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苏州市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顾晨[1](2020)在《苏州市公共财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微企业在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促进经济转型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复苏缓慢、经济结构转型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融资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苏州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先地区,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地方公共财政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样走在全国前列。本文从苏州市公共财政政策的扶持途径出发,分析苏州市公共财政政策的基本类型和优势特点,重点研究苏州地方财政金融政策,归纳总结出苏州市公共财政支持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政策设计不合理,目标不明;二是财政金融政策多头管理,部分政策供给扎堆;三是部分政策风险逐步显现。问题存在的原因有财政金融政策自身层面的原因、部门执行层面的原因、客观金融环境层面的原因以及法律法规层面的原因。在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后,提出了完善苏州市公共财政金融政策的建议:一是构建苏州市财政金融政策的目标体系;二是优先建设统一的地方公共金融服务平台;三是拓宽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模式;四是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机制;五是正确处理承担市场风险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关系。
舒静[2](2020)在《苏州N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用评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小微企业经营范围广泛,但是资本规模小,发展不均衡,这些特点是造成其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此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对小微企业信贷客户评级的方法,但在评级指标等方面还存着各种缺陷,并且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统一的评级体系,这使得商业银行难以筛选出真正优质的小微企业信贷客户,因此,构建一个有效而又准确的评级体系是解决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地区小微企业的特点,针对苏州N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评级体系中的缺陷,综合考虑小微企业实际情况,筛选出合适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出一个比较适用于小微企业信贷客户的信用评级体系,并对典型的小微企业信贷客户进行实证分析,为苏州NY银行信用评级体系的完善提供可行性的建议,这不仅提髙了苏州NY银行防范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用风险的能力,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问题,实现了银企共赢。
李鑫[3](2019)在《苏州XX小额贷款公司业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额贷款公司引进至国内已有将近30年时间。在这期间,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及放贷规模均取得了十分快速的发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国内小额贷款行业已由当初无序混乱的初始阶段向规范健全的成熟阶段转变,一些风险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业务过程的风险控制问题。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从事的是贷款款业务,一旦风险控制出现纰漏,将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甚至会让企业濒临倒闭。因此,研究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问题,对于企业来说,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以苏州XX小额贷款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该公司的风险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既发现其在风险控制方面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总结归纳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文章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支撑,也使文章的分析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
张潘峰[4](2019)在《苏州GF担保公司授信评审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深入探索,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小企业群体。中小企业竞争力不强、资信状况不佳、担保物不足、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内部原因,加上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的法规政策不完善、社会融资门槛过高等外部原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为此担保行业应运而生。担保公司作为沟通银行和企业的桥梁,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承担的是责任,是国际上公认的专业性极强的高风险行业。担保公司具有对资金放大作用的同时也是对风险的同步放大,因此科学的授信评审体系是担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的苏州GF担保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8日,是苏州地区成立最早的国有控股担保机构。公司坚持“政策性资金、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遵循“控制风险、强化服务、微利经营”的理念,为苏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排忧解难,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约束,从而促进苏州地方经济发展。苏州GF担保公司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苏州地区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广大中小企业的认可,但在授信评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以此为背景,运用归纳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重点分析了苏州GF担保公司授信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设计和构建系统性的授信评审体系,并对授信操作流程进行重构。为了保障授信评审体系的健康运行,主要从规章制度保障、人员保障和技术保障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提高授信评审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效果。以已经出险的项目HQ玻璃为例,将原授信评审方法下的评审过程及结论与新授信评审体系下的评审过程及结论进行比较,证明了新授信评审体系的完整性、客观性和可靠性。对苏州GF担保公司提升授信评审能力和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吴叶青[5](2017)在《苏州YK公司融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企业在我国关乎国计、惠及民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企业正成为中小企业中的核心。