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稠油油藏热三元复合吞吐机理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8d89f16ca41bea234b62bfcf.webp)
论文摘要
由于在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大于5×104mPa·s,超稠油在油层中流动性很差甚至根本不能流动。采用常规蒸汽吞吐开发超稠油油藏存在含水上升率高,递减率大、最终原油采收率很低等问题。通过在注汽的同时注入一定量的油溶性降粘剂和二氧化碳来达到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地层能量来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提出一种针对超稠油油藏的新型开采技术即热三元复合吞吐技术。通过室内超稠油-二氧化碳混合体系高压物性试验以及在不同驱替介质(蒸汽、蒸汽+二氧化碳、蒸汽+二氧化碳+油溶性降粘剂)下的一维长岩心驱油实验,在分析作用机理、驱替效果的基础上,得出在注蒸汽的同时注入降粘剂和二氧化碳能够降低超稠油粘度,产生弹性能,从而提高驱油效率。根据物理模型的实验研究成果建立数值模型,在优化超稠油油藏常规蒸汽吞吐注汽参数的基础上,对热三元复合吞吐注采参数进行对比和优选,得到热三元复合吞吐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热三元复合吞吐技术比常规蒸汽吞吐技术提高2.37%的原油采收率。研究表明热三元复合吞吐技术能够较好地改善超稠油常规蒸汽吞吐效果,为我国开发超稠油油藏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 我国超稠油油藏开发技术现状1.3 稠油复合吞吐国内外研究现状1.4 研究内容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章 超稠油粘温曲线研究2.1 实验仪器及材料2.2 测定方法2.3 测定结果与分析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超稠油—二氧化碳混合体系高压物性实验3.1 实验仪器及材料3.2 实验步骤3.3 实验结果与分析3.3.1 二氧化碳在超稠油中的溶解度3.3.2 温度、压力对饱和二氧化碳原油粘度的影响3.3.3 温度、压力对饱和二氧化碳原油密度的影响3.3.4 温度、压力对饱和二氧化碳原油体积系数的影响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蒸汽吞吐添加二氧化碳、降粘剂提高开发效果岩心驱替实验4.1 实验装置及材料4.2 实验方法4.3 实验程序4.4 实验结果与分析4.5 热三元复合驱不同介质采油机理探讨4.5.1 蒸汽吞吐采油机理4.5.2 二氧化碳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机理4.5.3 油溶性降粘剂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机理4.6 本章小结第五章 热三元复合吞吐技术数值模拟研究5.1 郑411 块总体概况5.1.1 地质概况5.1.2 储层特征5.2 地质模型的建立5.3 常规蒸汽吞吐参数优选5.3.1 注汽强度优选5.2.2 井底干度敏感性分析5.2.3 焖井时间优选5.2.4 常规蒸汽吞吐预测5.4 热三元复合吞吐参数优选5.4.1 降粘剂周期注入量优选5.4.2 降粘剂注入时机优选5.4.3 二氧化碳周期注入量优选5.4.4 二氧化碳注入时机优选5.4.5 热三元复合吞吐预测5.5 本章小结结论及建议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超稠油论文; 复合吞吐论文; 二氧化碳论文; 油溶性降粘剂论文;