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与性 ——中国大城市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跟踪研究

青春期与性 ——中国大城市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跟踪研究

论文摘要

进入青春期中之青少年的性困惑已经当前成为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青少年研究中一个令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20世纪的100年间,每过25年少男少女的性成熟提前1年,上个世纪初性成熟期发生在十六七岁,世纪末的时候已经提前到十二三岁。另一方面,青少年人选择结婚的年龄则大大推迟。世纪初的时候是20岁左右,世纪末已达到26岁以上。学术界把从性成熟到结婚的这一段时间称为“性待业期”。显然,目前青少年的“性待业期”已达到10年,甚至更长。而从世界范围看,以性成熟为标志的性生理发育的总体趋势呈前倾。这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验证。中国青少年近13亿人口中,10-20岁的青少年达3亿多,每年约有2000万人进入性成熟期。 青春期中青少年处于心理冲突中?还是可以平稳度过?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讨论的焦点。传统经典著观点认为,青春期是一个新的诞生,青春期的到来标志着人更加高级、更加复杂的特质的产生。同时,青春期也是一个情感爆发和压力甚大的时期,是一个充满冲突和困惑的时期。现代研究则发现,青春期确是一个过渡的时期,一如更年期。尽管青春期有激烈的生理和荷尔蒙变化,却没有规定这必须是一个混乱时期。这得要看青少年原本的个性,和他们从身边成人所得到的感情上的支持。 本研究分析框架借鉴了如下两个解释模型以支持理论分析:(1) 青少年期“紧张——对峙”解释模型;(2) 青春期“推拉——吸纳理论”解释模型。以解释青春期中青少年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争夺、吸纳与吸引的紧张关系,以及解释当代中国独生子女一代城市中学生能否平稳地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AT
  • 前言
  • 第一章:主题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理论准备和研究设计
  • 一、理论准备
  • 1、基本概念
  • 2、研究综述
  • 3、文献简评
  • 二、研究设计
  • 1、分析方法
  • 2、研究假设
  • 3、解释理论
  • 4、分析资料和测量
  • 5、代表性问题
  • 第三章:结果发现
  • 第一节、青少年性生理和性心理
  • 一、青少年性发育总体呈现前倾
  • 二、青少年性发育正趋于稳定
  • 三、性心理认知水平有所下降
  • 四、青少年自身性冲动、性体验呈推迟
  • 五、小结
  • 第二节、青少年与异性交往
  • 一、异性交往情感取向、行为模式基本稳定
  • 二、青春期性代偿行为
  • 三、小结
  • 第三节、青少年的性行为
  • 一、接触异性身体行为有所下降
  • 二、与自己特别喜欢的异性交往总体呈理智化
  • 三、青少年发生自慰年龄呈推迟趋势
  • 四、小结
  • 第四节、青少年的性观念
  • 一、对性的认识仍较传统
  • 二、大部分青少年对婚前性关系持相对传统和保守
  • 三、对少女怀孕态度没有呈现较高宽容度
  • 四、青少年对恋爱持正面评价有所上升
  • 五、对异性允许交往程度评价趋于开放
  • 六、小结
  • 第五节、青少年性教育
  • 一、城市青春期性教育不容乐观
  • 二、学校教育仍是青少年获得性知识第一渠道
  • 三、通过网络和非正常渠道获得性信息比例增大
  • 四、同伴群体上升为影响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之最大因素
  • 五、学校青春期教育仍欠完整,家庭青春期教育质量不高
  • 六、青少年对性教育期待迫切
  • 七、小结
  • 第四章:结果与讨论
  • 一、结论概括
  • 二、进一步讨论
  • 1、青春期性行为与“推拉理论”
  • 2、关于青少年安全渡过青春期问题
  • 3、青少年性行为“高估”和“滞后释放”现象
  • 第五章:青春期性教育之反思
  • 一、青少年性教育:受到各国关注
  • 二、我国青春期性教育:争论与误区
  • 三、建构原则与方法
  • 四、实施技巧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启示和进一步思考
  • 一、进一步思考
  • 1、青少年性权利和性责任问题
  • 2、性生命周期与道德禁忌问题
  • 3、青少年异性交往问题
  • 二、研究者的思考和反思
  • 1、效度问题与抗衡策略
  • 2、推论问题
  • 3、研究局限
  • 4、今后研究设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青少年调查问卷平数统计表
  • 附录三:青少年调查问卷描述性数据
  • 附录四:青少年数据比较(1989、1999、2004年)
  • 附录五:青少年性意识与性行为卡方、回归等相关分析
  • 附录六:表和图的索引
  • 在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为孩子的青春期保驾护航[J]. 考试周刊 2019(52)
    • [2].中职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健康教育[J]. 祖国 2017(24)
    • [3].关于学生情感伤害的反思[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11)
    • [4].用智慧护航青春——浅议青春期情感萌动的引导[J]. 教书育人 2019(04)
    • [5].花样年华,青春岂能“羞涩”[J]. 学周刊 2018(16)
    • [6].如何正确对待青少年青春期孩子教育问题[J]. 新智慧 2018(11)
    • [7].青春期抑郁的性别差异[J]. 科技信息 2010(03)
    • [8].浅论儿童青春期健康保健指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35)
    • [9].青春的情感如何安放——班主任对学生青春期情感的管理[J]. 江苏教育 2015(36)
    • [10].青春期学生情绪管理探析[J]. 广西教育 2012(23)
    • [11].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防治策略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5(12)
    • [12].挂在网上的“爱情”宣言[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S4)
    • [13].第一次奋进——青春期的爱情启蒙教育[J]. 新教师 2018(04)
    • [14].对提高青春期女生体育锻炼兴趣的研究与探讨[J]. 品牌(下半月) 2013(Z4)
    • [15].浅谈青春期孩子的异性交往[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0(04)
    • [16].与青春期学生谈话技巧初探[J]. 学苑教育 2014(01)
    • [17].教师对青春期学生的阅读指导探究[J]. 教育现代化 2018(12)
    • [18].友好交往 健康成长[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22)
    • [19].青春结伴同行——青春期异性交往辅导[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06)
    • [20].与青春期的孩子和平共处[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20)
    • [21].微笑走过花季,坦然面对人生[J]. 考试与评价 2015(04)
    • [22].四物汤加减治疗痛经159例[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08)
    • [23].创新青春期教育,我们这样行动[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6(04)
    • [24].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08)
    • [25].如何化解青春期早恋的烦恼[J].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2014(09)
    • [26].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孩子——基于家庭的视角[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10)
    • [27].关于“青春期亲子沟通现状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26)
    • [28].走出青春的沼泽——青春期异性交往辅导[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19)
    • [29].谈中学阶段师生关系的构建[J]. 新校园(中旬) 2015(08)
    • [30].青春期女优等生的困惑[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03)

    标签:;  ;  ;  ;  ;  ;  

    青春期与性 ——中国大城市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跟踪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