由于其兼有“高新”与“中小”的双重特色,在“高新”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及创新,在“中小”方面证明其规模小、资金少,在其快速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因此,如何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融资策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所需资金,已成为目前中小企业成长、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为债权性融资,即银行借款,股权性融资由于门槛高,融资成本大,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资本市场,筹集到企业所需资金。由于债权性融资效率低下,将造成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竞争时代企业的发展缓慢,同时无法扩大规模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科技创新、信息万变的时代,新技术、新成果将层出不穷,融资的方式也随着政策变化而变得多样化,如何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选择适合自己企业融资的方式,解决企业当前的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本论文从实际案例出发,选取苏州YK公司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典型案例来进行融资策略研究并分析,从而深入挖掘出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本文首先从中小企业概念阐述,简要地介绍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其次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最后本文对苏州YK公司融资的总体概况、发展阶段及主营业务进行了概述,对苏州YK公司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该公司的融资历程及融资需求,分析了YK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公司现阶段及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融资策略及保障该策略的实施方案。本文有两个研究重点,其一是研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其二是结合苏州YK公司发展情况,提出了适合YK公司的融资原则、融资策略和融资保障措施。从而得出苏州YK公司的组合融资策略为:(1)以银行借贷为主,政策性融资和融资租赁为辅,增加承兑汇票融资,同时考虑应收帐款质押及项目贷,缺口资金考虑私募融资。(2)延用方案(1)相关融资策略,缺口资金考虑新三板融资。本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苏州YK公司融资策略的研究,希望为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优融资方式,企业在选择融资策略时,一方面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在融资过程中要防范相应的融资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张海露[6](2016)在《苏州“科贷通”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低增长、弱复苏”阶段。我国为应对外需乏力、国内产业结构转型,适应经济“新常态”,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力量,在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单一的困境,其长远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种不利局面,苏州市先试先行,积极探索进行创新实践。“科贷通”就是其创新实践的典型代表、也是推动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平台“科贷通”的基础上,详细地探讨了科技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创新实践的运作机制。首先对苏州“科贷通”设立的背景、资金来源、运作流程和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科贷通”所取得的成效与启示进行了分析;接着结合国内其他地区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成功经验的比较分析,指出苏州“科贷通”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然后对“科贷通”平台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接着通过上述对“科贷通”的研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优化对策与建议。纵观全文的分析和对策建议对于苏州市完善“科贷通”融资平台、其它地区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政府部门衡量与银行、企业共建融资平台的各方利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周群[7](2016)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N银行苏州分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金融行业是当今社会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又是金融行业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金融行业的基础,一旦银行系统出现大的风险,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中小企业的贡献功不可没,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中小企业因为先天性的缺陷,信贷风险管理难度大,要想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就必须解决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以经典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特征,以N银行苏州分行为例,通过笔者亲身参与的B公司快速放款的案例,研究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通过分析N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从优化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组织架构、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三个角度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期望可以全面提升N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
邢道均[8](2011)在《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及区域比较研究 ——基于江苏省淮安市与苏州市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中得到证实。在中国,农村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解决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以及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特殊历史时期,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和更加复杂。从深层次的角度考虑,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际上是融资效率问题,即农村中小企业无法根据企业自身的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和风险调整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如何选择融资渠道,如何能够及时融入企业所需资金,如何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些都是农村中小企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呈现出地理集聚和集群化发展的特点,这一方面决定了同一区域范围内的农村中小企业,其融资形式和融资效率呈现相对一致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不同区域之间,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形式和融资效率存在一定差异。