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人类建筑的历史上,人们一直试图突破垂直正交的建筑体系而去寻找一种自由流动的建筑形态,即本文所述的自由曲面建筑。然而,垂直正交体系也是在长期的建筑发展中形成的,它很好的适应了过去各个时期的科学技术,而同时期的自由曲面建筑则显得过于超前而难于实现。只有在当代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等因素才导致自由曲面建筑形态的突破,并且提供了从设计到建造的技术支持,使自由曲面建筑成为新千年一种重要、突出的建筑趋势。本文从自由曲面建筑形态入手展开研究,回顾了自由曲面建筑的发展历程。然后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从文化、技术、艺术、环境等方面总结了影响自由曲面建筑形态的四大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自由曲面建筑的整体建筑形态、局部建筑形态、内部空间形态三方面对其形态特征做出归纳总结。而后辅以背景技术分析和包括一个国内在建项目在内的实例分析,以构成完整的包含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视角,完成对自由曲面建筑形态特征、手法的梳理和阐述,并且结合我国国情做出展望和总结,以期为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理念。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课题研究背景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2 概念解析1.2.1 自由曲面及自由曲面建筑1.2.1.1 自由曲面1.2.1.2 自由曲面建筑1.2.2 建筑形态1.3 课题研究现状,对象及范围1.3.1 本课题研究现状1.3.1.1 国外的相关研究1.3.1.2 国内的相关研究1.3.3 研究对象和范围1.3.4 研究方法1.3.5 研究框架1.4 小结第2章 自由曲面建筑的演化历程2.1 古代时期2.2 工业时代初期2.2.1 新艺术运动2.2.1.1 高迪2.3 工业时代时期2.3.1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表现主义2.3.1.1 表现主义2.3.1.2 构成主义2.3.2 二战之后2.4 信息时代时期2.4.1 对现代主义的反思2.4.2 当代自由曲面建筑2.5 小结第3章 自由曲面建筑的影响因素3.1 来自文化因素的影响3.1.1 图像化3.1.2 去中心化,非总体化3.2 来自技术因素的影响3.2.1 工业产品技术的影响3.2.1.1 时代背景:当代工业产品技术3.2.1.2 高技派的新发展3.2.1.3 高完成度3.2.2 电脑模型技术的影响3.2.2.1 时代背景:当代电脑模型技术3.2.2.2 非线性建筑的出现3.2.2.3 自动生成设计3.3 来自艺术因素的影响3.3.1 时代背景:当代"软化"曲线美学3.3.2 解构主义的新发展3.4 来自环境因素的影响3.4.1 时代背景:当代自然环境形势3.4.2 有机建筑概念的发展3.5 小结第4章 自由曲面建筑形态特征4.1 整体形态特征4.1.1 整体化的非几何形体4.1.1.1 有机整合的形体4.1.1.2 仿若流动的形体4.1.2 模仿自然形态4.1.2.1 模仿生物形态4.1.2.2 模仿大地形态4.1.3 几何语言特征4.1.3.1 混沌4.1.3.2 分形4.2 局部形态特征4.2.1 表皮(界面)4.2.1.1 表皮的自治4.2.1.2 "高完成度"的工业产品质感4.2.1.3 多媒体化的表皮4.2.2 充满"建筑性"与"技术性"的结构4.3 内部空间形态特征4.3.1 四维连续4.3.2 交通空间的消解4.3.3 层的消解4.4 小结第5章 自由曲面建筑形态的技术支撑5.1 数字化设计5.1.1 CAD技术5.1.2 表皮与可延伸曲面5.1.2.1 可延展的曲面5.1.2.2 可延展的自由曲面设计思路5.2 数字化建造5.2.1 CAM技术5.2.2 CNC铣床5.2.3 批量定做5.4 小结第6章 实例分析6.1 荷兰霍夫多普公交站6.1.1 项目概况6.1.2 方案构思6.1.3 方案形态特征分析6.1.3.1 有机整合的形体6.1.3.2 仿若流动的形体6.1.3.3 混沌的几何语言6.1.3.4 工业产品质感6.1.4 CAM与CNC生产6.2 中国广州歌剧院6.2.1 项目概况6.2.2 方案介绍6.2.3 方案形态特征分析6.2.3.1 模仿大地的建筑形态6.2.3.2 仿若流动的形体6.2.3.3 充满"建筑性"与"技术性"的结构6.2.4 与中国的碰撞和火花6.3 小结结语致谢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自由曲面论文; 建筑形态论文; 信息时代论文; 数字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