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研究

我国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研究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卓越的大学工科类教师,所以大学工科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深入研究工科类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一般的大学教师专业化研究入手,结合大学工科类教师的科类特点,以文献检索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现有大学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基础,将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的研究相结合,对目前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特点、成长阶段、现实困境进行了系统阐释,为高校管理者制定相应的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提供了理沦支持与实践指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界定了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提出了大学工科类教帅专业化的特点是:工程实践性、技术创新性、工程国际性和人文社会素养。同时认为大学工科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具有阶段性,可概括为工程专业的知识积累期,大学教师岗位适应期,工程教育能力提高期,工程程综合素质成熟期和工程专业领域成名期五个阶段。通过对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大学工科教师个体与群体的作用关系能否协调有序地作用起来是影响其专业化过程的重要因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形势下我国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概述
  • 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 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健全,高等工程教育的总体规模庞大
  • (二) 工程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 (三)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日益深入,人才培养方式有了很大转变
  • 二、社会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师资的新要求
  • (一) 卓越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
  • (二) 卓越的工程技术创新能力
  • (三) 真实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
  • (四) 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
  • 三、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与特点
  • (一) 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 (二) 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 四、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阶段划分
  • (一) 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段划分的原则
  • (二) 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各个成长阶段的特质
  • 第二章 我国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分析
  • 一、我国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目前有一些大学工科类教师对专业化及其目标的认识不足
  • (二) 大学工科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普遍不强
  • (三) 大学工科类教师的程技术创新性不足
  • (四) 大学工科类教师的人文社会素养欠佳
  • 二、我国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高等工程教育的师资管理制度不健全
  • (二) 大学工科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环境中工程技术创新文化欠佳
  • (三) 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素养培养不足
  • (四) 大学工科类教师的工程实践活动缺乏必要的组织及制度保障
  • 第三章 影响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因素分析
  • 一、大学工科教师个体与群体的作用关系影响其专业化的过程
  • 二、影响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的外部因素分析
  • (一) 组织因素
  • (二) 制度因素
  • (三) 环境因素
  • (四) 文化因素
  • 三、影响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的内部因素分析
  • (一) 事业心
  • (二) 职业情感
  • (三) 意志力
  • 第四章 促进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的策略
  • 一、政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 (一) 分类指导产学研合作,促进各级创新体系建设
  • (二) 制定灵活的人才管理政策
  • (三) 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项目申报、评价制度
  •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
  • 三、大学工科类教师职业群体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 (一) 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 (二) 合理的评价制度
  • (三) 加强工程教育的国际合作
  • (四) 组建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 (五) 建立完善的善的专业组织
  • 四、大学工科类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 (一) 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 (二) 积极投身工程实践的锻炼
  • (三) 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
  • (四) 融入工程科研团队的合作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学习产出导向教育的工科类实验室开放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0(01)
    • [2].高校'00后工科类“学困生”的成因及帮扶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5)
    • [3].工科类行业高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9)
    • [4].工科类高职院校仪式教育的困境与实践探索[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9)
    • [5].心理学视角下浅谈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J]. 亚太教育 2016(36)
    • [6].主动开放科研平台 积极参加创新竞赛——省属普通高校工科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7)
    • [7].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研究[J]. 高教学刊 2016(08)
    • [8].工科类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模式探究[J]. 祖国 2016(22)
    • [9].工科类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解析[J]. 时代教育 2017(09)
    • [10].积分微积分在工科类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7(59)
    • [11].工科类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 广西教育 2012(35)
    • [12].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 装备制造技术 2020(02)
    • [13].以默会性知识为导向的工科类真实项目设计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1)
    • [14].工科类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以海南大学为例[J]. 农业工程 2017(02)
    • [15].加强工科类大学舞蹈教育的策略探微[J]. 大众文艺 2016(03)
    • [16].工科类大学生职业使命感培养途径的探析[J]. 职业 2015(14)
    • [17].缓解工科类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06)
    • [18].工科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J]. 中国冶金教育 2014(03)
    • [19].浅析以素质教育为载体的工科类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3(06)
    • [20].论工科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1(03)
    • [21].模块化教学在工科类课程中应用综述[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4)
    • [22].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工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10)
    • [23].关于工科类职业院校人文选修课程改革的探索思考[J]. 科技展望 2015(26)
    • [24].浅谈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04)
    • [25].浅析工科类(英文授课)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模式[J]. 语文学刊 2013(12)
    • [26].工科类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探析[J]. 广西教育 2013(31)
    • [27].工科类高职院校加强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28].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探讨——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10)
    • [29].工科类高职院校加强诗教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 [30].工科类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 学理论 2011(30)

    标签:;  ;  ;  

    我国大学工科类教师专业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