研究和比较不同区域间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形式和融资效率之间的差异,对于企业如何利用区域优势提高以自身融资效率,以及政府部门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区域内农村中小企业扶植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农村中小企业为对象,对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以及融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为农村中小企业提高其融资效率以及地方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以缓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证结果和科学依据。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和苏州市两个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的地区的实地调查,对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试图解决二个问题:第一,了解农村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并通过比较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哪些异同;第二,在科学测度和评价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与研究目标相对应,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二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前文理论铺垫的基础上,以2008年江苏省淮安市和苏州市的调查为基础,通过分析试图阐明以下两个内容:一是农村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和面临的融资约束;二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及面临的融资约束的比较。第二部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实证分析。首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融资效率的DEA模型;其次,以江苏省淮安市和苏州市213家农村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最后,对以淮安市为代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以苏州市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比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村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正规金融,并且农村中小企业较为倾向于在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农村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的融资数额拥有绝对性的优势;农村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短期资金匮乏,另外,长期发展资金不足、固定资产投资不足、企业间拆技术升级资金不足与新项目投资资金不足等也是农村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农村中小企业主要通过扩大化生产拓宽盈利渠道,因此在融资约束的背景下收到的冲击最为严重;大多数样本企业认为没有与正规金融机构取得一定关系是造成农村中小企业短期融资约束的一个重要原因,且比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中长期融资方面则恰恰相反。(2)淮安市农村中小企业有效融资数量小于单独样本情况下淮安市农村中小企业有效融资数量,且远小于苏州市农村中小企业有效融资数量。从两地技术效率与管理效率来看,苏州的情况比淮安略好。单从两地农村中小企业技术效率的分布情况来看,淮安企业主要集中于0.6—0.8的波段,相比苏州地区企业主要集中在0.7—0.9的区间,说明苏州地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整体状况优于淮安地区。(3)淮安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变化不大,有变化的企业振幅也不大,有部分企业还出现逐年递减的情况,苏州地区的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在样板区间内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并且上升幅度也是比较大,基本上各企业2008年的DEA值都是三年中最高的。在无形资产增长率剔除后,可以明显看出,剔除无形资产增长率指标对淮安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DEA值不产生明显影响,说明淮安地区无形资产的增长并不是决定其融资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还没有形成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增长的合力。苏州地区区剔除无形资产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有明显的下降,说明了无形资产的存在对苏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贡献程度较大。(4)淮安地区DEA有效企业主要分布在建筑业中,而苏州地区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中。通过我们对两地样本企业的行业情况对比发现,淮安农村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行业为主,效率高的企业以建筑、制造、木材加工和餐饮业居多,而苏州的农村中小企业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DEA有效企业也只要集中在这两个行业中。以此看出,淮安地区必须加快其农村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而苏州地区应该充分发挥其高新技术行业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苏州农村中小企业群的更好发展。(5)淮安和苏州两个地区规模效益递增的企业均占多数,但是苏州部分样本的DEA值高于淮安。淮安和苏州地区规模报酬递增的农村中小企业所占百分比都比较高,可以看出两个地区的农村中小企业在投入产出的方面都有一定的配比。所不同的是,淮安地区规模报酬递增的中小企业DEA值都偏低,而苏州地区这一数值比较高,基本在0.7以上,原因就在于淮安地区的这些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扩大其生产规模,导致其技术效率比较低,制约了他们的发展。(6)淮安苏州两地中小企业主要由于资产规模、利率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无形资产增长率这四个指标未达标而降低了自身融资效率。淮安地区的农村中小企业主要需要结合其自身的发展需要和融资成本的情况确定合理的资产规模,调整资本结构,加强其无形资产的转化,实现资本的优化利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融资的效率;苏州地区的农村中小企业主要需要拓宽其融资渠道,提高其资金的利用效率,以技术引导生产,促进资金流合理得为利益的创造服务,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内部的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张忠寿[9](2011)在《后危机时代苏南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选择及创新》文中研究指明金融危机对苏南中小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财务效应,这种影响和效应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许多企业因此而破产。在后危机时代苏南中小企业的处境则更困难,企业经营必须从财务上入手,尽快寻求这种背景下应对的措施,采取积极有效的财务战略,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鲁伟[10](2011)在《CEB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截至2010年12月,苏州市中小企业总数突破52.3万户,全市90%的GDP、60%的税收、85%以上的就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和提供的。中小企业成为苏州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繁荣苏州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推进苏州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的CEB银行苏州分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既是调整信贷资产结构的着力点,也是自身效益的重要增长点。如何在有效管理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支持力度,已成为CEB银行苏州分行风险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风险大、管理者素质低等问题,CEB银行苏州分行在开展中小企业授信业务时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本文对CEB银行苏州分行现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袍析,并从发展实践出发,阐述该行加强中小企业授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提出改进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为有效实施改进策略,笔者从建立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考核机制、加强授信审查人员队伍建设和加快信息科技系统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
