  • 3.1 试验梁的设计
  • 3.1.1 构件设计
  • 3.1.2 材料性能
  • 3.1.3 预应力的施加
  • 3.1.4 有限元计算收敛
  • 3.1.5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说明
  • 3.1.6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假定
  • 3.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
  • 3.2.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3.2.2 钢筋的本构模型
  • 3.2.3 FRP 本构模型
  • 3.3 FRP 加固RC 梁有限元模型
  • 3.4 预应力FRP 加固梁有限元分析
  • 3.5 有限元分析结果
  • 3.5.1 梁Ⅰ至梁Ⅵ结果
  • 3.5.2 梁Ⅶ结果
  • 3.5.3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RP 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理论分析
  • 4.1 非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 一次受力情况下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 公式的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总结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预应力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科学 2017(05)
    • [2].轨道层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度控制[J]. 山西建筑 2014(08)
    • [3].基于预应力度法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配筋设计[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4(01)
    • [4].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度的探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7(06)
    • [5].预应力度对扁梁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影响研究[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1(06)
    • [6].预应力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影响[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01)
    • [7].不同预应力度空心板梁的计算比较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5)
    • [8].不同预应力度RPC工字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9].超静定结构综合预应力度直接设计方法的研究[J]. 工业建筑 2008(05)
    • [1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延性破坏的可靠度分析[J]. 工程与建设 2015(03)
    • [11].预应力度对简支梁桥上拱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12].厚覆土荷载下预应力板柱结构设计研究[J]. 工程与建设 2018(02)
    • [13].基于预应力度法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 [14].预应力度对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影响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9(03)
    • [15].不同预应力度简支梁拉压杆模型[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16].预应力连续梁设计体会[J]. 建设科技 2017(23)
    • [17].预应力CFRP布加固混凝土方柱时的预应力损失[J]. 建筑科学 2020(03)
    • [18].现浇空心板预应力钢绞线安装准确率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03)
    • [19].冻融循环后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 2015(24)
    • [20].梁柱线刚度比对预应力次弯矩的影响分析与研究[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21].浅析大面积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 2008(01)
    • [22].无腹筋部分预应力UHPC薄腹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 铁道学报 2019(02)
    • [23].部分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 山西建筑 2014(17)
    • [24].预应力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抗震性能的影响[J]. 山西建筑 2020(03)
    • [25].预应力度对梁徐变系数与徐变挠度系数数值关系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05)
    • [26].索穹顶结构张拉找形与承载全过程仿真分析[J]. 建筑结构学报 2012(04)
    • [27].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分析[J]. 交通标准化 2012(04)
    • [28].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桥梁建设 2016(06)
    • [29].基于不同预应力度的半刚性节点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静力弹塑性分析[J]. 工业建筑 2016(03)
    • [30].预应力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J]. 工程力学 2017(02)

    标签:;  ;  ;  

    不同预应力度FRP加固RC梁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