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欺诈中债权人民事司法救济研究

破产欺诈中债权人民事司法救济研究

论文摘要

“有破产就有破产欺诈”。债务人企业董事、股东等相关人员运用虚构、隐瞒等欺诈性手段以债务人名义作出的不正当财产处分行为,使债权人面临更窘困的可受偿状态。而债权人自身地位的被动,使得给予其司法救济实为必要。相较于刑事制裁,民事救济对保全债权人经济利益而言更为实际。可行的民事救济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否定行为效力,以恢复债权人被侵害权利的原有状态;二是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以补偿债权人所受的不能恢复的损害。相应地,我国破产法上规定了撤销权制度、董事等管理层人员的民事责任以救济债权人,但在制度规则上仍有待细化完善。本文在研究相关基本理论、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破产法立法指南》及国外典型立法例、判例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关制度的合理规则,剖析了我国破产法上相关规定的不足,并针对我国立法提出了初步的完善建议。正文包含四章,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分析了破产欺诈的含义以及债权人可选择的救济方法。首先,从欺诈的含义出发,分析了破产欺诈的核心要素,并在总结国外典型立法例的基础上对破产欺诈行为表现形式进行了类型化研究。其次,在考察民事救济一般理论的基础上,从利益冲突角度解释了给予受欺诈破产债权人民事救济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两种可行的救济方法即旨在恢复债权实现的救济和替代性的赔偿救济,以及破产欺诈中的救济结果和救济路径上的特殊性。第二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即立法模式和具体制度规则两个层面,分析了旨在保全债权的救济,即否定破产欺诈行为效力。首先,在考查无效和可撤销两种立法模式的存在源于破产程序开始是否具有溯及力的差别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立法模式在制度属性、对欺诈行为效力的直接影响、行权主体以及制度运行方式四个方面的区别,并阐释了我国现行破产法下撤销权制度与无效制度并存的特有模式及制度协调上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实体要件、程序要件及行权后果三个方面分析了撤销权制度规则,在实体要件上,分析了欺诈意图的认定、损害发生的认定及可撤销期的限定,并探讨了存在破产重整程序向清算程序转化情形和取得生效判决或强制执行名义情形的特别处理;在程序要件上,分析了行权主体、行使方式、行权期间限制及行权正当性审查标准;在行权后果上,探讨了撤销权行使从对标的物的直接效力以及对再受让人的效力问题。进而,分析了我国破产法上的撤销权制度规定在前述三方面的不足。第三章以实施破产欺诈行为人的身份为标准,区分破产债务人董事和股东,探讨了相应民事责任存在的法理基础和承担规则。对于董事的民事责任,在论述董事对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基础上,探讨了董事民事责任的性质、赔偿对象、赔偿之诉的提起及其与破产程序的协调,并分析了我国立法中相关规定的不足。对于股东民事责任,在论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探讨了股东民事责任的认定、性质、赔偿范围以及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诉与破产程序的协调,并分析了我国立法相关规定的不足。第四章综合前述章节的分析,从制度体系和制度规则两个层面,针对我国立法现状提出了初步的完善建议。在制度体系,从立法体例安排、不同路径的救济制度之间如何协调及其与破产程序如何协调提出了完善建议。在制度规则,与前三章内容相对应地提出了完善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破产欺诈及救济的基础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破产欺诈的界定
  • 一、破产欺诈的内涵
  • 二、破产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破产欺诈中债权人救济的理论基础
  • 一、有关权利冲突与救济基本理论的考察
  • 二、破产欺诈中的利益冲突
  • 三、破产欺诈中可行的救济方法
  • 第二章 保全债权的救济——否定破产欺诈行为效力
  • 第一节 否定破产欺诈行为效力的立法模式
  • 一、无效与可撤销两种立法模式的理论基础
  • 二、无效与可撤销两种立法模式的区别
  • 三、我国现行法的立法模式
  • 第二节 撤销权制度在破产欺诈情形的适用规则
  • 一、撤销权行使的实体要件
  • 二、撤销权行使的程序要件
  • 三、撤销权行使的法律后果
  • 四、我国现行法中的撤销权制度规则及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替代性救济——追究破产欺诈行为人民事责任
  • 第一节 破产债务人董事的民事责任
  • 一、民事责任的法理基础
  • 二、民事责任的承担规则
  • 三、我国现行法中的相关规定及不足
  • 第二节 破产债务人股东的民事责任
  • 一、民事责任的法理基础
  • 二、民事责任的承担规则
  • 三、关联企业破产情形的特殊处理
  • 四、我国现行法中的相关规定及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现行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一节 制度体系的完善
  • 一、立法体例的完善
  • 二、制度协调适用的完善
  • 第二节 制度规则上的完善
  • 一、破产欺诈界定的完善
  • 二、撤销权行使规则的完善
  • 三、民事责任承担规则的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现行破产法中破产管理人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4)
    • [2].破产法:千呼万唤始出来[J]. 法人 2019(10)
    • [3].破产法七十年:从政策工具到法治缩影[J]. 法人 2019(10)
    • [4].中国语境下破产法经济调节功能的变迁[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5].我国现行破产法上破产原因设计的评析与展望[J]. 法制博览 2017(05)
    • [6].让破产法成为债务催收的天平[J]. 中国经济报告 2017(06)
    • [7].2016年破产法的“真热闹”与“假繁荣”[J]. 海南人大 2017(04)
    • [8].何以纪念破产法十周年[J]. 中国总会计师 2017(07)
    • [9].破产法十年再出发[J]. 法人 2017(10)
    • [10].第二届西部破产法论坛在重庆召开[J]. 人民法治 2017(11)
    • [11].市场化的破产法与破产法的市场化[J]. 人民法治 2017(11)
    • [12].我所经历的破产法立法过程[J]. 民主与科学 2016(02)
    • [13].论经济法学分析框架下的破产法发展进路[J]. 经济法学评论 2019(01)
    • [14].五彩缤纷的破产法:企业有生必有死[J]. 法律与生活 2019(10)
    • [15].影响破产分配顺序的国情因素研究[J]. 今日财富 2017(03)
    • [16].2014~2015年破产法研究综述[J]. 中国商法年刊 2015(00)
    • [17].破产法的经济分析[J].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2008(00)
    • [18].2012~2013年破产法研究综述[J]. 中国商法年刊 2013(00)
    • [19].破产法实施中的利益集团博弈[J].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3(02)
    • [20].导言[J]. 法治论坛 2010(04)
    • [21].世行“办理破产”指标分析与我国破产法的改革[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0(01)
    • [22].破产法中待履行合同的选择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05)
    • [23].个人破产法的立法模式与路径[J]. 人民司法 2020(10)
    • [24].第二届破产法珞珈论坛——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破产法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J]. 社会科学动态 2019(01)
    • [25].中英破产法治理念和制度之异同——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纪念破产法实施十周年专题座谈会概要[J]. 人民司法(应用) 2017(22)
    • [26].基于我国破产法实施的法律经济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8(24)
    • [27].破产法前沿理论与司法实务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2)
    • [28].破产法中破产原因的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7(20)
    • [29].从核心到边缘:中国破产法进化中的职工问题(1986-2016)[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6(04)
    • [30].论我国破产法的完善[J]. 山西青年 2019(06)

    标签:;  ;  ;  ;  ;  

    破产欺诈中债权人民事司法救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