二、对苏州市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苏州市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苏州市公共财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 小微企业的定义 |
2. 公共财政的概念 |
3. 融资的基本概念 |
(二) 公共财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 |
1. 市场失灵理论 |
2. 外部效应理论 |
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4. 服务型政府理论 |
(三) 公共财政政策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
1. 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
2. 财政奖励的激励作用 |
第二章 苏州市小微企业特点及融资现状 |
(一) 苏州市小微企业的特点 |
(二) 苏州市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
1. 宏观经济环境使融资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 |
2. 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呈向好趋势 |
3.科技型小微企业更易获取财政政策支持 |
4. 融资服务模式更新较快 |
5. 直接融资方式受企业青睐 |
6. 银行信贷成为小微企业融资主渠道 |
(三) 苏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表现 |
1. 外部融资无法达到企业需求 |
2. 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不够丰富畅通 |
3. 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有待提升 |
4. 公共财政政策未达到预期成效 |
(四) 苏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原因分析 |
1. 小微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低 |
2. 银行授信偏好与资本市场偏好的存在 |
第三章 苏州市公共财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做法 |
(一) 苏州市公共财政政策的扶持途径 |
1. 苏州市公共财政政策的内涵 |
2. 苏州市财政金融政策的资源与权限 |
3. 苏州市财政金融政策的基本类型 |
4. 苏州市财政金融政策的特点 |
(二) 苏州市公共财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政策 |
1. 苏州市地方金融基础设施 |
2. 财政金融奖励补贴政策 |
3. 政策性融资增信手段 |
4.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 |
(三) 苏州市公共财政支持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成效 |
1. 财政奖励补贴和政府性融资增信成效 |
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成效 |
第四章 苏州市公共财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一) 苏州市财政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 |
1. 部分政策设计不合理 |
2. 部分政策供给扎堆 |
3. 部分政策风险逐步显现 |
(二) 苏州市财政金融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 |
1. 政策的政策性与市场性难以融合 |
2. 部门执行层面存在“变样” |
3. 客观金融环境对小微企业存在“偏见” |
4. 有关法律法规存在缺失或空白 |
第五章 完善苏州市公共财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建议 |
(一) 构建苏州市财政金融政策的目标体系 |
1. 做好前期调研论证工作 |
2. 提高财政金融政策整合度 |
(二) 优先建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
(三) 拓宽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模式 |
1. 做优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帮助企业直接融资 |
2. 创新产品匹配小微企业个性化融资需求 |
(四) 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机制 |
1. 牵住金融机构这个“牛鼻子” |
2. 构建可持续的“政银担”合作体系 |
3. 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工具 |
(五) 正确处理承担市场风险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关系 |
1. 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
2. 科学化监督考核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苏州N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用评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 |
1.2.1 国外研究情况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情况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信用评级的理论基础 |
2.1.1 信用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
2.1.2 信用风险管理 |
2.1.3 信用评级及其发展历程 |
2.1.4 信用评级的相关理论 |
2.2 小微企业的概念界定和小微企业的特点 |
2.2.1 国外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
2.2.2 国内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
2.2.3 小微企业的特点 |
第三章 苏州N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贷业务和评级业务情况 |
3.1 苏州N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贷业务情况 |
3.1.1 苏州NY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
3.1.2 苏州地区小微企业特点 |
3.1.3 苏州地区小微企业融资状况 |
3.1.4 苏州N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贷业务现状 |
3.2 苏州N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用评级情况 |
3.2.1 苏州N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用评级现状 |
3.2.2 苏州N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用评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苏州N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用评级体系构建 |
4.1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4.1.1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1.2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 |
4.2 信用评级指标的确定 |
4.3 信用评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1 准则层评级指标权重计算 |
4.3.2 指标层评级指标权重计算 |
4.3.3 评级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信用评级体系实施 |
4.5 信用等级划分 |
第五章 信用评级模型的应用 |
5.1 公司情况介绍 |
5.1.1 苏州a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情况介绍 |
5.1.2 苏州 b 技术有限公司情况介绍 |
5.2 信用评级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
5.3 对提升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用评级水平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苏州XX小额贷款公司业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含义及其风险构成的研究 |
1.2.2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形成原因的研究 |
1.2.3 关于提高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水平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创新点 |
2 小额贷款公司概述及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
2.1 小额贷款公司概述 |
2.1.1 小额贷款基本概念 |
2.1.2 小额贷款公司特征 |
2.1.3 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意义 |
2.2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理论 |
2.2.1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介绍 |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3 信用脆弱理论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2.2.5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苏州XX小额贷款公司简介与风控体系分析 |
3.1 苏州XX小额贷款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组织架构 |
3.1.3 公司历年各项经营数据 |
3.2 苏州XX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体系 |
3.2.1 风控部门 |
3.2.2 贷款二级审批制度 |
3.2.3 风控专家委员会 |
3.3 苏州XX小额贷款公司风控流程 |
3.3.1 贷前尽调 |
3.3.2 贷中管理 |
3.3.3 贷后管理 |
3.3.4 不同生命周期的项目尽调重点 |
4 公司风控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公司风控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案例 |
4.1.1 信用体系不完善,社会信用意识薄弱 |
4.1.2 人情贷现象突显,信贷风险加剧 |
4.1.3 不良资产处置缓慢,影响公司流动性 |
4.1.4 档案管理不规范,存在风险隐患 |
4.1.5 贷后检查流于形式,无法有效控制风险 |
4.2 风控问题成因分析 |
4.2.1 法律法规不完善,基础建设不健全 |
4.2.2 贷审会制度存在漏洞 |
4.2.3 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 |
4.2.4 职业培训缺失 |
5 完善业务风控措施的建议 |
5.1 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
5.2 进一步优化贷审会制度设计 |
5.3 适度减少分红,核销不良贷款 |
5.4 加强档案管理 |
5.5 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 |
5.6 持续推进投贷联动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苏州GF担保公司授信评审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担保公司授信评审概述 |
2.2 国内外授信评审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苏州GF担保公司授信评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苏州GF担保公司概况 |
3.2 苏州GF担保公司授信评审现状 |
3.2.1 授信评审内容 |
3.2.2 授信操作流程 |
3.3 苏州GF担保公司授信评审存在的问题 |
3.3.1 未建立起系统的授信评审体系 |
3.3.2 过分依赖抵押品 |
3.3.3 评估审核以主观判断为主 |
3.3.4 授信评审依据不充分 |
3.4 苏州GF担保公司授信问题的成因 |
3.4.1 授信评审思路固定化 |
3.4.2 国有企业经营理念过于保守 |
3.4.3 分管领导上报方案权威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苏州GF担保公司授信评审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
4.1 授信评审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4.2 授信评审内容及分值设计 |
4.2.1 借款人资信评审 |
4.2.2 借款用途评审 |
4.2.3 还款来源评审 |
4.2.4 保障措施评审 |
4.2.5 授信展望评审 |
4.3 授信操作流程的重构 |
4.4 授信评审体系的运行保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苏州GF担保公司授信评审体系实证检验 |
5.1 评审案例(HQ玻璃) |
5.2 原授信评审方法下的评审过程及结论 |
5.3 新授信评审体系下的评审过程及结论 |
5.4 两个评审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苏州YK公司融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目的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二、研究的主要路径 |
第二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小企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 |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二节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定义 |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 |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方式 |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兴融资方式 |
第三章 苏州YK有限公司概况和融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苏州YK公司发展概况 |
一、苏州YK公司概况 |
二、苏州YK公司发展阶段 |
三、苏州YK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现况 |
四、苏州YK公司的财务状况 |
第二节 苏州YK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
一、苏州YK公司前期的融资策略 |
二、苏州YK公司现期的融资环境分析 |
三、苏州YK公司现期的融资需求 |
四、苏州YK公司现期融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章 苏州YK有限公司融资策略的选择 |
第一节 苏州YK公司融资原则 |
一、规模适当原则 |
二、较低的融资成本原则 |
三、控制融资风险原则 |
第二节 苏州YK公司融资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负债融资策略的因素 |
二、影响权益融资的因素 |
第三节 苏州YK公司融资策略实施的方案分析 |
一、YK公司创业板上市可行性分析 |
二、确定融资结构 |
三、利用内源融资 |
四、应用外源融资 |
第五章 苏州YK有限公司融资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苏州YK公司融资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
一、YK公司融资结构不合理风险防范 |
二、YK公司银行贷款融资方式的风险防范 |
三、YK公司私募融资的风险防范 |
四、YK公司从资本市场融资的风险防范 |
第二节 完善YK公司内控,加强资金管理 |
第三节 积极优化融资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苏州“科贷通”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科技资金供给的麦克米伦缺欠 |
1.3.2 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的作用机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1.4.4 不足之处 |
1.4.5 技术路线图 |
2 苏州“科贷通”的案例分析 |
2.1“科贷通”的发展情况简介 |
2.1.1“科贷通”的设立背景 |
2.1.2“科贷通”的资金来源 |
2.1.3“科贷通”的管理机构及工作规则 |
2.1.4“科贷通”的补偿机制 |
2.1.5“科贷通”的申报条件 |
2.1.6“科贷通”的运作流程 |
2.1.7“科贷通”的资金使用情况 |
2.2“科贷通”取得的成效与启示 |
2.2.1 搭建银企合作共赢的平台,密切政银企之间的关系 |
2.2.2 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压力 |
2.2.3 推出差异化产品,满足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
2.2.4 创新财政经费的使用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
2.2.5 政府与银行优势互补,降低信贷风险和监管成本 |
2.2.6 密切上下联动,形成全社会支持科技创新合力 |
2.3“科贷通”实施的实例 |
3 苏州“科贷通”的比较分析和SWOT分析 |
3.1“科贷通”与国内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的比较分析 |
3.1.1 国内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的简述 |
3.1.2“科贷通”与国内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比较 |
3.2“科贷通”的SWOT分析 |
4“科贷通”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
4.1 加强流程管控,实行贷前审查、贷后监管 |
4.2 引入担保公司担保,扩大融资额度 |
4.3 创新险种设计,设立科技保险制度 |
4.4 内培外引,打造科技金融复合人才团队 |
4.5 借力大数据,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 |
4.6“放管服”相结合,建立健全政府监管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N银行苏州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简要评析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框架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2 相关定义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贷风险 |
2.1.2 中小企业 |
2.2 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信贷配给理论 |
2.2.3 关系融资理论 |
3 N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不足 |
3.1 苏州N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
3.1.1 苏州N银行基本情况 |
3.1.2 N银行苏州分行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3.1.3 N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业务流程 |
3.1.4 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调查与审批 |
3.1.5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3.2 苏州N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
3.2.2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不合理 |
3.2.3 缺乏中小企业信贷评级数据库、贷前调查不全面 |
3.2.4 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 |
3.2.5 贷后管理不到位 |
3.2.6 信用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
3.3 N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
3.3.1 中小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而造成的风险 |
3.3.2 商业银行信贷人员操作产生的风险 |
3.3.3 外部环境变动的影响 |
4 N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4.0 B有限公司 |
4.1 B公司的财务状况 |
4.2 贷款用途与还款来源 |
4.3 防范信用风险的初步分析 |
4.4 贷款业务的办理和贷后管理 |
4.5 B公司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4.5.1 可借鉴的地方 |
4.5.2 不足的地方 |
5 N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 |
5.1 优化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组织结构 |
5.1.1 优化信贷管理组织结构,减少道德风险 |
5.1.2 结合新组织架构,优化审批流程 |
5.2 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 |
5.2.1 重视贷前调查,加强对第一还款源的考察力度 |
5.2.2 改进N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 |
5.2.3 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预警系统 |
5.3 改进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5.3.1 提升信贷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
5.3.2 提升绩效考评制度的科学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及区域比较研究 ——基于江苏省淮安市与苏州市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研究 |
2.2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研究 |
2.3 关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
3.1 农村中小企业的界定 |
3.1.1 世界主要国家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及其发展 |
3.1.2 中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发展 |
3.1.3 对农村中小企业的界定 |
3.2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理论 |
3.2.1 正规金融及企业和银行互动的关系型贷款 |
3.2.2 中小企业的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 |
3.3 西方企业融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 |
3.3.1 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内涵 |
3.3.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3.3.3 新资本结构理论 |
第四章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内现状及国际比较 |
4.1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4.2 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
4.2.1 发达国家 |
4.2.2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
4.2.3 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特点 |
4.3 小结 |
第五章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基于江苏省淮安市和苏州市的考察 |
5.1 调研方案的设计 |
5.2 样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 |
5.3 样本企业的特征描述分析 |
5.3.1 样本企业的规模状况 |
5.3.2 样本企业的成立时间与登记类型 |
5.3.3 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与生产经营状况 |
5.4 样本企业融资渠道与数额分析 |
5.4.1 样本企业的融资渠道分析 |
5.4.2 样本企业的融资数额分析 |
5.5 样本企业的融资约束 |
5.5.1 资金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正规融资满足程度 |
5.5.2 融资约束对样本企业的影响 |
5.5.3 融资约束原因——正规金融机构的关系与金融危机孰重?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评价及模型构建 |
6.1 融资效率的定义与评价方法 |
6.1.1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6.1.2 DEA评价模型 |
6.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DEA评价模型 |
6.3 DEA评价模型中指标的选择 |
第七章 实证研究一:淮安市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
7.1 样本描述分析 |
7.1.1 样本投入指标描述性统计特征 |
7.1.2 样本产出指标描述性统计特征 |
7.2 淮安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计量分析 |
7.2.1 淮安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总体评价 |
7.2.2 淮安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趋势评价 |
7.2.3 淮安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行业比较 |
7.2.4 淮安农村中小企业的投入、产出指标对结果影响的分析 |
7.2.5 淮安农村中小企业的规模效率评价 |
7.2.6 促进DEA无效企业提高效率的路径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实证研究二:苏州市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
8.1 样本描述分析 |
8.1.1 样本投入指标描述性统计特征 |
8.1.2 样本产出指标描述性统计特征 |
8.2 苏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计量分析 |
8.2.1 苏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总体评价 |
8.2.2 苏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趋势评价 |
8.2.3 苏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行业比较 |
8.2.4 苏州农村中小企业的投入、产出指标对结果影响的分析 |
8.2.5 苏州农村中小企业的规模效率分析 |
8.2.6 促进苏州DEA无效中小企业提高效率的路径分析 |
8.3 小结 |
第九章 实证研究三:淮安与苏州市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比较分析 |
9.1 淮安与苏州市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总体比较 |
9.2 淮安与苏州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趋势评价 |
9.3 淮安与苏州市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行业比较 |
9.4 淮安与苏州市农村中小企业的规模效率比较分析 |
9.5 促进淮安与苏州市DEA无效中小企业提高效率的路径分析 |
9.6 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2.1 政府层面——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 |
10.2.2 银行层面——构建良好稳定的银企关系 |
10.2.3 中小企业层面——信用文化的建设和融资渠道的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后危机时代苏南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选择及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危机对苏南中小企业产生的影响及财务效应 |
(一) 现金短缺效应 |
(二) 融资恶化效应 |
(三) 投资萎缩效应 |
(四) 成本上升效应 |
(五) 分配失调效应 |
二、后危机时代苏南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财务困境 |
(一) 融资难题更加凸现 |
(二) 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
(三) 投资风险急剧增加 |
(四) 财务素质亟待增强 |
三、后危机时代苏南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选择与创新 |
(一) 融资战略 |
(二) 投资战略 |
(三) 分配战略 |
(四) 财务素质提升战略 |
(10)CEB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思路和篇章结构 |
二、授信风险管理综述 |
(一) 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概念的提炼 |
(二) 授信风险的透析 |
(三) 中小企业信用与银行风险管理的博弈分析 |
三、CEB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一) CEB银行苏州分行概况 |
(二) CEB银行苏州分行发展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必要性 |
(三) CEB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现状 |
(四) CEB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四、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改进策略 |
(一) 完善授信申请调查流程和调查方法 |
(二) 建立合理的授信额度机制 |
(三) 加强授信审查人员实地调查制度 |
(四) 建立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综合收益打分卡机制 |
(五) 建立授信后检查评价标准 |
(六) 建立授信后管理成果在授信审查审批中的运用机制 |
五、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改进策略的实施对策 |
(一) 建立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
(二) 建立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考核机制 |
(三) 加强授信审查人员队伍建设 |
(四) 加快信息科技系统平台建设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苏州市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市公共财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研究[D]. 顾晨. 苏州大学, 2020(03)
- [2]苏州NY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信用评级研究[D]. 舒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3]苏州XX小额贷款公司业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 李鑫. 苏州大学, 2019(04)
- [4]苏州GF担保公司授信评审体系构建研究[D]. 张潘峰. 吉林大学, 2019(12)
- [5]苏州YK公司融资策略研究[D]. 吴叶青.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2)
- [6]苏州“科贷通”的案例分析[D]. 张海露. 广东财经大学, 2016(04)
- [7]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N银行苏州分行为例[D]. 周群. 苏州大学, 2016(02)
- [8]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及区域比较研究 ——基于江苏省淮安市与苏州市的调查研究[D]. 邢道均.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9]后危机时代苏南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选择及创新[J]. 张忠寿.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 [10]CEB银行苏州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鲁伟. 兰州大学, 2011(10)
标签: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银行授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